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全身及气管局部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下降的关系。②方法 对4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A组),30例稳定期COPD患者(B组),15例健康吸烟者(C组)进行痰诱导及肺功能测定,并检测其血浆和诱导痰中MDA、GSH含量及SOD、GSH—PX的活性。③结果 A组、B组、C组间血浆和诱导痰MD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血浆和诱导痰GSH含量、SOD、GSH—PX活性呈上升趋势;血浆MDA、GSH含量,SOD、GSH—PX活性与肺功能FEV1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78、0.799、0.7383(P〈0.05);诱导痰MDA、GSH含量,SOD、GSH—PX活性与肺功能FEV1相关系数分别为:-0.776、0.778、0.788、0.800(P〈0.05)。④结论 COPD患者在全身水平和气道局部均存在氧化/抗氧化失衡,尤以急性加重期患者更为明显;COPD患者氧化应激增加是导致肺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黄芩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脂代谢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芩提取物对STZ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和抗氧化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取80只健康的昆明小白鼠,随机挑选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其余小鼠复制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黄芩提取物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每组9只。按剂量分组给药。30d后观察黄芩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脂、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GSH—PX活性的影响。检测血清中TC、TG、HDL—C、LDL—C水平及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GSH—PX活性。结果黄芩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血清TG水平(P〈0.01或P〈0.05);可一定程度的提高HDC—L水平,降低LDL—C水平,但无显著性;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小鼠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结论黄芩提取物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紊乱具有调节作用;对肝脏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膜血液透析对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以及复用透析膜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将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分为血仿膜(HE)、聚砜膜(PS)二个组,各12例。于第1次透析前、第13次及第25次透析前空腹取血,分别测定血浆中丙二醛(MDA)、谷胱苷肽(GSH)、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及Vit—E。对不同透析膜一次性应用及复用血液透析4周前后氧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血仿膜一次性应用血透4周后患者血浆MDA含量较4周前显著下降(P〈0.05),GSH、Vit—E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聚砜膜一次性应用血透4周后患者血浆Vit—E含量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较4周前下降(P〉0.05),GSH、SOD水平升高(P〉0.05)。二组不同透析膜一次性应用血透4周后氧化指标相比较,血仿膜与聚砜膜相比较MDA明显降低(P〈0.05),GSH较聚砜膜组明显升高(P〈0,05);血仿膜复用血透4周后患者血浆MDA含量较4周前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Vit—E含量下降(P〉0.05)。聚砜膜复用血透4周后患者血浆MDA含量较4周前显著升高(P〈0.05),GSH、SOD、Vit—E含量下降无显著性(P〉0.05)。不同透析膜复用透析4周后对氧化指标的变化差值进行比较,血仿膜组患者血浆的MDA含量增加的幅度及GSH的降低幅度,与聚砜膜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血仿膜一次性应用透析联合口服Vit—E与聚砜膜组相比能够有效改善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二种透析膜复用后均显著增加了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聚砜膜透析器复用后其抗氧化能力优于血仿膜透析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降糖药物选用胰岛素+吡格列酮,对照组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其他常规治疗药物中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他汀类、维生素C、维生素E等药物。疗程3个月。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于清晨空腹抽血,留取标本,分别用于血清硝化酪氨酸(NT)、12(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S)-HETE]、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的测定。结果70例病人共有65例完成了本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NT和12(S)-HETE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后两组相比治疗组NT和12(S)-HETE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分别〈0.01和〈0.05)。两组病人治疗后抗氧化指标GSH和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提高(P分别〈0.05和〈0.01),治疗后两组相比治疗组GSH和GSH—PX升高水平高于对照组(P分别〈0.01和〈0.05)。在治疗中无一例病人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具有独立于降血糖作用外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血中氧化应激指标NT和12(S)-HETE水平,并升高GSH和GSH—PX抗氧化指标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及蛋白羰基含量,评价蛋白氧化损伤程度。方法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1组)、糖尿病肾病组(DN2组),并设健康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oxidationproteinproducts,AOPPs)、蛋白质羰基含量(proteincarbonyl,pco)水平。结果DM组血AOPPs、PCO较NC组明显升高,DN组患者血AOPPs、PCO较DM组明显升高,且随着肾病的进展AOPPs、PCO逐渐升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氧化损伤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明显加重,而且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蛋白氧化损伤进一步加重,蛋白氧化损伤产物积累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中犬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和PDTC组(P组,n=6),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25ms/kg麻醉后建立ECC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P组于ECC前静脉注射PDTC20mg/kg,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ECC前、阻断主动脉60min、开放主动脉30min和60min时,测定心肌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线粒体肿胀度(MSD)。结果与ECC前比较,两组阻断主动脉后SOD、GSH—PX及T—AOC均降低(P〈0.01),MDA和MSD含量均升高;开放主动脉后C组SOD、GSH—PX及T—AOC均降低(P〈0.01),MSD和MDA含量均升高(P〈0.01);P组在开放主动脉60min时SOD、GSH—PX、T—AOC、MSD和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在阻断主动脉60min时和开放主动脉后SOD、GSH—PX及T—AOC均显著高于C组(P〈0.01),MSD和MDA含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ECC中使用PDTC可提高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减轻心肌线粒体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和C-反应蛋白(CRP)与T2DM合并高血压、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32例T2DM患者,分成单纯DM组、DM合并高血压组和DM肾病组,测定血UA、CRP、Cr、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和血脂水平。结果DMEH组和DN组血uA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DN组血C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DM组(P〈0.001,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UA与DBP、TG、Cr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血UA与FINS呈正相关;CRP与FPG、UAER和Cr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尿酸和CRP可能参与T2DM高血压及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动态监测可作为DMEH和DN的预告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脂检测的价值。方法测定110例糖尿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水平。结果正常尿白蛋白组血脂各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量白蛋白组TG、LD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大量白蛋白组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P〈0.01)。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1),血T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脂水平随糖尿病肾病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且随病程迁延而加重。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脂变化及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ACR)将19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临床DN组、晚期DN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尿清蛋白肌酐比、血脂、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AI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 (1)与无糖尿病肾病组比较,DN各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降低(P〈0.05)。(2)ACR与TC(r=0.285,P〈0.01)、LDL—C(r=0.321,P〈0.01)、ApoB(r=0.345,P〈0.01)呈正相关,与HDL—C(r=-0.378,P〈0.01)、ApoA(r=-0.268,P〈0.01)、ISI(r=-0.305,P〈0.01)呈负相关。结论 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IR)可能与2型DN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源性P物质(SP)对糖尿病(DM)大鼠胃肠功能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0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2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DM+SP组。DM组:经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DM大鼠模型;DM+SP组:SP(10μmol/g)灌胃6W后,测胃肠推进率及血清SOD、MDA值。结果DM大鼠胃肠推进率、血清SOD均降低,MDA升高(P〈0.05);SP提高DM大鼠胃肠推进率及血清SOD值,降低血清MDA值(P〈0.05)。结论SP增强DM大鼠胃肠功能,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抗氧化物质VitC、VitE和SOD对糖尿病大鼠体内抗氧化酶和丙二醛的改变,进一步探讨抗氧化活性变化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用腹部皮下注射四氧嘧啶的方法对SD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观察抗氧化物质对糖尿病大鼠血清SOD、GSH—Px、CAT、MDA的影响,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的指标血糖、胰岛素、c肽的改变。结果抗氧化物质具有升高糖尿病大鼠SOD、GSH—Px、CAT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的作用,从而改善了血糖、胰岛素、c肽等糖代谢指标。结论抗氧化物质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改善糖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NO,ET,TXA2,PGI2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I2(PGI2)在糖尿病性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DM)患者74例(男35例,女39例,其中DN组男19例、女17例)和正常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测定血浆NO,ET,TXB2,6-keto-PGF1α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NO,6-keto-PGF1α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ET,TXB2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NO低于2型糖尿病组(P〈0.05),血浆ET,UAER高于2型DM组(P〈0.05)。结论:NO与ET,TXA2与PGI2失衡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 )并发不同程度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186例T2DM患者按照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 T2DM 组(SDM 组,62例)、微量组(NA组,60例)、大量组(MA组,64例),另取24 h UAER正常者作对照(NC组,60例)。分别检测PCX、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其他3组比较,MA组VEGF、PCX及MDA水平最高(P<0.01),SOD和GSH‐px水平最低(P<0.01,P<0.05)。VEGF、UAER、HbA1c是尿PCX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尿PCX 及血VEGF 与氧化应激相关,氧化应激与足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肾病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2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名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将组间的CRP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糖尿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DN、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与EDN组相比亦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CRP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1)。结论:CRP水平在T2DM组和并发DN组中逐渐增高,表明其可能是T2DM和DN发生的危险因素,CRP与糖尿病及其血管慢性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陈勇  张宁  饶爱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2):3453-3454,3457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DNTB法对22例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组)和29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GSH—PX活性进行测定,用TBA法测定其MDA的含量。结果 血浆GSH—PX含量COPD组小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DA的含量COPD组较对照组增高,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存在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的失调,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易晔  卢远航  冀倩倩 《重庆医学》2015,(19):2667-2669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50例,分为HFHD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组,每组各25例。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LFHD组患者血IL‐6、TNF‐α、hs‐CRP、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SOD、GSH‐Px显著降低(P<0.05);HFHD组与治疗前相比,IL‐6、TNF‐α、hs‐CRP、MDA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OD、GSH‐Px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长期LFHD可加重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及炎性反应,HFHD可缓解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CⅣ)水平的变化及其受辛伐他汀干预的反应。方法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组)40例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组)48例。早期DN组又分为2个亚组,常规治疗组24例和辛伐他汀治疗组24例。采用EuSA法测定患者血清TGF-β1、CⅣ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早期DN组患者血中TGF-β1、CⅣ水平有明显升高(均P〈0.05),且与UAER呈明显正相关(P〈0.05),TGF-β1与CⅣ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中TGF-β1、CⅣ水平及UAER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TGF-β1、CⅣ水平在早期DN中显著升高,辛伐他汀能降低其血清TGF-β1、CⅣ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肾小球率过滤(GFR)、NAG酶与尿泛素核糖体结合蛋白52(UBA52)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患者101例,分为正常对照组(n=22)、糖尿病组(DM组,n=20)、糖尿病肾病组(DN组,n=59),分别测定血与尿UBA52、NAG酶、d1微球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对3组各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尿UBA52的关系。结果 (1)DN组NAG酶、α1微球蛋白、GFR、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尿UBA52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NAG酶、α1微球蛋白、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和DN组比较,GFR在DN组中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UBA52水平在DM和DN组中均有升高,尿UBA52在DN组中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NAG酶、糖化血红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对尿UBA52的升高有影响。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增高、肾小球率过滤增加、NAG酶增高可导致尿UBA52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即刻及术后24h检测两组血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MDA水平升高较明显(P〈0.05),术后24h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MDA水平较术后24h较明显升高(P〈0.05)。与OC组相比,LC组患者血MDA水平在手术结束即刻显著升高(P〈0.05),而术后24h明显低于OC组(P〈0.05)。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SOD活性在术后24h显著降低(P〈0.05)。与OC组相比,血浆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但在术后24h明显升高(P〈0.05)。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GSH—Px活性明显下降(P〈0.05),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血GSH—Px活性在术后24h显著降低(P〈0.05)。与OC组相比,LC组血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但在术后24h明显升高(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由于CO2气腹导致氧化应激产生,但术后恢复速度比开腹胆囊切除术快。  相似文献   

20.
丹参酮ⅡA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3例(其中51例完成研究)为DM组,选取糖耐量正常的健康体检者(OGTT正常)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组在原降糖的基础上,每日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g,共2周。于治疗开始时和治疗后2周,抽取早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氧(ROS)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等。观察DM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相关临床指标并与NC组作比较。结果DM组的ROS和MDA显著高于NC组(P〈0.05或P〈0.01),而GSH和SOD显著低于NC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DM组患者的ROS和MDA明显下降(P〈0.05)、GSH和SOD明显升高(P〈0.05),经校正血糖变化值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可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