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制吴茱萸炮制工艺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用正交法筛选出制吴茱萸炮制工艺的基础上,以水浸出物,挥发油、总生物碱成为指标,对该工艺的稳定性作了考察,结果表明以该工艺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
3.
中药吴茱萸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工艺对中药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HPLC色谱法,吴茱萸以乙腈-水(43:57)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290nm。结果:不同的炮制工艺,吴茱萸中有效成分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无显著差别。结论:各省地区不同的炮制工艺规范对其有效成分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5.
6.
正交法探讨吴茱萸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生物碱为指标,探讨吴茱萸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表明,每100kg吴茱萸,用甘草6kg,浸润6小时,于230℃条件下炒制10分钟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吴茱萸炮制历史沿革研究蒋纪洋关键词:吴茱萸,炮制,历史沿革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tcarpa(Juss)Benth的未成熟干燥果实。中医临床常用作温中止痛,降遂止呕药。近几年来,对吴茱萸炮制工艺改进及炮制对其化学成分影响已有文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药吴茱萸炮制的历史沿革,传统炮制理论及不同炮制品种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整理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炮制工艺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茱萸的炮制历史久远,方法众多。在中药炮制的历史长河中,其在各个时期都有鲜明的特点,本文主要对各斯的吴茱萸炮制方法及特色,以及沿革至今异同等作以考证及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来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对吴茱萸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从OV—101石英毛细管柱中分出60多个峰,初步鉴定了其中30个组分,其主要成分为β-反-罗勒烯和β-顺-罗勒烯。不同炮制条件下吴茱萸挥发油未产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姜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吴茱萸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技术,考察姜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4个因素对制吴茱萸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姜用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吴茱萸指纹图谱具有显著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药材与干姜用量比100∶7,闷润时间2 h,炒制温度150℃,炒制时间8 min。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规范姜制吴茱萸炮制工艺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吴茱萸的炮制历史久远,方法众多。在中药炮制的历史长河中,其在各个时期都有鲜明的特点。本文主要对各期的吴茱萸炮制方法及特色,以及沿革至今异同等作以考证及探讨。 相似文献
13.
吴茱萸、生姜不同配伍和炮制对吴茱萸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吴茱萸不同配伍与炮制方法对吴茱萸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吴茱萸与生姜2:1,3:2,4:3三种不同配伍比例与传统姜制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回归方程为:Y吴茱萸碱=9000000x 5403,r=0.9999,吴茱萸不同配伍与炮制方法对吴茱萸碱含量影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甘草制吴茱萸炮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建立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毒理研究和药效学研究。方法:以吴茱萸胺、吴茱萸次碱为指标进行炮制工艺的优化,以RP-HPLC测定吴茱萸胺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并进行吴茱萸生品和甘草制品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和药效学试验。结果: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甘草汁用量以6倍于药材的甘草溶液进行闷润,以低于230℃炒制至干。毒性及药效研究:吴茱萸生品和甘草制品以40(g饮片).(kg体重)-1,b.w给小鼠一次性灌胃给药后观察7 d,各给药组的动物均未见明显异常;给小鼠灌胃给予0.6 g生药.kg-1(临床等效剂量)的吴茱萸饮片产品(生品、甘草制品)后,均可明显升高小鼠热板痛阈值;明显减少由冰醋酸诱导的小鼠腹膜刺激性扭体反应次数,对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对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也有一定延长作用。结论:生品吴茱萸和甘草制吴茱萸的毒性较低,甘草制吴茱萸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指纹图谱技术优选甘草炙吴茱萸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甘草炙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吴茱萸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技术,单因素试验考察甘草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4个因素对制吴茱萸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吴茱萸指纹图谱具有显著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药材-甘草100:6,闷润3h,180℃炒制10 min.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规范甘草炙吴茱萸炮制工艺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萸黄连的炮制辅料——吴茱萸汁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正交设计所得9个样品的含量,以吴茱萸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多少来评价提取方法的优劣。结果A3B2C1的工艺即浸泡60min,加12、9.6倍量水,提取40min,提取2次的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结论本研究为萸黄连的炮制辅料——吴茱萸汁的制备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吴茱萸不同炮制品的肝脏毒性作用,探讨吴茱萸的炮制减毒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和吴茱萸不同炮制品组(生吴茱萸、甘草制吴茱萸及盐制吴茱萸),各炮制品又分为6.5、3.25、0.65 g/kg剂量组,各组连续ig 15 d后处理,检测小鼠血清ALT、AST活力,肝组织中SOD、MDA、Na^+,K^+-ATP酶、Ca2+-ATP酶、TNF-α、IL-1β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生吴茱萸组能升高血清中ALT、AST含量,降低肝组织Na^+,K^+-ATP、Ca2+-ATP、SOD活力,升高MDA、TNF-α、IL-1β水平,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减弱,Bax蛋白表达增强;与生吴茱萸组比较,甘草制吴茱萸组、盐制吴茱萸组能降低血清ALT、AST含量,升高肝组织Na^+,K^+-ATP、Ca2+-ATP活力、SOD活力,降低MDA、TNF-α、IL-1β水平,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减弱。结论:甘草制和盐制可有效降低吴茱萸的肝毒性,减轻吴茱萸导致的肝损伤,其炮制减毒的机制可能与减轻肝组织氧化损伤,改善肝组织能量代谢,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以及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吴茱萸炮制前后生物碱及毒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生物碱为指标,对吴茱萸及不同炮制品进行了定性、定量比较。结果表明,吴茱萸及其炮制品均含主生物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辛内弗林。炒品总生物碱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炮制品;毒性实验显示吴茱萸毒性很小,炮制前后亦无显著差异,为筛选吴茱萸炮制工艺及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