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18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证实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IL-18的水平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38例SLE患者在活动期和治疗后稳定期及30例对照血清中IL-18的水平,观察IL-18与SLE疾病活动指数标准(SLEDAI)及其它疾病活动指标[血沉(ESR),抗双链-DNA(ds-DNA)抗体,补体C3和C4及总补体CH50]的相关性。结果(1)活动期和治疗后稳定期SLE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分别为(754.2±314.8)pg/ml,(311.5±256.7)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8.4±12.6)pg/ml];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2)在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分别与抗ds-DNA抗体滴度和SLEDAI评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均P<0.05)。与ESR,C3,C4和CH50等其它实验室指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而活动期SLEDAI评分分别与C3、CH50和抗ds-DNA抗体滴度呈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3)活动期和治疗后稳定期SLE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变化结果与SLEDAI评分变化结果呈现显著相关性(r=0.46,P<0.05)。结论IL-18水平在SLE中升高,与SLE活动性呈现显著正相关,检测IL-18可以作为诊断SLE活动性的有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adhesion molecule,EpCAM)和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 H3(solu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B7-H3,sB7-H3)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 年6 月~ 2022 年5 月汉中市中心医院血液风湿科收治的SLE 患者135 例作为SLE 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EpCAM 和sB7-H3 水平。依据SLE 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将SLE 组患者分为活动期组(n =75)和缓解期组(n =60)。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SLE 组血清EpCAM 与sB7-H3 水平的相关性,Spearman 相关性分析两者与SLEDAI 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EpCAM 和sB7-H3 区分SLE 患者缓解期及活动期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LE 组患者血清EpCAM(11.38±3.32ng/ml vs 3.54±1.15ng/ml)水平升高,sB7-H3(12.18±3.54ng/ml vs 20.15±5.26ng/ml)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86,14.330,均P < 0.05)。与缓解期组比较,活动期组患者血清EpCAM(13.50±3.89ng/ml vs 8.72±2.61ng/ml)水平升高,sB7-H3(9.79±2.84ng/ml vs 15.17±4.42ng/ml)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59,8.564,均P <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SLE 组血清EpCAM与sB7-H3 水平呈负相关(r=-0.607,P < 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SLE 组血清EpCAM 水平与SLEDAI 评分呈正相关(r=0.475,P < 0.05),sB7-H3 水平与SLEDAI 评分呈负相关(r=-0.664,P < 0.05)。血清EpCAM,sB7-H3 联合区分SLE 患者缓解期及活动期ROC 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EpCAM 单独区分的AUC(Z=1.978,P=0.048)及sB7 H3 单独区分的AUC(Z=2.277,P=0.023)。结论 SLE 患者血清EpCAM 水平升高,sB7-H3 水平降低,两者与患者疾病活动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SG15 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在Light Cycler Real time PCR检测仪上检测89例SLE患者(活动期50例、缓解期39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34例(疾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5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PBMCs中ISG15 mRNA 的表达水平和含量.以ΔCt=Ct(待测基因)-Ct(内参基因)来比较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ISG15 mRNA表达水平(ΔCt=2.04±1.07)明显高于缓解期SLE患者(ΔCt=5.48±1.72,t=11.572,P<0.01);活动期SLE患者ISG15 mRNA表达水平(ΔCt=2.04±1.07)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ΔCt=5.90±1.72,t=12.69,P<0.01)和正常对照组(ΔCt=5.66±1.63,t=12.359,P<0.01);缓解期SLE患者ISG15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及疾病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患者PBMCs中 ISG15 mRNA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评分指数(SLEDAI)评分及抗双链DNA抗体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补体C3、C4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ISG1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疾病对照组和疾病缓解期,提示ISG15的表达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活动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与血清铁蛋白(FET)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惠东县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40例,按疾病的活动度分为稳定期组和活动期组,各20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FET、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及SLE疾病活动度指标(SLEDAI)评分。结果稳定期组和活动期组FET、ds-DN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动期组FET、ds-DNA抗体水平及SLEDAI评分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与活动期组患者FET异常率分别为4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FET水平与ds-DNA抗体、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41、0.620,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T升高例数较治疗前均下降,FET水平均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T水平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可以将其作为诊断SLE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Brn-3a mRNA 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以β-actin为内参照,建立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在Light Cycler Real time PCR检测仪上检测92例SLE患者(活动期46例,缓解期46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30例(疾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Brn-3a mRNA 的表达水平和含量.以ΔCt=Ct(待测基因)-Ct(内参基因)来比较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Brn-3a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SLE患者(P<0.01);活动期SLE患者Brn-3a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疾病对照组(P<0.01);缓解期SLE患者Brn-3a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及疾病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Brn-3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疾病对照组和疾病缓解期,提示Brn-3a的表达与SLE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联性,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就诊的SLE患者218例(SLE组)及体检健康者5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另根据SLE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和缓解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各血清炎症因子与SLEDA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组血清IL-2水平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缓解组相比,活动组血清IL-2水平降低,血清IL-4、IL-6、IL-10、TNF-α和IFN-γ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清IL-2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504 4,P0.05),SLE患者血清IL-4、IL-6、IL-10、TNF-α和γ-IFN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0.610 0、0.437 4、0.501 4、0.702 6、0.777 9,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显著且与疾病活动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sFas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sFas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对照和SLE患者血清sFas水平。结果SLE患者sFas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活动期sFas水平较缓解期明显增高(P<0.01)。SLE患者血清在抗核抗体(ANA)强阳性(滴度≥1∶160)或抗dsDNA阳性,sFas水平较阴性组显著增高。结论血清sFas在SLE患者表达增高,提示sFas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sFas可作为SLE的活动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血清25-OH-D、ANCA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100例符合入组及排除标准的SLE患者作为SLE组,并依据SLEDAI标准将SLE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另外,选取100例健康对照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5-OH-D、ANCA各自试剂盒的说明书检测受试者血清中25-OH-D、ANCA水平;采用Forward Logistic回归分析25-OH-D、ANCA与SLE活动度的关系。结果 SLE组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NC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活动期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显著低于SLE非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LE活动期患者血清中ANCA水平明显高于SLE非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水平与SLE活动性呈负相关,ANCA水平与SLE活动性呈正相关。结论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活动期而ANCA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且25-OH-D、ANCA水平升高是导致SLE活动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CTLA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就诊的40例SLE患儿(SLE组),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活动期组(SLEDAI评分≥10分,22例)和静止期组(SLEDAI评分10分,18例),另选择同期同年龄组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CTLA4、TNF-α水平。结果 SLE组血清sCTLA4、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活动期组血清sCTLA4、TNF-α水平高于静止期组(P0. 05); SLE患儿血清sCTLA4、TNF-α水平与SLEDAI评分显著正相关(P0. 05)。结论SLE患儿血清sCTLA4、TNF-α水平异常升高,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持续升高,共同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10在SLE患者外周血的过度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0含量测定采用ELISA,IL-10mRNA测定采用RT-PCR.结果(1)活动期和缓解期SLE患者血清IL-10水平和PBMC内IL-10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活动期显著高于缓解期(均P<0.05);(2)活动期和缓解期SLE患者PBMCIL-10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活动期显著高于缓解期(均P<0.05);(3)IL-10mRNA表达与血清IL-10水平、PBMCIL-10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24和0.637,P值分别为0.031和0.018);(4)SLE患者血清IL-10水平、PBMCIL-10含量及IL-10mRNA表达与累积分数SLEDAI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52,0.736,0.514;P值分别为0.022,0.001,0.047),亦均与抗dsDNA抗体滴度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13,0.621,0.508;P值分别为0.034,0.025,0.039).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IL-10呈高表达状态,参与了SLE的发病机制,且与SLE的病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蛋白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SLE活动组(13例)和SLE缓解组(10例)患者血清BLyS和APRIL水平,以健康志愿者(23例)作为对照;同时将血清BLyS和APRIL水平与患者的临床检验指标(尿蛋白、抗dsDNA抗体)分组进行分析。结果:SLE患者组血清BLy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活动期高于缓解期(P〈0.05);尿蛋白阳性组血清APRIL水平明显低于尿蛋白阴性组患者(P〈0.05);抗dsDNA抗体升高组血清BLyS和APRIL均高于抗dsDNA抗体滴度正常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血清BLyS水平增高,且增高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尿蛋白阳性组血清APRIL水平明显低于尿蛋白阴性组SLE患者,提示BLyS和APRIL可能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泌乳素(PRL)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泌乳素和各种性激素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1)SLE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R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二醇(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T各组均高于正常组。(2)SLE活动期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RL、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H、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SLE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比较,PR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2、T、L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PRL水平与E2、T、LH水平的相关分析显示,46例患者血清PRL水平与活动期E2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LH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T水平呈负相关性。本组研究证明,PRL和E2对SLE的发病起着重要的相关作用,提示PRL和E2测定对SLE诊断、病程观察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方法 检测活动期SLE患者组、非活动期SLE患者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 (TBil)和直接胆红素 (DBil)水平。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组血清TBil和DBil水平较其他 3组明显降低 ,而其他 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SLE的活动性有关 ,其水平可作为SLE活动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体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4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LN 122例)和1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应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双链DNA抗体.结果 406例SLE患者,ANA阳性率平均为94.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A阳性者核型,LN组核均质型和核颗粒型占84.35%,不伴肾炎组占72.12%(P<0.05).ANA滴度:LN组较不伴肾炎组,低滴度结果低,而高滴度结果高(P<0.05).ANA阳性者检测抗双链DNA抗体,其阳性率为:LN组65.22%;不伴肾炎组51.67%(P<0.05).抗双链DNA抗体滴度,低滴度结果LN组64.00%,不伴肾炎组81.30%;高滴度结果LN组36.00%,不伴肾炎组18.70%(P<0.05).两组抗双链DNA抗体高滴度时,其相应的ANA滴度:LN组高滴度结果占绝大多数,不伴肾炎组结果分布较均匀,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ANA及抗双链DNA抗体,并综合分析判断,对提高LN的诊断率及疗效观察、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病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斑点法,对101例SLE患者、260例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96例,骨关节炎61例,强直性脊柱炎30例等)血清ANuA进行了检测,同时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等,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SLE患者血清ANuA检测的敏感性40.6%(41/101),特异性99.2%(2/260);活动组SLE患者ANuA阳性率(58.1%)明显高于稳定组(26.3%);ANuA阳性的SLE患者红细胞沉降率、ANA滴度、抗ds-DNA量、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狼疮肾炎和雷诺现象发生率等明显高于ANuA阴性患者(P<0.05),而补体C3、C4则低于ANuA阴性患者(P<0.01);ANuA检测与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的检测具有一致性,而与其他自身抗体如抗Sm、SSA、心磷脂抗体等无关。结论 AnuA对SLE的诊断的一定敏感性和高度的特异性,它与SLE疾病活动性和狼疮肾炎的发生等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血清铁蛋白(SF)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SLE患者依照SLEDAI标准分为活动期及非活动期,并选择8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中25-OH-D、ANCA、SF水平;并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5-OH-D、ANCA、SF水平与其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结果 SLE组患者血中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患者血中ANCA及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期患者血中25-OH-D水平显著低于SLE非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期患者血中ANCA及SF水平明显高于SLE非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升高是SLE活动期的独立性保护因素,ANCA及SF是SLE活动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血中25-OH-D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动期而ANCA及SF水平高于非活动期患者,且25-OH-D、ANCA及SF水平升高是导致SLE活动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桂芳  刘新霞  周毅 《临床荟萃》2008,23(3):174-176
目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清性激素水平一直没有成为定论,这可能与既往的研究没有考虑卵巢周期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排除这种影响,明确性激素在SLE血清的水平情况,探讨性激素在SLE发病及病程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23例SLE患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的水平,并采用LACC评分法对病例进行活动性评分.对照组采用年龄、性别和卵巢周期与病例组1:1配对的原则,同时测定上述6种性激素.结果 23例SLE患者血清PRL水平无论在静止期(14例),活动期(9例),还是SLE全体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而LH在3组比较中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T在SLE全体和活动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SLE患者E2的水平在静止期比正常对照明显增高(P<0.01).结论 SLE患者血清中PRL升高,LH与T降低可能与SLE病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及其受体BAFF-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90例SLE患者PB-MCs中Blys及其受体BAFF-R的表达,并与45例健康志愿者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Blys及BAFF-R的表达与SLE病情活动、其他实验指标及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 ①SEE患者PBMCs中Blys及BAFF-R的表述百分率比健康对照组高(均P<0.001).其中,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Blys和BAFF-R的表达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或0.01);活动期和稳定期比较,Blys的表达较高(P<0.05),而BAFF-R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②SLE患者PBMCs中Blys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正相关(r=0.728,P<0.001),与免疫球蛋白IgG、IgM里正相关(r=0.691,P<0.001和r=0.453,P<0.01),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r=-0.510,P<0.001和r=-0.312,P<0.05).③抗dsDNA抗体(+)组患者PBMCs中Blys的表达较 dsDNA抗体(-)组高(P<0.01).Clq抗体(+)组患者PBMCs中的表达也较C1q抗体(-)组高(P<0.01).结论 Blys及BAFF-R在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率升高.Blys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活动,并与自身抗体的产生相关.Blys及其特异性受体BAFF-R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高频超声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的百分变化率评价肱动脉内皮功能。方法研究对象包括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依病程分为SLE1组、SLE2组)和18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高频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并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内径百分变化率及二者之比。结果SLE1组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LE2组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SLE2组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显著低于SLE1组(P<0.05)。SLE2组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LE1组EDV/EI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SLE2组内皮依赖性舒张(EDV)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EIV)之比(EDV/EI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SLE2组EDV/EIV显著低于SLE1组(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减低,EIV功能亦会发生改变。EDV与EIV之比(EDV/EIV)比单纯的用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更能反映其内皮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