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Badenoch牵引套入术又称为Solovov——Badenoch—Wiggishoff牵引套入法(即S.B.W牵引套入法),我们于1985年用此术治疗2例骨盆骨折致后尿道狭窄。其中一例术后短期尿瘘及排尿不畅,经换药及尿扩后好转。1988年我们用改良式Badenoch施入法治疗一例严重后尿道狭窄效果满意。上述3例已随访3~6年,现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例1 男30岁,农民:1984年7月因车祸致四肢及骨盆多处骨折引起后尿道损伤,在我科行尿道会师膀胱造瘘术,拨管后尿线渐细点滴状。经多次扩张未效而再次行膀胱造痿术。尿道造影膜部有一3.5cm之疤痕狭窄,半年后行尿道牵引套入术。术后3周拨管,排尿良好,但切口有轻度尿瘘经换药3周愈合。6周后 相似文献
2.
3.
自1994年以来,我院采用改良的尿道拖人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为严重车祸伤或高处跌伤致骨盆骨折所致,年龄则一46岁,平均35岁。临床症状有尿道四溢血、尿摊留、腹胀、肛周青紫肿胀,有休克者2例,合并直肠损伤2例,磅眈破裂6例。术中发现前列腺尖游离者4例。所有病例不能将导尿管插入膀跳,而均行单纯“耻骨上膀胜造疾术”,有膀脱破裂者行“膀脱破裂修补术”,有直肠损伤者,行“乙状结肠造疫术”。患者于术后3-6个月来院行尿道重建术。术前常规尿道造影,显示膜部尿道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拖入术治疗外伤性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尿道拖入术(即Badenoch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改良尿道拖入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前后Qmax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复发情况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达100.00%,无手术失败情况(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75.00%、失败率25.00%;经不同手术治疗后,两组Qmax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研究组提高程度更为明显;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9.17%;研究组随访复发率仅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且其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尿道拖入术治疗外伤性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低,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Foky导尿管气囊作为牵引固定装置行尿道拖入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方法。方法利用该法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38例,对其资料进行总结。结果随访6~36个月,26例排尿通畅。不需定期行尿道扩张;12例术后需定期行尿道扩张。无1例治疗失败者。结论该法操作简便,损伤轻,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提高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②方法 对传统尿道拖入术进行改进,采用自制钻孔器按设定口径切除狭窄段尿道及周围瘢痕,用尼龙线或肠线贯穿缝合球部尿道断端(3、9点),将远端尿道拖入到近端尿道中,允许尿道断端存在一定间隙(1cm以内),并将球部尿道与尿生殖膈缝合固定,放置特制双腔硅胶药囊导尿管作支架尿管.③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6~8周拔尿管,最大尿流率12~33mL/s,未出现阳萎及尿失禁.随访3个月~12年,平均3.9年,均排尿通畅,无需扩张尿道.④结论 改进后手术方法具有充分切除瘢痕组织、有效预防术后局部感染、避免术后扩张尿道的良好疗效,同时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较为理想的开放性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疾病,多由严重挤压伤、骨盆骨折所致,少部为骑跨伤后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继发所致。手术中因其部位深、术野小,直接吻合常感不便和困难。自1981年以来,我们采取尿道拖入术治疗14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就几个有关问题及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1年3月至2006年2月,我们应用尿道拖入术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尿道拖入术治疗后尿道狭窄1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道拖入术治疗后尿道狭窄,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此方法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100例患者近期随访(6~12个月)。术后90例排尿通畅,4例排尿不畅,6例失败。结论 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损伤较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11.
计胜水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5,6(4):250-250
后尿道狭窄多由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所致,由于其部位在尿生殖膈上、耻骨后,处理较为困难。近年来国内也相继报道应用尿道拖人法治疗后尿道狭窄获得满意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施人术治疗20例后尿道狭窄患者,经长期随访观察,效果良好。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现将本手术方法及有关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有效手术方法,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尿道拖入法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闲锁42例.结果 42例病人中,39例获得一次性成功,3例病人需经尿道再次手术解除活瓣和增殖性斑痕,总治愈率达93%.结论尿道拖入术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简单可靠术式,应作为合并尿道会阴瘘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道拖入术治疗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1985-2000年作者诊治15例由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所致尿道瘢痕狭窄,均采用尿道拖入术。结果:15例尿道拖入术均获成功,排尿通畅。结论:尿道拖入术设计合理,成功率高,应作为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主要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总结尿道拖入术及尿道吻合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手术要点以提高其成功率。方法:对54例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拖入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尿道扩张。结果:50例术后随访6月~4.5a,均可正常排尿,2例因感染手术失败,2例术后未及时扩尿道而再次出现尿道狭窄。结论:尿道拖入术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良好的术前准备、术中保证尿道拖入的确切连接、术后定期尿道扩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道拖入术及尿道吻合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外伤后骨盆骨折至后尿道狭窄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尿道拖入术及尿道吻合术,对照组予以腔镜下尿道狭窄扩张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排尿及性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的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性欲、勃起功能和射精功能BMFS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尿道拖入术及尿道吻合术虽然较腔镜治疗创伤更大,但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佳,可有效避免再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后尿道损伤是泌尿系常见创伤性疾病,并发后尿道疤痕狭窄十分常见,治疗方法虽有锯开耻骨联合尿道修补,经会阴尿道端端吻合,但前者出血多,操作困难,后者暴露欠佳,端端吻合困难,内切开仅适合狭窄段较短的病人,且需特殊设备。1984~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尿道拖入法对30例严重后尿道疤痕狭窄病人施行了尿道拖入法治疗,术后恢复顺利,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两例比较广泛的尿道狭窄病人,施行膀胱粘膜尿道成形,结合拖入方法,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病例报告:例1 王某,男,19岁,住院号:14953。1980年12月1日入院。1976年6月从树上跌落,损伤尿道。当地医院施行尿道会师手术。同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