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苯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 ,以及对心率、肾功能、血糖、血脂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 (治疗组 )和氨氯地平治疗组 (对照组 ) ,分别给予苯那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疗 4周 ,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肾功能、血糖、血脂和电解质 ,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自身前后对照 ,两药均有显著降压效果 (P <0 .0 1) ,对心率、血糖、血脂和电解质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但治疗组肾功能显著改善 (P <0 .0 1)。结论 :苯那普利降压效果显著 ,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复方降压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5 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复方降压片 1片 /次 ,1次 /d ;对照组 :尼群地平片 10mg/次 ,3次 /d ,两组治疗 4周 ,测定治疗前后血压 ,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及眼底、胸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培哚普利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68例,服药4周后观察降压效果,对心率、血糖、血脂、血尿酸、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的影响、不良反应;随访2年,观察临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与单用培哚普利或吲哒帕胺降压效果相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血压达标率为86.76%。对心率、血糖、血脂、血尿酸、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的无不良影响,不良反应发生低。初步随访1.8年显示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7.35%(5/68)。结论:培哚普利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好,不影响血糖、血脂代谢。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加小剂量尼群地平联合治疗1、2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副作用及其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30例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级高血压患者单用依那普利5~10mg,每日2次,2级高血压患者单用依那普利10~20mg,每日2次。第2组:1级高血压患者给依那普利5mg加尼群地平5mg,每日2次,2级高血压患者给依那普利10mg加尼群地平5mg,每日2次。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前后测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结果:依那普利加小剂量尼群地平联合降压的总有效率(94.0%),较单独用依那普利的总有效率(7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明显减少,且对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无影响。结论:依那普利加小剂量尼群地平联合治疗1、2级高血压较单用依那普利更有效,副作用少,对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本文以非洛地平缓释片5mg,qd,苯那普利10mg,qd,对57例患者中的39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并与国外有关资料对照。结果:本方案1周末即使79.5%的患者达有效降压,4周末使92.3%的患者达有效降压,与国外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低剂量合用比增剂量单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福辛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服用福辛普利10 mg,qd,联用氢氯噻嗪25 mg,qd.疗程16周.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压、心率,监测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变化.结果 门诊随访2、4、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43%,71.5%,91.3%.在降低24小时平均收缩压(MSBP)、血压负荷以及24小时脉压(PP)方面均有明显效果,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降压较平缓,治疗后动态血压曲线更趋于"杓形".谷峰比值(T/P)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别为0.83和0.92,平滑指数(SI)SBP和DBP分别为3.01和2.97,治疗16周后,复查血液生化等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福辛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能持续平稳、有效及安全的降低24小时血压,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长期疗效。方法:将20例2型糖尿病肾病伴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维持苯那普利10mg,每日1次,共6个月;第二阶段,苯那普利再增至20mg,每日1次,共6个月。每阶段,测量患者血压、体重指数、24h尿蛋白、血糖、血脂、血钾、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结果:第一阶段,患者血压、24h尿蛋白显著下降,而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钾、肾血流动力学没有显著变化;第二阶段,患者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钾并没有显著变化,肾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而24h尿蛋白继续显著下降。结论:苯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降血压以外的降尿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与氯沙坦联用对于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其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尿酸的影响。方法 27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给予氨氯地平及氯沙坦,剂量分别为5 mg启及50 mg/d,治疗6周;对照组30例服氨氨地平5 mg/d。治疗前后测血压、24 h动态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尿酸。结果氨氯地平与氯沙坦联用组总有效串为96.3%,优于氯地平组的90%,但差异无显著性。联用组起效较单用氨氯地平快,对血糖、血脂等指标无影响,有降低尿酸作用,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氨氧地平与氯沙坦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安全、有效,两药有协同作用,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特拉唑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 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特拉唑嗪 (n =2 0 ,1~ 5mg/d)和苯那普利 (n =2 0 ,10~ 2 0mg/d)治疗 4周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 2 4h血压监测。结果 特拉唑嗪及苯那普利治疗后偶测血压及 2 4h血压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 ,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特拉唑嗪较苯那普利为少。结论 特拉唑嗪是治疗老年高血压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常规剂型与控释剂型硝苯吡啶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心率、血脂、血糖、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患者 98例 ,均确诊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程 8个月至 2 0年 ,随机分成两组 :5 1例给予口服硝苯吡啶控释片 ,每日 1次 30mg。 4 7例给予口服硝苯吡啶片 ,每日 3次 ,每次 10mg ,观察疗程 6周。结果 与硝苯吡啶组比较 ,硝苯吡啶控释片降压效果更明显 ,不干扰HRV昼夜变化节律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结论 硝苯吡啶及其控制释片均可有效降低血压 ,对糖脂代谢无影响 ,硝苯吡啶控制片降低血压更平稳和持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剂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痛的疗效。方法:78例高血压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非洛地平缓释剂联合缬沙坦胶囊50例;B组:单用非洛地平缓释剂28例。观察降压疗效及对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心率等的影响。结果:A组显效33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B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史。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脂、血糖、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非洛地平缓释剂联合缬沙坦胶囊降压效果明显,同时对心率、血脂、血糖、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以用于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及其对血糖、血脂、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58例,其中Ⅱ期高血压46例,Ⅲ期高血压12例,口服苯那普利10mg~20mg/d,治疗8个月。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用多普工室肥厚指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明显减少(P〈0.01)。血糖下降,空腹胰岛素降低明显(P〈0.01),对血脂无不良影响。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环孢素A为基础免疫抑制治疗的肾移植患者26例,测定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肝功能、血脂及血压的基础值和术后应用苯那普利6个月后的改变值。结果:苯那普利治疗后,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基础值均有所下降,均达到目标值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红蛋白,尿蛋白较基础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那普利可有效控制肾移植术后高血压,并有降压以外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合用对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8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A组)和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B组),76例完成研究(A组40例,B组36例),服药12个月,观察血压、血糖、血脂、血钾等的变化。结果 A组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97.5%VS77.8%,P〈0.01),治疗后血糖和血脂升高;其中30例患者停服吲达帕胺后,血糖和血脂改善。结论 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应用比单用贝那普利能更有效降低血压,但长期应用可恶化血糖和血脂代谢。而单用贝那普利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提示吲达帕胺可诱发糖尿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对血肝功能[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肾功能(肌酐)、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轻度(1级)和中度(2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非洛地平缓释片组)和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片组),每组63例。治疗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口服,1次/d;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口服,1次/d。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SBP、DB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SBP、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肌酐、血糖、AST及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肢水肿、干咳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盐酸贝那普利片均具有降压作用稳定、服药方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适合于轻、中度高血压的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NO的水平及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30名正常人和45例轻、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NO水平和血压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其中33例应用苯那普利,12例应用氨氯地平4~6周后复查血清NO的浓度。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NO水平明是低于正常组(P〈0.01),重度高血压低于轻、中度(P〈0.01),中度又低于轻度(P〈0.01)。经苯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后,随着血压下降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清NO水平较正常人低,经苯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疗后NO水平明显升高,说明NO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并与病情有关,检测血清NO浓度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病情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  6 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苯那普利组及对照组 ,两组在血糖达标后 ,苯那普利组每日口服苯那普利 10mg ,连续服用 2 4周。 结果 苯那普利组于治疗后尿白蛋白排出率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苯那普利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出 ,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奈必洛尔与贝拉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奈必洛尔组(30例)和贝拉普利组(30例),疗程24周。在治疗过程中测量坐位血压和心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并做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有显著下降(P&lt;0.05),而两组间差异不明显。奈必洛尔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lt;0.05),而且贝拉普利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两组对血脂、血糖、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奈必洛尔的不良反应较贝拉普利少且轻微。结论:奈必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可能贝拉普利更加有益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本文以非洛地平缓释片5mg,gd,苯那普利10mg,qd,对57例患者中的39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并并与国外有关资料对照。结果;本方案1周末即使79.5%的患者达有效降压,4周末使92.3%的患者达有效降压,与国外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小剂量双氢克尿噻与苯那普利联合使用的降压效果及对高血压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102名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双氢克尿噻6.25mg、12.5mg、25mg与苯那普利5mg/d联用,观察降压效果及副作用,为期4周。对其中25例伴左室肥厚者,继续治疗6个月,观察其左室肥厚及肾脏蛋白尿变化。结果 三种剂量的双氢克尿噻与苯那普利联合使用均可使血压明显下降(P<0.01),且三组间降压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双氢克尿噻与苯那普利联合使用降压效果明显。联合用药中,双氢克尿噻剂量可减至6.25mg。长期治疗对高血压靶器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