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麦考酚吗乙酯(MMF)与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RNS)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和复发率。方法62例IRNS患者分别采用MMF联合激素治疗(MMF组,n=31),或采用CTX间断静脉冲击联合激素治疗(CTX组,n=31)。二组患者均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冲击后口服泼尼松,MMF剂量1.0g或1.5g/d,疗程均≥6个月ICTX剂量为12-20mg/kg。每月静滴1次,6个月后改为每3月1次。疗程≥12个月,通过观察患者尿蛋白量、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胆固醇(Tch)的变化,比较二组缓解率、副作用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①疗效:完全缓解率MMF组(54.8%)高于CTX组(35.5%)(P〈0.05),总缓解率MMF组(90.3%)显著高于CTX组(67.7%)(P〈0.01)。MMF组较CTX组尿蛋白明显下降及血浆白蛋白回升,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副作用:MMF组(9.7%)的副作用率显著低于CTX组(54.8%)(P〈0.01)。③复发:MMF组(9.7%)复发率显著低于CTX组(41.9%)(P〈0.01)。结论与CTX静脉冲击治疗相比较,MMF联合激素治疗IRNS缓解率高,能更有效降低蛋白尿,副作用发生率和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IRNS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9例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激素加霉酚酸酯,对照组40例激素加环磷酰胺,疗程2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清ANA、血浆白蛋白、补体、缓解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临床缓解率MMF组高于CTX组(P〈0.05);②化验指标两组患者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患者的尿蛋白数量比治疗之前有所减少,而血浆白蛋白及补体的数量处于上升阶段,ANA阳性率差异(MMF组)(x2=25.647,CTX组X2=14.58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MMF组与CTX组治疗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良反应MMF组药物不良反应低于CTX组(P〈0.01)。结论MMF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LN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CTX联合强的松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明确为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MF治疗组采用MMF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环磷酰胺(CTX)对照组采用间断静脉CTX冲击联合泼尼松龙治疗:动态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血浆清蛋白均显著回升(P〈0.05),血总胆固醇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12个月时,MMF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另1为20%和60%,CTX对照组分别为20%和55%。两组间相同时间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F治疗组发生胃肠道症状及转氨酶升高各1例,而CTX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带状疱疹及闭经各1例,胃肠道症状2例,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各3例,MMF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轻微,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TX对照组(P〈0.05)。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的疗效相同,但MMF治疗的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
霉酚酸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伍秋霞  马兴芳 《广西医学》2002,24(7):978-980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中等量激素联合MMF(1.0-1.5g/d)治疗,对照组采用中等量激素联合CTX冲击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6例,复发5例,有效率81.25%,复发率9.37%,无肝肾毒性,无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11例,复发9例,有效率57.14%,复发率32.14%,有肝毒性及骨髓抑制等副作用,两组有效率、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中等量激素联合MM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副作用少,安全性好,病人易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住院CHD老年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氟伐他汀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烟酸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IMT有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hsCRP与HCY值都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能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下降,疗效比单独使用氟伐他汀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霉酚酸酯(MMF)合并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及副作用,并与环磷酰胺(CTX)联用常规剂量激素进行比较。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9月我科收治的RNS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MMF治疗组24例:口服MMF(1.0~1.5)g/d加小剂量强的松(10~15)mg/d,(3~9)个月后MMF逐渐减量至0.5g/d维持;CTX对照组24例:用CTX按8mg/kg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每周2次,总量不超过150mg/kg,同时口服强的松ling/(kg.d),(6~8)周后逐渐规则减量。结论:MMF组RNS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均高于CTX组,MMF组的复发率低于CTX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两组治疗前后观察24小时尿蛋白(24hUPQ)、总胆固醇(CH)、血浆白蛋白(A)等指标的变化,MMF组尿蛋白下降更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刘怀昌  严俊儒  徐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4):2205-2207,2209
目的 观察比较阿托伐他汀20mg/d与氟伐他汀80mg/d对老年高脂血症病人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12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A组:阿托伐他汀20mg/d;B组:氟伐他汀80mg/d。治疗前、治疗后2、4和8周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结果 A,B两组均能显著降低TC(P〈0.01)、LDL-C(P〈0.01)、TG(P〈0.01),A组作用强于B组(P〈0.05);同样A,B两组均能升高HDL-C,终点时比较A组仍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 阿托伐他汀20mg/d与氟伐他汀80mg/d均能显著降低TC、LDL-C和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阿托伐他汀20mg/d作用明显优于氟伐他汀80mg/d,两者均有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吗替麦考酚酯(MMF)和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了解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在联合使用激素的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MMF口服(MMF组30例),或者间断性给予CTX静滴(CTX组30例),随访9个月,观察相关临床指标变化及其评价,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随访结束时MMF组治疗总有效率86.7%,CTX组治疗总有效率5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MMF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P〈0.05),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与CTX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副作用主要发生在治疗初期,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无1例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MMF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而CTX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6.7%,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应用MMF治疗显著优于CTX。结论 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LN具有较好的疗效,耐受性较好,但长期疗效及副作用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后的临床影响。方法 76例接受PTCA+Stenting(PCI)的患者分成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组(A组)和普通治疗组(B组),观察PCI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及超声心动图EF值的变化,随访6个月。结果 A组的心绞痛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低(P〈0.01),心肌梗死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EF值A组较B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后的心绞痛缓解、心肌梗死的预防及心功能的恢复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Wu J  Wu G  Wang MP  Liu DL  Hu ZJ  Xu G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1):2215-2217
目的:观察10mg或20mg阿托伐他汀+长效降压药治疗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MT)的作用。方法:151例轻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50例用10mg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61例用20mg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观察治疗前、第3、6、6、12个月IMT、血管舒张功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变化。结果:10mg或20mg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颈动脉IMT减少(P〈0.01);(2)血管舒张功能改善(P〈0.01);(3)10mg阿托伐他汀组LDL-C下降30%,20mg组LDL-C下降40.48%(P〈0.01)。结论:10或20mg阿托伐他汀能够延缓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达到强化降脂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炎康胶囊”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CTX)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对血脂、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140例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强的松加C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中加肾炎康胶囊。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亦比治疗前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缓解率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P〈0.05)。结论:“肾炎康胶囊”可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改善高黏血症,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较佳给药剂量、方法及对骨骼肌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1.8mg/(kg·d),晚间给药]、AFF组[阿托伐他汀0.9mg/(kg·d)+非诺贝特18mg/(kg·d),早晚分开给药]及AFH组[阿托伐他汀0.9mg/(kg·d)+非诺贝特18mg/(kg·d),晚间同时给药],造模4周,用药4周。采血检测TC、TG、LDLC、HDLC、CK、Mb及K^+。结果AFF组和AFH组较阿托伐他汀组更加有效的降低LDLC和TG(P〈0.01),升高HDLC(P〈0.01)。AFH组的CK、Mb及K^+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较加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增强全面调脂疗效;二者早晚分开给药,可以减少对骨骼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148例,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晨起口服非诺贝特100mg,晚上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对照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C、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TC、LDL—C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G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9.7%、62.2%(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氟伐他汀对阿霉素(ADR)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抽取18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另外102只制作阿霉素。肾病模型。8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等容积生理盐水,n=21),C组为缬沙坦治疗组[缬沙坦3.5mg/(kg·d),n=21],D组为氟伐他汀治疗组【氟伐他汀10mg/(kg·d),n=21】,E组为缬沙坦与氟伐他汀联合治疗组[缬沙坦3.5rag/(kg·d)加氟伐他汀10mg/(kg·d),n=21]。其后,分别于2、6、10周末,遵循随机化原则,按n=6分层抽取各组样本,收集24h尿液、血液及肾组织标本待测。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和E组24h尿蛋白排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浓度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化染色表明,NF—κB阳性积分明显升高(P〈0.01);缬沙坦与氟伐他汀单用及联用尿蛋白排泄减少,血清TC、TG浓度降低(P〈0.05或P〈0.01),肾脏NF—KB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与氟伐他汀可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降低血清TG、TC浓度,降低肾脏NF—KB表达,联用时疗效更明显。提示缬沙坦与氟伐他汀至少部分通过降低NF—KB表达而减轻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间断性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成人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RNS)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A组:间断性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31例RNS患者。B组:MMF联合激素治疗RNS患者。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病情基本相似,但B组(MMF)绝大部分为皮质激素联合CTX治疗无效者,B组患者病程明显较A组长。结果:CTX组、MMF组治疗KNS均能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提高血浆白蛋白,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MF组患者的平均疗程较CTX组明显延长,而疗效却基本相同。不良反应:MMF组无肝功能受累,感染率为16.1%。CTX组感染率为29.0%,肝功能受损为25.8%。结论:CTX,MMF都能有效地控制RNS,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对病程长、激素联合CTX无效及病情迁延者,经MMF治疗后可达到与CTX组同样的效果,而且副作用少,显示MMF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防治作用。方法 皮下注射粗制碱性髓鞘蛋白(MBP)建立EAE模型,EAE模型分为高、低剂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造模前7天开始灌胃阿托伐他汀直至整个实验结束,对照组不用阿托伐他汀。结果 治疗组的潜伏期比对照组缩短(P〈0.01或P〈0.05),低剂量组的潜伏期比高剂量组潜伏期长,两者具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治疗组的进展期明显缩短(P〈0.01);病情高峰期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高剂量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EAE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50%,EAE低剂量组的死亡率为20%,EAE高剂量组无死亡,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延长EAE动物发病潜伏期,缩短病情进展期,减轻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作用,降低高峰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贝那普利单用及联用对稳定型心绞痛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门诊及住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CY〉15μmol/L 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常规治疗组: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氟伐他汀组:氟伐他汀(40 mg ,1次/d)+常规治疗;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10 mg ,1次/d)+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氟伐他汀(40 mg,1次/d)+贝那普利(10 mg ,1次/d)+常规治疗。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定检测HCY。结果①血浆HCY〉15μmol/L 1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经治疗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氟伐他汀组、贝那普利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②氟伐他汀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治疗组与氟伐他汀组、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伐他汀和贝那普利具有协同作用,两者都有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HCY水平的效能。  相似文献   

18.
张怀勇 《黑龙江医学》2007,31(2):99-10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30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15)和安慰剂组(n=15)。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need。结果治疗16周后,阿托伐他汀组较安慰剂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为(39.11±3.45)%对(34.23±3.14)%,P〈0.0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阿托伐他汀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袁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示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房颤复发的防治作用。方法98例首次并发阵发性房颤且在1周内转复的血脂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服氟伐他汀20mg/d,62例)和对照组(仅常规治疗,36例)。治疗后随访12个月,记录房颤复发及其持续时间,并于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时分别进行1次血脂测定。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复发8例(12.9%),对照组复发15例(41.7%),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r=10.5,P〈0,01);治疗组阵发性房颤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3例(4.8%),对照组为9例(25.0%),差异具有显著性(x2=8.62,P〈0.01)。治疗组的血脂在治疗12个月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5),而对照组的血脂则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氟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房颤的复发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可显著降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位散结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50例,采用自制中药异位散结汤口服;对照组72例口服丹那唑,疗程3个月,观察2组的疗效、复发率、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痊愈率42.0%,总有效率94.0%,与对照组22.0%,86.0%比较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4.4%)与对照组(21.4%)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异位散结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小,方法简单易行,病人易于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