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08-01期间有关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MSC,HSCT”,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2000-01/2008-01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并查阅与干细胞实验研究有关的书籍。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有关文章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间充质干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影响的研究。②造血干细胞移植机制的相关性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文章。共收集到66篇相关文献,2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临床资料显示,两者共移植安全可行,可提高移植效果,降低近期死亡率。但其确切效果还需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的来源、细胞表面标志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9-01/2006-12和Embase1986-01/2006-12期间有关造血干细胞、干细胞移植的文献,检索词“hematopoietic stem cells,stem transplan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6-04期间相关文献,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造血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包括造血干细胞来源、细胞表面标志及造血干细胞的移植相关文献,删除明显不随机临床实验研究。资料提炼:共检索32篇关于研究造血干细胞的来源、细胞表面标志及造血干细胞的移植的随机和未随机实验研究,27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5篇实验是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造血干细胞是干细胞的一种。成年人血液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约占骨髓细胞的0.05%。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不断分化产生各系造血祖细胞,终生为造血系统提供新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群体存在着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但血液干/祖细胞与其后续阶段的血细胞相比缺乏直接的形态学特征,所以对造血干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规律的研究,将为造血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打下重要的基础。造血干细胞的应用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和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细胞。结论:人体内可能存在CD34 和CD34-两种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可以促进造血功能的重建,并可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近年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现状,认识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新进展及大规模应用尚需解决的难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8-01/2006-09有关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文献,检索词为“Cells transplantation,Stem cell,Diabete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2000-01/2006-10有关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文献,检索词为“胰岛素细胞,干细胞,糖尿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细胞移植与糖尿病的相关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胰岛细胞移植在糖尿病中的应用。②干细胞移植与糖尿病。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及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34篇关于细胞移植与糖尿病的英文文献,纳入33篇;另外收集到16篇中文文献,纳入3篇进行综合分析。资料综合: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细胞来源有成人及胎儿胰岛细胞、异种胰岛细胞,潜在来源有肝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等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其临床应用前仍存在许多难题,如移植物的来源、免疫排斥、远期疗效、干细胞诱导分化等。随着这些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难题的解决,细胞移植必将成为治疗糖尿病最有希望的方法。结论:除胰岛细胞外,干细胞移植尤其是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将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学术背景:机体衰老过程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是逐渐降低的.造血干细胞衰老实验研究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衰老模型的建立和衰老机制的探讨.目的:概述造血干细胞衰老的研究方法及其意义,为延缓造血干细胞衰老提供参考.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07-10期间有关造血干细胞衰老的文章,检索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aging",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2000-01/2007-10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造血干细胞、衰老",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并查阅与干细胞实验研究有关的书籍.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有关文章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细胞衰老机制检测的研究.②造血干细胞衰老机制的相关性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类文章.共收集到62篇相关文献,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2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文献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12篇涉及造血干细胞与衰老机制研究,16篇涉及造血干细胞衰老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其意义,2篇涉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资料综合:衰老是生物体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衰老过程中造血干细胞经历了数量和质量上的衰竭,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连续性移植、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检测,细胞周期分析、β-半乳糖苷酶测定建立细胞衰老模型,并运用Southern Blot、Western Blo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基因芯片等方法检测与衰老相关的端粒、蛋白及基因表达的改变来研究造血干细胞衰老的机制及延缓造血干细胞衰老的途径.结论:虽然衰老是无法抗拒的,但延缓衰老却是可能的,因此对造血干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将助于更深入阐述造血干细胞和衰老的生物学,并为延缓造血干细胞衰老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造血干/祖细胞能够顺利的归巢至骨髓造血微环境是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复杂的归巢过程中,造血干/祖细胞与骨髓微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及黏附分子相互作用维护造血平衡。本文就黏附分子的种类、结构、功能及其在造血干/祖细胞归巢中的作用进行文献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Springer数据库2000-01/2006-1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hematopoieticstem/progenitor cell,adhesion molecule,hom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2000-01/2006-1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造血干/祖细胞,黏附分子,归巢",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①文章所述内容应涉及黏附分子的种类、结构、功能及其在造血干/祖细胞归巢中的作用。②2000年以后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2篇相关文献,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分别涉及黏附分子的种类和结构、黏附分子在造血干细胞归巢中的作用等内容。资料综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肿瘤的有效方法,造血干细胞顺利归巢至骨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归巢过程中黏附分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造血干细胞归巢及黏附分子的医学研究进展,具体内容可被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①黏附分子的种类、结构及功能。②黏附分子在造血干细胞归巢过程中的作用。结论:黏附分子与造血干细胞归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究竟是哪些黏附分子在归巢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尚无一致性结论。随着对造血干细胞归巢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干细胞研究治疗肝病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就目前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01/2006-06期间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病的文章,检索词为“bone marrow stem cell,hemopoietic stem cells,mesenchymal stem cells,hepatic fibrosis”等,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6-06期间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及肝纤维化的文章,检索词为“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肝纤维化,肝硬化”,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骨髓干细胞及肝病治疗有关的文章,筛除与以上要求无明显关系的文章以及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8篇外文文献和40篇中文文献,涉及骨髓干细胞的36篇,间充质干细胞的24篇,造血干细胞的14篇,选择其中的30篇纳入分析。资料综合:骨髓中含有大量可以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的干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从动物实验到临床研究都表明,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肝细胞、卵圆细胞,参与肝脏再生,且此类细胞具有成熟肝细胞功能。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均质性的细胞,大量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肝细胞、胆管细胞等。应用骨髓干细胞治疗疾病较传统方法具有取材容易、体外培养、传代及扩增容易、直接取材于患者本人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非常突出。结论: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难治性肝病,不仅有利于患者造血和免疫功能的改善,而且能替换坏死和损失的肝细胞,将把肝病治疗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近年来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现状,认识诱导分化的胚胎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新进展及应用于临床前尚需解决的难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01/2007-05胚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embryonic Stem cells,insulin-producing cells,diabetes”,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以“胚胎干细胞,胰岛素分泌细胞,糖尿病”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2001-01/2007-01相关文章。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与糖尿病的相关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②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与糖尿病治疗。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4篇关于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治疗糖尿病的英文文献,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中文文献,纳入3篇进行探讨。资料综合:胚胎干细胞因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有望成为糖尿病细胞移植最有前途的来源,体外可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具备β细胞特征的功能性胰岛素分泌细胞,能使模型小鼠的高血糖恢复正常。但人类胚胎干细胞真正应用于临床前仍存在许多难题,如分化效率低、细胞不够成熟、免疫排斥、远期疗效等。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难题的解决,胚胎干细胞将成为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最有希望的来源。结论: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将为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寻找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移植治疗时间,指导临床应用,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0-01/2006-05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or 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and/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or ischemic cardiomyopath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同时间的文章,检索词:"干细胞移植治疗,干细胞移植与急性心肌梗死,干细胞移植治疗与心力衰竭或慢性缺血性心肌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300余篇与主题有关的文献,其中12篇有价值的文章见参考文献。移植时间取平均值,并按射血分数值和P值进行列表、作图。对干细胞移植时间与射血分数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5d和9d以后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疗效较24h内及6~8d为好。结论: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移植时间与临床疗效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经冠脉注入干细胞比经静脉或经心内膜下注入可以更好地改善左室功能,但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资料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情况,探讨细胞替代性治疗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5-06相关细胞移植的文献,检索词“stemcell,braintransplantation”,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BM2000-01/2005-06相关细胞移植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移植,帕金森病”,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选取包括细胞移植与帕金森病的文献。排除标准:综述文献、Meta分析、重复研究文章。资料提炼:将收集到的文章分为移植细胞的来源及脑内移植两部分进行评价分析。资料综合:目前临床上对帕金森病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具有多分化能力的干细胞为帕金森病的替代性治疗带来了希望。细胞的来源较多,可以从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可以直接提取神经干细胞,也可以利用骨髓基质干细胞等进行移植。移植的效果与移植技术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控制移植神经干细胞的数量、选择移植部位及利用支架材料等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提高治疗效果。结论: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是可行的,经过深入的实验研究后可望从根本上治疗帕金森病。  相似文献   

10.
学术背景:目前已有将骨髓间质干细胞用于脑梗死动物模型治疗的报道,国内外有关骨髓间质干细胞用于治疗脑梗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对于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争论比较多。目的:就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检索策略:由第一、三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2000-07/2007-03期间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脑梗死有关的文章,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cerebral ischemia,strok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01/2007-03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脑梗死",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应用研究及其治疗作用机制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文献评价:共收集到300篇相关文献,排除248篇内容陈旧或重复的文献,52篇符合纳入标准,有51篇检索到全文,选用其中的33篇作为本文参考文献:16篇涉及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相关研究;8篇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示踪标记相关研究文章;5篇脑血管疾病干细胞移植治疗现状相关文章。资料综合: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具有神经元形态并表达神经元标记物的细胞,在脑内可与损伤的细胞融合,能分泌营养因子或者刺激损伤部位产生内源性因子,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并减少细胞凋亡,已成为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疾病的理想种子细胞。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对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通过其移植后能够分泌大量营养因子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和营养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