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医学报》2013,(12):1905-190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疼痛患者并发抑郁、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依据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61例使用盐酸氟哌噻吨片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的疾病程度,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差异、HAMD和HAM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疼痛程度差异、HAMD和HAM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疼痛患者并发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中医药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症与精神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心理因素、精神个性特征,以期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院门诊36例肠易激综合症病人,应用一般情况调查及临床表现,结合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焦虑量表(HAMA)评定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用明尼苏达个性调查表(MMPI)评定个性特点。结果:36例肠易激综合症中存在精神症状100%,其中有焦虑症状最突出。个性调查(MMPI)二点编码法13/31、17/71、37/73、16/61型集中。因子中疑病、癔症、神经衰弱的得分高于中国常模。结论:肠易激综合症的发病与精神个性特质有关。除了消化道症状以外,焦虑为主要的精神症状。治疗上应重以精神心理疏导,辅以适当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强迫症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同临床特点对强迫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Yale Brown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 (MMPI) ,对 46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测试 ,并与 41例正常人做对照研究。结果强迫症组疑病、抑郁、癔症、心理变态、男性化 女性化、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以及社会内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除癔症和社会内向两因子外 ,其他MMPI各因子分男性强迫症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 (P <0 .0 5或P <0 .0 1) ;强迫症患者MMPI的疑病、抑郁、男性化 女性化以及精神衰弱等因子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而与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无关。结论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病态心理状态 ;不同性别的强迫症患者其人格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同临床特点对强迫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MMPI),对46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41例正常人做对照研究.结果强迫症组疑病、抑郁、癔症、心理变态、男性化-女性化、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以及社会内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除癔症和社会内向两因子外,其他MMPI各因子分男性强迫症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5或P<0.01);强迫症患者MMPI的疑病、抑郁、男性化-女性化以及精神衰弱等因子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而与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无关.结论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病态心理状态;不同性别的强迫症患者其人格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的情绪障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0例肺癌患者和20例同期住院的普通内科病人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情绪障碍。结果肺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越高,情绪障碍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存在着明显的情绪障碍。其抑郁和焦虑症状均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方法 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OL-BREF)、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生活质量、睡眠、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 (1)帕金森病患者在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早期药物干预对抑郁、焦虑症状的改善,以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脑卒中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以及98例脑卒中后伴发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原则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抑郁焦虑药物.两组病例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评,并对比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比较:治疗后抑郁、焦虑症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对脑卒中后患者早期应用抗抑郁治疗,能显著改善抑郁、焦虑症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日常活动能力,对患者精神神经功能康复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估承德市中心医院324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并分析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324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的分别占48.77%(158/324)和45.06%(146/324).焦虑与文化程度、衰弱情况、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有关(P<0.05);抑郁与衰弱情况、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有关(P<0.05).结论:丧偶、独居、衰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煤工尘肺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方法对160例煤工尘肺患者及110例健康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 160例煤工尘肺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45.62%,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40%。结论煤工尘肺患者中存在较高的抑郁、焦虑症状,医护人员要提高认识,重视煤工尘肺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及家庭也应关爱鼓励帮助煤工尘肺患者,提高其晚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肢残工人焦虑、抑郁情绪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方法采用SHS、SDS、EPQ、MMPI、4种量表对60名肢残工人与63名正常健全人作了对照研究.结果肢残工人SAA、SDS标准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5%的肢残工人有焦虑症状,26.7%的肢残工人有抑郁症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HS、SDS与EPQ的E量表呈负相关,与N量表呈正相关,与MMPI的HS、D、Hy、Mf-f、Pt、F、Pd、Pt、SC、St量表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肢残工人焦虑情绪的个性因素为MMPI的Hy、Mf-f量表和EP铁N量表影响肢残工人抑郁情绪的个性因素为MMPI的F、L、HS量表和ZPQ的N量表.结论肢残工人的焦虑、抑郁情绪确与其个性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Parknson's disere,PD)患者伴发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98例PD患者和51例对照者进行评定,用帕金森病定量表(uPDRS)评定PD者病情严重程度.结果 PD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4.9%和46.9%,明显高于对照组;PD组抑郁与焦虑共病发生率为28.6%,明显高于对照组.回归分析发现PD患者伴发的抑郁和焦虑与病程、Hodhn-Yahr分级和Webster评分呈正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无相关性.结论 PD患者有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与PD病程、病情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路优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路优泰组与帕罗西汀组对照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路优泰与帕罗西汀对老年抑郁症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5.7%及88.6%,两者对抑郁症状及焦虑症状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其疗效相当。前者的不良反应更加少而轻。结论:路优泰对老年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治疗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程度,数字疼痛分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发生、不同运动症状分级(H-Y)时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统一PD评分量表Ⅲ和Ⅴ(UPDRS-Ⅲ、UPDRS-Ⅴ)、PD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ue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及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对169例PD患者进行评估,并与102名正常组对照.结果 99.41%的PD患者存在非运动症状;76.33%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80.47%的患者存在焦虑症状;帕金森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及非运动症状明显多于对照组;不同Hoehn和Yahr(H-Y)分级问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表现及严莺度差异明显;焦虑、H-Y分级、性别、PDSS及MMSE得分进人回归方程.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明显,且在不同运动症状分级间表现及严重程度中具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5.
终末期肾衰患者的精神症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F-36)调查57例终末期肾衰患者生活质量,SF-36包括8个纬度,体能(PCS)和精神(MCS)两方面总分;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并将其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比较生活质量组间差异。结果: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8.6%,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54.4%。抑郁、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8个纬度中7项呈负相关,与PCS和MCS呈负相关(P<0.05)。抑郁组、焦虑组以及二者共存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无相应精神症状组患者(P<0.05)。结论:终末期肾衰患者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可能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氟西汀对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3例乳腺癌伴抑郁症状的患者进行8周的氟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氟西汀对抑郁、焦虑的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价氟西汀治疗乳腺癌患者抑郁症状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比入组时明显降低(P<0.01),有效率分别为65%和52%;无明显副反应.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氟西汀能明显改善乳腺癌伴发的抑郁、焦虑症状,起效时间为2~4周;氟西汀治疗乳腺癌伴抑郁症状安全性较好,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方法:对54例脑梗死患者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进行评定,SDS或SAS评定标准分50分以上者可诊断为脑梗死合并抑郁、焦虑.结果:54例脑梗死患者中26例(48%)并发抑郁或焦虑.结论:脑梗死后出现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重性抑郁症患者共病焦虑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共病对重性抑郁症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5例重性抑郁症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 3月末进行随访.结果 39.2%的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共病广泛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比例最高(分别为20.0%、12.8%);入组及3月末,共病组HAMD、HAMA、CGI及SDSS总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组(P <0.05),3月末共病组HAMA减分率等级表达的疗效显著低于抑郁组(P <0.05),HAMD减分率等级表达的疗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的发生率高,共病患者具有抑郁及焦虑症状重、社会功能损害重,焦虑症状不易缓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特征。方法将200例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病例的一般资料、病史信息、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医相关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 V2. 5,使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算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基于关联规则提取HAMD条目组合为:忧郁情绪,工作和兴趣,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全身症状,能力减退感,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胃肠道症状;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7组核心组合。基于关联规则提取HAMA条目组合为:抑郁心境,焦虑心境,紧张,失眠,感觉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症状,记忆或注意力障碍;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3组核心组合。结论肝郁脾虚证为抑郁症最常见证候。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可表现出多个系统的症状,与研究中200例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所得出的症状条目一致,即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得出的结果集中在植物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系统。  相似文献   

20.
罗秋华  黄静 《海南医学》2008,19(5):19-20
目的探讨头晕患者的相关心理因素。方法对90例头晕患者和50名正常人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评定。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合用帕罗西汀组,治疗2月后(两组失访4例和6例)观察患者HAMD、HAMA量表评分的变化及其与头晕症状变化的关系。结果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TAS、HAMD、HAMA总分高,MMPI提示人格有偏移。治疗后,合用帕罗西汀组的HAMD分、HAMA分及头晕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常规组。结论头晕患者的人格因素和述情方式有明显异常,存在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常规治疗加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从而有助于头晕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