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67年Ashbaugh等[1]首次报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来已40多年.在过去10多年,根据欧美流行病学资料,ARDS的发病率已有明显下降.尽管发病率降低,但其病死率依然很高[2].ARDS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有了巨大进展,大量研究使我们增进了对ARDS病理和发病机制的了解,丰富的临床实践,暴露了目前临床上正在应用ARDS诊断标准的重要缺陷,已经有多组学者提出了重新制订ARDS诊断新标准的建议[3-5].ARDS网上研究的产生是一新创造,使得许多有关ARDS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CT)能以快速有效的方式完成.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RCT的研究,也迫切需要一个新的诊断标准来统一和规范病例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至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概念的提出已经有50年,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及演进,在ARDS的定义、诊断标准、治疗理念及支持治疗的技术层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在ARDS理念及临床实践方面不逊于世界任何国家。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将物联网医学技术应用于ARDS诊治,现基于“ARDS智能辅助诊治程序”(以下简称ARapp)制定中国专家共识。ARapp功能:(1)辅助医生诊断:根据患者临床资料智能诊断ARDS并生成严重程度分级;建立在线ARapp5A数据库,实时抓取数据并维护维护更新;借助海量数据训练诊断模型,提高自身诊断效能。(2)指导医生治疗:形成以指南为基础的治疗意见供医生参考,提供联系专家及多学科会诊,并协助出院后随访。同时为保证辅助诊治的治疗,还需对数据及医生的临床实践进行质量控制。从而真正将物联网医学技术落实到ARDS的精准诊断及同质化治疗中。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且诱因复杂,在临床实践中往往难以做到早期识别、及时干预,这就需要一种精确、高效的手段辅助识别其发生。基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作为一种可以处理海量数据、高效利用有效知识的学习方法,在众多领域发挥了不同作用,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截至目前,在医学领域已有大量的机器学习成功应用的案例,其中监督学习算法凭借其可以预测风险的优势,获得众多研究者青睐。本文旨在阐述机器学习算法中监督学习算法在预测危险因素诱导下ARDS发生风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尽管近年来重症医学发展迅速,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病死率仍高达50%以上[1].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被认为有一定治疗效果,目前已应用于新生儿ARDS治疗,但对成人ARDS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2-3].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尝试使用外源性PS治疗1例成人重症ARDS获得成功,现总结治疗过程,并对PS治疗成人ARDS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一种急性肺部炎症损伤性疾病,以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导致通透性升高,引起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泡塌陷和气体交换障碍为特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非心源性肺水肿。 ARDS病死率极高,约27%~45%。为了提高ARDS诊断的特异度,2012年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出版了修订后的定义,但是修订后的定义没有采用新的生物标志物或参数。随着对ARDS病理生理学认识的进展,炎症反应引起的各种体液因素和来自损伤组织或活化的细胞的分子将可能成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对ARDS潜在的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4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常见危重症,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重症患者的生命并影响其生存质量。尽管我国重症医学已有了长足发展,但对ALI/ARDS的认识和治疗状况尚不容乐观。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反复认真讨论,达成关于成人ALI/ARDS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共识,以期对成人ALI/ARDS诊断和治疗进行规范。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以后还将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的发展及新的共识对ALI/ARDS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更新。指南中的推荐意见依据2001年国际感染论…  相似文献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死率较高,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检验方法,易被忽视.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可以为ARDS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并且有助于诊断、风险分层和确定候选治疗靶标.本文对近年来ARDS生物标记物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前景,以期为精准医学在ARDS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朱小兰 《全科护理》2013,(33):3122-3124
从Gattinoni等[1]在1987年发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 "婴儿肺的概念" 提出起,关于ARDS病人呼吸机治疗的方法与策略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话题.20多年前,Lachmann提出了肺开放概念[2],即让有萎陷趋势的肺泡不萎陷,让已萎陷的肺泡复张,并保持在膨胀状态.经大量临床实践,保护性肺通气与肺复张对ARDS的治疗价值已被普遍认可.为使病人肺复张顺利实施,使ARDS病程顺利渡过,本文对ARDS临床肺复张过程中的监测与护理进行综述,供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诊断和分级,2011年欧洲重症医学学会发布了新的ARDS定义和诊断标准。综述迄今为止的研究资料,仅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被充分的证据证明可降低ARDS患者病死率,现有的证据虽不能证明其他的机械通气措施和非机械通气措施可改善ARDS患者生存率,但这些治疗措施能不同程度改善ARDS患者其他临床结局。在现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根据ARDS不同的严重程度予以强度递增的治疗措施,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