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及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血管应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0例择期行LC患者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血管应激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管应激反应指标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更为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LC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并可降低心血管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恢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患儿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8月在本院行FOB检查患儿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个月~14岁,体重3.5~45.5kg,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R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5~3.0mg/kg、咪达唑仑0.5m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丙泊酚2.5~3mg/kg、咪达唑仑0.5mg。记录患儿术中追加麻醉药物情况、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间及苏醒时间、内镜医师对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等。结果两组患儿丙泊酚消耗量、检查操作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检查过程中,S组躁动发生率(3.3%)明显低于R组(26.7%)(P0.05)。S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R组(P0.05);S组内镜医师对麻醉效果满意程度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安全用于小儿FOB检查,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苏醒期躁动,提高内镜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对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64例择期手术行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2例。分别予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毕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及术后的疼痛语言(VRS)分级评分、镇静(SS)评分及苏醒期内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术毕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评分优于瑞芬太尼组且苏醒期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麻醉效果相当,但舒芬太尼麻醉苏醒期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中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TCI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40例,年龄61~72岁,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瑞芬太尼5ng/ml麻醉诱导,4 ng/ml麻醉维持,缝皮时PCIA;B组:瑞芬太尼2 ng/ml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缝皮时PCIA.于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 min(T3)、5 min(T4)、进腹时(T5)和拔管后1 min(T6)、5 min(T7)记录患者的HR、MAP和SpO2值.并于T1、T3、T6和术后6(T8)、12(T9)、24 h(T10)时测定血浆NE和E浓度.记录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的调控次数、术毕停药后睁眼及拔管时间、拔管后RS、OAA/S和VAS评分以及术后24 h镇痛药用量.结果 与T1时比较,两组患者T2时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1),A组T3、T5~T7时,B组T3和T6时HR明显增快,A组T3、T6和T7时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组血浆NE和E浓度在T3、T6时明显上升(P<0.01),T9、T10时明显下降(P<0.05或P< 0.01).与A组比较,B组T3和T6时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血浆NE和E浓度在T6、T8和T9时明显降低(P<0.05),术中循环波动调控次数明显减少(P<0.01),拔管后RS评分和T8~T9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或P<0.05),术后24 h镇痛药用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能减轻瑞芬太尼导致的术后急性疼痛,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比较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首先效应室分梯度靶控输注(TCI)丙泊酚.Ⅰ、Ⅱ、Ⅲ组TCI浓度依次为1.0、2.0、3.0 μg/ml.然后效应室TCI舒芬太尼,舒芬太尼浓度分别为0.2μg/ml(Ⅰ组)、0.3 μg/ml(Ⅱ组)和0.4 μg/ml(Ⅲ组),记录基础值(T0)、丙泊酚达1.0 μg/ml(T1)、2.0μg/ml(T2)、3.0 μg/ml(T3)、舒芬太尼靶控达平衡后1 min(T4)、插管即刻(T5)、插管后1 min(T6)、3 min(T7)、5 min(T8)的MAP和HR、BIS.结果 Ⅰ组T5~T7时、Ⅱ组和Ⅲ组T5、T6时的MAP较T4时增高(P<0.05).Ⅰ组T6~T8和Ⅲ组T6时HR均增快(P<0.05),但均未超过T0时.三组间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复合丙泊酚3.0 μg/ml输注时,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3 μg/ml比较适宜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6.
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或丙泊酚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或丙泊酚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ASA I或Ⅱ级上腹部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先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μg/kg,1 min后,A组以肺活量法吸入8%七氟醚和8 L/min氧气,入睡后推注罗库溴铵0.6 mg/kg,维持吸入七氟醚使其呼气末浓度达6%;B组以靶控输注丙泊酚3 mg/L行麻醉诱导,入睡后推注罗库溴铵0.6 mg/kg,BIS值达50并维持5 s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患者入睡时间、BIS值达到50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T0)、达到插管条件时(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10 min(T6)时SBP、DBP、HR和BIS值的变化,并在各时点抽动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A组患者诱导入睡时间、BIS值下降至50的时间均短于B组(P<0.05),两组插管期间均无不良记忆反应.与T0时比较,两组T1时SBP、DBP明显下降(P<0.05),B组HR明显减慢(P<0.05).与T1时比较,两组T2~T4时SBP、DBP明显升高(P<0.05),B组HR明显增快(P<0.05),T5、T6时SBP、DBP和HR基本恢复到插管前水平.B组T1时SBP、DBP和HR下降幅度较A组明显(P<0.05).两组T1~T6时BIS均小于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比较,B组T3~T5时血浆E和NE浓度升高(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醚麻醉可以达到良好抑制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和足够的麻醉深度,且比复合靶控输注丙白酚麻醉诱导更为平稳和快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静脉靶控麻醉在脑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比较分析两种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血浆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脑外科手术患者分为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每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监测诱导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l min(T2)、插管后5 min(T3)、拔管时(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T0~T4时间点的血浆内分泌激素变化[血清去甲肾上腺(norepinephrine,NE)、血浆血管紧张素Ⅱ(plasma angiotensinⅡ,AngⅡ)、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activity,PRA)、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以及麻醉恢复情况、副作用. 结果 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1~T4各时间点SBP、DBP、HR、SpO2等指标均下降(P<0.01);舒芬太尼组患者在T1~T4各时间点SBP、DBP、HR、SpO2等指标均高于瑞芬太尼组(P<0.01).与T0比较,瑞芬太尼组患者在T1~T4各时间点NE、AngⅡ、PRA、AL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T0比较,舒芬太尼组患者T2~T4各时间点NE、ALD水平升高(P<0.05),而AngⅡ及PRA水平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2~T4各时间点N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T1~T4各时间点AngⅡ及PR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T3~T4各时间点AL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6.2±1.6)min]、睁眼时间[(7.1±1.8)min]、意识清醒时间[(13.7±2.4) min]以及拔管时间[(6.3±0.8) min]均短于舒芬太尼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严重并发症. 结论 与瑞芬太尼比较,舒芬太尼可减轻脑外科手术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且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瑞芬太尼组,但瑞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患者苏醒快、自主呼吸早、拔管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安全性,观察对术后宫缩痛的缓解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流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采用2.5 mg/kg的丙泊酚。B、C 2组提前1 min分别迟缓静脉注射1.2μg/kg芬太尼和0.12μg/kg舒芬太尼,铺巾后再静注2.0 mg/kg的丙泊酚,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丙泊酚的总用量。记录术毕苏醒时间、术后宫缩痛(采用VAS评分)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孕妇手术过程中呼吸、循环平稳,B、C 2组丙泊酚总量明显少于A组(P<0.05),且苏醒时间较A组缩短(P<0.05);术后宫缩痛例数B组少于A组(P<0.05),C组少于A组(P<0.01),也少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与复合芬太尼一样安全有效,而术后宫缩痛发作率更低,孕妇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手术切皮前和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15μg/kg,抑制瑞芬太尼全麻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取双盲对照的原则,选择全麻择期下肢骨折手术60例。随机分成3组。A组:手术切皮前静注舒芬太尼0.15μg/kg。B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舒芬太尼0.15μg/kg。C组(对照组):术中除瑞芬太尼外不给其它镇痛药。记录3组患者在拔管时的血压、心率、自主呼吸不吸氧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拔管时间,术后10、30 min、术后2 h的VAS评分,及术后30 min躁动评分。结果:A组及B组病人术后10、30 min和术后2 h的VAS评分均低于C组。B组术后2 h的VAS评分略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病人术后30min躁动评分均低于C组,B组躁动评分略低于A组(P<0.05)。3组病人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拔管时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基于超前镇痛的原理,手术切皮前静注舒芬太尼可以有效抑制瑞芬太尼术后诱发的痛觉过敏,且术后30 min内躁动评分和术后2 h时的VAS评分手术切皮前高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药的评分。  相似文献   

10.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人工流产患者1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观察组(A、B、C组):丙泊酚分别复合0.05、0.1、0.15 μg/kg舒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麻醉;对照组(D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麻醉.观察MAP、HR、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和D组MAP、HR及SpO2均稍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B组MAP无明显变化,HR和SpO2均明显下降(P〈0.05);C组MAP、HR及SpO2均明显下降(P〈0.01);A组丙泊酚总用量及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与D组比无显著性差异;B组和C组丙泊酚总用量及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D组(P〈0.01);A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于D组(P〈0.05),B组和C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适当剂量的舒芬太尼(0.1 μg/kg)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不仅减少了丙泊酚的总用药量,非常有效地抑制或减轻患者术后宫缩痛,且不影响清醒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复合丙泊酚使95%患者达到优良插管条件的舒芬太尼剂量(ED95).方法 妇科全麻手术患者15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S1、S2、S3、S4、S5组,分别静注舒芬太尼0.10、0.20、0.30、0.40、0.50 μg/kg,2 min后再给予丙泊酚2.5 mg/kg诱导,6 min后行气管插管.根据哥本哈根评分法评估插管条件,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计算舒芬太尼ED95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舒芬太尼ED95为0.40 μg/kg,95%CI为0.34~0.56tg/kg.结论 复合丙泊酚2.5mg/kg诱导气管插管时,舒芬太尼ED95为0.40 μg/kg,95%CI为0.34~0.56tμg/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临床浓度范围内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变化。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36例,应用靶控输注系统给予逐渐增加的丙泊酚和舒芬太尼浓度,第一阶段随机给予三个浓度梯度丙泊酚或舒芬太尼,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同时给予随机浓度组合的丙泊酚与舒芬太尼,浓度达稳态后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血压。浓度效应数据用于计算相互作用指数(α)。结果 BIS与血压变化的直线方程显示,丙泊酚与舒芬太尼两者相互作用指数α与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浓度范围内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药效学指标仅表现为简单的相加作用,因此两药联合应用不必减少各自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后苏醒、自主呼吸、睁眼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自主呼吸恢复、睁眼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麻醉效果好、患者苏醒快,镇痛时间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宫腔镜检查术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P组仅给予丙泊酚2mg/kg,另三组分别复合舒芬太尼0.1μg/kg(S1组)、0.15μg/kg(S2组)和0.2μg/kg(S3组)。观察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3min、扩宫颈时、术毕时患者MAP、HR、丙泊酚用量、术中SpO2<85%例数和术后不良反应。记录清醒即刻(T0)、术后15min(T1)、30min(T2)、1h(T3)、2h(T4)及6h(T5)下腹疼痛情况(Prince-Henry评分)。结果与S3组比较,麻醉后3min、扩宫颈时和术毕时S1、S2和P组MAP明显升高(P<0.05);S1、S2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S1、S2和P组术中SpO2<85%患者例数明显减少(P<0.05)。与P组比较,S1、S2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S1、S2和S3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与S1组比较,T0~T3时S2、S3组Prince-Henry评分明显降低,P组Prince-Henry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P组比较,T0~T5时S2、S3组Prince-Henry评分明显降低(P<0.05)。S1、S2、S3组术后烦躁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提高宫腔镜检查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0.15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2mg/kg在宫腔镜检查术应用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静脉全麻用药,将行无痛肠镜检查的96例患者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麻醉资料。结果2组患者的麻醉诱导用时、肠镜检查用时、检查中的不良反应,以及检查后的苏醒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后60 min内,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纳布啡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均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但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患者苏醒后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预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丙泊酚注射痛的作用。方法:将76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组。A组注射丙泊酚前5min给予生理盐水,B组、C组和D组给予丙泊酚前5min分别给予给予0.1μg/kg、0.2μg/kg和0.4μg/kg舒芬太尼,5min后静注2mg/kg丙泊酚麻醉,并行VAS疼痛评分。结果:与A组相比,C组和D组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D组严重程度明显轻于A、B组(P<0.05)。结论:麻醉前静脉给予0.4μg/kg舒芬太尼,可有效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60例。均行舒芬太尼0.3~0.5μg/kg,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丙泊酚2 mg/kg诱导,瑞芬太尼+七氟烷+维库溴铵维持。对照组术毕前未给予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毕前10 min静推舒芬太尼0.15~0.3μg/kg,再停止使用瑞芬太尼。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情况及术毕至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毕至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瑞芬太尼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三种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对小儿喉罩插入条件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四肢骨科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三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分别为0.1μg/kg(F1组)、0.2μg/kg(F2组)、0.3μg/kg(F3组),丙泊酚均为2.5mg/kg。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入喉罩即刻(T2)、插入喉罩后1min(T3)、3min(T4)和5min(T5)的MAP、HR。记录喉罩一次插入成功率、喉罩插入完成时间、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5min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4、T5时三组MAP明显降低,F2、F3组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与F1组比较,T2、T3时F2、F3组MAP明显降低(P<0.05或P<0.01),T2时F2、F3组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与F1组比较,F2、F3组呼吸暂停时间明显延长(P<0.01),呼吸暂停>5min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与F2组比较,F3组呼吸暂停时间明显延长(P<0.01),呼吸暂停>5min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F1组喉罩插入满意率为75%,明显低于F2、F3组的100%(P<0.05)。结论舒芬太尼0.2μg/kg复合丙泊酚2.5mg/kg诱导能提供最佳的喉罩插入条件并可较充分地抑制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老年全麻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两组,舒芬太尼组(SF组)诱导用舒芬太尼0.4 μg/kg;芬太尼组(F组)用芬太尼3μg/kg.比较麻醉诱导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在插管前SBP、DBP、HR均明显下降(P<0.05),且F组DBP、HR显著低于SF组(P<0.05).F组插管后肾上腺素浓度升高(P<0.05),明显高于SF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强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靶控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合理选择麻醉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1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照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比较拔管后固定时点的改良评分、术后两组患者疼痛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后各时间段改良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重度疼痛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相比,应用靶控瑞芬太尼实施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患者意识恢复快,但术后止痛效果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