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10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标(ADL)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治疗,能够改善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并且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F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列入抗抑郁组与抗消化不良组,每组25例,抗抑郁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抗消化不良组采用心理治疗与消化系统药物,观察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改善情况以及FD症状评分。抗消化不良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抗抑郁组,有情绪障碍的FD患者而言,抗抑郁疗法的疗效要显著优于抗消化不良疗法,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采用心理治疗与消化系统药物治疗FD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以及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中卒后抑郁症早期治疗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对84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分为一般治疗组和加用抗抑郁治疗组两组,8周后根据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加用抗抑郁治疗组明显优于一般治疗组。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12例PSD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及针对原发病综合康复,随机对其中72例加用抗抑郁药治疗.结果用心理治疗及对原发病治疗的有效率为82%,加用抗抑郁治疗的有效率为93.06%,且加用百忧解的有效率比加用多虑平的高,病程越短,病情越轻,疗效越好.结论心理治疗及原发病的综合康复是治疗PSD的好方法,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且用百忧解的疗效较好,心理治疗越早进行越好,改善卒中各种功能障碍也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培哚普利片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发病>72 h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标准内科治疗)与观察组(加用培哚普利片4 mg,1次/d,共4周)。观察两组患者14 d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第90天mR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卒中相关肺炎比例低于对照组(R<0.05);观察组患者90 d mRS评分(0~2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培哚普利片能明显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麦粒灸与普通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麦粒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一次,连续1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一天,治疗两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便秘临床评分以及总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χ^2=0.577,P=0.448>0.05),但治疗组愈显率为43.33%,对照组愈显率为20.00%(χ^2=4.735,P=0.030<0.05),治疗后两组前后相比,便秘临床症状积分评分均降低,并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便秘症状,但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麦粒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便秘疗效优于普通针刺,能显著改善患者各项便秘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联合心理治疗与单纯心理治疗对中老年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合并抑郁症的中老年患者分两组,单纯心理治疗组30例,抗抑郁药联合心理治疗组33例,两组均在治疗原发症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综合组同时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进行Zung抑郁量表评分,并对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综合治疗组显著优于心理治疗组(P〈0.05):结论中老年患者合并抑郁症应在心理治疗基础上适时积极应用抗抑郁药物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以及减少冠心病缺血性的血管事件发生的有效康复介入手段。方法:将13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71例及对照组65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内科治疗,心理治疗组给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完成首次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治疗后第二次评定,及进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定,比较两组SAS,SDS,SAQ得分及临床疗效。出院随访1年,记录2组患者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心理治疗组治疗后SAS,SDS评分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临床疗效及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心理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01),心理治疗组临床随访1年总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为19%(11/5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治疗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严重程度,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冠心病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抑胡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小英 《现代康复》2001,5(8):34-3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12例PSD患采用心理治疗及针对原发病综合康康,随机对其中72例加用抗抑郁药治疗。结果 用心理治疗及对原发病治疗的有效率为82%,加用抗抑郁治疗的有效率为93.06%,且另用百忧解的有效率比加用多虑平的高,病程越短,病情越轻,疗效越好。结论 心理治疗及原发病的综合康复是治疗PSD的好方法,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且用百忧解的疗效较好,心理治疗的越早进行越好,改善卒中各种功能障碍也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丁苯酞+尼莫地平联合吡拉西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8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电脑分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给予对照组吡拉西坦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丁苯酞+尼莫地平联合吡拉西坦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生活质量、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认知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CGRP、ET和HIF-1α水平等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过程中,使用丁苯酞+尼莫地平联合吡拉西坦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对抑郁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末起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8周末两组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右佐匹克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07—2016-05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90例进行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常规组)和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各45例,对比组间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SQI指数和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SQI指数和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水平(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3.
包正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652-7653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108例首次发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进行抑郁程度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HAMD和NIHSS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结论 心理行为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及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7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抗抑郁组48例,对照组49例。另选择同期住院的脑卒中后无抑郁者50例作为无抑郁组。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抗抑郁组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结果:抗抑郁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与无抑郁组比较疗效接近,且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刘毓  关文强  肖在湘 《中国康复》2008,23(2):101-103
目的:观察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后近期预后的疗效。方法: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143例,均给予常规心脏药物治疗,观察组并辅以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舍曲林50mg/d,2组均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常规组变化不明显。心肌缺血、心绞痛症状的改善及疗效显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或0.001)。结论: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抑郁患者近期预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分为治疗组(加用舍曲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HAMD和MES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抑郁改善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舍曲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组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所选病例在入院后第2周及第4周进行汉密尔顿抑HAMD评定;根据随机排列表分为西酞普兰(治疗组)和谷维素(对照组),分别治疗、观察,并于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再进行指标的评定。结果合并内科疾病组与不合并内科疾病组抑郁发生率有显著差异;通过药物治疗前后HAMD评分看出西酞普兰疗效优于谷维素;西酞普兰治疗组前后HAMD变化值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值及BI变化值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合并内科疾病的卒中病人抑郁发生率高于不合并内科疾病的卒中病人;西酞普兰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的症状;同时能够减轻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残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普瑞博思加安定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 10 2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普瑞博思及普瑞博思加安定 ,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率。结果 :两组症状改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普瑞博思加安定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既改善了患者的胃动力异常 ,也改善了精神及心理状态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朱喜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41-3641
目的 观察抗抑郁剂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分为治疗组(加用舍曲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HAMD和MES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抑郁改善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舍曲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化痰解语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针刺结合中药化痰解语汤治疗组(试验组,50例)和单纯针刺治疗组(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N400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Fz、Pz、C3、C4的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波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化痰解语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