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萸桂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按病情分层随机分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40例,在西药常规抗炎、解痉平喘、化痰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萸桂消喘膏穴位贴敷,对照组予安慰剂穴位贴敷,2组疗程均为3周,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周时,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降低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萸桂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急性发作,可能通过协同控制炎症反应,使哮喘病情更快达到临床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5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两组均给予中医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哮喘发作的次数及感冒次数明显减少,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较单纯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小青龙汤辅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辅助穴位贴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88.9%,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72.2%,经x。检验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青龙汤辅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且复发率低,该联合治疗方法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哮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三伏穴位贴敷与三伏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三伏穴位贴敷组)和对照组(三伏针刺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得分及血清IgG、IgE、IgA、IgM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在哮喘发作次数、ACT量表得分及血清IgG、IgE、IgA、IgM含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三伏针刺治疗比较,穴位贴敷更能明显减少患者哮喘发作次数,使ACT量表得分增加,症状减轻,且使患者血清IgG、IgA、IgM含量增加,IgE含量明显减少,其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优于三伏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1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冬病夏治贴膏于夏天头伏期间贴敷于肺俞、心俞、膈俞穴,贴敷2~6h,10天后(即二伏)和20天后(即三伏)各重复贴敷1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1年后观察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并分析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80%;治疗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均明显好转(P<0.05或P<0.01),发作持续时间未见明显改善(P>0.05).将患者根据贴敷时间分为4h以下组43例、4h组47例、4h以上组40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其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在哮喘缓解期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连续贴敷3年为1个疗程,于每年贴敷结束时行肺功能检查,每3个月随访1次并记录患者每次急性发作时的症状、体征及每年急性发作次数。结果:随访治疗过程中,两组各脱落1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有效率为75.2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贴敷后第2年,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_1),FEV_1占预计值%(FEV_1%),呼气峰流速(PEF)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PEF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贴敷第3年后,观察组患者FEV_1,FEV_1%,PEF均较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贴敷后第3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安全性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21例患者出现皮肤水泡,予以局部处理后水泡吸收,未影响下次穴位贴敷,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结论:冬病夏治三伏贴可以明显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时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提高治愈率,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明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和冰片组成的冬病夏治贴膏,于夏天头伏期间贴敷于肺俞、心俞、膈俞穴,贴敷2~6 h,10 d后(即二伏)和20 d后(即三伏)各重复贴敷1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1年后观察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并分析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4%;治疗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均明显好转(P<0.05,P<0.01);发作持续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将患者根据贴敷时间分为4 h以下组33例、4 h组32例、4 h以上组35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其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3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将患者贴敷时间分为3组:4h以下组(1组),5h组(2组),6h组(3组),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缓解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有效率76.7%。贴敷时间长短与疗效没有明显关系。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确切。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海龙蠲哮方合咳喘平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150例4~14岁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海龙蠲哮方合咳喘平穴位贴敷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75例)和西药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75例)。治疗2周后对疗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和血清IgE等指标进行研究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EOS、IgE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临床观察发现海龙蠲哮方配合咳喘平穴位贴敷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改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穴位贴敷配合加味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观察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2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贴敷配合加味小青龙汤内服,共7天,检测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加味小青龙汤可显著改变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控哮涂剂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1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三伏天贴敷控哮涂剂,以3年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远期疗效评价标准,并以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水平分级为指标评价疗效。结果:在治疗组196例病例中,控哮涂剂贴穴位贴敷能明显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结论:控哮涂膜剂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冷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冷哮)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其中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EV1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FEV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夏种  宣丽华 《新中医》2018,50(9):179-181
目的:研究不同穴位贴敷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予穴位贴敷12穴,对照组予穴位贴敷6穴,2组均于三伏天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贴敷于不同穴位上,每次贴敷2h,3次为1疗程,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随访1年血清IgE水平、哮喘控制水平测试(ACT)评分。结果:治疗后1年,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0.00%,对照组为4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2组ACT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ACT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gE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可以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gE水平,改善哮喘症状,临床疗效肯定,且基于病机的系统选穴治疗本病能收获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夏治咳喘宁穴位敷贴对阳虚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辨体治疗提供依据,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体质辨识,选取阳虚质支气管哮喘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穴位敷贴,入伏后穴位敷贴,每10d贴敷1次,每次3-4小时,共贴3次,三年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生命质量评分、体质条目转化分数,及哮喘发病次数和发作时程变化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肺功能、体质条目转化分数、哮喘生命质量评分、发病频率和发病时程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夏治咳喘宁穴位敷贴治疗阳虚质支气管哮喘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远红外消喘康贴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5例和对照组181例,治疗组使用远红外消喘康贴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三伏灸”药物外贴,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FEV1、PEF)和观察主要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法均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并控制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消喘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疗效与传统三伏灸疗法无明显差异,可以替代传统三伏灸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肺定喘散敷贴穴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6例患者,应用益肺定喘散,在三伏天进行穴位(天突、膻中、中脘、中府、大椎、肺俞、脾俞、肾俞)敷贴,对患者施行穴位贴敷前、后哮喘发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效30例,有效6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1.5%。治疗后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和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肺定喘散敷贴穴位疗效确切,能有效地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次数,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伏灸并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按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伏灸并穴位贴敷法。结果:连续治疗3年后,治疗组小儿哮喘发作症状(咳嗽、喘息、胸闷)明显减轻、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三伏灸+穴位贴法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连续治疗三年后疗效更显著。本法且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平喘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气扶正平喘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给药30d后,评价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改善及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改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扶正平喘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有明确疗效,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远道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把80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远道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和单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胸围呼吸差,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胸围呼吸差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长(P<0.01)。观察组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远道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周璟 《河南中医》2014,(3):518-519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哮喘患者分别连续三年夏季三伏第一天给予穴位贴敷,观察冬季(11月至次年1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并与头年同月比较。结果:连续3年冬季发病次数与既往同月相比降低,第1年发病次数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年与第1年发病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能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