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结合理学疗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医结合理学疗法治疗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中药、针灸、理学疗法相结合综合治疗 238 例脑卒中患者。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肌力、血液粘度比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上述综合疗法可明显提高脑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结合理学疗法治疗脑卒中的疗效。方法中药、针灸、理学疗法相结合综合治疗238例脑卒中患者。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肌力、血液粘度比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上述综合疗法可明显提高脑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2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60例康复及基础治疗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最大限度地改善脑卒中后肩痛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康复疗法及针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以及对病患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9—2016-09于焦作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140例脑卒中后遗症病患,随机分为70例针灸组及70例结合组。针灸组行针灸治疗,结合组行针灸+康复疗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2组FMA得分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不同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结合组(85.7%vs 97.1%)(P0.05);2组病患治疗前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合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针灸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灸与康复疗法结合应用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病患临床症状,提高病患肢体运功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单纯西医治疗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高效稳定,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更有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加药物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取运动疗法加药物治疗的方法,对照组只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1.5%,疗效显著.结论 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方法选取我院16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康复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2组患者症状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痊愈24例,有效4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有效45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1%。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康复治疗和训练能够有效巩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脑卒中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5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0例)和对照组(296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以普通西医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ADL)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比治疗前显著增高,但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44±6.2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FMA评分(53.44±7.53)与Barthel指数(61.21±9.4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113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及观察组57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疏肝消郁散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疗效及神经功能、抑郁情绪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及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疏肝消郁散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安全性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为单纯西医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中医药及针刺疗效。结果观察组光敏度在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野缺损度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光敏度、视野缺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肝气郁结型总有效率最高(90.9%),各证型患者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较快改善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光敏度、视野缺损度,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型的疗效最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鹿邑县人民医院2013-06—2015-10收治的2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比较2组生活质量。结果 2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致残,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11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患者采用常规颈椎牵引、超短波治疗结合运动疗法、中频脉冲电治疗;试验组58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与针灸、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疗程2组患者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 )积分,采用中医证候评测量表判定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CASCS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0%、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改善情况及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浮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02—2015-08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数字偶数为观察组,奇数为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浮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及临床症状积分,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升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改善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和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2组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CIS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0例全部通过临床CT或MRI证实,治疗组40例,Zung抑郁自评量表≥40分,或者GDS老年抑郁量表5~10分;对照组40例是有部分抑郁症状但尚未达到抑郁标准的脑卒中患者。2组患者均给予相似的脑血管病常规治疗,针对治疗组增加氟西汀(百忧解胶囊),每天晨服1粒(20mg),连服8周。结果治疗组患者的Zung量表和GDS量表评分,在服用氟西汀治疗后4周和8周抑郁症状均不同程度好转,第8周与第4周相比好转更加明显。分析表明优势半球卒中和多发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更为突出,治疗后疗效也更加明显;ADL评分发现治疗组总体疗效好于对照组,第8周好于第4周,亚组分析仅提示优势半球脑卒中治疗组的ADL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氟西汀能够调节5-羟色胺浓度,改善抑郁症状,促进ADL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06—2016-02我院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为76.19%,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癫痫患儿疗效改善、不良事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11-2015-11收治癫痫患儿124例予以回顾性分析,按临床不同治疗方案分成2组,行单纯丙戊酸钠治疗的56例患儿为对照组,行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联合治疗的68例患儿为观察组,对2组疗效改善、不良事件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癫痫发作次数均减少,其减少幅度均比对照组显著(P0.01);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37.50%(P0.01);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TG、TC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癫痫患儿行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联合治疗能够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且促进预后改善,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强化血糖治疗及护理配合,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对118例急性脑卒中后高血糖但无糖尿病病史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9例,对照组按照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对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积极血糖强化治疗及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临床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结合低频电刺激疗法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经康复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良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