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光性角膜手术后人工晶体状体度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光性角膜手术性后患行白内障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用常规方法计算人工晶体状体度数往往产生术后远视的误差,对于放射状角膜切开术(PK)后的患主要原因是术后角膜中央光学区变平,而且仪器测得的角膜曲率偏高,导致计算出的人工晶状本度数偏低,从而出现术后远视。对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因去除了中央区的部分角膜组织,使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的比值发生改变,而目前的各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均假设角膜前后表面曲率比值恒定,故产生了系统误差。因此,对于曾行屈光性角膜手术的白内障患,术前应准确测定中央角膜曲率,运用适当理论公式推算出实际的角膜曲率值,并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从而减少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屈光误差。  相似文献   

2.
曾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计算一直是个难题,如按常规方法计算,结果会产生较大误差,主要是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远视。本文就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角膜屈光力的测算、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前房深度测量、眼轴测量等影响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多种因素及其解决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患者发生白内障需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按常规方法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往往会在术后产生远视,而这样的误差主要来源于角膜屈光力的测算误差和计算公式的误差,另外还有眼轴长度测量和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计算的准确性降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因此,对于曾行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术前运用适当的方法准确估算角膜屈光力,并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可以减少屈光误差.  相似文献   

4.
角膜屈光矫正术后患者行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 ,应用常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和角膜屈光度测定法造成术后不同程度的远视。本文在回顾角膜屈光矫正手术的原理及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发展的基础上 ,就产生术后远视这种屈光误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的有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白内障吸出术中、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计算方法。方法对4例(4眼)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采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及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的K值,分别应用第二代经验公式(SRKⅡ)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术后验光记录术眼屈光状况,与术前结果对比,评价所选择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准确性。结果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和角膜曲率计分别测量的角膜K值,以及所计算的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均有明显的差别。尽管按预留近视状态,选用角膜地形图测量的K值计算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术后仍然欠矫,平均产生远视+1.57D,较术前预留度数仍相差约+3.44D。结论采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的K值来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误差小,在预留的屈光度数基础上加3.50D来选择人工晶状体是较为精确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角膜屈光矫正术后患行白内障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应用常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和角膜屈光度测定法造成术后不同程度的远视。本在回顾角膜屈光矫正手术的原理及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发展的基础上。就产生术后远视这种屈光误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的有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角膜屈光矫正手术后白内障手术的诊疗特点。方法:对2005/2008年间于我院就诊的4例角膜屈光矫正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依据患者提供的角膜屈光手术资料,分别采用临床病史法或角膜后表面曲率法计算矫正角膜曲率及人工晶状体度数。术后随访观察角膜情况、手术并发症、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屈光状态等。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稳定屈光度与手术前预留屈光状态比较误差范围为-1.00~+1.25D。结论:对角膜屈光手术后的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可行的。然而只有了解这类患者病情特点,掌握手术前后诊疗方法,准确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角膜屈光手术在矫正屈光不正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首先是角膜放射状切开手术治疗了大量的近视眼患者,90年代后逐渐被准分子激光手术(photorefrective 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所取代,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患者已逐步发生白内障并且需要手术治疗.这些白内障手术操作与普通白内障手术相比并无多大区别,但人工晶状体的度数计算却是个难题.近视眼尤其是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由于眼球解剖结构异常,人工晶状体(Intra OcularLens,IOL)度数计算误差就较大,角膜屈光手术改变了角膜的解剖结构,按曲率计或角膜地形图测定角膜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传统人工晶状体公式计算出的度数,在IOL植入术后普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远视,据报道最高远视度数可高达 10D.这是由于目前的角膜屈光度测量都是基于Gullstrand's模型眼计算的,在眼球角膜结构发生较大改变时,这些计算公式无法表达出来,从而导致错误.目前已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校正方法用于克服此类计算误差,本文就这一些方法及进展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围绕计算公式及计算公式中主要参数角膜屈光度重估等为重点进行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角膜屈光手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iu HC  Xie LX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2):188-192
角膜屈光手术后用现行的角膜曲率检测方法测量角膜屈光力不精确,导致该类患者白内障手术时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偏低,术后呈较严重的远视状态。随着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人数的增加,此问题在未来将日益突出。围绕这一问题,不少学者提出多种修正方案,以期提高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李鸿钰  李军  宋慧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0):1704-1708

随着屈光不正患者数量的增加及角膜屈光手术的盛行,越来越多早期选择角膜屈光手术(LASIK/PRK)矫正高度近视的患者如今面临着白内障手术,然而,用常规方法计算这部分患者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往往是不精确的。目前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公式过高地估计了角膜屈光力,导致人工晶状体度数矫正不足,从而出现术后的远视漂移。而传统的角膜地形图采用2.5~3.2mm范围环上的角膜计算角膜屈光力,忽略了角膜中央的真实曲率,导致角膜屈光术后尤其是偏中心切削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屈光误差。本文旨在总结LASIK/PRK术后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最新的误差来源以及最新计算方法,为提高屈光术后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角膜屈光手术后的患者发生白内障并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手术时,如果按常规计算公式选择人工晶状体的度数,往往会在术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主要来源于角膜屈光力的测算误差和计算公式的误差,以及眼轴长度测量和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计算的准确性降低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对于曾行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 术前应运用适当的方法估算角膜屈光力,并正确地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从而减少晶状体置换术后引起的屈光误差.  相似文献   

12.
对角膜屈光术后的白内障患者植入按常规方法计算得出度数的人工晶状体会造成较大程度的远视 ,导致手术效果不理想。本文从角膜屈光度、眼轴的测量、计算公式的选择等几方面讨论屈光手术对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为此类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行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如按常规方法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会产生较大偏差。本文就角膜屈光术后对角膜曲率测量、术后前房深度预测、眼球长度测量、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等影响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多种因素及其改进方法进行综述,建议根据患者的资料、仪器设备情况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角膜屈光术后的白内障患植入按常规方法计算得出度数的人工晶状体会造成较大程度的远视,导致手术效果不理想,本从角膜屈光度,眼轴的测量,计算公式的选择等几方面讨论屈光手术对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影响及相应对策,为此类白内障患人工晶状体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计算一直难以解决,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有角膜屈光度的测量错误、不适当的计算公式等,因此白内障术后常出现远视状态.目前临床上提出了多种修正方法以提高准确性,本文就人工晶状体度数测算错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角膜近视屈光术后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方法,观察初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3/2015-06于我院行白内障手术同时伴有角膜近视屈光手术史的患者14例23眼。根据患者既往角膜手术方式分为 LASIK (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组9例15眼,RK( radial keratotomy)组5例8眼。将每例患者的角膜地形图中央2.5 mm最低点曲率值,带入SRK-T公式,按照预留-1.00~-1.50 D选择人工晶状体度数,完成常规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mo,观察术后视力、矫正视力和屈光状态。计算出术后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分别与www.iolcalc.org网站上的Shammas公式和Barrett True K公式进行比较,观察其应用效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ASIK组和RK组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 mo的裸眼视力(LogMAR)分别是0.15±0.11、0.21±0.16,术后屈光度分别是-0.43±1.04、-1.52±1.01D,SRK-T公式预测屈光误差分别是-0.71±0.80、0.43±0.99,LASIK组均优于RK组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本研究方法分别与Shammas公式和Barrett True K公式相比,观察各种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本研究方法的屈光误差最小,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研究方法的术后屈光状态均为轻度近视,适用于因近视行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选择,此方法对于LASIK手术史患者的人工晶状体度数预测性更佳。  相似文献   

17.
IOL Master(德国Zeiss公司)是一种将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角膜曲率、角膜直径、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测量集于一体的相干光生物测量仪,并提供多种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可直接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1-3].IOL Master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受到屈光性角膜手术的影响,从而影响计算出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本研究应用IOL Master对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并比较分析,探讨LASIK后IOL Master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使用Pentacam测量角膜曲率和Haigis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对于Lasik术后预测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方法 临床病例分组对照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病人,按时间随机选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73例103只眼.根据术前近视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即低度近视组(近视≤-3.0 D),共5只眼,平均近视(-2.87±0.60)D;中度近视组(近视~≤-6.0 D),共42只眼,平均近视(-4.33±0.60)D;高度近视组(近视>-6.0 D),共56只眼,平均近视(-8.75±0.60)D.术后随访1个月.使用Pentacam测量角膜曲率并与临床病史法得出的角膜曲率值比较;使用Haigis公式计算Lasik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并分别与角膜旁路途径和SRK/T公式计算出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近视度组患者使用Pentacam测量出的角膜曲率值与临床病史法得出的数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23,-1.189,2.019;P >0.05).将所有患者使用Pentacam测量出的角膜曲率值分别带入Haigis公式和SRK/T公式,使用IOL Master仪器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并与角膜旁途径法得出的数值进行比较.Haigis公式和SRK/T公式计算出不同近视度组的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aigis公式预算的屈光度更接近于术前预测值(t值分别为1.821,1.422,-3.707;P >0.05).结论 Pentacam可以精确地测量角膜中心区域的前后表面的曲率,该数值可直接应用于IOL计算公式;Haigis公式计算Lasik术后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中矫正角膜散光对人工晶状体度数预测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5例35眼,行上方切口超声乳化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减少,测量术前和术后3mo的角膜曲率及屈光状态。比较SRKⅡ,SRK/T,HolladayⅠ公式在使用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值计算的绝对预测误差。结果:手术前后平均角膜曲率增加0.30±0.81D,角膜散光度数减少0.70±0.71D,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相关性为(r=-0.554,P<0.01)。SRKⅡ,SRK/T,HolladayⅠ使用术前角膜曲率计算的绝对预测误差中位数分别为0.85D,0.73D,0.78D,公式间无统计学差异(χ2=4.474,P>0.05);使用术后角膜曲率计算则分别为0.72D,0.54D,0.46D,有统计学差异(χ2=7.758,P<0.05);3代公式在两种计算方法下结果有有统计学差异(Z=-2.208,-2.273,P<0.05)。结论:矫正角膜散光会引起角膜屈光度变化,导致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预测误差增大,计算公式尤其是3代公式的准确性下降,有必要对公式进行相应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20.
Chen X  Ji YH  Jiang YX  Luo Y  Jiang CH  Lu Y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6):518-524
目的 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白内障患者,分析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屈光状态以及各种IOL度数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17例(24只眼)患者根据是否提供准分子激光术前(包括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角膜屈光度数资料分为两组(有历史资料组和无历史资料组).所有患者在白内障术前接受自动角膜曲率计、角膜地形图、Pentacam、IOL Master综合检查,分别采用临床病史法、Feiz-Mannis公式法、Feiz-Mannis法等多种公式进行IOL度数计算.白内障术后3个月时进行客观验光.采用非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配对t检验以及Bland-Ahman一致性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有历史资料组患者准分子激光术前的平均屈光度数与平均等效球镜分别为(43.28±1.21)D与(-15.33±4.36)D;无历史资料组的平均等效球镜为(-10.11±3.12)D.白内障术前两组平均角膜屈光度数为(36.96 ± 2.07)D与(36.85±1.40)D.白内障术后两组平均屈光误差分别为(-0.66±1.27)D与(-0.47 ± 0.82)D.Hamed Wang Koch法、Masket法、Koch/Maloney法、Shammar法与Pentacam ERK法计算值低于平均真实值,易造成术后欠矫;Feiz-Mannis公式法、Latkany法、Savini法与Armberri Double K的计算值高于真实值.临床病史法,角膜忽略法和Haigis-L法的计算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0.318,0.069;t=0.956,-1.057,-1.911).Feiz-Mannis法和Haigis-L法计算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r=0.921,0.915;P=0.000,0.000).但无一种方法计算结果与真实值具有一致性.结论 为避免术后发生屈光欠矫,需要通过综合方法计算IOL度数,应联合临床病史法、Feiz-Mannis法、角膜忽略法、Haigis-L法进行IOL度数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