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医治疗癌症是通过中医辩证施治,调节整体阴阳,舒达局部不畅气机.中医的扶正疗法是现代医学最先肯定的一部份,研究证实,中药的扶正作用,可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外科疾病的外科辨证多从局部病变着手,局部和整体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整体辨证和局部辨证在综合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具体情形,笔者对此进行概括以利应用.  相似文献   

3.
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的发生是全身病变过程的局部表现 ,全身各层次众多因素均可集合于冠心病发病机制上 ,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心肌缺血预适应启示人们 ,机体自身存在着抗病、祛病、愈病的内在机制和调节能力 ,此乃愈病的关键所在。发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在于 :立足整体 ,着眼局部 ,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调理 ;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体的自主调节能力 ,促进生命机能旺盛 ,祛除病邪 ,使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疾病,临床多以乳房部位疼痛及乳房肿块为主要表现,中医在治疗该疾病方面经验丰富。中医外治法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在人体皮肤、官窍、腧穴等特定位置或局部病变部位施于不同药物或方法,从而达到一定治疗目的的方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乳腺增生病方面同样疗效显著,裴晓华教授从事中医药防治乳腺疾病工作多年,在治疗乳腺疾病方面造诣颇深,文章主要介绍裴晓华教授在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并结合验案举例,探讨裴教授如何治疗乳腺增生病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90%[1], 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居多,临床症状表现为周围神经受累.目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2],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与机体高血糖水平时的微血管病变、多元醇代谢紊乱、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和局部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有关,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上 ,对控制症状,改善客观指标及远期疗效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现将中医防治该病的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梅核气发病多与情志有关,病变部位可涉及到肝、心、脾、胃等,病机关键多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以及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临床以咽部异物感为主要表现,中医治疗方法除汤药以外,针刺及局部放血拔罐和穴位贴敷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大部分患者在西医未检查出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采用中医药治疗,不但治标还能调节整体,使机体恢复平衡,实现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陈西初 《中外医疗》2008,34(34):83-83
目的 糖尿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中医根治120例糖尿病临床经验,自拟"丝茸丸".方法 临床治疗,要根本改变各环节相互因果的病理过程,而中医多环节、多靶点整合调节作用可为临床解决因素疾病根治问题提供行之方法手段.糖尿病的症型之分:将糖尿病、肾病分为阴虚热结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中阻证、阴阳两虚证,建立起中医整体治疗方案,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验证.结果 中医治疗组60例,西医对照组60例,中医治疗组病人临证采用"丝茸丸"来治疗,治疗状况改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7%,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6%.差异的显著性(p<0.01),中医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施治临床疗效的肯定,而其中中医整体用药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组.  相似文献   

8.
高鹏 《中外医疗》2012,31(8):112-113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粘膜为主的疾病。中医在治疗皮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优势体现在对疾病认识方法上的不同观念即:辨证观念、整体观念和局部整体统一的观念。对皮肤病有独特的诊疗优势,强调根据标本缓急的不同而采用分阶段论治的方法,加强对中医治疗皮肤病优势的认识,保持和发扬其优势,是中医走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总结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方法.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调节整体,疏通经络,促进人体代谢的整体疗法和循经疏导,促进局部代谢的局部减肥方法,使患者真正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内经>,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预防疾病,中医又称"治未病",包括三层含义:一是防病于未然,"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注重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防"病后病",疾病痊愈后,注意调护,防止复发.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阴阳失调、五脏功能失衡密切相关.因此"治未病"需从调整人体阴阳气血、五脏平衡着手.本文就应用中医药调理脾胃"治未病"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物对于传染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通过合理的分析传染病的各种情况,分析中医医学实际的特殊优势,完善中医治疗效果,积极防治重大疾病.中医药师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瑰宝,通过合理的防治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本文将针对中医药防治实际的传染病学术因素水平进行思想判断分析,明确实际中医对于传染病变的历史相关因素,对中医的致病机理和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明确中医药在实际防治传染病治疗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郭亚琼  关徐涛  高萍 《中医学报》2019,34(8):1590-159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protein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重要内容,其相关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关注,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不良反应。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紧密联系的整体,即"有诸内,必形诸于外"。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阴阳失调、气血失衡均会导致皮肤病变的发生。外在局部的病变多为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表现,外在皮毛肌腠的病变可反映内在脏腑的气血阴阳失衡,因此皮肤病变可从内调五脏进行治疗。从中医五脏的关系探讨EGFR-TKI导致的相关皮肤毒性反应,临床治疗需要兼顾五脏,共同调理。  相似文献   

13.
中医在几千年防治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而言之,实为扶正与祛邪两大途径.中药预防感冒具有较好的疗效和一定的优势,与抗病毒药物相比,中药对于防治甲流具有整体调节、多靶点的特点,不仅能退热消炎抗病毒,而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并且比单一抗病毒药物治疗退热消炎、减轻上呼吸道症状更具有优势.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曾对易感冒者进行了防治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单服黄芪有减少感冒发病和缩短病程作用,黄芪加干扰素预防感冒优于单独使用低浓度干扰素;预防流感病毒试验也证实二者适用,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实践证明,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体内病变从体外可以反映出来。《内经》云“有诸内者,必有诸外”。用望诊观察内伤的病变轻重。部位,通过观察患者舌、眼、指甲色质的特殊变化,以测知内伤病变的性质,时间,一般患者内伤在局部不同程度出现有以下3种特殊体征。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门诊的就诊率中高达90%以上.本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的范围,通过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用中医药治疗有着非常可靠的疗效.电子胃镜是现代医学诊断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病的主要方法,电子胃镜的胃十二指肠粘膜像为中医诊察胃病的望诊开拓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更准确的辨证素材,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依据和客观指标.笔者近年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以中医整体辨证论治为首要,借助胃镜对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图像的望诊进行辨证用药,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肺纤维化是一种弥漫性肺泡炎和肺结构紊乱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其致病原因复杂。文章从中医病因病机分析辨证要点、临床治疗原则以及如何逆转肺纤维化等诸方面,就中医治疗肺纤维化进行了探讨。中医认为肺纤维化是以肺为中心的多脏器病变,正虚痰瘀互结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临床治疗要详审病机,掌握辨证要点,立足改善症状,调整机体,旨在阻止、延缓、逆转肺纤维化,灵活辨证论治,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慢性前列腺炎,是常见的多发疾病,多见于青壮年、中年男性.西医至今尚无令人满意的疗法,中医将其病变纳入淋证、尿浊、癃闭、遗精等范畴,在临床中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剂.以下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丁波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08-2108,2110
抑郁症(下简称本病)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WHO曾指出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大的疾患是精神疾病,而本病是其中重点.并认为本病大规模爆发的危险率是15%~20%.因此本病的有效治疗成为了当前医学界和社会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病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中医治疗本病立足于整体调节,具有因人制宜和不良反应比较少的特点.本文就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的进展状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脑血栓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一.是在脑动脉内膜病变的基础上,在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等因素的作用下,造成供血区域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引起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言语不利等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疾病[1-3].笔者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3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臁疮是临床较难治愈的疾病之一,危害患者的健康。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疗法,创口不易愈合导致病情反复。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臁疮取得显著的疗效,臁疮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日久、气滞血瘀、经络痹阻、湿热下注、局部皮肤失于濡养、湿毒侵淫发而为病。中医药治疗主要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内治和外治疗法,尤以外治法多见疗效也最为显著。但因其病程较久疾病的难治愈性,多种治疗方法并用从而更能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文章综述了近10年中医药治疗臁疮取得的成果,以期为中医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