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危害我国乃至全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3.5亿,我国人群中慢性HBV携带者约1.25亿,慢性乙肝患者2000多万,其中30%-50%的HBsAg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造成的,而富内感染则是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全球存在的健康问题,全球HBV感染约20亿人,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地区,HBsAg(表面抗原)携带约10%。人群中30%~50%的慢性携带是由母婴传播造成的,故了解新生儿健康状态,阻断母婴传播势在必行。2005年以来对我院住院分娩的484例新生儿脐血进行肝功能检查,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当前严重的世界健康问题,母婴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我国30%一50%慢性HBV感染通过母婴传播,其中20%-30%是新生儿产后接触感染的。由于在HBV携带者的乳汁中检测到乙肝病毒标志物(HBVN),因此人们担心HBV携带者实行母乳喂养可能会增加母婴传播的风险。然而,母乳是不可取代的婴儿最佳食品,母乳喂养有利于促进婴幼儿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育,并有利于母亲产后康复,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闫妙娥  张华 《北京医学》2011,33(12):1004-1006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为HBV感染的高发国家。每年约有160万新生儿出生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约20万儿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而成为乙肝携带者。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全世界大约有3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约有1.2亿,而孕妇乙肝病毒携带者阳性率高达10%左右,南方比北方发生率高。母婴传播是形成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最重要的原因,我国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约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传播。宫内感染率约13%~44%,主要是通过受损的胎盘屏障或通透性改变的母血渗漏而导致;产时传播约占40%~60%,主要是通过母血、阴道分泌物及羊水传播;产后可通过母婴接触、唾液及母乳水平传播HBV病毒。  相似文献   

6.
何琼  唐永昱 《华夏医学》2006,19(1):145-146
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20亿,其中慢性携带者约3.5亿,我国是乙肝高发区。40%~50%的慢性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造成的。感染时年龄越小,变成慢性携带者的几率越高。弄清HBV母婴传播规律及做好阻断HBV母婴传播工作,采取有效的阻断HBV母婴传播措施对于乙型肝炎的控制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于2002~2004年对产前检查及待产的孕妇采血进行HBsAg检查,对查出的部分HBsAg阳性者进行HBeAg检查。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者约20亿,其中慢性携带者约3.5亿。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HBsAg阳性,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高达90%。且感染时年龄越小,变成慢性携带者的概率越高。乙肝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如何阻断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约占人口10%-20%,是乙肝的主要传染源。为了解我市婚检人群HBV感染情况,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阻断HBV母婴传播。近1年来,我院对本市结婚登记的健康人群的婚前健康体检和HBV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HBV(乙型肝炎)感染者约20亿。其中慢性携带者约3.5亿,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感染时年龄越小,变成慢性携带者的机率越高。因此,阻断母要传播是控制和预防HBV感染的重要措施。护士接触孕产妇和婴儿时间最长,护理工作在阻断HBV母婴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当今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1~59岁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阳性率高达7.18%[1-2]。HBV 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经血/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等,其中母婴传播是最主要的方式,即由 HBV 感染孕妇在围生期将病毒传播至子代,约30%~50%HBV 感染者来自母婴传播[3]。母婴传播的最高危险因素是高病毒载量,血清 HBV DNA>106 IU/mL的孕妇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母婴传播[4]。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保守估计全球有3亿5千万HBV携带者。我国是乙型肝炎严重流行的地区,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平均为9.8%,即我国有1.2亿HBsAg携带者,其中约30%~40%是母婴垂直传播所致,而宫内感染是人群中大量HBV慢性携带者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乙肝大国,了解HBV母婴传播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阻断母婴间的HBV传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全球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约有3.5亿~4亿,占世界人口5%。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以及性接触传播,HBV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期[1]。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新生儿计划免疫[2]。  相似文献   

13.
袁平戈 《肝博士》2014,(1):23-24
正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意义重大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HBV携带者人数达1.2亿,通过10多年大规摸的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慢性HBV携带者目前已下降到9300万人。在慢性HBV携带者中至少有1/3是通过母婴传播而造成的,目前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我国目前育龄妇女HBV感染率仍高达8.16%(普通人群为7.18%),约有1 70万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其所生新生儿40%左右可被感染,若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均阳性,其所生新生儿感染HBV的机会可达90%以上。反之,如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阳性、HBsAg阴性、HBV DNA阴性或低水平、HBsAg低滴度,新生儿被感染的机会相对少,约为10%~15%。●HBV母婴传播的途径:(1)宫内感染,约占10%。HBV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对引产胎儿肝脏或血液的HBV感染标志物检出率可达40%;(2)产时传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仍是威胁人们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在HBsAg携带者中大约有1/3~1/2是经母婴传播造成,其中约有5%~15%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HBV感染的发生最大可能是经宫内传播造成。国内外资料报道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宫内感染率高达13%~44%。活产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率为10%~16%。宫内感染HBV是导致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主要原因。运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效果为70%~90%。现就国内外有关宫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 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有关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5.
阻断乙肝妊娠患者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3亿HBV携带者,其中我国占45%。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估计约有3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1],故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是降低乙肝发病率的关键。因此,研究母婴垂直传播的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三亿HBV携带者,其中我国占45%.而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估计约有3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也是导致人群中形成众多乙肝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宫内已感染HBV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虽然乙肝疫苗加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阻断HBV传播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母亲携带HBsAg,HBeAg和/或HBV-DNA者新生婴儿的免疫阻断困难相当大.因此,预防和减少宫内感染,阻断母婴HBV垂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王得玲 《当代医学》2010,16(14):39-40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产期传播及分娩后传播,母婴传播是慢性HBV感染的重要原因。我国的HBV携带者中40%~5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来。阻断HBV母婴传播对控制HBV流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量学者在HBV的母婴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我国尚有HBV携带者约9000万,女性占40%,孕妇携带HBV约5%~10%,围产期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但自采取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以来,婴儿感染率已明显下降,但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仍为10%。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宫内感染,而发生宫内感染的婴儿目前尚无补救措施。在这些阻断失败的婴儿中,绝大多数是由于其母亲晚期妊娠及分娩时血清HBV DNA水平高。降低母血病毒载量能  相似文献   

19.
马秀丽 《中原医刊》2009,(18):64-65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所生新生儿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研究乙型肝炎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探讨乙肝携带者母乳喂养的安全性问题。方法选择HbsAg阳性、HBV—DNA阳性孕妇100例,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肌注对母婴垂直传播进行阻断,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86例,慢性乙肝14例。对HBV—DNA≥1×10^3copies/L者自孕28周肌肉注射HBIg200IU,每月1次,共3次;HBV—DNA〈1×10^3 copies/L者孕期不用HBIg。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尽早(12h内),最好在6h内注射HBIg 2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此后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全部孕妇及婴儿于产后立即、婴儿7个月时抽取静脉血化验乙肝五项、HBV—DNA。结果乙肝母亲所生新生儿HBsAg(+)、HBV—DNA(+)率为10%,HBV—DNA阴性孕妇无一例传播。结论对孕妇、新生儿进行HBIg、乙肝疫苗联合可阻断孕晚期及分娩过程中传播,仍不能阻断早期宫内HBV感染。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类感染率高达6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亦高达10~15%.孕产妇感染乙肝病毒(HBV)后能否传播给婴儿及如何预防母婴传播是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孕妇28例采用被动免疫及出生后新生儿联合应用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做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