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药棒循经推按法对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FMA积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FMA积分及MBI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配合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创药棒循经推按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期间,该专科根据长期的中医外治临床经验总结而创立的。至今在临床应用已经十年有余,并经过多项科研的验证。获得广西区科技厅科学技术成果1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发明专利1项;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三等奖1项。实践证明:本疗法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符合中医的"简、便、验、廉"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疼痛的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南宁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有效率为9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其可能机制是松解肌肉粘连,减少无菌性炎症反应,改善肌肉疲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芪蛭通络胶囊联合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ishemic stroke,IS)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IS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提供客观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符合诊断标准IS恢复期且来自于南宁市中医医院的住院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  相似文献   

5.
《广西中医药》2015,(4):55-57
目的:观察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的效果。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胶囊及维生素B1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的JOA腰腿痛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中风后瘫肢痉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是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较难解决的问题。自2008年以来,笔者应用中药外治法——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中风后瘫肢痉挛32例,并设对照组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偏瘫是中风病最常见的症状,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中风偏瘫有较好的疗效,属中医学外治法范畴,也是本院特有的中风偏瘫外治法,本文通过对中风偏瘫与经络、气血的关系,对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理论渊源进行探讨,认为该法能养血活血,舒筋活络,缓急止痛,达到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循经往返灸加反射抑制模式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方法 将9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往返灸加反射抑制模式治疗,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采用循经往返灸、反射抑制模式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20次.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评价各组患者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痉挛程度;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1组为63.33%,对照2组为73.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2个对照组(P<0.05).除对照1组膝关节、对照2组腕关节外,各组治疗后各关节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随访时治疗组肘关节、膝关节改善程度均优于2个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各组患者ND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NDS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2个对照组(P<0.05). 结论 循经往返灸结合反射抑制模式可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肌张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循经穴位拍打联合雷火灸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肌肉力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5例,脱落2例)、循经穴位拍打组(35例)、雷火灸组(35例,脱落2例)和常规组(35例).常规组仅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在常规组基础上,循经穴位拍打组予循手阳明大肠经拍打,合谷、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药棒循经点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疗效。方法:40例用药棒循经点穴治疗,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进行护理。结果:总有效率97.5%。结论:药棒循经点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循经点穴按摩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常遗留偏瘫等后遗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给家属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外配合肢体功能锻炼和穴位按摩等护理,减少了后遗症,改善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邹生燕 《光明中医》2012,27(12):2488-2490
目的探讨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阳上扰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服用尼麦角林胶囊基础上加病室环境护理、情志护理、体位及安全护理、饮食护理等方法结合循经推按治疗,对照组39例单纯采用口服尼麦角林胶囊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程度。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2例,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眩晕的程度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辨证护理结合循经推按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效果优于口服尼麦角林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等范畴,纵观近年来各家对本病的研究,结合笔者临床实践,认为脾肾俱虚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病理基础,为探索新疗法,以脾肾两经为主循经点按相关穴位,取得较好疗效,为有效治疗糖尿病(Ⅱ型)找到一个新途径,现将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祖焊 《新中医》2021,53(16):163-166
目的:观察循经推按联合脂肝合剂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游离脂肪酸(FFA)及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MAFLD患者,采用掷骰子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脂肝合剂,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经推按穴位治疗.采用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朱琏指针点按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是否产生与针刺治疗同样的循经感传效应。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本院针灸康复病区、内科病区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病房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朱琏指针点按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多存在针感,针感明显,有传导,针感持续时间较长,对照组针感出现较少,循经感传现象也极少,两组循经感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朱琏指针点按疗法治疗中风偏瘫能产生与针刺治疗同样的效应,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联合循经推拿治疗脑卒中偏瘫足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足肿胀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循经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松动术联合循经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部肿胀程度、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10m最大步行速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足部肿胀程度、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20d后,两组患者足部肿胀程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10m最大步行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d后,两组患者10m最大步行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循经推拿治疗脑卒中偏瘫足肿胀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提高步行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循经补泻手法配合擦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运用循经补泻手法配合擦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推拿方法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临床治愈率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临床治愈率3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循经补泻手法配合擦法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推髌法配合循经点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推髌法配合循经点穴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连续治疗6周。治疗6周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功能评分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 2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96%(20/23),对照组为82.61%(19/2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HSS评分、V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 HSS 评分、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髌法配合循经点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明显减轻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偏瘫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后遗症。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药物循经失穴 (盲点 )注射法治疗本症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 74例中男性 42例 ,女性 32例 ;年龄 <50岁者 8例 ,50~ 59岁者 32例 ,60~ 69岁者 30例 ,≥ 70岁者 4例 ;病程 <3个月者 1 2例 ,3~ 6个月者 2 9例 ,7~ 1 2个月者 2 6例 ,≥ 1 2个月者 7例 ;脑出血者 2 8例 ,脑血栓形成者 46例。并选同期单纯用针刺治疗的 85例 (对照 )及循经取穴注药治疗的 66例 (对照 )进行对照 ,三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常用药物 :当归注射液、川芎注射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