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颌骨的癌肉瘤少见,牙源性癌肉瘤更罕见。1999年9月,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1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为牙源性癌肉瘤,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5岁,1990年10月因右下颌包块1年入院。专科检查见双颜面基本对称,5远中至|1近中唇颊沟处隆起,扪之硬,无压痛。5+1无叩痛,无松动。X线片示5+1区峰窝状透射影,周界不清。活检镜下见(图1)肿瘤细胞呈条索状、小团块状弥散分布于正常的骨组织及纤维组织中,呈不典型的滤泡样结构:上皮岛外周围绕着深染的矮柱状细胞,少数呈栅栏状排列,中央细胞呈不典型的星网状。病理诊断:右下颌骨牙源性上皮源性肿瘤,类型待定。未做手术。  相似文献   

2.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作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占口腔颌面部肿瘤3.05%, 牙源性肿瘤63.2%[1]。上皮和基质同时恶变成为癌肉瘤, 极为罕见[2]。目前文献中仅有Shinoda(1992)[3]报告了1例术后5次复发, 放化疗后恶变为癌肉瘤。现将我院确诊的1例成釉细胞瘤恶变为牙源性癌肉瘤的病例, 谨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病史 钟某, 女, 44岁。10年前右颏部出现一无痛性包块(0.5 cm×0.5 cm), 渐进性长大。9年前到华西口腔医院治疗, 因不愿手术出院后在县医院行1周大剂量放疗。2年前54|自行脱落, 右下唇间歇性麻木, 半年前加…  相似文献   

3.
复合性牙源性肿瘤——病例报告及病理诊断分析卢勇吴兰雁王炼1病例报告患者兰某,男,40岁,藏族。1987年因右上颌骨“囊肿”,在外院作“囊肿单纯摘除术”,病理诊断不祥。1990年因右上颌6-1|区颊腭侧膨隆3月,来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包块无痛...  相似文献   

4.
将我院1986~1995年间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4例牙源性影细胞癌进行报道,同时回顾文献报道的12例,并就其临床X线,病理的表现及治疗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1命名1981年Kick(1)报道1例65岁黑人男性,因下颌骨包块十年余作切除术,术后2年复发。其组织学表现具有恶性牙源性肿瘤的特点,诊断为透明细胞造釉细胞癌,将其视为造釉细胞瘤的一种类型。1985年Hansen(2)等报道3例,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已...  相似文献   

6.
儿童时期发生于口腔及颌面部的横纹肌来源的肿瘤比较少见。国外文献中 Yamamoto等报告1例,国内曾今表等曾报告1例发生于下唇的横纹肌肉瘤。由于本瘤的发生率低,组织病理形态复杂,因而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及口腔病理科方面的误诊、漏诊情况屡有发生。本文报告原发于口腔及颌面部小儿胚胎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了10例在我院诊治的口腔颌面部横纹肌肉瘤。根据WHO关于横纹肌肉瘤病理组织诊断标准及其亚型分类标准进行观察,结合文献复习,着重探讨口腔颌面部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本瘤在临床方面缺乏特异性表现,难以做出准确诊断,必须借助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切片染色诊断因难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牙源性影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报道4例牙源性影细胞癌,并对文献报道的11例牙源性影细胞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牙源性影细胞癌临床特点与牙源性钙化囊肿明显不同。牙源性影细胞癌的病理表现具有多样性。结论 牙源性影细胞癌的病理诊断,要符合WHO(1992)标准。手术方法结合临床及X线表现,对局部破坏严重、复发、癌变的均应进行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性,用常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例牙源性透明细胞癌进行分析。发现该瘤主要由片状及小巢状排列的透明细胞构成,尚有少许基底样细胞。肿瘤无被膜,呈浸润性生长,上皮膜抗原及角蛋白阳性,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见基底样细胞阳性率较透明细胞高。3例肿瘤中2例初次手术时即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另1例术后一年复发并发生淋巴结转移。结果表明,该瘤为恶性上皮性肿瘤,称之为牙源性透明细胞癌更符合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中心性牙源性纤维瘤是一类非常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来自于形成上皮的间叶组织,由大量的胶原纤维构成,牙源性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岛和上皮条索分布其间,组织内可能含有类似于发育异常的牙本质,发育不良的牙骨质及骨样物质所构成的钙化物。  相似文献   

11.
牙源性影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牙源性影细胞癌是指既具有牙源性钙化囊性瘤特征,又具有恶性细胞学特征和浸润性生长的肿瘤。牙源性影细胞癌临床上罕见,本文报道1例上颌骨牙源性影细胞癌。  相似文献   

12.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行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例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的研究结果显示,透明性肿瘤细胞可见线性料体明显增生,肿胀,此为本病例光镜下透明细胞产生的原因。在肿胀的线人可见糖原及脂滴沉积,脂滴尚见于不少透明细胞胞浆内。  相似文献   

13.
牙源性■状细胞瘤(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简称SOT)是一种较少见的真性良性牙源性肿瘤。该瘤曾被称作棘皮瘤型造釉细胞瘤(acanthomatous ameloblastoma),棘皮瘤型造釉细胞纤维瘤(acanthomatous amelohlastic fibroma),牙源性上皮瘤(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或良性牙源性上皮瘤(beaign 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1975年Pullon等首次描述和报告了6例发生于颌骨内的牙源性鳞状细胞瘸,并正式将该瘤命名为牙源性鳞状细胞瘤(SOT)。在此之  相似文献   

14.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牙源性透明细胞 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8例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行术后标本、石蜡切片、HE染色及特染光镜观察,1例行电镜观察。结果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好发于下颌骨;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37.5%、33.3%术后复发;肿瘤由透明细胞和基底样细胞形成团块和条索,瘤组织紧贴血管,呈浸润性生长;电镜下可见透明细胞的细胞器少,线粒体肿胀变性。结  相似文献   

15.
牙源性角化囊肿是一种多发生于颌骨,呈侵袭性生长,且复发率高的牙源性良性病损。一类原发于颌骨外软组织,且具有OKC组织学特点的病变被称为外周性牙源性角化囊肿(peripheral odontogenic keratocyst, POKC)。本文报道1例右颊黏膜POKC,并就临床特点和起因等进行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总结牙源性皮瘘的年龄分布及患牙位,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展示6例牙源性皮肤瘘管的术前和术后面部和口内照片、X 线牙片,回顾以往报道的皮瘘病例60例,分析牙源性皮瘘的面部好发部位、及其对应的患牙位。结果:牙源性皮瘘主要好发在颊部、颏部、鼻旁和下颌下部4个部位,对应的患牙位分别是下颌第三磨牙、下颌切牙、上颌尖牙及下颌第一、第二磨牙,以下颌牙齿为主(71.2%);相对于鼻旁和下颌下部皮肤瘘管好发于中老患者,颊部、颏部皮肤瘘管好发于年轻患者。对慢性牙周炎病灶牙进行根管治疗,拔除无需治疗的病灶牙,牙源性皮瘘均可痊愈。结论:对病灶牙的正确治疗是治疗牙源性皮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8岁,左下颌肿物复发入院。两年前,左下颌骨肿物术后,反复发作两次。查见:左下颌骨舌侧黏膜下相当于第一磨牙至升支处有一肿物,6cm×4cm大小,质地中等,无波动感,表面黏膜略红肿,有压痛。CT显示:下颌骨内侧有一境界较清楚实性肿物,内有不规则阻射团块,见图1。行左颌骨肿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 ,62岁。因右下颌肿胀 2个月入院。检查 :嚼肌前缘触及 1.5cm× 2 .0cm坚硬包块 ,不活动。X线曲面断层片示| 6根尖下方 0 .9cm× 1.5cm透光影 ,位于下颌神经管之上 ,周围欠光滑。术中见肿物突破骨皮质 ,约 2cm× 2cm× 1cm大小。病理检查大体标本 :送检部分下颌骨 5cm× 4cm× 1cm ,外壁附一肿物 ,约 2cm× 2cm× 1cm ,表面灰红 ,切面灰白 ,实性 ,质地较硬 ,侵及下颌骨内。镜下见 :透明细胞呈巢状或条索状排列 ,为成熟的胶原间质所包绕 ,细胞内缺乏粘蛋白 ,但含有糖原。AB -PAS特染 (-)。病理诊断 :…  相似文献   

19.
44例牙源性纤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牙源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1992年牙源性肿瘤分类标准对44例牙源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44例中,女31例,男13例。发病年龄2-70岁,平均29岁。中心型5例,周边型39例。上颌19例,下颌25例。X线及手术中见4例牙槽骨明显破坏。术后有4例复发。组织学上表现为WHO型39例、单纯型4例和牙源性颗粒细胞瘤1例。肿瘤无明显包膜,边界尚清。结论 牙源性纤维瘤不是单一性肿瘤,组织学上表现为WHO型、单纯型和牙源性颗粒细胞瘤。诊断时应与增殖性牙滤泡、粘液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牙源性粘液瘤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510120)李劲松陈伟良潘朝斌牙源性粘液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局部有侵蚀性的低度恶性肿瘤。几乎只发生于颌骨内。由于发病率低,文献报道不多,临床医师往往对其组织病理,临床、X光等表现特点不甚熟悉,容易忽视此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