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将小鼠前列腺癌细胞株(RM-1)的RNA加载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探讨其体内外诱导特异性CTL反应和抗肿瘤免疫的作用.方法 将RM-1细胞的RNA作为肿瘤抗原加载小鼠骨髓来源的DC,构建DC瘤苗(RNA-DC);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瘤苗刺激T细胞的增殖能力,MTT法检测DC瘤苗诱导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ELISA法测定DC瘤苗诱导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作用;体内实验检测DC瘤苗的抗前列腺癌免疫治疗作用和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DC瘤苗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CTL,对RM-1肿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作用,细胞上清液中IL-2和IFN-γ的水平升高;经RNA-DC治疗的荷瘤小鼠瘤体生长减慢,存活期延长.DC瘤苗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能有效抵抗肿瘤细胞的攻击.结论 将前列腺癌细胞RNA加载DC,能够有效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和免疫保护功能,为前列腺癌的DC免疫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腺病毒(Ad)载体介导肾癌相关抗原G250基因转染制备树突状细胞(DC)瘤苗.体外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特异性抗肾癌免疫效应. 方法 自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单核细胞,将贴壁细胞分为3组(Ad-G250基因转染组、G250蛋白致敏组、未致敏组),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诱导活化;3组DC细胞中分别加入自体T淋巴细胞,获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RT-PCR检测G250在DC细胞内的转录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分子和G250抗原蛋白的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3组CTL对肾癌细胞株786-0和肺癌细胞株A549的杀伤活性. 结果 Ad-G250高效转染DC,G250阳性细胞率为(52.2±1.5)%,G250蛋白在DC:内成功表达:基因转染组DC中成功扩增出G250产物;Ad-G250转染的DC表面标志CD_(80)、CD_(83)、CD_(86)、CD_(1a)、HLA-DR表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G250基因转染组、G250蛋白致敏组、未致敏组诱导的3组CTL对786-0靶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83.4±2.8)%、(79.6±2.4)%、(77.3±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172,P=0.000);3组CTL对A549靶细胞杀伤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3,P=0.693). 结论 以Ad为载体介导抗原基因转染DC,并诱导特异的CTL,技术上可行,所诱导的CTL杀伤活性强,有望成为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小鼠前列腺癌细胞株RM-1裂解产物加载树突状细胞(DC)后,转染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基因构建DC瘤苗,探讨该瘤苗对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RM-1细胞的裂解产物作为肿瘤抗原加载小鼠骨髓来源的DC,并通过脂质体法转染IP-10基因,构建DC瘤苗;检测DC瘤苗的抗前列腺癌免疫治疗作用和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转染DC强表达IP-10,其上清对淋巴细胞有较强的趋化作用;构建的DC瘤苗能诱导特异性抗前列腺癌免疫反应,经瘤苗处理的荷瘤小鼠瘤体生长减慢,存活期延长;瘤苗还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结论 构建的前列腺癌DC瘤苗在体内能有效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和免疫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的人黏蛋白1(MUCl)核心肽串联重复(TR)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DC)后体外诱导的特异性抗结肠癌免疫效应.方法 CD14+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DC,感染含人MUC1TR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V-MUC1,感染后DC按DC/T=1∶10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21 d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TL与肿瘤靶细胞以5∶1、10∶1、20∶1的效靶比共孵育,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和Elispot法分别检测CTL体外杀伤活性及干扰素(IFN)-γ的释放,以空载pLV-GFP感染DC组和未感染DC组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pLV-MUC1感染DC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表达,流式检测感染效率约为32%;诱导产生的CTL对MUC1和HLA-A2双阳性的HCT-116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E/T =5∶1时为(12.74±1.91)%,10∶1时为(23.14±2.97)%,20∶1时为(35.38±3.1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后DC诱导的CTL分泌IFN-γ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MUC1核心肽TR基因修饰的DC可有效诱导体外特异性抗结肠癌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染可溶性CD40(sCD40)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鼠CD40胞外区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基因的质粒pEGFP-N1/sCD40转染小鼠DC细胞株(DC 2.4)。以Balb/c小鼠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分别以转染组DC、空载体转染组(空载体组)DC和未行转染处理的DC(空白DC)作为刺激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四唑氮化合物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组DC及其培养上清液对CTL细胞毒活性及其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组DC及其培养上清液对同种细胞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对特异性CTL的细胞毒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转染组DC可诱导CTL凋亡(P<0.05)。结论稳定表达sCD40-EGFP融合蛋白的DC,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CTL的细胞毒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CTL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体外杀伤试验,研究转染黏液蛋白核心肽-连续重复序列(MUC1-VNTR)基因的树突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人胰腺癌细胞株的特异杀伤效应.方法:选取入淋巴细胞A抗原(HLA-A2)阳性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成熟DC,脂质体介导MUC1-VNTR基因转染入DC(DC-VNTR),以转染空质粒pcDNA3.1(DC-pcDNA3.1)及Lipofectamine处理之DC(DC-Lipo)作为对照,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MUC1-VNTR的表达,体外刺激同源T细胞,Elispot检测DC-VNTR诱导分泌IFN-γ和Gramzyme B之CTL能力,细胞毒试验检测DCVNTR诱导的CTL对Capan2和AsPC-1胰腺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结果: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MUC1-VNTR的表达;DC-VNTR诱导的分泌IFN-γ、Gramzyme B的CTL数高于用DC-pcDNA3.1及DC-Lipo作对照者(P<0.05);DCVNTR诱导的CTL对HIJA-A2、MUC1均阳性的Capan2细胞有显著杀伤效应.且显著高于DC-pcDNA3.1组及DC-Lipo组(P<0.05).该CTL对HLA-A2阴性、MUC1阳性的AsPC-1细胞无明显杀伤效应.结论:以MUC1-VNTR基因转染的DC可以诱导具特性的CTL,并能特异地杀伤Capan2胰腺癌细胞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树突状细胞呈递肿瘤抗原的特性提高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s)对肾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方法 肾细胞癌患者骨髓来源的有核细胞体外经GM CSF和IL 4诱导产生树突状细胞 ,负载肿瘤裂解物后诱导自体CTLs产生。用细胞毒试验和ELISA测定CTLs杀伤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 结果 肾癌患者自体来源的DC Tuly能 (1)增加CTLs增殖 ,16d时使T细胞增殖达 4 3倍 ;(2 )上调CTLs中CD3 和CD8 T细胞群 ;(3)诱导产生的CTLs对自体肾癌细胞具有高杀伤率 ,显著高于异体肾癌和异种肿瘤细胞 (P <0 .0 5 ) ;(4)上调TNF α分泌。 结论 DCs能呈递Tuly抗原。诱导产生抗原特异性CTLs,提示DC Tuly具有为肾癌患者制作疫苗和进行特异性CTLs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体树突状细胞(DC)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抗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方法 前景广阔[1].我们以胶质瘤干细胞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C),诱导特异性T细胞,并检测其对胶质瘤细胞杀伤能力,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携带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mTERT)基因蕈组腺病毒载体(AdmTERT)转染树突状细胞(DC)后诱发免疫效应细胞产生特异性抗肝癌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及电镜观察培养6 d DC的细胞表型及形态,Ad-mTERT重组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DC,Western blot检测mTERT融合蛋白表达;用负载mTERT的DC刺激同型淋巴细胞,免疫磁珠分选CD8~+T细胞做为效应细胞,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及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作为靶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干扰索(IFN)-γ分泌量和释放抗原特异性IFN-γ的T细胞数,~(51)Cr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细胞表型及形态观察证实小鼠骨髓来源的DC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AdmTERT转染DC后能正确表达mTERT融合蛋白,用AdmTERT转染DC致敏的淋巴细胞IFN-γ分泌量(208.6μg/L)和分泌IFN-γ的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341/10~6脾细胞)都高于Ad-GFP转染的DC组(14.2μg/L,33/10~6脾细胞)和单纯DC组(12.1μg/L,19/10~6脾细胞,P<0.05).AdmTERT修饰DC刺激产生的效应T细胞在效靶比为90:1时,对H22细胞的杀伤率(54.2%)明显高于AdGFP致敏组(8.2%)和未致敏DC组(4.5%,P<0.05),而对CT26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结论 AdmTERT修饰的DC体外能够诱导出针对mTERT抗原特异性的CTL效应,可特异性杀伤mTERT阳性的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10.
反义IDO-AFP基因融合修饰树突状细胞抗肝癌免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反义IDO-AFP基因融合修饰树突状细胞(DC)后,DC通过调控色氨酸代谢达到高效、特异性抗肝癌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方法,从小鼠骨髓中获得DC,用反义IDO核酸和AFP基因融合的载体,转染入DC内,检测转染入融合基因DC的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和体外对肝细胞癌的免疫应答的改变。以~(51)Cr释放法测定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制作小鼠肝癌模型,分别予以反义IDO-AFP修饰的DC、单纯DC、空白对照组进行治疗,检测血清中自细胞介素(IL)-10、干扰素(IFN)-7水平;CD4、CD8和IFN-7和IL-10双阳性细胞比例,观察其抑制肿瘤的效果。结果反义IDO-AFP修饰的DC可激活小鼠脾淋巴细胞;能对肝癌细胞株H22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杀伤率为89.3%,显著高于单纯DC、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组的34.7%和8.9% (P均<0.01)而对艾氏腹水瘤细胞无效;反义IDO-AFP修饰DC组色氨酸含量为(17.8±1.2)μm,而单纯DC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色氨酸为(6.2±0.6),um和(5.2±1.2)μm,表明反义IDO-AFP修饰DC可明显增加培养液中的色氨酸。使Thl细胞比例上升,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结论反义IDO-AFP基因融合修饰树突状细胞后,DC通过调控色氨酸代谢达到高效、特异性抗肝癌的目的,可成为一种有效的瘤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转染RhoA基因对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修饰后的DC在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免疫效应.方法 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RhoA重组腺病毒载体作为介质,将RhoA基因转染入DC,用RT-PCR法检测培养上清RhoA基因的表达.检测这种DC分泌细胞因子IL-12、TNF-α的功能,以及表面分子CD1α、CD83、MHC-Ⅱ、CD80、CD86的表达,用MTT法诱导人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能力. 结果培养上清中均可以检测到RhoA基因表达;在这种转基因DC的上清中IL-12、TNF-α 含量分别为(301±24)和(418±64)pg/ml,明显比非转染的DC组高,P<0.05;转基因DC表面高表达CD1α(70.13±0.03)、CD83(68.10±0.03)、MHC-Ⅱ(69.73±0.13)、CD80(78.73±0.25)、CD86(74.20±0.05),而在非转染的DC中是低表达的;经转染RhoA基因的DC提呈的T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率为87%,而未修饰的DC杀伤作用较低. 结论RhoA基因转染修饰的DC能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显著地提高DC的抗原提呈功能,在体外能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白细胞介素(IL)-18基冈修饰树突状细胞(DC)较以往AFP基因修饰DC作为肝癌免疫治疗瘤苗是否更具优势.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为DC,以Ad-IL-18和Ad-AFP共感染DC,感染后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激活的T细胞对HepG2的杀伤活性.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目的 基因能够表达于DC细胞中.流氏细胞仪(FCM)结果显示共感染的DC细胞均高表达CD1a(73.4%)、CD11c(84.3%)、CD80(89.5%)、CD86(87.9%)和HLA-DR(91.7%).CTL结果显示IL-18/AFP-DC-T对HepG2的杀伤率(67.49±3.24)%明显高于对SMMC7721细胞(27.32±1.75)%和K562细胞(17.31±1.56)%的杀伤率,另外共感染IL-18/AFP-DC-T组对HepG2的杀伤率与AFP-DC-T、IL-18-DC-T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FP和IL-18基因修饰DC,能够在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效应,而_且对HepG2细胞杀伤率大于AFP转染DC组.  相似文献   

13.
磁转染MUC1/Y基因入树突状细胞抗膀胱肿瘤的免疫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磁转染人MUC1/Y基因至人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以及在体外诱导特异忡抗MUC1/Y膀胱癌的免疫效应。方法:以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作为载体,在多聚赖氨酸(PLL)的辅助下,通过静电作用结合MUC1/Y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MUC1/Y.在铜-硼-锡磁块的固定磁场作用下转染至人DC中,荧光显做镜下以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其转染效率;再将这种转基因DC与自体T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致敏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MUC1/Y特异性抗膀胱癌(膀胱肿瘤BIU87细胞系)的杀伤活性,即分别用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和透射电镜观察CTL诱导靶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测定基冈修饰后的DC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IFN-γ了的能力。结果:pEGFP-C1/-MUC1/Y转染效率为15%左右,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后能诱导出湿著的MUC1/Y特异性的CTL对BIU87细胞的杀伤实验表明T-DC-MUC1的杀伤活性约为52%,显著高于埘照组T-DC诱导的CTL;住透射电镜下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部分BIU87膀胱肿瘤细胞出现了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周围等早期凋亡表现;基因修饰后的DC能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FN-γ,与未转染的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在固定磁场的作用下成功将MUC1/Y基因转入DC,并可有效诱导出特异性的抗MUC1/Y膀胱癌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4.
Sun HW  Tang C  Tang QB  Zou SQ  Qiu FZ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5):313-316
目的研究转染存活素基因对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修饰后的DC在体外诱导的抗消化道肿瘤免疫效应。方法脂质体介导存活素基因转染入DC,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培养上清存活素的表达,检测转存活素基因DC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功能,以及经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1a、CD83、MHCⅡ、CD80、CD86表达的高低,用噻唑蓝(MTT)法诱导人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能力。结果培养上清中均可以检测到存活素表达;转存活素基因DC的上清IL12、TNFα含量分别为(2652±327)pg/ml和(4371±835)pg/ml,比单纯DC组高(P<005);CD1a、CD83、MHCⅡ、CD80、CD86等在单纯DC表面低表达,在转基因DC表面高表达;MTT法检测,经转染存活素基因的DC提呈的细胞对胃癌细胞、结肠癌细胞、胆管癌细胞杀伤率分别为65%、77%、85%,而单纯DC杀伤作用较低。结论存活素基因转染修饰的DC能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显著地提高DC的抗原提呈功能,体外能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癌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5.
转Survivin基因树突状细胞抗消化道肿瘤的免疫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转染Survivin的树突状细胞 (DC)在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消化道肿瘤免疫效应。方法 用脂质体作为介质 ,将Survivin基因转染入DC ,用Westernblot法检测培养上清Survivin的表达 ,检测这种DC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 (IL 12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功能 ,以及表面分子CD1a、CD83、MHcⅡ、CD80、CD86表达的高低 ,用MTT法诱导人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s)的能力。结果 培养上清中均可以检测到Survivin表达 ;转基因DC的上清IL 12、TNF α两种细胞因子含量为 (2 65 .2± 3 2 .7)ng/L和(4 3 7.1± 83 .5 )ng/L明显比单纯DC组高(P <0 .0 5 ) ;转基因DC表面高表达CD1a、CD83、MHCⅡ、CD80、CD86;转基因的DC提呈的T细胞对胃癌细胞、结肠癌细胞、胆管癌细胞杀伤率分别为 :65 %、77%、85 % ,而未修饰的单纯DC杀伤作用较低。结论 Survivin基因转染修饰的DC能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 ,显著地提高DC的抗原提呈功能 ,体外能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癌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6.
肿瘤细胞RNA转染活化的B细胞诱导的CTL抗肿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小鼠B淋巴细胞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分离、纯化B淋巴细胞,并在CD40配体(CD40L)和重组小鼠白介素4(rmIL-4)联合作用下活化;将活化B细胞与T细胞共同培养,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提取肝癌细胞Hepa1-6总RNA转染B淋巴细胞作为实验组,并以小鼠肝细胞RNA,脂质体,1640培养基转染作为对照组。检测转染后各组B细胞表面抗原呈递细胞标记(CD40,CD80,CD86)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表达情况。转染的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诱导、扩增CTL;以CTL作为效应细胞,Hepa1-6为靶细胞,检测CTL杀伤活性。检测转染后刺激T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结果转染Hepa1-6总RNA的B淋巴细胞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高于RNA对照组(P0.05)、脂质体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经肝癌细胞Hepa1-6总RNA转染的B淋巴细胞,其组织相容性分子及共刺激分子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将肝癌细胞Hepa1-6总RNA转染的B淋巴细胞与对照组B细胞诱导的特异性杀伤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0L活化的B淋巴细胞刺激的T细胞,分泌INF-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肝癌细胞Hepa1-6总RNA转染的B淋巴细胞,可有效诱导CTL杀伤肝癌细胞,为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含有胰腺癌相关抗原黏蛋白(MUC)4(sv12)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树突状细胞(DC)构建DC疫苗,观察DC疫苗对胰腺癌细胞的免疫效应.方法 NCBI获得MUC4(sv12)mRNA序列,利用片段内酶切位点和重叠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获得MUCA(sv12)的编码序列,编码序列克隆到腺病毒载体,构建重组腺病毒(rAd-MUC4).病毒颗粒感染树突状细胞,产生活化的MUCA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和Elispot法分别检测体外杀伤活性及干扰素(IFN)-γ的表达,同时设置空病毒(GFP)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成功构建含有胰腺癌相关抗原MUCA(sv1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LDH法检测结果:MUCA特异性CTL对HLA-A2+和MUC4+Capan-1细胞的毒性[E/T=10:1时为(13.7±6.0)%,20:1时为(21.4±4.7)%,40:时为(36.1±9.5)%],高于HLA-A2+Mcf-7细胞及MUCA+Bxpe-3细胞(P<0.05).Elispot法检测结果:E/T=20:时,Capan-1细胞的MUCA组斑点数为(139.1±23.3),高于GFP组(66.0±16.4)和PBS组(30.5±4.4),P<0.05;GFP组和P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腺病毒介导MUCA基因修饰的DC疫苗,可以体外诱导产生特异性CTL细胞,并获得有效的HLA限制性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8.
Gp96多肽复合物激活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肝癌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Gp96肽复合物修饰树突状细胞(DC)后的体内外特异性抗瘤作用。方法 从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细胞中提取Gp96肽复合物,采用细胞培养方法,从小鼠骨髓中获得DC,体外大量培养。用Gp96肽复合物修饰DC,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以51Cr释放法测定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制作小鼠肝癌模型,分别予以修饰后的DC、Gp96蛋白、灭活的H22肝癌细胞治疗,检测血清中自细胞介素(IL)-10、干扰素(IFN)-γ水平;CD_4、CD_8和IFN-γ、IL-10双阳性细胞比例。观察其抑制肿瘤的效果。结果 Gp96肽复合物修饰的DC可激活小鼠脾淋巴细胞;后者能对H22瘤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而对艾氏腹水瘤细胞无效;经修饰的DC可明显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使Th1细胞比例上升,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结论 Gp96肽复合物能够很好的修饰体外诱导获取的DC,使后者成为一种有效的瘤苗。  相似文献   

19.
转染肿瘤mRNA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诱导抗肝癌免疫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转染原发性肝癌(HCC)mRNA的树突状细胞(DC)能否诱导抗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方法采用HC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体外刺激分化为DC细胞;从人肝癌HepG-2细胞和3例HCC患者的肝癌组织中体外扩增mRNA。以mRNA转染DC细胞,并与PBMC混合培养诱导扩增CTL。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培养细胞中CD3^ 、CD4^ 、CD8^ 细胞的比例。^51Cr释放法测定CTL的杀瘤活性。结果经扩增人肝癌HepG-2mRNA和2例AFP( )患者的AFP( )HCCmRNA诱导3周后,CD3^ 、CD8^ 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由诱导前的27.8%、26.5%、29.6%升高至89.3%、73.6%、86.8%;而经扩增AFP(-)HCCmRNA诱导3周后,CD3^ 、CD8^ 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由诱导前的25.4%升高至53.6%。转染HepG-2细胞和AFP( )的患者HCCmRNA的DC诱导的CTL对HepG-2细胞杀瘤活性明显高于AFP(-)的患者,其杀瘤特性由MHC-I限制的CD8^ T细胞所介导。结论HCCmRNA体外转染DC能诱导肿瘤特异性CTL,可为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转染次级淋巴趋化因子基因的树突细胞(DC)瘤苗在小鼠前列腺癌中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通过脂质体法将次级淋巴趋化因子基因转染至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构建DC瘤苗;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LC;种瘤24 d后SLC组的瘤体平均体积为(1430±86)mm3,45 d后仍有50%的荷瘤小鼠存活,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可见SLD组中CD4+、CD8+T细胞和CD11+DC的浸润率分别为(15.24±0.67)%、(¨.02±0.73)%和(14.50±0.51)%,与D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染SLC的DC瘤苗能有效诱导抗肿瘤的免疫效应,其免疫效应是通过趋化大量CD4+、CD8+T细胞及CD11+DC至肿瘤部位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