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甘草废渣中黄酮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甘草查尔酮甲为对照对甘草渣中黄酮进行测定.结果:甘草查尔酮的回归方程为Y=6.212503×10-7X-8.179195×10-3(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2%,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甘草渣中黄酮及相关产品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中黄中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酸、甘草查尔酮A及甘草次酸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甘草转化成人中黄前后三萜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变化情况,评价人中黄样品的质量,为建立其科学制备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采集时间100 min,流速1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7 nm。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G检验3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批市售人中黄样品中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4~0.23,0.25~0.66,0.17~0.37,0.33~3.42,1.54~15.21,0.03~0.95 mg·g~(-1)。甘草中这6种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64,0.32,0.17,0.50,22.46,0 mg·g~(-1)。相比甘草,市售人中黄中甘草苷含量下降了98.17%,甘草素升高了40.63%,异甘草素升高了17.65%,甘草酸下降了76.80%,甘草查尔酮A升高了68.00%。甘草与人中黄具有本质差别,不同方法制备的人中黄及12批市售样品间均具有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当前市面流通的人中黄样品质量参差不齐、差异明显,可能是由于人中黄的制备工艺存在差异或原料甘草品种不同所致,且在某种程度上氨化环境对于人中黄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甘草中甘草查尔酮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使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以甲醇-水-冰醋酸(60:40: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 检测波长为372 nm,柱温 25℃.结果 甘草查尔酮A线性范围0.2~1.0 μg, r=0.999 2;精密度实验RSD为1.51 %;重复性实验RSD为2.54 %;稳定性实验RSD为1.72 %;平均加样回收率98.76 %,RSD=1.94 %.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甘草中甘草查尔酮A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乌拉尔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青  苗文娟  向诚  果德安  叶敏 《中草药》2012,43(10):1886-1890
目的 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RP-HPLC等技术对乌拉尔甘草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7-二甲基甘草黄酮醇(1)、甘草宁Ⅰ(2)、甘草香豆酮(3)、8-甲雷杜辛(4)、2'-hydroxyisolupalbigenin(5)、异驴食草酚(6)、去氢粗毛甘草素D(7)、glycyrin (8)、甘草酚(9)、刺甘草查耳酮(10)、甘草查耳酮B (11)、isoangustoneA(12)、甘草宁G(13)、5,7,4’-三羟基-6,8-二异戊烯基异黄酮(1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蒙古绣线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谢海辉  魏孝义  韦璧瑜 《中草药》1994,25(11):569-570,574
从蔷薇科植物蒙古绣线菊Spiraea mongolica Maxim.中分得6个单体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分析确定了其中5个成分的结构,它们分别是β-谷甾醇(I)、白桦脂醇(Ⅱ)、白桦脂酸(Ⅲ)、白桦脂酸3,5-二羟基肉桂酸酯(Ⅳ)和胡萝卜甙(Ⅵ)。这些化合物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草查尔酮类物质对结肠癌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AOM/DSS诱导结肠癌小鼠模型研究甘草查尔酮类物质对结肠癌的作用。结果:甘草查尔酮类物质可以显著缓解小鼠体重下降情况,并可以延长生存时间;实验结果还显示,甘草查尔酮能显著降低结肠湿重系数,呈剂量依赖性;可以显著降低肿瘤个数,高剂量组肿瘤平均抑制率可达到55.5%;结肠病理切片显示,甘草查尔酮高剂量组可以显著恢复DSS诱导的结肠炎坏死黏膜。结论:甘草查尔酮类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结肠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从多项指标上预防结肠癌的发生或缓解病变;甘草查尔酮类物质有望成为新型预防及治疗结肠癌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甘蒲祛斑凝胶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HC-C18色谱柱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05%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80%A;4~18 min,80%~65% A;18~22 min,65%~62% A;22~25 min,62% A,25~30 min,62%~55% A;30~35 min,55% A,35~45 min,55%~50% A;45~50 min,50%~55% A;50~60 min,55%~80% A),柱温30 ℃,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6,368 nm。结果: 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 4~0.403 2 (r=1),0.039 4~0.315 2 (r=1),1.638~8.192 μg (r=0.999 9);甘草素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 1.7%;异甘草素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 1.2%;甘草查尔酮A平均回收率为97.68%,RSD 1.0%。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甘蒲祛斑凝胶中3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刺五加中分得3种单体成分。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分别确定它们的结构为硬脂酸,白桦脂酸和苦杏仁甙。  相似文献   

9.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胀果甘草的乙醇粗提物中分离纯化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的结构用1H-NMR、13C-NMR、UV、FTIR和EI-MS鉴定。纯度用HPLC方法测定,采用归一化计算。分离采用的溶剂系统为正己烷-氯仿-甲醇-水(5:6:3:2),上相做固定相,下相做流动相,流动相流速为1.8 mL/min,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的纯度分别为95.0%和98.8%。纯化采用的溶剂系统为正己烷-氯仿-甲醇-水(1.5:6:3:2),上相做固定相,下相做流动相,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纯化后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的纯度分别为99.1%和99.6%。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重现性好,可做为高纯度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化学对照品的制备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背越橘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硅胶柱色谱反复层析从黄背越橘的乙酸乙酯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熊果酸(ursolic acid,Ⅱ),蒲公英萜醇(taraxerol,Ⅲ),蒲公英萜酮(taraxerone,Ⅳ),木栓酮(friedelin,Ⅴ),木栓醇(friedelinol,Ⅵ),19,24-d ihydroxyurs-12-en-3-one-28-oic ac id(Ⅶ).  相似文献   

11.
甘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耿  黄绮韵  张甜  梅玉丹  唐曦阳  孟鹤  于洋  戴毅  姚新生 《中草药》2019,50(21):5187-5192
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硅胶、ODS、凝胶等多种柱色谱,结合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6,7-三羟基-2′-甲氧基查耳酮(1)、3′,4′,5,7-四羟基-8-(3-羟基-3-甲基丁基)-异黄酮(2)、异甘草素(3)、异甘草苷(4)、刺甘草查耳酮(5)香豌豆酚(6)、芒柄花苷(7)、2(S)-3′,5′,7-三羟基二氢黄酮(8)、南酸枣苷(9)、4′,7-二羟基黄酮(10)。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异甘草查耳酮B和甘草异黄酮G,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甘草查尔酮A是从甘草根中提取出来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目前最受关注的是其抗肿瘤活性,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甘草查尔酮A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豨莶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桂新  王峥涛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4):1854-1857
 目的研究豨莶草乙酸乙酯部位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运用波谱技术解析鉴定结构。结果从豨莶草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中1个查尔酮类化合物为3′,5′,β-三羟基-3,4,4′,α-四甲氧基查儿酮(3′,5′,β-trihydroxy-3,4,4′,α-tetramethoxy-chalcone,1),5个二萜类成分分别为奇任醇(kirenol 2),豨莶精醇(darutigenol 3),豨莶酸(siegesbeckicacid 4),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羧酸(ent-16β,17-dihydroxy-19-kauranoicacid 5),对映-17-羟基贝壳杉烷-19-羧酸(ent-16αH-17-hydroxy-19-kauranoicacid 6),1个甾醇类化合物为豆甾醇(stig-masterol 7)。结论3′,5′,β-三羟基-3,4,4′,α-四甲氧基查儿酮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谭冰心  彭光天  于思  冼建春  廖昌恒  何细新 《中草药》2017,48(10):2024-2027
目的对毛麝香Adenosma glutinosum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经现代波谱数据分析以及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毛麝香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白桦脂醇(2)、3β-羟基-乌苏烷-11-烯-13β,28-内酯(3)、乌苏酸(4)、对羟基苯甲酸(5)、反式对羟基肉桂酸(6)、对羟基苯甲醛(7)、富马酸(8)、己二烯二酸(9)、5,6-二羟基-7,8,4′-三甲氧基黄酮(10)、7-羟基胡椒酮(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毛麝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现代精神疾病发病率的激增,抗抑郁药的应用增加。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抗抑郁药诱导的肝损伤已经逐渐成为严重的健康负担。此外,由于人们对抗抑郁药肝毒性的认知大多来源于药物警戒和临床病例报告,而缺乏观察性的研究,所以对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在该研究中,抗抑郁药帕罗西汀(paroxetine)直接触发了炎症小体(inflammasome)的活化,表现为caspase-1的成熟和下游效应因子interleukin(IL)-1β的分泌,并且这种活化可以经甘草活性成分刺甘草查尔酮(echinatin)的预处理完全阻断。另外,研究还发现,刺甘草查尔酮有效地抑制了帕罗西汀诱导的炎症小体非依赖性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产生。从机制上讲,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tROS)的累积是帕罗西汀诱导炎症小体活化的关键上游事件,并且可以被刺甘草查尔酮显著抑制。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介导的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idiosyncratic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IDILI)模型中,LPS与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共同暴露于小鼠触发了炎症小体的异常活化从而诱导了特异质肝毒性,而这种损伤可以通过刺甘草查尔酮预处理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此研究还发现甘草的多种活性成分对帕罗西汀触发的炎症小体活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多种抗抑郁药诱导的炎症小体异常活化可以被刺甘草查尔酮预处理完全阻断。总而言之,该研究为抗抑郁药诱导肝损伤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为抗抑郁药肝毒性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云南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东英  张如意 《中草药》1994,25(10):507-508,513
继前文,从云南甘草Glycyrrhizayunnanensis的氯仿提取部分又分出6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后莫紫檀素(hemopterocarpin,Ⅰ)、美迪紫檀素(medicarpin,Ⅱ)、芒柄花素(formononetin,Ⅲ)、4'-甲氧基-4-羟基查耳酮(4'-met-hoxy-4-hydroxychalcone,Ⅳ)、云南甘草皂甙元B(glyyunnasapogeninB,V),均为首次从云南甘草中分得。此外还分得了β-谷甾醇(Ⅵ)。  相似文献   

17.
乌拉尔甘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青  苗文娟  向诚  果德安  叶敏 《中草药》2014,45(1):31-36
目的 研究产自内蒙古杭锦旗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根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RP-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乌拉尔甘草根95%、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甲基山柰酚(1)、染料木素(2)、柚皮素(3)、甘草异黄酮甲(4)、甘草利酮(5)、异芒柄花素(6)、半甘草异黄酮B(7)、3′-异戊烯基染料木素(8)、黄羽扇豆魏特酮(9)、甘草黄酮醇(10)、黄宝石羽扇豆素(11)、甘草异黄酮乙(12)、异甘草黄酮醇(13)、甘草宁H(14)、粗毛甘草素 A(15)、甘草西定(16)、粗毛甘草素D(17)、香豌豆酚(18)、7-甲基羽扇豆异黄酮(19)。结论 化合物1681819为首次从甘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12141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多序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Hand.-M azz.)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多序岩黄芪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1)白桦脂酸,(2)二十六碳酸,(3)蔗糖。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卓实  江川  黄玉芳  潘艳琳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10):1397-1399
目的:研究甘草配伍能减轻黄药子对人肝细胞(LO2)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经二乙酸荧光素(FDA)染色后的LO2细胞进行实时动态荧光强度检测。通过比较荧光强度的降低率来考察黄药子及其甘草配伍后含药血清在短时间内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LSCM记录细胞荧光强度变化,在10 min扫描停止时,黄药子各组荧光强度降低率与空白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甘草配伍组对荧光强度的影响较黄药子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组无差异(P0.05)。结论:黄药子含药血清短时间内即影响肝细胞膜通透性,甘草配伍后可明显减弱损伤作用,黄药子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可能是其对肝细胞膜的直接损伤作用,甘草配伍减毒作用与此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甘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宗耀  牛李义  梁喜爱 《河南中医》2010,30(12):1235-1236
目的:通过对甘草四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甘草次酸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文献,分类进行探讨。结果:甘草中不同的4种化学成分具有各自的药理活性,甘草次酸是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结论:进一步全面进行甘草成分的药理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