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PCNSL32例。结果 1例经立体定向活检确诊,31例手术确诊。31例手术中全切或近全切除28例(90%),大部切除3例(10%),无手术死亡病例。病理检查:B细胞型淋巴瘤30例,T细胞型淋巴瘤2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22例(69%),稳定6例(19%),症状加重4例(12%)。术后辅以放射治疗25例,联合化疗9例。结论 PCNSL为少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延长PCNSL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特征及临床诊疗经验.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3例病理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1例术后8天死亡外,22例术后患者生存期8 ~ 34个月,中位生存期13.2个月;其中18例行放疗+化疗,生存期8~ 34个月,中位生存期18.5个月;18例单发肿瘤患者生存时间为10 ~ 34个月,中位生存期19.2个月,5例多发肿瘤患者生存时问为3~ 15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难以与其他肿瘤鉴别,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定性.采用包括手术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和预后分析。结果发病年龄25~76岁,病理类型全部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中位生存期26个月。年龄≥60岁和脑脊液蛋白浓度>600mg/L是预后不良因素。与单独放疗或化疗比较,放化疗联合可延长总生存期(OS)(P<0.01),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未能延长OS(P>0.05)。结论年龄≥60岁和脑脊液蛋白浓度>600mg/L提示PCNSL患者预后不良;放化疗联合较单纯放疗或化疗可延长OS,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未能延长OS。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患者38例,通过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对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0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4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2例;另2例患者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对于该病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临床上较为少见 ,是指原发于脑 脊髓轴淋巴瘤而未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瘤 ,发病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 0 .5%~1.6 % [1] ,其来源主要为B淋巴细胞。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免疫抑制治疗和免疫缺陷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病毒感染等患者易患此病。我院 1989~ 1999年共收治PCNSL患者 8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5~ 57岁 ,平均年龄中位值 36岁。既往均无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缺陷史 ,病程 1d~ 1年。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为头痛、呕吐 5例 ,昏迷 1例 ,抽搐 …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光镜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临床上以颅内压高为主要症状,组织学特征:瘤细胞单一、异型、围绕血管呈套袖样排列,无滤泡形成;免疫组化:LCA、CD20或CD43阳性,CK、GFAP阴性,提示多为B细胞性。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需与其他颅内小圆形细胞肿瘤鉴别,光镜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10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PML)患者的资料,方法: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幕上,临床上无特征性表现,以颅内高压和神经系统局部缺损的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影像学上无特征性表现,术前临床诊断不易,易被误诊,单纯手术治疗者中位生存期3.5个月,采用手术全切除,放疗及化疗综合治疗者中位生存期12.5个月.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术前难以确诊,预后不良,要延长患者生存期。有赖于尽可能早期手术切除,并行放疗和选用有效的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一种极少见的颅内肿瘤,又称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何杰金氏病(NHL—CNS)。占全部原发性颅内肿瘤的03%~15%。随着免疫学方法逐渐运用于淋巴瘤的病理分类与诊断,近10年来发现非免疫抑制人群中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现将...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而全身其他部位未发现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Bailey于1929年首次报道,是一种较罕见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10万,约占淋巴瘤的1%左右,脑肿瘤的0.3%~1.5%[1]。本病呈侵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中枢神经恶性淋巴瘤 (PCNSML)极为少见 ,由于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征性表现 ,早期及术前诊断十分困难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唯一手段。手术切除结合放疗、化疗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但预后差。本文分析 1995年 5月至 1998年 5月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 8例及 1993年 5月至 1998年 5月遵义医学院附一院 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C NSML共 12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6例 ,年龄 3~ 72岁 ,平均 4 7 75岁 ,病程最长 5月 ,最短 4天 ,多数病程在 1月。1 2 临床特点 主要以头痛 ,呕吐 ,视力下降和颅内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CNSL患者的MRI表现。结果单发病灶4例,多发病灶3例,共11个病灶,其中分布于额叶4个,顶叶、颞叶、小脑半球各2个,胼胝体1个。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DWI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可见"缺口征"(2个)和"尖角征"(1个),3个病灶邻近脑膜可见异常强化。伴囊变坏死5个,出血2个。轻-中度水肿8个,重度水肿3个。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对于不典型的病例还较难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6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结果 ⅠE期17例,ⅡE期26例,ⅢE期3例,Ⅳ期10例。术前X线确诊率45%,胃镜确诊率30%。ⅠE期、ⅡE期、ⅢE期和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84.0%、33.3%和11.1%。结论 重视PGML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特点,胃镜检查时多部位深取材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手术切除应为首选治疗,辅以放、化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调查我院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总结临床经验、吸取教训。方法对90例白血病患者中38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白血病患者总死亡率为14.4%,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总发生率为42.2%,ALL80.0%,ANLL39.2%,CL10.5%。结论①急性白血病的病死率高(15.4%),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高(50.8%),且ALL〉ANLL〉CL,相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白血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白血病缓解后复发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且与FAB分型有关;③我院白血病患者主要为外来打工者,占86.7%;死亡率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病率皆高于国内外相关报道,其原因为患者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健康意识缺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疑似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CT检查,研究组患者接受MRI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病灶的检测准确率。结果 5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病理确诊,对照组患者中有64个病灶,边界清晰的38个,边界较为清晰的19个,边界模糊不清的7个;所有病灶均未出现出血以及钙化,仅有18个病灶周围未见水肿;研究组患者中有73个病灶,边界清晰的43个,边界较为清晰的21个,边界模糊不清的9个;所有病灶均未出现出血以及钙化,仅有20个病灶周围未见水肿。研究组患者的病灶、边界清晰、边界较为清晰、病灶周围未见水肿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5.89%、95.35%、95.24%、95.00%,均高于对照组的73.44%、78.95%、63.16%、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边界模糊不清的检测准确率为100.00%,与对照组的7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采用进行MRI诊断,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可对于确诊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同时MRI还能探查到患者的病灶具体情况,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该诊断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吟(HD-MTX)(抗代谢性抗肿瘤药)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血药浓度特点,并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9例PCNSL患者,进行50例次HD - MTX化疗,并监测化疗后不同时间点MTX血药浓度,综合分析血药浓度特点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及MTX剂量的相关性,并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处理.结果 MTX化疗后,利用亚叶酸钙(CF)解毒后,大部分患者MTX血药浓度能在66 h降至安全浓度(0.05 μml·L-1以下).MTX消除与患者年龄及其剂量有相关性,与性别无关.在使用CF解救及血药浓度监侧和充分水化、碱化的情况下,HD-MTX方案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化疗后,监测MTX血药浓度并适时、适量给予CF解救,是保证HD-MTX临床用药安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相位值在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确诊的30例PCNSL与26例GBM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常规MRI及SWI,在SWI序列相位图上测量PCNSL和GBM的肿瘤实性、瘤周2 cm内脑组织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等面积的感兴趣区域(ROI),测量ROI的相位值,比较分析患者的相位值。结果 GBM患者肿瘤实质、瘤周2 cm脑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相位值分别为-10.63±9.27、-3.94±8.55、-4.85±5.16。PCNSL患者肿瘤实质、瘤周2 cm脑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相位值分别为1.12±10.47、-5.87±18.00、-5.46±4.90。GBM瘤周2 cm脑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相位值均高于PCNS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M肿瘤实质相位值低于PCNS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实质相位值能够有效的鉴别GBM和PCNS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