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精指男女交合时男子排出血性的精液,一般多发生于中、青年人、老年人也有之。西医学称为精囊炎。隋·巢元方指出:“此劳伤肾精故也”。精藏于精室(则精囊),为肾所主,其病在肾,主要原因是:①房事过度或手淫损伤肾精、性欲偏亢、使阴虚火旺、火扰精室、伤及血络,致络血随精排出;②五志化火、下扰精室,使血络受伤,致络血随精外溢;③过食辛辣厚味或性交不洁,使湿热内蕴化毒、损及血络,致络  相似文献   

2.
血精是射精时有血液排出,或时有血性精液外溢的一种较为难治的男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血精多由精囊、前列腺的急慢性炎症等引起,结核、损伤等亦是引起血精的常见发病因素。中医对血精病机认识多从湿热、瘀血、虚火立论。笔者认为出血之病多因于火,血精之病多因下焦湿热、瘀热互结及阴虚火旺等损伤精室血络所致。其论治原则,阳盛伤络者以清热凉血为主;阴盛内热者以滋阴降火为要;瘀热内扰者,以祛瘀与清热并举。  相似文献   

3.
吉庆 《中医药学报》2011,39(4):140-141
慢性精囊炎以性交、手淫或遗精时精液中出现血液为特征性表现,属中医"血精"范畴,病在下焦"精室"。笔者在总结先贤对该病治疗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其归纳为阴虚湿热、瘀血阻络和气不摄血三个证型进行分证论治,获效较为满意,并以案例为证。  相似文献   

4.
正常的精液为乳白或乳黄色,如因某种原因导致排出的精液变为粉红色、红色、棕红色或带有血丝,称为血精,是男性疾病中生殖系统感染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血精发生的原因以精囊炎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精囊内的黏膜组织受到炎症的破坏后,一些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囊内与精液混合,射精时出现血精.如出血后短时间内射精,血精的颜色就比较鲜红;反之,血精的颜色就呈暗红色或巧克力色.  相似文献   

5.
血精李××,男,57岁,1982年8月2日初诊。精泄带血20天,近日精液纯红而来诊。脉象细数,舌红苔少。阴虚火旺之证也。细询之,果有咽干舌燥,头晕、心烦、寐差、伴酸膝软、早泄等证。酒色无度,肾精耗损,相火妄动,灼伤精室阴络,血与精液同排而成血精。治宜滋阴泄火,凉血止血,方用知柏地黄合二至化裁:细生地30克,丹皮  相似文献   

6.
郑武  崔云 《浙江中医杂志》2007,42(8):476-476
血精是指以排出血性精液或精液外观虽无异常但显微镜下可见少量红细胞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常见于成年男子,亦可见于未成年男子及老年人。本症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精囊炎、前列腺炎、后尿道炎等。属祖国医学“赤浊”、“赤白浊”范畴。笔者近年来运用如下六法进行辨证论治,每收良效。  相似文献   

7.
正精囊炎是发生于精囊腺的炎症,以血精为主要表现,射精时排出血精,精液呈粉红色或红色,或带血块,伴下腹疼痛、会阴部不适,疼痛在射精时明显加剧,还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精囊炎是男性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下注,迫血妄行,或阴虚火旺,热伤血络,血溢脉外所为,当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治。  相似文献   

8.
一、血精症方××,男,46岁,1980年4月20日初诊。患者近来行房后排出血色精液。证见形体肥胖,面色潮红,口苦,小便深黄,胁痛不适,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患者性急易怒,一度好酒喜色,在乡村工作.受过日晒雨淋。显系湿热之邪蕴结于肝经,并注下焦,扰动相火,精室络伤,血溢于外。  相似文献   

9.
血精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精囊炎、前列腺炎等,多因阴虚火旺,下焦湿热,灼伤精室血络所致.笔者运用大补阴丸加减治疗血精症28例,临床显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精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精囊炎、前列腺炎等,多因阴虚火旺,下焦湿热,灼伤精室血络所致.笔者运用大补阴丸加减治疗血精症28例,临床显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精治验4则     
唐惠川 《新中医》1996,28(11):13-14
血精治验4则唐惠川*血精,是指精液呈粉红色或有血丝的病症。中医认为血精所成多由于肾虚不固或因湿热下注,热扰精室所致。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症,取得较好疗效。兹举例如下。1肾虚血精李××,男,教师,51岁,1990年7月6日初诊。主诉:房事时见精液带血...  相似文献   

12.
血精证治5法     
李安和 《中医杂志》1998,39(3):145-145
1 阴虚火旺型,宜滋阴凉血症见精液呈粉红色,伴有头昏眼花,颧红、口干,手足心热,心烦寐差,腰膝酸痛,或遗精、早泄,小便短赤,舌红少津或有裂纹,少苔,脉细数。多因阴虚内热,肾精亏耗,扰动精室,伤及血络所致。治宜滋阴凉血。方用大补阴丸加减。处方:生地12g,知母109,黄柏10g,龟板胶(先煎)12g,炒丹皮10g,山萸肉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地榆炭12g,仙鹤草15g,阿胶珠(烊化)10g。  相似文献   

13.
刘涛 《河北中医》2014,(3):331-332
血精症即是精液中混有血液,轻者表现为精液镜检时发现红细胞,重者表现为肉眼见到血性精液,或淡红,或鲜红,或黯红。现代医学认为,血精症可由精囊炎、前列腺炎、精囊结核、精囊肿瘤等疾病引起,而尤以精囊炎引起者为最多。血精因其源于精道,患者因此易产生对性功能及生殖功能的担忧,心理压力巨大,甚则性情焦虑,因此血精症正确诊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水蛭在精液病中的应用王世彪甘肃省金塔县人民医院(735300)水蛭是破血、逐淤、通经之要药。笔者在临床上用以治疗男性精液病,常获捷效,现介绍如下。1不射精该病多由肝经湿热,下阻精窍,或淤血败精淤阻精室,或肾虚肝郁,气机不畅,经气壅塞精窍所致。临床多出...  相似文献   

15.
血精是指精液中有血 ,血量多时射出的精液呈鲜红色或深棕色或黄色 ,或精液中夹有血块 ,量少时仅为血丝 ,或仅在显微镜下才见到红细胞。徐福松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男科专家 ,临证 4 0余载 ,诊治血精经验颇丰 ,现撷其要旨 ,以享同道。1 详询病史 ,审证求因血精患者就诊时徐教授每详询相关病史 ,重视血精发生的经过 ,包括血量、血色、血精的性质、复发的情况、伴随症状等。根据血量初步判断出血部位 :从勃起时充血的尿道粘膜出的血常呈鲜红色 ,不与精液混匀 ,像混杂的血丝 ;各种炎症和外伤引起的血精混合均匀 ,呈鲜红色或深棕色 ,血液储存较久…  相似文献   

16.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8,49(10):951-951
答:血精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应检查即可确诊.血精的病因病机有寒热虚实和急慢之异,总以虚实夹杂、慢性过程为主. 在辨证治疗方面,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乙癸同源,血精之成多责肝肾.若房事过度,七情过极,皆可作肝肾之阴,阴亏火旺,虚火扰于精室,伤及血络而见血精.<诸病源候论>云:"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情六极,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症见精液带血,色鲜红或见血丝.伴性欲旺盛,口舌干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或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舌红少苔,脉细数.  相似文献   

17.
血精验案3则     
田旭光 《河北中医》1998,20(6):368-368
血精,根据夹血量的多少,分为肉眼血精与镜下血精.肉眼血精是指不借助检测仪器,便可见精液中夹杂血液,或鲜红,或淡红,或黯红;镜下血精是指于显微镜下始可发现精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血精常因精囊炎、前列腺炎、结核、血吸虫、结石、精索静脉曲张或外伤引起.我国隋代医学家巢元方认为,血精病起于“劳伤肾气”.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认为,劳伤五脏,或五志化火,致令冲任动血,多从精道而出.1998年笔者在门诊用中药治疗3例,效果颇佳,报告于下.1 脾虚肾亏,精液夹血张某,男,26岁.1998—02—26初诊.婚后2年不育,其妻未见异常.显微镜下患者精液可见大量红细胞,无精子存在;睾丸活检病理报告,睾丸曲细精管发育良好,有生精功能.临床可见面色黄白,不耐劳作,劳则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腰酸膝软,头晕目眩,少寐多梦,精神萎靡,行房吃力,良久方射,一次同房,数日方可恢复元气.舌质淡白,舌苔薄白,  相似文献   

18.
8.血精症:是指排出的精液混杂着血液呈粉红色、红色、棕色或带有血丝者,其病因病机多为热郁精室,血不循经;脾肾不足,摄血无权;湿热下注,伤及血络;精脉瘀阻,血不归经所致。①阴虚伤绍,血不循经主症:精液色红,射精时痛,心烦多梦,口干舌燥,苔白质红,脉弦细数。治法:育阴清热,凉血止血方药:自拟(滋阴凉血汤)大生地、鲜茅根、黑元参、炒栀子、牡丹皮、旱莲草、大小蓟。代表方剂:生地黄饮《圣济总录·卷第六十九方》生地黄、阿胶珠。②热郁精室,血不归经主症:精色鲜红,心烦急躁,口苦咽干,面红目  相似文献   

19.
血精证治     
血精是男方性交时射出含有带血的精液.轻者精液呈淡红色,严重者精液可见鲜红血丝.症状可见排精疼痛或精液量减等.本症多由精囊炎、精囊结石及结核等病所引起,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引起血精之常见病因是精囊炎.精囊之作用,一是贮藏精子,二是分泌液体参与精液的组成.精囊发炎.则囊壁增厚、水肿与充血,里面的精囊液也因充血与出血而含血液,故随着射精动作精囊腺也收缩,射出之精液就因带有血液而变成红色.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同房血精:王某,男,30岁,工人。1985年12月5日初诊。患者一年来,同房时射出精液带有多量鲜红血液,和精液相混;平素性情急躁,性欲颇强。曾作多方治疗,症不减轻,延余诊治。舌质红,苔黄欠润,脉细数。辨证为相火素盛,欲动愈炽,火扰精室,迫血妄行,血随精出,致成血精。治宜滋阴泻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