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辨证论治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IR的特点及优势。方法:选择2型耪尿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二甲双胍组和中医辨证治疗组,分别予以治疗。测定空腹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中医科征治疗组IA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二甲双胍组相当,其TG、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IAI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气阴两虚组TG、TNF-α下降较著(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IR有改善作用,与二甲双胍组相当,其可通过改善血脂、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等受体后因素来改善IR。不同的证型,用不同的方药对IR皆有改善作用,并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吡格列酮,治疗组中医辨证治疗。观测和评估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ins、Homa-IS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升高。[结论]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吡格列酮和中药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结果:中医辨证论治对Homa-IS有改善作用,与吡格列酮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方面,辨证论治优于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重视从脾论治的思路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刘承琴  赵建群 《新中医》2003,35(9):28-29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其标志是高胰岛素血症,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脂、高粘血症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中医辨证多湿、多痰、多瘀。脾虚湿盛是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是胰岛素抵抗的病理产物。因此,临床上应重视从脾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标本兼治,分期分型论治。早期健脾益气、化湿清热;中期健脾化痰、活血祛瘀;晚期健脾补肾、化痰逐瘀通络,  相似文献   

5.
张伟  董朝侠  田强  党毓起 《四川中医》2012,(12):154-156
本文从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两个方面对近年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可知,目前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主要以健脾、补肾、疏肝、益气养阴、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等为主,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始动因素,多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全程。从发病根本、病理产物方面进行阐述,认为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应该抓住脾虚这一病机,提出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可以为中医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燥热,湿热困脾和阳虚湿瘀3型。另选6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等,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将这些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对应起来,探讨不同证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湿热困脾型最为多见,阴虚燥热型病程最短。各组ISI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湿热困脾型最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HbA1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湿热困脾型最高,TC、TG湿热困脾型均高于其它证型。结论: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型有从阴虚燥热证经湿热困脾证向阳虚湿瘀证发展的趋势,胰岛素抵抗的程度随着病程的发展而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湿热困脾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且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紊乱在胰岛素抵抗发生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特点和中药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例进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观察。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病例辨证分型,按证型对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分组治疗,随机选取2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西药(二甲双胍)治疗,其余120例患者在西药基础上按证型分别加用相应中药汤剂,各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全部病例主要辨为阴虚燥热型、湿热(痰浊)困脾型、气阴两虚型、瘀阻脉络型。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观察组指标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组内比较,阴虚燥热型和瘀阻脉络型疗效显著好于其他两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机主要有阴虚燥热、湿热(痰浊)困脾、气阴两虚、瘀阻脉络等,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肯定,临床应结合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9.
张芳  闫镛 《河南中医》2016,(12):2084-2086
闫镛教授认为,脾虚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形成的基本病机,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变证则与痰湿、瘀血密切相关,痰瘀互阻证可作为胰岛素抵抗的独立证型或兼证,是其形成的主要病机。闫镛教授从痰瘀论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以健脾化痰、活血祛瘀法组方用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浅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学刊》2005,23(2):280-281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从虚从瘀论治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以气阴两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气虚以脾气虚为主,阴虚以肾阴虚为多;中医辨治以虚为本,兼顾痰瘀,从虚从瘀着手,运用益气养阴、祛瘀泄浊之法,可减轻、消除胰岛素抵抗,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改善IR,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贯穿于T2DM治疗的全过程。近年来随着中医对糖尿病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医药在改善T2DMIR、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不断显现。2006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以中药临床辨证加减治疗34例T2DM患者,在改善IR方面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老年2型糖尿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生活模式的改变,人类寿命的延长,该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有关资料显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50岁以下人群的4倍,65岁为患病高峰,可见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并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老年2型糖尿病多数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很多患者常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由于起病隐匿,很多患者难以得到及时确诊,且老年患者多伴有各种慢性并发症,其病程长,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并不是以糖尿病就诊,而常常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肾病、神经病变、视力减退、下肢坏疽等病首诊于其他科室,通过并发症就医而发现糖尿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且合并各脏器功能衰退的临床表现,老年人机体脏腑功能衰退,阴阳失调,气血精微损耗。临床治疗中要分清主次,辨证论治,结合患者舌苔、脉象、临床表现,四诊合参,正确选用中医中药,才能取得良好疗效。其病机的本质是虚实夹杂,以虚为本。气血亏虚,阴阳失调,脾肾两脏虚衰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张建军  张权 《山东中医杂志》2012,(9):664-665,69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强化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从肝脾辨证加用中药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较好,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高达10. 9% [1] ,其中以2 型糖尿病为主.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全过程[2].因此,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  相似文献   

16.
运脾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以中虚脾弱为本,痰、瘀、湿困为标,病机为升降失司,治疗从脾从瘀着手,建立运脾活血之法,选择《脾胃论》之清暑益气汤加味为基础方治疗,可获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炎症、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炎症学说在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认为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涉及到的炎症因子主要有白细胞、单核细胞、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系列、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等。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胰岛素抵抗及其继发的代谢紊乱是产生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共同发病基础。现代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不仅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一个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因素,也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特征之一。2型糖尿病是最具典型性的IR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导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主要机制之一,所谓胰岛素抵抗(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即机体对一定剂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状态。对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祖国医学并没有明确指出,一般认为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于世家教授从事内分泌临床研究工作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很好地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类型的糖尿病,而对于本病于师亦有其独到见解。于师认为作为基本病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贯穿于糖尿病的整个病程中,由饮食不节,嗜食肥甘,醇酒辛辣,加之怠惰懒动,或兼情志不遂,年老久病,劳欲过度所致。主要以脾气亏虚为本,痰湿壅盛为标,也可见胃热炽盛,湿热内蕴等病理特点。病变部位主要在脾。临床治疗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灵活化裁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化痰祛湿,标本兼治。于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强调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从脾胃着手,补其不足,祛其有余,化其痰湿。并将本病分为胃热滞脾,痰湿困脾两种证型,主张在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减轻肥胖患者体重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型分别采取清胃泻火,补气健脾,祛湿化痰的治疗原则,同时配合使用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糖,调脂等作用的西药,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降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一般认为是防治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而非单一的降糖,即中医药的作用机制是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及其综合防治效用,故而有人提出,中医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采用中医药方法与手段早期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应当具备了理论基础的可能性,近十几年来的相关研究也显示了这一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