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染料木黄酮在雌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在雌、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方法大鼠ig给予9mg·kg-1染料木黄酮,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大鼠血浆中原型药物、β-葡萄糖醛酸结合型药物及组织器官中药物的浓度。结果药物在卵巢和子宫中的分布显著高于睾丸,在其他组织器官内的分布未观测到明显的雌雄差异。雌性大鼠的AUC,ρmaxt1/2分别为1.120 mg·h·L-1,0.167mg·L-1和5.767h。而雄性大鼠的AUC,ρmaxt1/2分别为0.592mg·h·L-1,0.106mg·L-1和4.486h。雌性大鼠血浆中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染料木黄酮浓度高于雄性大鼠。结论染料木黄酮在雌雄大鼠性器官中的分布具有差异显著;与雄性大鼠相比,雌性大鼠对染料木黄酮的吸收多、葡萄糖醛酸结合量高,使染料木黄酮的半衰期延长。  相似文献   

2.
鲜地黄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从鲜地黄叶中分离鉴定了7种成分,8-表番木鳖酸,苯甲酸,丁二酸,C17~C30系列脂肪酸,β-谷甾醇,胡萝卜甙和D-甘露醇,均为鲜地黄叶中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自微乳在大鼠的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回流装置,UV,HPLC分别测定酚红和染料木素的含量。考察药物浓度、pH、不同肠段及P-糖蛋白( 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染料木素吸收的影响。结果:染料木素自微乳在药物浓度为0.05~0.5 g·L-1和pH为5.4~7.8时小肠吸收速率常数Ka均无统计差异;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空肠与其他肠段有统计差异(P<0.05);维拉帕米显著增加染料木素的肠吸收 (P<0.05)。结论:染料木素自微乳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在整个肠段都有吸收,最佳吸收部位在空肠。药物吸收受P-糖蛋白外排影响,而 pH对药物吸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龙牙楤木总甙抗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果表明龙牙木总甙具有明显的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柯萨奇病毒B3和A16、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腺病毒Ⅲ型、埃可病毒6型的活性。表现为能显著抑制细胞病变的发生,使组织培养的细胞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5.
不同来源滇白珠中木脂素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测定滇白珠中木脂素苷的含量 ,探讨评价滇白珠质量的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0 .4cm× 2 5cm) ,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水 (30∶5∶6 5 ) ,波长 220nm ,外标法。结果 :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D1,D2 ,D4 分别为r1=0.9997,r2 =0.9999和r4=0.9999)。D1平均回收率为 98.9% ,RSD 2.6%。不同产地药材木脂素苷 (LD)含量不同 ,贵阳、广西金秀县和昆明LD平均测定值分别是 :208.8,158.2,154.8mg·(100g)-1。小范围采集样品LD含量基本稳定 ,其变化幅度明显小于不同分布地区的差异。嫩茎比枯老茎LD总含量高1倍 ,采收时留嫩去老方可保证疗效。结论 :此方法简便、可靠 ,可以作为评价滇白珠质量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白珠木脂素甙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滇白珠根中木脂素甙的含量。方法:甲醇超声提取,聚酰胺处理制备样品液,C18柱,甲醇-水为流动相。结果:建立了测定4种化学成分的流动相梯度程序和相应的保留时间。结论:可用于滇白珠根中4种木脂素甙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4-O-乙酰升麻醇-3-O-β-D-木糖苷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活性初筛;用荧光染色细胞形态学观察法、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杂交技术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该化合物的细胞毒作用机制。结果24-O-乙酰升麻醇-3-O-β-D-木糖苷可以抑制HepG2细胞生长,IC50值为13μmol·L-1。该化合物可以诱导HepG2细胞凋亡和G2/M细胞周期阻滞。进一步分子水平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可使PARP蛋白裂解,抗凋亡蛋白bcl2下调,凋亡蛋白Bax上调,细胞周期素cyclinB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c2表达下调。结论24-O-乙酰升麻醇-3-O-β-D-木糖苷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G2/M细胞周期阻滞来发挥细胞毒作用,其凋亡机制涉及caspases家族激活,bcl2下调和Bax表达上调,而G2/M周期阻滞与cdc2和cyclinB下调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牛蒡子总木脂素代谢化学及其动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PhenomenexLuna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5%H3PO4(36:64),流速0.6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25℃。结果:口服后5min在血浆与脏器中即可检出;血浆中主要代谢产物为牛蒡子苷元;肝脏等脏器中主要代谢产物除牛蒡子苷元外,还有一未确定的代谢产物。结论:高效液相色谱受杂质干扰小,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适合牛蒡子木脂素代谢产物测定;木脂素在血浆与肝脏等脏器中的代谢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FI)中人参皂苷类(人参皂苷Rb1、Re、Rg1、Rc、Rd、Rf、Rg3、F2和三七皂苷R1)和木脂素类(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共13种成分的UPLC-MS/MS分析方法,并对YFI中上述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法,应用C18柱,流动相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扫描.结果 YFI中13种成分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方法学测定要求,加样回收率为98.28%~101.08%.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5批次YFI中人参皂苷类和木脂素类共13个成分的量.结论 所建立的用于同时测定YFI中13种成分的分析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为YFI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染料木黄酮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染料木黄酮对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裸鼠皮下接种HO-8910PM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染料木黄酮治疗组,治疗组分别给予5,25,50 mg.kg-1染料木黄酮。治疗4周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细胞周期时相和凋亡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凋亡基因bcl-2,Fas,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50 mg.kg-1染料木黄酮治疗组裸鼠移植瘤明显小于对照组,肿瘤细胞G0-Gl期比例升高明显,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移植瘤细胞凋亡率为(15.14±2.27)%,明显高于对照组(3.12±1.12)%(P<0.01);移植瘤细胞bc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Fa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50 mg.kg-1染料木黄酮治疗组可见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染料木黄酮通过调节移植瘤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基因,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自兴安升麻提取的23-O-乙酰升麻醇-3-O-β-D-木糖苷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用AO/EB染色法观察细胞个体的凋亡;以流式细胞光度术研究细胞周期的改变并验证凋亡的产生;用蛋白印迹技术从分子水平阐明该化合物的细胞毒作用机制。结果: 23-O-乙酰升麻醇-3-O-β-D-木糖苷可以明显抑制HepG2细胞生长,IC50为16 μmol·L-1。同时该化合物可以使HepG2细胞产生凋亡形态学变化和G2-M细胞周期阻滞,并使PARP蛋白裂解,bcl-2,Bax,cdc 2和cyclin B 等凋亡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改变。结论: 23-O-乙酰升麻醇-3-O-β-D-木糖苷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该化合物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和G2-M周期阻滞,其凋亡机制涉及caspases家族激活,bcl-2和Bax表达改变,而G2-M周期阻滞与cdc 2和cyclin B下调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2.
连翘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目的:探讨连翘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方法: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连翘属药用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数量及结构。结果:目前已从连翘属药用植物中分离出苯乙醇苷类20个,木脂素类18个,C6-C2天然醇类13个,萜类13个,黄酮类5个,还有一些挥发油及其他类成分。结论:通过对该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系统总结,对开展本属其它药用植物的研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HPLC同时测定槐角丸中生药槐角的4种有效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测定槐角丸中游离染料木苷、芸香苷、槲皮素和染料木素的反相高效液色谱测定法。方法:shim-pack Vp-ODS色谱柱(4.6 mm×150 mm,5μm);MeOH-H2O-HAc(40∶60∶0.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6 nm;柱温30℃。结果:染料木苷在0.059~0.352μg、芸香苷在0.435~2.610μg、槲皮素在0.020~0.121μg、染料木素在0.053~0.319μg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6,0.998 2,0.998 9,0.999 9,4组分平均回收率在98.7%~100.2%,RSD分别为1.21%,1.36%,0.47%,1.54%(n=5)。结论:该方法同时测定4种有效成分,方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适用于槐角丸质控。  相似文献   

14.
黄芩等5种中药醇提物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黄芩、金银花、贯叶金丝桃、木蝴蝶、山楂70%乙醇提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低温条件下制备大鼠肝微粒体,采用Fe2+-ADP-NADPH体外氧化体系诱发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通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评价上述5味中药的抗氧化作用。结果:黄芩、金银花、贯叶金丝桃、木蝴蝶、山楂醇提物的IC50分别为0.066,0.46,0.044,0.098,6.16mg·mL-1。结论:黄芩等5种中药醇提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染料木素-4′-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用磷酸调节pH至2.73)(25∶7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1nm,柱温35℃。结果染料木素-4′-葡萄糖苷在0.5055~101.1mg·L-1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n=6),平均回收率99.2%(RSD=1.1%,n=9),日内精密度RSD<0.5%,日间精密度RSD<0.7%,最低检测限0.2ng。同时对样品中所含染料木素、染料木素-7-葡萄糖苷和染料木素-7,4′-二葡萄糖苷等微量有关物质的分离和检测也获得满意的结果。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染料木素及其苷类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丁璞  王冰  宋新  李先宽  陈婷  刘枞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3):2078-2081
目的: 比较五味子根茎叶6种木脂素含量的差异。 方法: 采用色谱柱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 250 nm,流速 1 mL·min-1,柱温 30℃。 结果: 野生五味子根茎叶总木脂素含量高于栽培品种,其根茎叶总木脂素含量差别挺大,其中根>主枝>侧枝>叶。 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能较好的对五味子根茎叶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红果樫木Dysoxylum binectariferum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结合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根据1D和2D核磁共振及质谱数据鉴定结构。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肿瘤细胞增殖毒性评价。结果 从红果樫木叶提取物中得到2个具有由C2-C3碳键断裂C2-C6碳键闭环产生的双环[3,2,1]辛烷环骨架结构的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2,3-seco-2,6-cyclo-2a,29-dihydroxytirucalla-7,24-dien-23-oxo-3,9b-olide(1 )、aphanamgrandiol A(2 )。化合物1 对人肺癌H1975细胞和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48.8±2.4)、(28.7±1.6)μmol/L,化合物2 对2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44.4±2.1)、(32.5±1.8)μmol/L。结论 化合物1 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大叶山楝三萜B。化合物2 首次从樫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 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太白楤木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苗  刘欣  董蕾  史海涛  刘亚萍  刘超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1):4251-4255
通过40%CCl4橄榄油剂3 mL·kg-1腹腔注射,2次/周,连续8周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太白楤木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RNA表达水平及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取雄性SD大鼠60只,将选取的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太白楤木高、中、低剂量组(10,7.5,5.0 mL·kg-1)和秋水仙碱组。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RT-PCR检测VEGF,TGF-β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研究发现:模型组可见明显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大量胶原纤维组织增生,部分可见假小叶形成;太白楤木各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肝细胞变性坏死减轻,胶原纤维组织增生减少,未见明显假小叶形成。与模型组相比,太白楤木各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VEGF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减低(P<0.05),太白楤木高、中剂量组TGF-β1 mRNA表达减低(P<0.05);太白楤木高、中剂量组VEGF mRNA表达较秋水仙碱组减低(P<0.01);太白楤木高剂量组TGF-β1 mRNA表达较秋水仙碱组减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太白楤木各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Bcl-2蛋白表达均减低(P<0.05),Bax蛋白表达则升高(P<0.05)。太白楤木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TGF-β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上调肝组织中Bax蛋白及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以调节肝组织胶原纤维代谢,进而改善肝脏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檵木中银椴苷的提取分离及对银椴苷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药材,然后经过大孔树脂、减压硅胶柱色谱、洗脱,得到银椴苷单体,采用Cosmo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55∶45),检测波长为320 nm,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银椴苷能够很好地分离出来,质量分数为98%,银椴苷在0.041~0.513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为1.50%。结论 运用此方法能将银椴苷较好地提取分离,同时测定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准确,且重复性好,可用于檵木中银椴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流体萃取五味子中木脂素等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杨苏蓓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1):755-757
目的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分离五味子中木脂素等成分。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最佳萃取工艺条件 ,并测定提取物中的五味子甲素、乙素及五味子醇甲、酯甲。结果与结论 :以萃取物得率评价 ,最佳萃取条件为 :萃取压力21MPa,萃取温度 37℃ ,CO2 流量 5L·mi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