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医学》2001,7(8):3
张震康,1934生,江苏省无锡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口腔系,曾在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牙科学院、美国西北大学牙科学院进修。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1988—1996年任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口腔医院院长。1997年任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口腔医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1997年任卫生部口腔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现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理事会理事,中华医  相似文献   

2.
北京医科大学是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医科大学。其前身是中国政府于1912年创建的国立北京医科专门学校。后先后更名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国立京师大学堂医科、北平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全国解放后,命名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59年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学校,1985年国家批准为七所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德炳,男,1937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城关镇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3年~1984年,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原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原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原北京医科大学学位委员会主席。2000年4月3日,原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组成新北京大学,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医药学类专业委员会主任,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  相似文献   

4.
祝学光,女,1935年出生,山东省掖县人,中共党员,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历任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北京医科大学教务长,兼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理事及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资深教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第15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胆道外科学组名誉组长,北京医学会外科学会第九届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兼《中华外科杂志》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总编辑等职。  相似文献   

5.
简讯     
为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加强学校管理,经卫生部批准,自1985年5月14日起,将原“北京医学院”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6月8日,我校师生隆重举行改名大会。  相似文献   

6.
主任委员 朱积川 男,1939年1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62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5月至1982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州大学医学院进修男性学,1994年5月至11月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泌尿科进修访问。现任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外科、泌尿科主任,外科教研组主任。 朱积川教授主持和参加了与WHO合作男  相似文献   

7.
《吉林医学》2010,(28):F0002-F0002,I0001
吴杰,男,48岁,吉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1962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吉林医学院医疗系,于1985年到吉林省医院外科工作。2000年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研修。  相似文献   

8.
王德炳,男,1937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城关镇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3年-1984年,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原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原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原北京医科大学学位委员会主席。2000年4月3日,原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组成新北京大学,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医药学类专业委员会主任,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理事长,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理事,全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医院》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教育杂志》顾问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疗条件下尸体解剖重要性专题座谈会纪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97年9月29日本刊编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现代医疗条件下尸体解剖重要性专题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卫生部北京医院病理科马正中教授,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郭钤新、回允中教授,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廖松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病理科徐...  相似文献   

10.
本次会议于1996年8月l~10日在北京召开。台湾地区5所医学院校医科大学生47人,祖国大陆11所医学院校(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医科大学生55人,及著名医学专家5人、历史学家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组织委员会由王镭教授、朱传礼教授任顾问,北京医科大学校长王德炳教授任主任委员,大陆10所医科大学校长任委员;台湾方面由陈立夫任名誉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10所医学院校长任委员。本次会议主要…  相似文献   

11.
曾因明教授     
曾因明教授、博士生导师,1935年生,江苏省江阴县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任住院医生。196O年调麻醉科工作并赴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院麻醉科进修。先后任助教、讲师,于1983年和1987年先后两次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生导师,1990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任麻醉科主任、研究室主任、附院副院长、麻醉学系主任、省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并兼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北医第一附院麻醉科副主任等职。经其倡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今年50岁了。她从创刊之初的《北京医学院学报》到文革期间停刊;从1974年复刊到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直至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后改称为现名,伴随北医的发展,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又卓而不群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13.
王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名誉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曾在陕西省佳县医院工作十年。1983,1988年分别获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医学博士学位。1990-1993作为博士后访问研究员赴美国研修。  相似文献   

14.
主任委员 李本富 男,1939年出生,河南人,1959年9月至1965年8月就读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4年9月至1985年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进修班学习。现任北京医科大学社文部和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主任,研究员。他承担并完成了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的医学伦理学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5.
林三仁,1941年2月生,男.汉族,北京市人.消化系病专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等职。1979年去日本东京顺天堂大学进修学习,在世界著名胃肠病学家白壁彦夫教授指导下研修早期胃癌的诊断。1984年去美国加州旧金山大学交流学习。1989年晋升为内科学教授兼主任医师、并任北京医科大学消化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及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至今。  相似文献   

16.
王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名誉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曾在陕西省佳县医院工作十年.1983,1988年分别获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医学博士学位.1990-1993作为博士后访问研究员赴美国研修.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83余篇,五次获北京医科大学科研成果奖.1987、1988年分别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张宝善,男,1937年生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原北京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在北一附院工作至今.受聘为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二度留学日本帝京大学,主攻胆道外科和内镜外科;曾十多次出访日本和韩国,参加学术交流和访问.是国内著名的内镜外科专家,被誉为中国胆道镜技术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8.
张年甲教授于1996年1月5日上七时五十分,因心脏病突发而倒在他献出毕生精力的工作岗位上.张年甲教授系江苏省扬州市人.1924年12月24日生,1949年5月毕业于江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被分配在省立人民医院外科工作,1951年1月调任江西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助教,1961年调到新余市卫校工作,1962年6月任新余市公费医疗门诊部外科医师,1963年8月,任宜春卫校解剖学教师,1978年9月任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教务处副处长、讲师,1982年12月任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副院长、副教授,主持学校全面工作,1986年7月从领导岗位退下后专职从事教学工作,任解剖学副教授,1987年1月被聘任为解剖学教授.  相似文献   

19.
张宝善,男,1937年生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原北京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在第一附院工作至今。受聘为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二度留学日本帝京大学,主攻胆道外科和内镜外科;曾十多次出访日本和韩国,参加学术交流和访问。是国内著名的内镜外科专家,被誉为中国胆道镜技术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20.
王晓民,男,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系,获硕士学位;1993年获博士学位(北京医科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生理学研究所联合培养)。1993-2003年先后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系和神经生物学系任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及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等职。2003年被北京市引进到首都医科大学任学术副校长,并先后兼任基础医学院院长、神经生物学系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首任院长、教育部神经变性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协生命科学联合体秘书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首任监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专家联谊会医学组组长;亚大生理学联合会(FAOPS)主席及国际生理联合会(IUPS)执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