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耳声发射的研究进展:耳声发射检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它快速、无损、客观地反映了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在临床诊断和听力筛查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将对目前的OAE检测系统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某些高危因素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诱发畸变耳声发射法(DPOAE)对480例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筛查未通过者,最后由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确诊.结果(1)DPOAE法筛查满3个月异常者有9例(1.88),经ABR确诊的发生率为1.04.(2)对一次检查不通过的患儿,尚不能判定为听力障碍,要定期复查和随访.(3)DPOAE法适合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是有效、快速、简单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耳声发射及其信号处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信号处理角度对近年来国外耳科研研究的热点-耳声发射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耳声发射研究的历史发展,它的产生机理,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等,重点在于介绍它的信号特点及其信号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耳声发射(OAE)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它快速、无损、客观地反映了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在临床诊断和听力筛查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可靠地提取、识别、分析OAE信号是其应用于临床的前提。本文将对目前的OAE检测系统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耳声发射的建模与小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本 组前已提出的耳 声发射全耳模 型的基础上, 进一步 讨论了 瞬态诱 发耳 声发射 信号 的连续小波分析 。分析了变换算 法和基本小波 的选择,得出 其不同 频率成 分与潜 伏期 的关系 以及利 用小波变换进行 耳蜗病变部 分定 位的 可能 性。把 仿真 结果与 对临 床数 据的 类似 分析 进行 比较 ,其概貌与趋势 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听力缺陷的发病情况.方法新生儿出生72h,在温度15℃-35℃安静的房间里,新生儿处于安静状态下,采用麦科(MAICO)制定的可进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现(TEOAE)全自动的(MAICO.ERO.ERO.SCAN)(R)耳声发射分析仪,对新生儿两耳进行测试.结果筛查3867例,初次通过2997人,初次通过率77.5%.未通过者满月后656人来院复试,随诊率75.5%,复试570人,通过复试通过率85.4%,86人仍未通过,阳性率11.1%,失访224人,失访率34.1%.结论要做好优生优育,减少出生缺陷儿,必须加大优生优育宣传力度,加强孕期保健.  相似文献   

7.
应用耳声发射技术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4455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听力缺失是新生儿出生时常见的异常之一 ,据调查统计 ,先天性听力缺失的发病率在新生儿中占 1‰~ 3‰[1] 。这种情况如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早期干预 ,(如配戴助听器 ,进行耳聋康复治疗 )可以利用婴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可塑性 ,使婴儿的语言功能尽可能得到正常发育 ,将听力缺失时对婴儿各方面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底程度。上世纪 80年代起发达国家纷纷立法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我院从 2 0 0 0年底起利用耳声发射即OAE对本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 ,结果初步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对象 :本院出生的、足月分娩、无高危因素、无窒息的正常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讨新生儿窒息所致中枢神经元缺氧性损伤及耳蜗毛细胞功能的损害对新生儿早期听力的影响;和评价DPOAE、NBNA在其中价值。方法对36例新生儿窒息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及NBNA评价。结果正常新生儿的耳声发射与NBNA评分中行为能力3项通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与窒息新生儿及轻度与重度窒息中,比较NBNA中行为能力3项与耳声发射通过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提示正常新生儿耳声发射与NBNA评分中的行为能力3项通过基本同步;新生儿窒息所导致耳蜗毛细胞功能及中枢神经元的损害恢复不同步;窒息越严重,耳蜗毛细胞功能及听觉中枢神经元功能恢复越慢。  相似文献   

9.
自发耳声发射的检测方法及其信号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内外关于自发耳声发射的基础及理论研究,其中包括自发耳声发射的检测方法,信号处理及信号特征等方面,自发耳发射的发现,对其础医学及神经生理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信号处理角度对近年来国外耳科研究的热点--耳声发射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耳声发射研究的历史发展,它的产生机理、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等,重点在于介绍它的信号特点及其信号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Wigner Ville分布及其改进型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其数字实现方法 ,然后 ,利用计算机计算了来自正常人耳的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ransientEvodedOtoacousticE missions ,TEOAEs)的时频分布。根据试验和计算结果 ,分析了其时频分布的特点 ,并对不同的频率成分与潜伏期的关系进行了描述。0 引言耳声发射 (OtoacousticEmissions ,OAEs)是一种产生于耳蜗 ,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信号 ,它以机械振动的形式起源于耳蜗 ,是由耳蜗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外周及中枢性听力损害的影响。方法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把68例新生儿分成A组(41例82耳,血清间接胆红素〈342μmol/L)和B组(27例54耳,血清间接胆红素〉342μmol/L)两组进行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检测。结果A、B两组患儿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听神经损害,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与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程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声卡的耳声发射检测新方法。该检测系统采用SF- 1型探头,通过设计合理的外围模拟滤波放大电路,利用计算机声卡成熟的A/ D转化技术,用VB调用Windows下API函数录入耳声发射信号;同时用MATL AB编制程序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数字滤波、相干平均等处理。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实验结果的统计数据表明这种方法的性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用1KHz短纯音测试正常青年42人耳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获得100%检出率。其阈值为3.18±8.54dB(SL),耳间阈差为5.71±4.27dB。本文用长延迟时间及短扫描时间窗观察EOAE的持续时间。正常青年人的EOAE持续时间>20ms者占78.71%。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8例EOAE行幅值频谱分析,发现正常EOAE的频谱主要分布在1~3 KHz范围内,其主峰频率均值为1362.50±229.92Hz。  相似文献   

15.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是一种时变的声信号,用传统的傅立叶变换无法完全表示其信息.本文介绍了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分析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方法,并给出了其时频分布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其各个频率成份出现的不同时刻及持续时间.本文还对瞬态诱发耳声发射中的伪迹出现的时间和频率作了分析,指出伪迹在时频域是和有用信号分离的,理论上可以通过时频滤波器去除.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时-频分布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首次直观、清晰地展现了TEOAE在正常人耳的个体差异及规律性,提出正常人耳TEOAE频率变化的多种形态;通过对TEOAE时-频关系、潜伏期等的研究,提出了探讨TEOAE产生机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耳声发射的研究进展——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地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应能量。它快速,无损,客观地反映了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一经发现便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并可望成为临床诊断和听力筛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 TEOAE)时-频分布分析方法,在 此基础上首次直观、清晰地展现了TEOAE在正常人耳的个体差异及规律性,提出正常人耳TEOAE频率变化的多种形态;通过对 TEOAE时-频关系、潜伏期等的研究,提出了探讨 TEOAE产生机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自发耳声发射的基础及理论研究,其中包括自发耳声发射的检测方法、信号处理及信号特征等方面。自发耳声发射的发现,对基础医学及神经生理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它快速、无损、客观地反映了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一经发现便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并可望成为临床诊断和听力筛查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耳声发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