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络导平仪治疗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术后的疗效。方法:观察40例截瘫术后患经过经络导平仪治疗后生活自立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显效22例(55%),有效14例(35%),总有效率为90%。结论:经络导平治疗脊髓损伤所致截瘫疗效显,是一种有效的物理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2.
王济红 《现代康复》1999,3(6):703-703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患常因剧烈肩痛而影响工作和学习。我科自1994年1月至1998年10月应用经络导平仪治疗肩周炎30例,并设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络导平仪对小儿听力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有听力损伤的小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经络导平仪联合药物和其他综合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应用药物等综合治疗,并将治疗前后测得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1]结果比较.结果 治疗组40例,左耳治疗后恢复25例,右耳治疗后恢复29例;对照组左耳恢复6例,右耳恢复4例,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络导平疗法治疗听力损伤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经络导平仪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现代康复》2001,5(8):94-94
  相似文献   

5.
6.
经络导平仪药物导入治疗腓总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腓总神经麻痹,目前的康复治疗主要是针灸等,本文对经络导平仪药物导入法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从 1986~ 1997年共收治 37例腓总神经麻痹病人,男 27例,女 10例,发病年龄 7~ 16(9.2± 1.7)岁。就诊时间 24h~ 30d,平均 11d。 37例随机分为导入组 27例,对照组 10例。 1.2方法将氢溴酸加兰他敏 25mg加入到 0.9%生理盐水 250ml中配成导入液,应用国产 BP- 4B型经络导平仪,将电极浸泡在导入液中备用。主穴取环跳、阳陵泉,配穴取三阴交、内庭等。每次治疗 30min,采用连续刺激和间断刺激交替进行, 10d1疗程,间歇 5…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对外伤性截瘫患者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淑  陈晓红 《现代康复》2000,4(10):1517-1517
  相似文献   

8.
于莲丽 《现代康复》1997,1(3):182-182
面神经麻痹亦称“面瘫”为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我院近两年来采用针灸结合导平仪治疗面神经麻痹18例,效果良好。有效率达98%以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SCI)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105例SCI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收集每位患者病史,记录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因、损伤水平、损伤分级、受伤(发病)时间、手术时间、入院和出院时间等,并记录出院和入院时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SCI积分,对影响患者出院时ADL能力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出院时,SCI患者ASIA运动评分、ASIA针刺觉评分、ASIA轻触觉评分和MBI评分均有改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SCI分级、入院时ASIA运动评分、入院时ASIA针刺觉评分等3个因素与出院时MBI评分密切相关,康复介入时间、康复疗程、入院时ASIA运动评分等3个因素与出入院MBI差值密切相关。 结论通过康复训练,各年龄阶段、不同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的SCI患者的ADL能力都可得到改善。入院时运动能力较好、康复疗程足够长、康复介入时间早的患者改善幅度也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脊髓损伤(SCI)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05例SCI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收集每位患者病史,记录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因、损伤水平、损伤分级、受伤(发病)时间、手术时间、入院和出院时间等,并记录出院和入院时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SCI积分,对影响患者出院时ADL能力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出院时,SCI患者ASIA运动评分、ASIA针刺觉评分、ASIA轻触觉评分和MBI评分均有改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SCI分级、入院时ASIA运动评分、入院时ASIA针刺觉评分等3个因素与出院时MBI评分密切相关,康复介入时间、康复疗程、入院时ASIA运动评分等3个因素与出入院MBI差值密切相关.结论 通过康复训练,各年龄阶段、不同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的SCI患者的ADL能力都可得到改善.入院时运动能力较好、康复疗程足够长、康复介入时间早的患者改善幅度也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脊髓损伤(SCI)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05例SCI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收集每位患者病史,记录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因、损伤水平、损伤分级、受伤(发病)时间、手术时间、入院和出院时间等,并记录出院和入院时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SCI积分,对影响患者出院时ADL能力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出院时,SCI患者ASIA运动评分、ASIA针刺觉评分、ASIA轻触觉评分和MBI评分均有改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SCI分级、入院时ASIA运动评分、入院时ASIA针刺觉评分等3个因素与出院时MBI评分密切相关,康复介入时间、康复疗程、入院时ASIA运动评分等3个因素与出入院MBI差值密切相关.结论 通过康复训练,各年龄阶段、不同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的SCI患者的ADL能力都可得到改善.入院时运动能力较好、康复疗程足够长、康复介入时间早的患者改善幅度也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2.
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早期康复的意义。方法:选择108例脊髓损伤患者于早期和中晚期接受康复治疗进行回顾性对照比较。3个月内就诊为早期,定为观察组68例;3个月后就诊为中、晚期,定为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系统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的MB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MBI(观察组80.21±3.12;对照组:49.72±3.6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76.5%达到生活基本自理;而对照组仅有20%达到生活基本自理。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功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装配不同下肢矫形器在脊髓损伤中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2/2004-12在十堰市中医院假肢矫形康复中心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17例.在装配下肢矫形器前进行康复强化训练与治疗,包括肌力、心肺功能、转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根据损伤平面,损伤程度类型及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状况不同,装配不同下肢矫形器.装配后进行站立及行走能力强化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理治疗.患者训练2次/d,50~60 min/次,训练4~8周,训练前后用改良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测评.结果:17例脊髓损伤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装配下肢矫形器后改良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分均高于装配前[(84.852&;#177;16.124),(61.122&;#177;21.615)分;(109.316&;#177;16.156),(87.982&;#177;17.148)分,P<0.01],装配矫形器后改良Barthel指数中的床椅转移和平地行走能力评分均高于装配前[(15.457&;#177;1.59),(8.857&;#177;3.126)分;(14.832&;#177;2.427),(6.121&;#177;3.052)分,P<0.05~0.01].装配矫形器后功能独立性评定中的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能力评分均高于装配前[(6.958&;#177;0.237),(3.829&;#177;1.452)分;(6.214&;#177;0.566),(2.482&;#177;1.014)分;(4.161&;#177;1.674),(1.263&;#177;0.561)分,P<0.05~0.01].②17例中4例达到治疗性步态(借助双腋拐可以在室内行走),6例达到了家庭功能性步态(在室内独立行走,一次连续行走距离为400~800m),7例达到了社区性步态(一次连续性行走>900m,可以上下楼梯2层以上). 结论:在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中,装配不同下肢矫形器结合站立及行走能力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家庭在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对145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ADL进行评定,结果发现,家属态度积极和由配偶照顾的脑卒中积患者ADL的恢复好于家属态度消极及由子女或佣人照顾的脑卒中患者,分析了家庭促进脑卒中患者ADL恢复的机制,强调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家属的积极性,促使家属与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装配不同下肢矫形器在脊髓损伤中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2/2004-12在十堰市中医院假肢矫形康复中心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17例。在装配下肢矫形器前进行康复强化训练与治疗,包括肌力、心肺功能、转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根据损伤平面,损伤程度类型及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状况不同,装配不同下肢矫形器。装配后进行站立及行走能力强化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理治疗。患者训练2次/d,50~60min/次,训练4~8周,训练前后用改良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测评。结果:17例脊髓损伤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装配下肢矫形器后改良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分均高于装配前[(84.852±16.124),(61.122±21.615)分;(109.316±16.156),(87.982±17.148)分,P<0.01],装配矫形器后改良Barthel指数中的床椅转移和平地行走能力评分均高于装配前[(15.457±1.59),(8.857±3.126)分;(14.832±2.427),(6.121±3.052)分,P<0.05~0.01]。装配矫形器后功能独立性评定中的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能力评分均高于装配前[(6.958±0.237),(3.829±1.452)分;(6.214±0.566),(2.482±1.014)分;(4.161±1.674),(1.263±0.561)分,P<0.05~0.01]。②17例中4例达到治疗性步态(借助双腋拐可以在室内行走),6例达到了家庭功能性步态(在室内独立行走,一次连续行走距离为400~800m),7例达到了社区性步态(一次连续性行走>900m,可以上下楼梯2层以上)。结论:在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中,装配不同下肢矫形器结合站立及行走能力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国莲 《现代康复》2001,5(4):62-62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装配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AGO)后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生存质量(QOL)情况,证实AGO的应用价值。方法: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58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及装配矫形器类型分为AGO组(27例)、交替迈步式步行矫形器(RGO)组(15例)、膝踝足矫形器(KAFO)组(6例)和对照组(10例)。各组均进行8周常规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轮椅使用训练、ADL训练等,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步行矫形器并进行针对性步行训练6—8周。分别于入院时、装配矫形器前、装配矫形器后8周进行ADL评定和QOL评定。结果:组内比较,各组经常规康复治疗后ADL能力及QOL(生理及心理方面)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 AGO组、RGO组在改善ADL能力和QOL-生理及心理方面优于KAFO组(P<0.05)和对照组(P<0.01),AGO组与RGO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QOL-人际关系和周围环境方面,各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AGO与进口截瘫步行矫形器一样在改善ADL和QOL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其价格便宜,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截瘫步行器(RGO),配合综合系统康复治疗,帮助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方法:先后为16例T4-L1节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安装RGO,并于安装前后对其进行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平衡转移、站立和行走等综合康复训练。结果:16例截瘫患者装配RGO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为35.26±11.49分和58.69±15.75分;功能独立性测评(FIM)得分分别为57.64±16.37分和82.73±21.69分,其装配前后的MBi和FIM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装配RGO后的MBI和FIM移动能力得分与安装前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11例患者达到功能性步行,5例可作治疗性步行。结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以应用RGO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GO可以帮助截瘫患者实现功能性步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截瘫患者装配行走器后的训练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观察截瘫患者装配互动式行走器 (Walkabout)后行走训练的意义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方法 为 6例脊髓完全性损伤后截瘫患者配戴行走器后 ,逐步进行站立平衡训练、行走训练、助行架及拐杖训练 ;训练前、后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 (ADL)能力 ,并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基本达到功能性步态 ,训练后ADL能力明显提高 ,训练前、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截瘫患者装配行走器后的训练十分必要 ,它可使患者恢复较有实际意义的行走功能 ,并可提高患者的ADL能力  相似文献   

20.
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早期康复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对50例SCI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ADL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2个月康复治疗,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功能独立性测评(FIM)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ADL提高。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SCI患者的AD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