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能量转移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10~(6.18±2.04)拷贝/毫升)显著高于HBeAg阴性/抗-HBe阳性患者的含量(10~(4.16±1.78)拷贝/毫升)(P<0.001);不同ALT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黄疸组、轻度黄疸组、中度黄疸组、重度黄疸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分别为:(10~(5.56±2.02)拷贝/毫升)、(10~(5.38±1.84)拷贝/毫升)、(10~(5.46±1.92)拷贝/毫升)、(10~(5.34±1.98)拷贝/毫升),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V DNA含量与HBeAg密切相关;病毒复制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并了解HBV感染的不同血清学指标组合相应的HBV DNA含量分布,以指导临床。方法 采用定量PCR和定性PCR方法,检测216份不同临床类型血清标本的HBV DNA,再用ELISA方法测定HBV-M,统计不同免疫指标组合的HBV DNA平均含量。结果病毒量分为高、中、低三度,大于107拷贝mL-1为高滴度:107-105拷贝mL-1为中等滴度;105拷贝mL-1以下为低滴度。60例HBsAg(+)HBeAg(+)HBcAb(+)血清,HBV DNA全部阳性,平均含量为1.9×108拷贝mL-1。51例HBsAg(+)HBeAb(+)HBcAb(+)血清,HBV DNA平均含量为5.4×106拷贝mL-1;33例HBsAg(+)HBeAb(+)血清,HBV DNA平均含量为7.5×105拷贝mL-1;114例HBsAb(+)HBeAb(+)HBeAb(+)血清,HBV DNA平均含量为1.8×105拷贝mL-1。定性和定量PCR阳生率分别为59.3%和61.6%。两种方法相对符合率为94.5%。结论定量PCR可真实反应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随机选择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其血清HBVDNA和ALT水平,肝穿刺活检,光镜多视野观察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升高,其血清ALT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明显升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负荷与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分析两者的相关性,阐述:HBV感染PBMC在乙型肝炎慢性化和向肝癌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荧光定量PCR与常规PCR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与常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敏感性的差异。方法 对105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用两种方法检测HBV。结果 常规PCR对10^6-10^9,10^5-10^4和≤10^3copy/ml的血清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常规PCR检测10^6-10^9copy/ml的血清假阴性率仅5.0%,10^4-10^5copy/ml时假阴性率达36.8%,10^3copy/ml主要为阴性结果,但有6例为阳性或弱阳性(24.0%)。结论 常规PCR对≤10^5copy/ml的血清有较高的假阴性率,比FQ-PCR灵敏度低10-100倍,弱阳性标本FQ-PCR检测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6.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与血清HBVDNA负荷及肝脏病理的相关性。随机选择20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其血清ALT、HBVDNA含量,肝穿刺活检,光镜多视野观察其肝组织的病理情况。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的升高,HBVDNA复制程度的增高,其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明显升高(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HBVDNA含量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163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应用ELISA法检测上述患者HBV感染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在不同乙型肝炎临床类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HBV-M对比,HBsAg、HBeAg、抗-HBc阳性病人的检出率为87.76%,HBsAg、抗-HBe、抗HBc病人的检出率为45.71%,HBsAg、抗-HBc病人的检出率为42.86%,抗-HBc单项阳性病人的检出率亦达40.00%;血清HBVDNA含量与黄疸的程度及转氨酶水平的高低未见相关。结论:提示HBV DNA的复制状态与不同乙型肝炎临床类型无明显相关关系;HBV DNA含量高低与肝功能受损程度亦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时血清HBV-DNA水平,阐明其在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共9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接受研究,共中HBeAg阳性无症状携带者(ASC)15例,HBeAg阳性慢性肝炎(CHB)17例,HBeAg阴性CHB14例,HBeAg阴性ASC16例;另有28例HBeAg阳性CHB接受干扰素治疗。血清HBV-DNA浓度测定应用AG-9600Amplisensor荧光PCR定量系统,测定范围定为10~(3.00-9.50)copies/ml。结果:血清HBV-DNA在HBeAg阳性ASC病例最高,达10~(8.46±0.71)copies/ml,其次依次为HBeAg阳性CHB(10~(7.24±0.54) cooies/ml)、HBeAg阴性CHB(10~(6.04±0.69) copies/ml),HBeAg阴性ASC者最低,为10~(3.80±0.71)copies/ml。4组病例相互之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P<0.01)。28例BHeAg阳性CHB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治疗结束时呈完全应答(CR)者13例,无应答(NR)15例。对13例CR患者继续随访6个月,其中4例血清ALT再升高(复燃)。血清HBV-DNA水平在治疗前,CR不伴ALT复燃组HBV-DNA为10~(3.44±0.43)copies/ml,明显低于CR伴ALT复燃组(10~(6.84±0.51))(P<0.01)和NR组(10~(7.18±0.66))(P<0.01)。结论:测定血清HBV-DNA水平有助于鉴别慢性HBV感染的不同状态;在HBeAg阳性CHB病例,干扰素治疗结束时,检测HBV-DNA水平对于判断疗效有指导价值,HBV-DNA低于104copies/ml往往能取得持久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在外周血的分布、肝组织中含量及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cccDN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重型肝炎患者共125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cccDNA。选取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样本,酶切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随机分配接受拉米夫定或干扰素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4周以上;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0周、8周、12周、24周、HBV cccDNA及HBV DNA含量。结果:125例患者中cccDNA阳性率为71.2%,以肝硬化患者阳性率最低。肝硬化患者HBVcccDNA检出阳性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重型肝炎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组织中HBV cccDNA与肝组织总HBV DNA及血清HBV DNA存在相关性(P0.05),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血清HBV DNA及HBV cccDNA下降。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HBV cccDNA阳性率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组病毒复制较HBeAg(-)组活跃。抗病毒治疗对血清HBV cccDNA有抑制作用;血清HBV cccDNA可作为抗病毒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与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53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与HBV DNA之间的关系,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血清HBV DNA定量的关系。分别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血清HBV DNA。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血清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水平异常可能与HBV的持续感染与复制相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偶联印迹杂交和酶联放大技术(即三联放大技术)与荧光定量PCR(FQ-PCR)两种方法检测HBV DNA结果,探讨三联放大技术用于血液HBV筛查的优越性。方法医院肝病门诊患者血清195份,同时进行三联放大技术检测和FQ-PCR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195份血清,经三联放大技术检出HBVDNA 125份,检出率64.10%;FQ-PCR检出HBV DNA 103份,检出率52.82%。两种方法的HBV DN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FQ-PCR比较,三联放大技术能显著提高HBV DNA的检出率,可用于血液HBV筛查。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HBV M)表现模式,肝功能状态,肝内炎症的关系。方法:对219例排除甲,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的混合与重叠感染患者中的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HBV 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HBV M采用ELISA法。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M表现模式有关,HBsAg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 DNA水平变化。在HBsAg阳性患者中,HBV DNA水平与Scheuer分级无明显相关。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HBeAg和HBV DNA有明显的相关,抗-HBe阳性者病毒未完全停止复制,只是复制水平降低。单抗HBe阳性,单抗HBc阳性,抗HBs阳性和抗HBc阳性未检出HBV DNA,肝内炎症活动程度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敏感的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免疫病理方法,我们对124例慢性肝病者的血清HBVDNA、肝组织HBcAg和HBsAg分别进行了检测。在109例慢性肝炎者中,其血清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慢性活动性肝炎(CAH)58.6%、慢性迁延性肝炎(CPH)44.5%、肝炎后肝硬化(Cir)53.3%;肝组织HBcAg(+)的检出率为:CAH34.3%、CPH5.5%、Cir13.3%。本文还观察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 DNA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的相关性。采用免疫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分别检测随机选择的 4 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水平呈正相关 ,但不呈直线相关 (re =0 2 4 ,t=1 0 9,P >0 0 5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 -DNA水平有相关性。可以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来判断其肝组织中HBV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孕产妇血清及母乳HBV-DNA进行检测,以指导母乳喂养.方法 筛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64例,按照血清五项指标分为135模式组(HBsAg、HbeAg、HbcAb阳性,8例)、145模式组(HBsAg、HbeAb、HbcAb阳性,35例)、15模式组(HBsAg、HbcAb阳性,21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血清及乳汁HBV-DNA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35模式组、145模式组、15模式组血清HBV-DNA检出率分别为100% 、37.1%、4.8%,乳汁检出率分别为100%、5.7%、0,两两比较P均<0.01.135模式组、145模式组血清HBV-DNA水平分别为(8.159 ±0.340)、(3.864±0.747),两组比较P<0.01;乳汁水平分别为(4.560±0.145)、(3.297±0.219),两组比较P<0.01.乳汁HBV-DNA水平与血清HBV-DNA水平呈正相关(r=0.981,P<0.01).结论 135模式者、血清HBV-DNA水平>1 ×106 IU/mL者,乳汁均能检测到HBV-DNA,不适宜母乳喂养.145模式者,血清未检出HBV-DNA可以母乳喂养;血清检出HBV-DNA者需检测乳汁HBV-DNA,乳汁如检出则不宜母乳喂养.15模式者,乳汁未检出HBV-DNA,可以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8.
刘伟  罗婵 《山东医药》2005,45(11):39-40
近年来,随着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技术的建立,使定量观察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水平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成为可能。为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负荷(单位体积血清内HBV—DNA颗粒数)与其血清HBeAg模式的相关性,我们于2002-2003年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朝、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M表现模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慢性乙肝患者1773例(朝鲜族1074例,汉族699例)血清HBVDNA含量及HBVM,比较分析朝、汉族HBVM表现模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结果:HBVM表现模式中朝、汉族在A组(HBsAg 、HBeAg 、HBcAb )各占40.69%、47.07%(P<0.01),B组(HBsAg 、HBeAb 、HBcAb )和C组(HBsAg 、HBcAb )各占47.07%,38.34%及7.18%,4.58%(均P<0.05).两个民族A、B组HBVDNA的阳性率(A:93.82%,93.92%;B:47.54%,47.39%)相似,在A组HBVDNA含量主要以高含量(≥1014-1016copies/L,70.73%,72.17%)为主,B组多数以低含量(≥106-1010copies/L,51.64%,51.18%)为主.结论:延边地区朝、汉族HBVM表现模式有明显差异,但HBVDNA的阳性率相似,HBVDNA含量与HBVM表现模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前S1(Pre-S1)抗原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以评价Pre-S1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316例乙型肝炎患者病毒Pre-S1与HBV-M及HBV DNA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re-S1在HBeAg阳性患者中阳性率为95.7%,与HBeAg及HBV DNA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Pre-S1与HBV DNA具有相关性,且较HBeAg更敏感,可以作为评价HBV复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