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肇庆市学龄前儿童弱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通过对我市16所市直幼儿园儿童的眼部检查,了解我市幼儿园儿童弱视患病情况,为制定群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并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对眼球无器质性病变,视力不足0.8者,经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验光,矫正视力≤0.8者定为弱视。结果:受检儿童4461例,弱视患病率为6.16%,初诊率为83.27%。男女及不同年龄组间弱视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弱视类型以屈光不正性为主,占74.55%,弱视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占88.36%。结论:学龄前儿童弱视的漏诊、漏治率较高,需加强儿童眼保健工作,定期对儿童进行视力、斜视、弱视普查,是发现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唐山市学龄前儿童弱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唐山市儿童弱视患病情况,更好地开展弱视防治工作。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行眼部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视力≤0.8者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矫正视力≤0.8者列为弱视。结果:普查5 312名儿童,弱视患病率3.88%,首检率69.00%,各年龄组之间,男女之间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定儿童眼保健常规,家长接受眼保健知识宣教,定期对幼儿进行视力普查,发现视力低下者督促其及早、彻底治疗可以有效防治弱视。  相似文献   

3.
2007年广西玉林市城区2133名儿童弱视普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普查和分析玉林市城区幼儿园儿童弱视分布状况,为弱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本地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儿童视力箱对幼儿园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发现视力不良儿童进行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矫正屈光不正,确定弱视儿童,并进行弱视治疗干预。【结果】幼儿园男童1 108名(2 216眼)弱视普查,弱视眼患病率为6.14%,双眼弱视占弱视百分率为84.21%;女童1 025名(2 050眼)弱视普查,弱视眼患病率为5.75%,双眼弱视占弱视人数的86.96%。左眼单眼弱视患病率比右眼高。【结论】使用儿童视力箱对幼儿园儿童进行视力检查,使用复方托吡卡胺作睫状肌麻痹剂是弱视普查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韩琪媛  刘伟革 《中国校医》2003,17(4):353-354
儿童中弱视患病率达 2 %~ 4 % ,常导致严重的视功能障碍 ,矫治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将 1991~ 2 0 0 1年在沈阳地区治疗儿童屈光性弱视的效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沈阳铁路局管内幼儿园、沈阳市区内大型幼儿园在托儿童视力普查检出的视力低下者 ,经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用 1%阿托品膏散瞳双眼 ,连续 3d ,睫状肌完全麻痹后检影、配镜。瞳孔恢复戴镜 3周后复查 ,矫正视力≤ 0 .8者确定为矫治对象[1] ,年龄 3~ 12岁 ,共 4 93例 ,85 9只眼。1.2 治疗方法 ①根据验光结果 ,确定弱视程度 ,配戴相应眼镜。遮盖健眼 ,以强化训练患…  相似文献   

5.
嘉兴市学龄儿童弱视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嘉兴市学龄前儿童视力水平及弱视患病率 ,唤起社会各界对儿童眼保健的重视 ,及早发现和治疗弱视 ,我们于1999年 4月对嘉兴市区托幼机构进行儿童弱视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嘉兴市区入幼儿童共 1115名 ,年龄 3~ 5岁 ,其中男 5 6 4名 ,女 5 5 1名。1.2 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小数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 ,对裸眼视力 <0 .9者 (双眼或单眼 )由眼科医生进一步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同时以表 1 各年龄组视力低下及弱视患病率年龄 (岁 )受检人数视力低下数视力低下率 (% )弱视人数弱视患病率 (% )3 1 0 7 4945.7…  相似文献   

6.
儿童弱视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时期是生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阶段 ,弱视是儿童发育期中常见的眼科疾患。我院自 1995年以来采用Cuppers后成像法 +传统遮盖法治疗儿童弱视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 180例 2 48只眼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年龄在 4~ 12岁 ,眼球无器质性病变 ,双眼矫正视力≤ 0 .8者。1.2 弱视分类程度 矫正视力 0 .6~ 0 .8为轻度弱视 ,0 .2~ 0 .5为中度弱视 ,矫正视力≤ 0 .1为重度弱视。1.3 治疗前检查 治疗前检查裸眼远视力、近视力、眼位及眼底 ;同视机检查视功能 ;观测镜检查注视性质 ,均以 1%阿托品眼膏点眼 ,进行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查门诊弱视儿童,并分析其形成因素。方法由眼科医生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裸眼视力低于1.0者,用1%阿托品眼膏滴双眼2次∕d,连续7天后,专人利用自动验光仪进行电脑验光及检影验光,查矫正视力≤0.8为弱视,分析弱视类型构成比及各年龄组弱视患病率。结果筛查2011-2013眼科门诊3~5岁学龄前儿童2 389人,确诊弱视128人189眼,患病率为3.60%,造成弱视的原因有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及白内障、上睑下垂导致的形觉剥夺性弱视。结论预防弱视从学龄前做起,弱视的早期发现主要靠家长、幼儿园、学校、医院的紧密配合,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社区学龄前儿童初级眼保健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视力和眼病情况,探索建立社区学龄前儿童初级眼保健模式。方法整群抽取上海徐汇区1个社区10所托幼机构,入园对2134名社区幼儿园儿童行远视力检查,视力可疑异常者转诊至社区医院做进一步睫状肌麻痹下自动电脑验光、主觉验光和其他眼科检查。结果入园初筛检查完成1782人(83.5%),832人(49.6%)视力可疑异常转诊至社区医院,转诊应答率为51.8%。1782名2—6岁儿童视力达到“正常视力”5.0的比例分别为0.0%、1.3%、6.1%、22.1%、39.6%.50%百分位数视力值依次为4.6、4.7、4.8、4.9和4.9。1676名3~6岁儿童近视、远视、散光和弱视患病率估计分别为2.4%、4.6%、8.8和3.8%%。以视力指标筛查弱视的特异度为52.3%,对需转诊儿童进行视力复测后再转诊的弱视筛查特异度为73.3%。每位儿童入园初筛成本为4.5元.每位弱视儿童发现成本为357.0元。结论上海市康健社区幼儿园儿童群体屈光不正和弱视人群占有一定比例。可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眼视光专科资源支持的儿童初级眼保健模式。  相似文献   

9.
刘明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478-3479
目的:调查清远市区学龄前儿童斜视、弱视患病情况,为防治、保护儿童视力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清远市区12所幼儿园5 01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筛查,筛选出屈光异常者,进一步用1%阿托品散瞳检影,测定矫正视力,确诊弱视。其他形觉剥夺、斜视性弱视,直接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定视力。用角膜映光法、交替遮盖法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筛选斜视。结果:5 011名受检儿童中,弱视患病率为2.75%,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患病率为2.57%,形觉剥夺性弱视患病率为0.06%,斜视性弱视患病率为0.12%。3岁~组与4岁~组儿童弱视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不正性弱视检出率高于其他类型弱视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应定期进行屈光筛查以及对需要治疗者进行早期治疗,避免斜视、弱视的发生,对儿童视力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如何巩固弱视治疗儿童治愈后的远期效果问题加以讨论。资料和方法1 治疗对象 ;年龄在 4~ 14岁 ,眼球无器质性病变 ,双眼矫正视力≤ 0 8者。2 弱视分类程度 :矫正视力 0 6~ 0 8者为轻度 ,0 2~ 0 5者为中度 ,矫正视力≤ 0 1者为重度。3 治疗前检查 :治疗前检查裸眼远视力、近视力、眼位及眼底 ;用同视机检查视功能 ;观测镜 (Visuscope)检查注视性质 ,均以 1%阿托品眼膏点眼 ,充分麻痹睫状肌 ,进行视网膜检影 ,记录屈光度数。4 治疗方法 :我们采用后像镜Euchyscope照弱视眼。黑斑 3°对准黄斑部中心凹一分钟 ,同时遮盖健眼 ,…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1995年以来使用系列家用儿童弱视治疗器,使弱视儿童在医生指导下家庭治疗,定期复查,经近3年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按1985年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会会议规定,几眼部无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而致远视力低于0.9并不能矫正者为弱视。弱视程度分为:视力0.6—0.8者为轻度,视力0.2-05者为中度,视力<01者为重度。病例选择为南阳市卧龙区部份小学(含小学学前班学生)。体检普查发现视力低于正常并检查确诊为弱视者共450例480只眼。其中男性250例270只眼,女200例210日日月_仁龄为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查1 092例学龄前儿童视力及眼位状态,了解弱视、斜视患病情况,以期对学龄前儿童的异常视觉状态早发现、早治疗。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所幼儿园1 092例4~6岁儿童,应用缪氏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 眼位检查采用33 cm角膜映光法和遮盖法;凡眼位可疑及视力低常的儿童采用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并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 【结果】 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率为1.8%,斜视患病率为2.2%。 【结论】 弱视及斜视仍然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眼病,加强预防和完善诊治是社区眼保健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3.
濮阳市儿童弱视患病状况及其屈光状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濮阳市4~7岁儿童弱视患病情况、特点及其与屈光状态的关系,为制定儿童弱视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筛查出视力低于4.9的儿童,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查.根据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中心制定的<儿童弱视防治技术服务规范>进行诊断、评价和分析.结果濮阳市儿童弱视患病率为3.68%,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病率最高(57.14%),其次是斜视性弱视(27.16%)和屈光参差弱视(19.75%),形觉剥夺性弱视最少.儿童弱视大部分伴有屈光不正,以远视和远视散光所占比例最大(77.14%).矫正视力与两眼屈光差值呈负相关(r=0.436,P<0.05),与屈光度值相关不显著(r=0.001,P>0.05).结论屈光不正是引起弱视的主要原因.学龄前是弱视的高发阶段,建立儿童眼科保健制度,定期进行视力普查,及早发现和矫正屈光不正,正规治疗各型弱视是防治儿童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肇庆市端州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为保护儿童视力、防治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1-2010年肇庆市端州城区12所幼儿园4~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和屈光状态筛查资料。结果:共筛查学龄前儿童36778名,发现视力低常儿童6361名,视力低常率为17.30%;发现弱视儿童757名,弱视患病率为2.06%。不同年份的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7,P=0.993);不同级别幼儿园的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P=0.351);不同年龄组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有降低的趋势;不同性别的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P=0.149)。视力正常及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状态均以远视为主,患病率分别为88.68%和82.20%,近视患病率分别为2.80%和11.00%,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患病率逐渐降低,近视患病率逐渐升高。正视率和混合散光患病率较低,且没有年龄间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以远视为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率不断提高,应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根据学龄前儿童视力变化特征,确定不同时期的防治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眼病,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现对在我院治疗3年以上,资料完整并进行随访的弱视儿童171例309眼。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987年至1993年间在我院就诊的弱视患儿171例,其中男93例,女78例,年龄最大者10岁。最小者3岁,双眼发病138例,单眼者33例,诊断前常规查视力,眼位、眼前节检查,并用Atropine眼膏散瞳骏光以确定患儿屈光状态,再行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并确定注视性质,矫正视力低于0.9者即被确诊为弱视。其中轻度弱视69眼,中度207眼。重度33眼,屈光不正性弱视186眼,斜视性弱视8…  相似文献   

16.
蚌埠市儿童弱视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市儿童弱视患病状况,开展弱视防治工作,1996年我们随机抽取市内2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一年级4-7岁儿童640名进行了弱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4-7岁儿童640名中,男性308人,女性322人,平均5.3岁。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所有的儿童均用角膜映光法及遮盖法检查眼位,并检查眼球运动,同时进行外眼检查。凡视力低于1.0者均到医院眼科复查视力,用1%阿托品眼水每日3次,连续3天后电脑验光及视网膜检影验光。屈光间质及眼底正常而矫正视力50.8者,确诊为弱视。弱视程度与类型按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中心lo…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门市异常视力儿童屈光状态。方法对江门市幼儿园的8510名3~6岁儿童进行视力普查。对单眼裸眼视力<0.9者(1116例2232只眼)的屈光状态及弱视患儿的屈光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屈光不正总患病率为13.01%;远视、混合散光、近视患病率依次为9.85%、2.36%、0.80%(P<0.05);轻、中、重度屈光不正患病率依次为7.34%、3.96%、1.70%(P<0.05);屈光不正有年龄特点(4岁组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弱视患病率为3.74%;弱视首次检出率为88.23%。结论远视性屈光不正是导致弱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3~12岁儿童弱视屈光状态、视功能发育的特点、临床治疗情况等因素对弱视发病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4月间就诊的南京地区3~12岁弱视儿童285例全部进行远视力,常规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验光,进行屈光状态检查,并将所有患儿综合治疗后观察疗效并分析。【结果】285例弱视儿童483只视力低下眼中,远视性屈光不正439眼(90.89%);以双眼的复性远视顺规散光为主。3~7岁组患儿200例384眼,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占总眼数的63.98%,斜视性弱视占11.09%;8~12岁组患儿85例99眼,单眼弱视多见,原因依次为单眼的高度远视伴散光占总眼数的23.69%,单眼斜视占4.85%,眼部先天性疾病及外伤占3.96%。综合疗法治疗效果3~7岁组优于8~12岁组(P0.05)。【结论】3~7岁组学龄前儿童弱视主要是远视性屈光不正和斜视,8~12岁组以单眼弱视多见。弱视发现越早,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挽救视力、减少儿童和青少年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弱视是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严重眼病之一。为了解我市儿童弱视患病情况,贯彻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有关《儿童弱视防治技术服务规范》精神,我所于1997年3~6月对延吉市各类幼儿园进行弱视筛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延吉市各大中小型幼儿园3~7岁儿童4588名,其中朝鲜族3070名,汉族1518名。1.2 方法 进行国际标准视力箱5米距离查视力。将视力不足1.0分给1%阿托品眼膏涂抹,连涂3天,同时做眼科常规检查。将眼部无明确的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不足0.9者确诊为弱视。2 结 果4588名受检人群中,诊断出弱视134人,患病率为2.92%。首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城、乡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现状,比较城、乡儿童视力低常患病率,弱视发生率,并从中找出影响儿童视力发育的原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孝感市城区3~6岁8730名学龄前儿童和乡镇3~6岁2 15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将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正常者,通知门诊复查,将矫正视力低于0.8,定为弱视。结果:城区视力低常患病率15.32%,乡镇视力低常患病率3.91%,城区与乡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城区弱视患病率5.37%,乡镇弱视患病率0.79%,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