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本文探讨20℃室温下不同时间保存EDTA-K2抗凝静脉血,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份EDTA-K2抗凝血标本,即刻上机检测.然后将标本放置20℃并于1h、2h、4h、8h、24h重复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即刻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24小时内WBC、NEU、LY、MO、RBC、HGB、MCH、RDW、PLT测定值变化小于3%,HCT、MCV变化为4%,呈上升趋势,但各不同时间结果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MPV变化显著性(P<0.05).结论 20℃室温下,24小时内除MPV外血常规其他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他克莫司全血样品的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为外地患者通过运输样品方便监测他克莫司浓度提供依据.方法:取测定他克莫司血浓度的全血样品10份,测定他克莫司浓度后将样品立即分成2份,一份置于(25±3)℃室温保存,另一份置于4℃冰箱冷藏,分别在3,5,7d重复测定他克莫司浓度,使用PEMS软件对室温保存和冰箱冷藏3,5,7d后测得浓度分别对新鲜样品浓度进行配对t检验,计算配对百分比平均值和RSD.结果:P值分别为0.9295,0.7965,0.7336和0.9193,0.9692,0.8670,配对百分比平均值最大为99.85%,最小为95.02%,RSD均<5%.结论:他克莫司全血样品室温保存或冰箱冷藏7d,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免疫分析方法允许范围内(RSD<5%),样品在4~25℃条件下7d内运输至有条件实验室监测他克莫司浓度,结果基本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血血浆分离时间对不稳定凝血因子Ⅴ(F Ⅴ)和凝血因子Ⅷ(F Ⅷ)的活性变化,为临床应用不同时间分离的血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袋CPDA血液保存液保存的血液,采血后马上均分为6袋,分为6个实验组,第一组即刻分离血浆后于-30℃冰冻保存,作为对照组;其余5组保存在(4±2)℃的专用冰箱,并分别于4h、8h、12h、24h及48h分离血浆后于-30℃冰冻保存.保存1个月后,取出各组血浆于37℃水浴融化后检测各组F Ⅴ和F Ⅷ.结果4h、8h及12h分离血浆组与对照组比较,F Ⅴ和F Ⅷ水平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12h以后分离血浆组F Ⅷ水平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24h以后分离血浆组F Ⅴ水平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4±2)℃保存条件下,采用CPDA血液保存液保存的全血,8~12h分离的血浆可以代替新鲜冰冻血浆(FFP)补充凝血因子;12~24h内分离的血浆,除需大量补充F Ⅷ的特殊患者外,也可以部分替代FFP补充凝血因子.血站在24h内分离的血浆最好注明具体的分离时间,在FFP难以供应时,可以有选择性地选用此时间段分离的血浆替代FFP给临床患者输注.  相似文献   

4.
卞珊 《现代医药卫生》2014,(18):2819-2821
目的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与产生误差原因。方法采集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50例接受血生化检验者的血清标本50份,每份为晨取空腹静脉血10 mL,取2 mL即刻离心分离后进行生化检验,其余8 mL平均分至A、B、C、D管。A管置于20℃室温下存放,B管置于4℃冰箱中保存,C管则为取血后立即离心分离后置于4℃冰箱中保存,D管则置于-20℃冰箱中冻存1周。A、B、C管分别存放2、12、24 h后进行生化检测,D管则在存放1周后进行检测,分别测定不同放置时间与方式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清蛋白(ALB)、葡萄糖(GLU)、钠(Na^+)、氯(Cl^-)及钾(K^+)等指标。结果与即刻检验结果比较,A管在室温下放置2 h后,除ALB和CK外,其余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后LDH、AST、K^+及Na^+呈显著增高,24 h后Cl^-也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管在4℃冰箱中保存2 h后,Cl^-显著降低,在12 h后K^+显著增高,放置24 h后LDH、AST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管在离心分离后置于4℃冰箱中保存2 h后,ALT、ALB、LDH、K^+、Na^+及Cl^-显著降低,在放置12 h、24 h后K^+、Na^+及Cl^-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管在冻存1周后,ALB、AST及GLU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均较即刻检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标本离体后不同保存方式与时间均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应根据临床检测需求合理选择保存时间与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4±2)℃保存条件下,分离出不同保存时间内采用CPDA血袋保存液保存的全血的血浆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输注悬浮红细胞>15U的急性大失血患者随机分组:输注8h内分离的新鲜冰冻血浆(FFP)组,输注8~12h内分离的普通冰冻血浆组和输注12h后分离的普通冰冻血浆组.部分血小板低下患者加输新鲜单采血小板或冰冻单采血小板.测定患者输前1h和输后2h指标:①凝血酶时间(TT);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③凝血酶原时间(PT);④纤维蛋白原(Fbg).结果输注8~12h内分离的普通冰冻血浆组与输注FFP组比较:TT、PT、APTT及Fb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输注12h后分离的普通冰冻血浆组与输注FFP组比较:TT、PT及Fb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PTT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FFP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时,临床上可以采用8~1 2h内分离的普通冰冻血浆替代FFP输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处理标本后放置时间与血氨测定值的关系。方法将43例测血氨患者的标本不同方法处理、储存,分别放置不同时间后测定其血浆氨浓度。结果所有标本放置时间越长,其血氨浓度越高;未分离标本放置30min内无明显差别(P>0.05),60min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离出的血浆标本温室时120min之内无明显差别,180min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置4℃冰箱冷藏的分离标本3h内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4h后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置-20℃冰箱冷冻的分离标本24h内无明显差别(P>0.05),48h后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未分离血浆的标本应在30min内分离并完成检测,即使分离出血浆也应在2h之内检测,冷藏应于3h内、冷冻保存于24h内测定。  相似文献   

7.
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样本保存时间对血糖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原管保存样本加盖与否其血糖检测结果的变化是否在临床允许误差范围内。方法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原管保存血清(3500 rpm.m in-1离心10m in)原管上机测定血清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加盖或不加盖2~8℃冰箱冷藏保存,分别于2、8、12、24、72、96 h重复检测血清葡萄糖水平。结果加盖与否,4 d内原管保存样本其血糖检测结果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临床允许误差范围之内〈10%。结论分离胶原管保存样本4 d内可用于血糖的检测,且可不加盖保存。  相似文献   

8.
陈铁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57-2158
目的 探讨标本不同存放条件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无法即刻测定情况下尽可能保证凝血指标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60例,同一标本取适量血液立即分离血浆,分别于即刻、室温(18 ~ 25℃)1h、2h、4h及-4℃4h、12 h、24h条件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剩余血液标本置室温2h后再分离血浆测凝血指标.比较不同存放条件下各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 与留取即刻检测相比,室温下血浆放置1h、2h及-4℃放置24h凝血功能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室温下放置4h后凝血指标准确性明显下降[APTT和TT分别为(35.30±6.86)s与(32.03±4.98)s、(18.21±2.32)s与(16.35±1.94)s,均P<0.05];室温2h后再分离血浆测凝血指标则已明显改变[PT、APTT、TT、FIB分别为(13.78±2.48)s与(12.25±1.81)s、(35.70±6.32)s与(32.03±4.98)s、(19.01±2.86)s与(16.35±1.94)s、(2.72±2.08) g/L与(3.19±1.02)g/L,均P<0.05].结论 测定凝血功能指标,应及时送检和尽快分离血浆,分离血浆后应于室 温下2h内、-4℃下24h内完成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方式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30份血液标本,抽血后即刻进行多项生化指标检测,剩余样本分别置于4管,然后1管放于室温(20℃)存放,1管放于4℃冰箱内存放,1管取血后即刻离心分离出血清存放于4℃冰箱内,最后1管放于-20℃内冻存。然后分别于2h、12h、24h后检测前3种存放方式下的血液标本的生化指标,于一周后取出-20℃内冻存的血标本检测其生化指标。生化指标的检测项目尽可能多,本实验选择了K+、Na+、Cl-、Glu、CO2、ALT、AST、LDH、TP、ALB、CK等生化指标为研究对象。结果与即刻血标本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室温放置2h后,前十项指标均有下降,12h后K+、Na+、TP、AST及LDH增高,24h后Cl-也开始增高;4℃冰箱存放2h后Cl-有明显下降,12h后K+增高,24h后AST、LDH及TP增高;离心4℃冰箱存放2h后K+、Na+、Cl-、ALT、LDH、TP、ALB均有下降,其中Na+、Cl-及K+、TP分别于12h及24h后开始增高。3种存放方式中CO2及Glu均从2h就开始持续降低,以上变化与即刻检测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血标本于-20℃保存1周后,GLU、AST、ALB检测值变化不显著,其余各项指标的检测值与即刻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本实验证明血标本离体后会因不同的放置时间和放置方式而引起血生化检验值发生变化,影响相关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氟化钠真空采血管对胰岛素测定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至12月25例山西大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的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样本(氟化钠管和分离胶管各一管),用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分析仪分别测定二者当天胰岛素值,4℃冰箱保存24h后再次测定二者的胰岛素值.结果 以分离胶管为对照,当日和保存24h后的氟化钠真空采血管的胰岛素测定值低于当日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6、7.33,均P<0.05).以当日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标本测定值为对照,保存24h后的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标本测定出的胰岛素值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05,P>0.05).结论 氟化钠真空采血管采集的标本胰岛素测定值降低,且采集后放置时间越长测定值越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集的标本放置24h测定值变化不大.用氟化钠真空采血管采集的标本不可作为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测定标本.  相似文献   

11.
血清丙戊酸、卡马西平血清样品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亮  王明媚  马建丽 《药学实践杂志》2008,26(2):145-146,153
目的:考察丙戊酸、卡马西平血清样品保存条件对血清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取癫痫患者血清样品,在取血当天、冰箱冷藏(5 ℃±l℃)保存7 d、常温(23℃±2℃)保存7 d与14 d后,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清丙戊酸、卡马西平浓度并进行比较,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室温保存7 d、14 d或冷藏保存7 d的血样测定结果与取血当天测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戊酸、卡马西平血清样品在室温下可稳定保存14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脂血、溶血标本及血清标本常温储存48小时和4℃保存7天对乙肝病毒DNA(HBVDNA)荧光定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乙肝大三阳血清标本进行即时检测、412保存7d后检测、室温保存48h检测及高脂血和非脂血、溶血血清和未溶血血清同时作HBVDNA荧光定量PCR,并两两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乙肝大三阳溶血与未溶血血清标本、脂血和非脂血血清标本HBVDNA含量都在同一数量级。血清标本在室温下短期贮存(48h内)、4℃保存7d内分别与即时检测HBV-DNA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血、溶血,血清标本不同储存温度及时间对HBV-DNA定量结果测定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及其原因与解决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行血常规检验的2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0名受检者的8 mL静脉血,静脉血分为4组,比较不同保存时间、保存温度下的(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B)水平。结果保存2 h后,WBC水平显著低于即刻送检组(P <0.05),RBC、PLT、HB则显著高于即刻送检组(P <0.05);室温下与4℃冷藏送检的RBC、WBC检验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 0.05),室温下送检的PLT、HB水平均显著低于4℃冷藏送检结果(P <0.05)。结论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由于采血部位的不同,血液标本运输、保存、处理条件的不同,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血常规检验工作,必须对血液采集、运输、保存、处理等条件设置统一标准,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步骤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用惰性分离胶管采集保存样品对血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共80例,采用惰性分离胶真空管采集血标本,离心后吸取部分样品另行分装并做血糖的即时测定,放置24小时后再测定原始管与分装管的血糖结果.结果:即时测定与放置24小时的分装管和原始管之间的血糖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惰性分离胶试管可防止糖酵解,血糖测定时可在离心后用原始管保存待测样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用惰性分离胶管采集保存样品对血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共80例,采用惰性分离胶真空管采集血标本,离心后吸取部分样品另行分装并做血糖的即时测定,放置24小时后再测定原始管与分装管的血糖结果.结果:即时测定与放置24小时的分装管和原始管之间的血糖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惰性分离胶试管可防止糖酵解,血糖测定时可在离心后用原始管保存待测样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鲜血清标本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延长影响下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取实验数据法和逻辑分析法将血清标本分成6种情况(密封,不密封,4℃,30℃)在1 h;4 h检测与参照标准情况结果分析,具体是标本数是90例患者8项生化指标ALT、AST、CK、TP、A1b、TC、BUN、GLU的值.结果 血清密封放置在各个温度下一小时之内无显著性改变;而夏季(30℃)无密封放置在4 h后8项结果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做好分析前标本的质量控制和及时检测,建议如不能及时检测应将分离的血清放置于冰箱4℃密封保存.  相似文献   

17.
分离胶真空管采集血液标本在葡萄糖测定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集管的血糖标本,按不同浓度和不同放置时间进行分组,观察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价血液葡萄糖真空采血管中的变化趋势.方法(1)以葡萄糖氧化酶法对用美国BD公司的SSTⅡ惰性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样的66例血糖标本,实验组按血糖浓度分为小于8.0mmol/L,8.0~11.2mmol/L,大于11.2mmol/L三组,并按采血后1、2、4和6小时分为4组并测定各组血糖浓度.(2)以同样的分离胶管采集血液标本31例,先作取血后的首次血糖测定,然后按采血后72小时再测定其血糖浓度.测定数据分别作方差分析,以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以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样、保存的血液标本中的葡萄糖浓度在6小时、7 2小时浓度变化与离体后即刻测定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表明3天内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真空管内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结论血液标本在分离胶真空管离心分离后,进行葡萄糖测定可保存7 2小时,不影响结果,方便检验测定的统筹安排,并可为医疗举证提供有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血液标本不同处理方法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金枝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55-2956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65例门诊体检人群空腹静脉血,分别对血样进行有抗凝剂并离心后分离血清(A组)、离心后分离血清(B组)、离心后不分离血清(C组)三种处理方法,在1h、2h.3h.4h、5h等5个时间段分别对血糖进行检测,观察三组各时间段血糖检测结果。结果A组和B组血糖测定值在5h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血糖测定值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5h血糖检测值与lh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样采集后放置时间、及时分离血浆及加入抗凝剂都影响血糖检测结果,应及时测定,较少误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果糖胺(FRU)在应激性高血耱中的意义.方法 对70例应激高血耱患者及64名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RU及餐后2h血糖、FRU测定,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应激性高血糖组FRU值为(245±40)μmol/L;糖尿病组FRU异常率91.6%,数值为(420±40)μmol/L,与应激性高血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空腹FRU与餐后2 h FR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激组与糖尿病组FRU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RU可以反应患者测定前2-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临时血糖浓度的干扰,为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所致高血糖的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全血标本放置不同时间、温度,观察血糖水平值的变化.方法 抽取门诊20例孕检者空腹血各5 mL,使用肝素抗凝血,未加防腐剂,分别设置4个温度、4个时间点,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法测定不同温度和时间点血糖均值,并与即时值进行比较.结果 标本放置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血糖下降的百分率越大.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因标本不能及时测定时,可将全血标本分离出血清,放置4℃冰箱中保存,从而降低血细胞对糖的降解,提高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