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百蕊草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夫来  郭巧生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7):1737-1739
目的:研究百蕊草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及其存在的部位。方法:将百蕊草种子不同浓度、不同浸提次数、不同部位的浸提液用白菜、小麦种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与结论:百蕊草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小麦和白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且抑制物的活性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质量浓度达到0.32 g·mL-1时,小麦种子萌发率为0。随浸提次数的增加,浸提液的抑制活性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种壳与种仁都含有活性极强的抑制物质,后者强于前者。本研究首次证明了百蕊草种子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  相似文献   

2.
芍药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荣荣  王康才 《中草药》2008,39(12):1880-1883
目的通过对芍药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研究,探讨芍药种子休眠的原因。方法采用生物测定和离体培养的方法对芍药种子种皮、胚乳中抑制物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证实了芍药种子胚乳、种皮中含有一定活性的抑制物质,且两者对白菜幼根生长的抑制活性均高于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胚乳乙醚萃取液纸色谱Rf值为0.5区段对白菜幼根生长抑制活性最强(根长相对百分率36.36%);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的离体胚均能生根,但未加GA3培养基上的胚上胚轴不能伸长生长,说明离体胚也存在上胚轴休眠现象,或存在抑制物质。结论芍药种子中的内源抑制物质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刺五加果实及种子内源萌发抑制物质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赵敏  王炎  康莉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8):534-538
目的 :通过对刺五加果实及种子内源萌发抑制物质的研究 ,探讨了刺五加种子休眠的原因。方法 :制备刺五加果实的各部分及种子的粗提物 ,并测定其活性 ;制备刺五加中果皮的乙醚提取液并进行纸层析 ,然后测定各区段的活性。结果和结论 :首次证明了刺五加果实及其外果皮、中果皮、种子中均含有一定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外果皮、中果皮、种子中所含的内源抑制物质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高于对白菜幼根生长抑制活性 ,刺五加中果皮乙醚提取物纸层析在Rf 0.l区段对白菜种子萌发和白菜幼根生长有最强抑制 ,刺五加果实粗提物能抑制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 ,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随粗提物浓度增大抑制活性明显增强。刺五加果实和种子中活性较高的内源抑制物质与刺五加种子的深沉休眠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防风种子中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赵敏 《中草药》2004,35(4):441-444
目的 通过防风种子提取物对白菜、小麦、防风抑制活性的研究,探讨防风种子发芽率低,播种后出苗缓慢的原因。方法 制备防风种子粗提物并测定其对白菜、小麦、防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制备粗提物的乙醚萃取液和乙醚萃取残余液并分别进行纸色谱分离,测定各区段的活性;用不同溶剂和温水(41℃、45℃)浸种,测定各批次浸泡液的抑制活性。结果 防风种子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且其乙醚萃取液在Rf0.6区段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活性最强;防风种子粗提物对防风种子萌发和幼根生长也有较强的抑制活性;防风种子粗提物对小麦幼苗的地上部分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温水浸种可除去大部分内源抑制物质。结论 防风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是导致防风种子发芽率低、播种后出苗缓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6.
<正> 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为商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人工栽培中,种子较难发芽,给生产上带来麻烦,有资料(陈瑛等。植物药种子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4,459)认为其种子属需低温湿润打破休眠的类型,但未见到有关种子休眠特性研究的系统报道。因此,我们对其进行了发芽抑制物测试,温水、光、变温及化学  相似文献   

7.
浙贝母的种子有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阶段,休眠期较长,休眠原因为种胚未分化,种子中含有发芽抑制物。低温层积、高刺激、流水冲洗、不同的激素浸种处理均可以促进种胚分化,提早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8.
北五味子种子发芽特性及胚发育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索北五味子种子的发芽特点。方法:采用低温和赤霉素处理。结果:低温、赤霉素均能提高种子的裂口率,但裂口不整齐,表现出较强的野生特性。此外,胚发育也表现出一些特点,即裂口前胚形态变化不大,裂口后胚增大很快。结论:北五味子种子胚形态发育不完全,不是种子长时期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独活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康才  陈暄  唐晓清  兰才武 《中草药》2005,36(4):595-597
目的探讨独活种子的发芽率低的原因,以及适宜发芽条件,为大田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去果皮、清水以及GA浸种等方法处理种子,在不同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检测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清水浸种24h可提高发芽率13.7%,去果皮可提高种子发芽率10.6%;在浸种24h条件下,与暗培养相比,光照可提高发芽率16.6%;适宜发芽温度为20℃,高温对独活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独活种子中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光照可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0.
北五味子种子快速催芽育苗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军  孟维洋 《中药材》1991,14(11):11-13
北五味子种子为深度休眠型,进行低温层积催芽,长达120天以上。若采用250ppm GA或1%CuSO_4水溶液处理进行低温沙藏层积,可将层积时间缩短3个月左右。场圃出苗率达52%以上。  相似文献   

11.
南五味子、五味子HPLC指纹图谱研究和木脂素成分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HPLC法建立南五味子和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木脂素.方法 以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为对照,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乙腈-四氢呋喃-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体积流量1.0 mL/min进行试验,用中国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版本:2004AB)计算处理,分别建立南五味子、五味子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木脂素.结果 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中标定了25个共有峰,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中标定了24个共有峰;不同产地南五味子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但其主要木脂素成分量差异较大;不同产地五味子指纹图谱相似度亦大于0.9,但南五味子、五味子指纹图谱相似度小于0.3.结论 南五味子、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结合木脂素成分的测定,可为全面控制药材的质量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五味子配方颗粒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霞  贾晓斌  陈彦  范晨怡  黄丽霞  魏惠华 《中成药》2006,28(8):1122-1126
目的:优化五味子配方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媒、药材破碎程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五味子药材破碎后以乙醇提取,其活性成分可得到有效提取,优化后提取工艺参数为药材破碎过40目筛,以7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2 h。结论:五味子配方颗粒工艺经过优化,比目前市售产品工艺合理,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3.
金莲花种子休眠和贮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金莲花种子休眠和贮藏特性的研究,探寻解除金莲花种子休眠的方法,为其贮藏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激素处理种子,考察对解除金莲花种子休眠特性的影响;采取低温贮藏方法研究种子耐储性。结果10、100、500μg/mLNAA、6-BA、KT、GA3激素处理,500μg/mLGA3解除金莲花种子休眠效果最好;GA3500、1000μg/mL冷浸4~10d均能高效解除金莲花种子休眠,而1000μg/mL冷浸4d效果最佳;GA31000μg/mL冷处理金莲花种子4d不同温度比较,25℃的萌发率最高,为94.67%;金莲花种子在4℃、-20℃和-70℃冷藏14个月后萌发率没有明显下降,而在室温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萌发率明显下降,由94.67%降至75.33%。结论GA3能有效解除金莲花种子的休眠;低温贮藏可以延长金莲花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中药南五味子及其混淆品绿叶五味子果实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产地南五味子的基源植物华中五味子及混淆品绿叶五味子的rDNAITS碱基序列的差异及其规律 ,寻找南五味子和绿叶五味子果实之间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 :PCR直接测序 ,PAUP 4.0b10软件进行对位排列分析 ,采用邻接法 (neighbor joiningmethod)构建邻接 (NJ )系统树。 结果 :华中五味子ITS长度范围为 691~692bp ,ITS1和ITS2分别为 282bp和 246~247bp ;绿叶五味子ITS长度范围为 694~695bp ,ITS1和ITS2分别为 285~286bp和 246~247bp。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与绿叶五味子在ITS1有 3个稳定的信息位点。NJ树中 ,产于鸡公山 3个居群的绿叶五味子和天目山的1个居群及引用的 2条绿叶五味子ITS序列聚为一支 ,bootstrap支持率为 68%。 结论 :rDNAITS序列可作为中药南五味子与混淆品绿叶五味子的一种良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五味子各个部位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五味子具有药用和食用的双重功能,被广泛用作保健品和药品。该文对五味子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系统地整理,发现五味子果实、种子、根、藤茎、叶等药用部位主要包含木脂素类、挥发油类、三萜类、多糖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木脂素类为五味子中的主要特征性活性成分,三萜类、多糖类及挥发油的活性次之,黄酮类化合物活性鲜有报道。通过对五味子药理学研究发现,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脏、肾脏和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且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作用。其他化学成分也均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但相比木脂素类,研究深度仍有待挖掘。该研究为开发利用五味子,同时为今后深入开展五味子的药品和保健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五倍子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倍子,别名文蛤、百虫仓、木附子等,始载于《开宝本草》,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止汗、止血、解毒、敛疮、收脱肛及子肠坠下等多种临床功效。  相似文献   

17.
南,北五味子的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田进国  何心亮 《中药材》1995,18(6):284-285
对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药材的石油醚、乙醚和水的提取物进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分别具有和很好的光谱特征,根据其红外光谱可以准确地鉴别南、北五味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五味子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分析比较五味子醋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方法: 采用HPLC,以乙腈-15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 2.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分别测定生、醋五味子指纹图谱。结果: 五味子醋制前后指纹图谱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以5-羟甲基糠醛含量变化最显著。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以较好体现出五味子醋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差异,为五味子饮片的质量评价标准及炮制原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不同产地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辽宁地区不同产地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1100LC液相色谱仪,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 C18,150mm i.d。流动相为甲醇:水(13:7);检测波长为250hm;柱温为30℃。结果:辽宁省各地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均大于药典规定的0.4%,质量均合格,其中以本溪所产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最高。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0.
HPLC-UV法测定五味子中5-羟甲基糠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五味子药材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UV,Diamonsil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水(15∶85);检测波长284 nm;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30℃。结果 5-羟甲基糠醛在1.14~18.21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0%。五味子鲜果和干燥种子中均未检出5-HMF,干燥果肉中5-HMF含有量较高,12批五味子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有量范围为0.09~2.40 mg/g。结论五味子中的5-羟甲基糠醛主要是由五味子鲜果果肉在加热烘干过程中产生,不同批号的五味子中5-HMF的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