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e抗原系统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e抗原系统。结果:HBeAg(+)的乙肝病人HBVDNA阳性率89.19%,抗HBe(+)的乙肝病人HBVDNA阳性率60%,HBeAg及抗HBe均阴性的乙肝病人HBVDNA阳性率43.75%,HBeAg(+)的各型乙肝HBVDNA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抗HBe(+)的各型乙肝以慢性中重度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检出率最高(75%)。结论:HBVDNA阳性率与乙肝感染类型无关,而与e抗原系统存在状态有关,HBeAg和抗HBe均阴性的患者中也有43.75%的病人有DNA复制。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e抗原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酶标法(ELISA)检测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血清HBV-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显示,e抗原阳性组与e抗原阴性血清HBV-DNA含量分别为10^7.91±4.16copy/ml和10^5.82±3.28copy/ml,二组相比具有显性差异(P〈0.05),此结果进一步证实,e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但同时也有32.9%(2  相似文献   

4.
马斌  慈莉娅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7):781-782
目的探讨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比值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1例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AST/ALT指标。结果91例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平均为1.24×105copies/ml;血清ALT水平平均为326IU/L;血清AST/ALT平均为1.15;血清HBV-DNA含量与ALT之间无相关性(r=-0.43、P>0.05);与血清AST/ALT成明显负相关(r=-0.314、P<0.01)。结论血清HBV-DNA含量由高到低变化与肝细胞损伤及损伤程度无关,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评价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的病情进展。提示疾病会向不良方向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期间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变异的情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通用模板信号扩增(UT-PCR)方法,对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出现HBV DNA由阴转阳的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YMDD变异检测,并结合患者治疗前HBV DNA载量、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免疫标志物及YMDD变异后HBV DNA载量等临床信息进行结果分析。结果YMDD变异的检出率为53.85%,52例患者中,28例发生了YMDD变异,其中YIDD17例,YVDD7例,YIDD和YVDD混合变异4例。发生YIDD变异的患者较治疗前HBV DNA水平显著降低(P<0.05),发生YVDD变异的患者较治疗前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VDD变异后的HBVDNA水平与YIDD变异后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MDD变异组治疗前的ALT基础水平高于YMDD野生组治疗前水平(P<0.01),治疗前HBVDNA水平及HBeAg阳性率在变异组和野生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前ALT基础水平高可能是YMDD变异的一个易发因素。密切监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及ALT水平,有利于及时发现YMDD是否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6.
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模式与HBVDNA的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模式与HBVDNA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法(TRFI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分别检测542例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HBVM和HBVDNA。结果:542例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标本HBVM模式有10种,HBVDNA检出总阳性率83.39%(452/542),各种模式HBVDNA的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性,高拷贝数的HBVDNA主要存在于HBeAg阳性的各种模式中,与其它模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态监测HBVM和HBVDNA含量有利于对乙肝患者的诊断及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e抗原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以及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体内病毒复制与病情的临床关系。方法对566例e抗原阴性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并对125例e抗原阴性CHB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Au、水平进行分析。结果e抗原阴性慢性HBV感染者36.0%为血清HBV DNA阳性,其中76.1%的患者HBV DNA定量值小于10^7拷贝/mL;血清HBVDNA定量值大于10^7拷贝/mL的e抗原阴性CHB患者,84.4%的病例ALT〉200u/L,且临床症状明显、病情严重。结论e抗原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水平一般较低;e抗原阴性CHB患者体内病毒复制与肝内炎症活动相关,血清病毒载量与ALT水平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王爱莲  周永兴 《医学争鸣》1993,14(6):414-417
作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89例慢性乙型肝炎e系统阳性患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其中44例ELISA法HBeAg阳性,PCR法HBVDNA检出率为88.10%;47例抗-HBe阳性,PCR法HBVDNA检出率为65.96%,应用高特异,高录敏的PCR法检测e系统阳性患血清HBVDNA提示既往认为HBeAg阳性转为抗-HBe阳性做为病毒复制减弱或消失,病情缓解的指标是不确切的,而情缓解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重组表达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利用聚合酶反应扩增和重组技术。在大肠杆 菌中的高表达非融合型重组HBeAg。结果:为模拟天然HBeAg的结构。除第一个氨基酸为起始密码子ATG所编码的甲硫氨酸外,共包括Pre-C区羧基端的9个氨基酸和HBcAgN-末端的149个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10.
高尚秀 《医学综述》2011,17(14):2151-2153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可溶性成分,为HBV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标志。HBeAg可与人白细胞抗原协同,并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在HBV病毒的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HBeAg对HBV DNA的复制具有调节作用。在临床实践中,HBeAg的检测对指导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HBeAg变异后出现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使其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HBVBCP)变异对HBeAg表达及病情的影响。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采用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标志物。结果:在176例HBV慢性感染者中检出HBVBCP区T1762A1764G变异者73例,HBVBCP变异的阳性率为41.5%,HBV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49.4%,显著高于HBeAg阳性病例的阳性率33.3%。HBVBCP双变异在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组,肝炎肝硬化组,慢性重症肝炎组和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8.0%、31.4%、34.2%、39.4%、60.0%和70.0%。各型肝病与HBVBCP变异的阳性或阴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组病例HBVBCP变异的阳性率为41.5%,变异可引起HBV感染者的HBeAg阴转。HBVBCP变异与HBV慢性感染的临床类型呈正相关,随着病情加重,BCP变异的阳性率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与临床关系。方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对74例各型乙肝患者HBV前C区基因进行扩增,鉴定前C区1896位点突变。结果:有41例(55.41%)发生了1896位点突变。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和肝硬化(LC)组均高于无症状HBV携带者组(ASC)(P〈0.05)。抗-HBe(+)组的变异检出率为71.11%,高于HBeAg(+)组的31.03%(P〈0.01)。并且随着HBVDNA含量的增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P〈0.01)。结论: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发生可能与机体长期的炎症活动、免疫压力的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Hepatitis B e antigen 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e CHB) with detectable levels of hepatitis B virus DNA (HBV DNA) in serum has been reported in cases from Asia.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find out prevalence eCHB and to correlate its presence with the clinical status and severity of the illness in cases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in Ind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的相关性。方法 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阳性83例,HBeAg阴性67例,对比分析两组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结果 HBeAg阳性组年龄、病程均显著小于HBeAg阴性组(P<0.05),HBeAg阳性组血清ALT水平及HBVDNA定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0.05)。HBeAg阳性CHB患者不同炎症分级血清HBV DNA定量范围及平均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无相关性(P>0.05),HBeAg阴性CHB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分级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特点存在差异,血清HBV DNA定量有助判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室间质评用血清盘。方法 从血站献血员收集HBVDNA阴、阳性血浆。经处理后,组成血甭盘,血清盘由22份样本组成。包括5份强阳性、2份弱阳性、5份阴性及2个强阳性的10倍稀释系列(各5份)。并在全国91个实验室进行应用。结果 稳定性试验表明,在室温、4℃及37℃下贮存至少分别可稳定5天、7天和3天,反复冻融至6次,HBVDNA量无明显变化。使用该血清盘对全国HBVDNAPCR测定的室间质评表明,对5份阴性样本测定的假阳性率在1.1%-9.9%之间。对强阳性样本测定假阴性率在6.6%-14.3%之间;对2份弱阳性样本测定的假阴性率分别为47.3%和41.8%。结论 目前全国HBVDNA PCR临床测定大部分实验室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假阳性和/或阴性问题,有必要建立全国室间质评网络以提高检测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南通地区乙肝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状况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南通地区HBV-DNA阳性者200例,其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ASC)2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89例,重型肝炎(FHF)26例,肝硬化(LH)30例,肝细胞癌(HCC)27例,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200例中B型51例(25.5%),C型141例(70.5%),BC混合型8例(4.0%);C基因型在FHF组、LC组、HCC组中的比例显著高于ASC组(P<0.05)。B型、C型、BC混合型HBeAg阳性率分别为49.0%、53.2%和37.5%,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和BC混合型HBV-DNA载量显著高于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通地区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C型为优势基因型,并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及血清HBV-DNA高载量相关。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HBeAg、HBeAb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 (乙肝 )患者血清HBVDNA与HBeAg、HBeAb含量的变化 ,以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对 2 0 7例乙肝患者采用微粒子免疫荧光法 (MEIA)检测血清HBV标志物 (HBV M ) ,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 :HBeAg阳性组的HBVDNA为 10 6 .53± 1 .0 7copies·ml- 1 ;e系统双阳组的e抗原均为低水平 ,HBVDNA含量为 10 4 .89± 1 .0 3copies·ml- 1 ,与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82例HBeAg阴性患者有 5 3 .7%HBVDNA为阳性 ,与前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BeAg含量与HBVDNA含量成正比 ;e系统双阳组e抗原与HBVDNA含量均明显降低 ,提示抗原抗体正处于转换期 ;有部分HBeAg阴性患者的HBVDNA呈低水平复制 ,具有一定传染性 ;少数HBeAg阴性和e系统双阳者HBVDNA呈高水平提示可能与病毒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18.
Dou YL  Han JH  Li YZ  DI Q  Ni A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8):1984-198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及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定量PCR内标法检测HBV DNA,筛选出100例未经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且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ELISA方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标记物。筛选出40名健康人作为质控对照。结果 HBV DNA阳性乙肝患者:(1)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率为75%;乙肝e抗体(抗-HBe)阳性率25%;乙肝前s1抗原(PreS1-Ag)阳性率为69%;乙肝前S2抗原(PreS2-Ag)阳性率为77%;(2)75例HBeAg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54例,PreS2-Ag阳性60例;25例抗-HBe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14例,PreS2-Ag阳性17例。PreS1-Ag、PreS2-Ag阳性率在两种情况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HBeAg阳性时,PreS1-Ag、PreS2-Ag均阴性的阴性率(8%)低于抗-HBe阳性时的阴性率(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reS1-Ag与PreS2-Ag同为阳性、阴性的72例。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PreS1-Ag、PreS2-Ag阳性与HBV—DNA阳性的符合率较高。PreS1-Ag、PreS2-Ag阳性率与HBeAg的阳性无明确相关。PreS1-Ag、PreS2-Ag阴性率与抗-HBe阳性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白族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方法对202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采用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202份血清标本中100份(49.5%)HBV基因分型阳性。其中,B基因型41份,占41%;C基因型25份,占25%;B+C混合基因型34份,占34%。在HBV基因型B、C、B+C中HBeAg阳性率分别为:68.3%(28/41)、40.0%(10/25)、58.8%(20/34),B、C基因型比较HBeA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5.089,P=0.024)。结论大理地区HBV基因型主要为B基因型、C基因型和B+C混合基因型,最显著的特点是B+C混合基因型感染占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