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对大段异体骨移植用于骨肿瘤保肢治疗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采用大段异体骨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5例,术后X线及同位素骨扫描评定骨愈合,并评估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3—6个月在X线片显示牢固的生物固定(坚强的外骨痂或已骨性连接)、^99mTc—MDP骨扫描图像显示异体骨早期代谢活跃,2年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同种异体骨半关节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术后观察移植骨与自体骨愈合,关节功能重建方面到达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2.
大段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近关节骨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就随访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70例进行临床分析,异体骨移植长度8-25cm。普通髓内固定25例,交锁髓内钉固定21例,螺栓固定22例,钢板固定2例。结果:70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5年(5-22年)。异体骨愈合68例,不愈合2例。主要并发症,肿瘤避部复发8例,感染7例,骨折3例,关节面塌陷6例,关节强直2例。关节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23例,良19例,中12例,满意率78.2%,结论: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有效手段,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76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损患者,彻底刮除病灶或作肿瘤骨段切除,并对瘤壁作灭活处理,以同种异体骨作支架,周围填充骨基质明胶和自体红骨髓复合物,术后观察机体反应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机体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无1例发生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5~16个月,X线显示新骨形成时间为术后1.5~4月,完全骨化的时间为术后5~9月,骨缺损骨性愈合74例,并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肿瘤复发2例。结论:骨基质明胶、自体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76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损患者,彻底刮除病灶或作肿瘤骨段切除,并对瘤壁作灭活处理,以同种异体骨作支架,周围填充骨基质明胶和自体红骨髓复合物,术后观察机体反应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机体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无1例发生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5~16个月,X线显示新骨形成时间为术后1.5~4月,完全骨化的时间为术后5~9月,骨缺损骨性愈合74例,并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肿瘤复发2例.结论:骨基质明胶、自体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吻合血管节段性腓骨移植修复邻近关节巨大腔性骨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邻近关节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切除后的修复。方法:仿据排骨血供的特性,设计吻合血管腓骨多节段移植,修复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及股骨近端骨缺损。结果:临床应用10例,经术后3个月随访,移植骨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恢复令人满意。结论:采用该方法,修复邻近关节骨肿瘤切除后巨大腔性骨缺损,远优于吻合血管或单纯松质骨植入,从根本上避免或替代了异体半关节移植。  相似文献   

6.
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肢体大段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u J  Wang Z  Hu Y  Liang G  Hu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5):332-335,I023
目的 分析肢体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重建大段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因肢体恶性骨肿瘤行瘤段切除,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106例,随访时间10~112个月,平均32.3个月。术后最终结果按Mankin’s标准评价。结果 与深低温冷冻异体骨相比,酒精浸泡异体骨移植更易发生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异体骨段移植或复合人工关节移植优于半关节  相似文献   

7.
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骨肿瘤手术中应用的范围、效果以及排异反应等问题.方法:1983年10月~2003年3月在骨肿瘤手术中使用异体骨移植120例。其中肿瘤刮除、异体松质骨移植102例;肿瘤刮除、异体大块皮质骨和松质骨移植12例;肿瘤段切除、异体股骨干移植2例;肿瘤段切除、异体半关节移植3例;肿瘤切除、大块异体骶骨移植l例:结果:120例中只有2例出现较轻的排异反应,表现为手术后切口渗出较多,3个月后停止渗出,切口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结论:同种异体骨在骨肿瘤手术中应用范围,一、效果好、很少出现排异反应,在骨缺损填充物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同种异体骨段 (关节 )移植重建四肢恶性肿瘤所致的大段骨缺损的方法、观察和疗效。方法 :应用内锁髓内钉、髋动力加压钢板、髁支持钢板等内固定器材和同种异体骨半关节或骨段移植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 18例 ,随访时间 13~ 2 4个月。结果 :15例植骨愈合 ,1例骨不连 ,1例肿瘤复发截肢 ,1例内固定松动而行更换固定 ,术后总优良率 83 3 3 %。感染、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并发症。结论 :同种异体骨加合适内固定器械是一种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76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损患者,彻底刮除病灶或作肿瘤骨段切除,并对瘤壁作灭活处理,以同种异体骨作支架,周围填充骨基质明胶和自体红骨髓复合物,术后观察机体反应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机体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无1例发生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5-16个月,X线显示新骨形成时间为术后1.5-4月,完全骨化的时间为术后5-9月,骨缺损骨性愈合74例,并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肿瘤复发2例。结论:骨基质明胶、自体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能有效恢复骨缺损,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及联合人工假体置换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长段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8月~2003年12月对28例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进行了长段同种异体骨段移植重建。其中骨肉瘤16例,骨旁骨肉瘤4例,尤文肉瘤5例,软组织肉瘤骨侵犯3例。均经术前活检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Enneking分期,IB期5例,ⅡB期23例。所有骨肉瘤及尤文肉瘤患者均接受规范术前及术后化疗。18例采用异体骨人工关节复合物重建,10例采用长段异体骨干移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采用MST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5~48个月,平均24个月。1例术后半年出现局部复发,行截肢术;3例出现异体骨与宿主骨接合处的不愈合和严重的骨吸收;2例深部感染。术后未发生移植骨骨折。其中23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MSTS评分15~27分,平均23.4分。结论异体骨移植及联合人工关节置换是重建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行坚强内固定,保证异体骨与宿主骨稳定接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无内固定自体腓骨移植修复肱骨近端肿瘤性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内固定自体腓骨对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方法 1991年6月~2003年12月对26例肱骨近端骨肿瘤患者行病灶囊内刮除或瘤段切除,患者年龄6~41岁。其中骨巨细胞瘤5例,骨囊肿9例,骨纤维结构不良8例,内生软骨瘤4例。采用肱骨近端肿瘤病灶刮除自体腓骨支撑内固定15例,肱骨近端瘤段切除自体腓骨重建肩关节11例。根据手术类型和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大小,用不带血管蒂的自体近端腓骨3~10cm(平均6cm),移植重建肩关节或联合异体骨填充骨缺损。结果 26例术后经1~12年,平均3.4年随访,2例术后2年内出现肿瘤原位复发,二期行截肢术,其中1例肺转移死亡。15例保留肱骨肩关节面,腓骨支撑填充骨缺损,术后肩关节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其中3例患儿术后3周肩关节恢复正常活动。11例瘤段切除后近段腓骨修复重建肩关节,术后肩关节保留部分功能。结论 无内固定不带血管的自体腓骨移植对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后的骨关节返修术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分析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后进行返修术的原因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994年1月-1997年12月进行保肢手术后骨关节返修术8例,平均无瘤生存时间8年。主要返修原因是严重的创伤性骨关节炎、骨折、骨吸收。影响返修手术的主要困难是软组织挛缩和肢体短缩。结果 行全髋返修1例,股骨下端长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再建3例,在原移植物基础上行全膝关节置换3例,更换髓内钉1例。术前骨扫描结果提示原移植的4例长段同种异体骨已有较活跃的骨代谢,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移植骨段存活。术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功能满意。结论 保肢手术后的返修术主要原因是植入的异体骨或灭活瘤段发生骨折、关节功能较差。在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下,应用绞链式可旋转全膝关节假体或长段异体骨复合半限制球轴式表面置换人工膝关节假体可获得较理想的术后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异体小块骨填充修复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切除骚刮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并发症。方法1999年12月~2005年12月,使用异体小块骨对230例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骨缺损填充修复,其中男156例,女74例;年龄5~56岁,平均32.8岁。病程3个月~15年。肿瘤刮除术后囊腔范围为1.0cm×0.8cm~10.0cm×2.0cm,局限性切除后骨缺损长度为1.0~3.5cm。根据骨缺损情况,植入自体髂骨和异体骨0.5~30.0g,术后引流2~3d,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术后早期并发症,定期摄X线片了解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早期体温、引流量、肢体肿胀等一般情况与自体骨移植同类手术相比无差异。术后196例切口期愈合;切口渗出淡黄色液体34例,其中30例引流2周后切口愈合,占14.78%;切口延期愈合4例,占1.7%(渗液持续3~4周后,经扩创换药期愈合3例,取出植入材料切口愈合1例)。获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38个月,所有患者在6~18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平均6.5个月。骨移植术后肿瘤复发6例,复发率3.0%。按Mankin、Komender和王志强标准评定,满意196例,占85.22%;不满意34例,占14.78%。结论异体小块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成骨作用,是骨移植术中良好的植骨材料。植骨区的稳定性、局部血运情况及骨肿瘤刮除后瘤腔处理方法是影响骨愈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吻合血管骨瓣移植修复骨折不愈合或大块骨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骨瓣移植的临床应用。方法  1994年 11月~ 1997年 10月 ,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或髂骨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或肿瘤切除引起的大块骨缺损 17例 ,其中骨折不愈合 10例 ,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 7例(良性 4例 ,恶性 3例 )。12例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 ,移植腓骨长 12~ 2 9cm;5例采用吻合血管的髂骨移植 ,骨瓣范围7cm× 3cm~ 9cm× 5 cm。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经 10个月~ 5年随访 ,平均 3年 7个月 ,10例骨折不愈合患者均达到临床骨愈合 ;4例良性肿瘤及 1例恶性肿瘤引起的骨缺损愈合修复 ,另 2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于术后 10个月及 12个月死于肺部转移。结论 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是一种有效治疗骨折不愈合或骨组织缺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带血运骨膜管移植和骨充填物修复桡骨长段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带血运骨膜管移植和骨充填物治疗兔桡骨长段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分两部分,分别选用幼兔和成年兔各40只,根据填充物的不同分为4组,将兔双侧桡骨干中段切除3cm制成骨长段缺损模型,保留切骨段骨膜,重新重原缝合后作带血运骨膜管移植模型,左侧分别用自体骨,同种异体脱钙骨,磷酸三钙陶瓷和羟基磷灰石进行填充,右侧不行任何填作为对照。观察3个月。通过X线片,髓强度,骨密度和组织学检查等方法,了解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幼兔术后6周,所有实验组双侧的骨缺损均得到修复,术后12周,磷酸三钙陶瓷和羟基磷灰石组桡骨抗弯曲强度较差与自体骨组、同种异体脱钙骨组和对照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愈合为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以膜内成骨为主,成年兔;各组实验侧骨缺损修复率分别为:自体骨组50%;同种异体脱钙骨组40%;磷酸三钙陶瓷和羟基磷灰石组为30%。对照侧骨缺损修复率为42.5%,结论:幼兔单行单血运骨管移植或结合应用骨充填物均可有效修复骨长段缺损,但置换较慢的骨充填物不利于再生骨强度的恢复,成年兔带血运骨膜移植联合应用骨填充物不能有效修复骨长段缺损。  相似文献   

16.
骨膜下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儿童肢体良性骨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儿童巨大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骨支架重建的方式。方法 1995年6月~2000年10月,收治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动脉瘤祥骨囊肿1例,单纯性骨囊肿1例,共6例。年龄6~14岁。其中位于肱骨2例,桡骨1例,股骨2例,胫骨1例。依次采用骨膜下病灶骨节段性切除,骨膜下自体腓骨游离移植,游离腓骨移植长度4~14cm。骨膜原位严密缝合,仅2例肱骨用克氏针单针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结果 术后6例随访时间18~78个月。骨膜下游离移植腓骨全部达骨性愈合。骨肿瘤病灶无复发,切除腓骨处腓骨又重新长出。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骨膜下游离腓骨移植是治疗儿童良性骨肿瘤,骨支架重建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异体锁骨移植重建锁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异体锁骨移植重建锁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月,对9例锁骨肿瘤患者行肿瘤瘤段切除、异体锁骨联合钢板修复重建术。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12~68岁。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2例,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均为Ⅲ级;原发性恶性和转移瘤共7例。病变位于锁骨外侧端3例、胸骨端2例、骨干4例,2例合并病理性骨折。根据Enneking功能评价标准,术前患肢功能优3例,良3例,可1例,差2例;术前疼痛等级评定(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示:中度以上静息痛4例,活动时中度以上疼痛3例,重度疼痛2例。肿瘤采用全切除方式,原发性恶性肿瘤和转移瘤术后分别局部辅助放疗和化疗,随访评价肿瘤控制、疼痛缓解、植骨愈合和肩关节功能等情况。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12~70个月,平均34.6个月。随访期内未发现局部肿瘤复发,原发性恶性肿瘤未见远隔转移。术后外形良好,未见明显排斥反应,无深部感染发生。8例患者异体骨与自体骨间Ⅰ期愈合,愈合时间3.2~6.8个月,平均5.4个月,其中1例患者取内固定后因外伤造成异体骨骨折,再次行钢板内固定治疗,4个月后骨折愈合;另1例术后出现钢板松动、骨不连,经再次植骨后6个月愈合。Enneking功能评价:术后3个月优6例,良3例;6例患者随访24个月时,优4例,良1例,可1例。VAS评定示术后3个月仅2例上肢活动时出现轻度疼痛;术后12个月,7例无疼痛,活动时中度和轻度疼痛各1例。结论异体锁骨是锁骨肿瘤切除后残留骨缺损的一种良好重建材料,重建后患肩的外形和功能满意,疼痛减少,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胎儿骨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总结胎儿骨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994年1月~1999年6月,应用经酒精处理后的胎儿骨移植修复148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其中骨囊肿63例,骨纤维异常增生症42例,骨巨细胞瘤26例,内生软骨瘤17例。骨缺损最大3.5cm×10.0cm,最小0.5cm×1.0cm。结果 148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修复均于3~12个月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2个月。随访1~6年,平均14个月,肿瘤无复发,无局部及全身反应。结论 胎儿骨作为良性骨肿瘤术后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无明显组织反应,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活骨移植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长段骨与关节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四肢骨肿瘤的广泛或边缘切除后,长段骨关节缺损的修复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四肢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4~37岁。骨巨细胞瘤4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非骨化性纤维瘤2例,韧带样纤维瘤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3例,侵袭性骨母细胞瘤1例,软骨母细胞瘤1例,瘤样病损致骨溶解1例。14例四肢侵袭性良性骨肿瘤行肿瘤广泛或边缘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带腓骨头腓骨近端和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移植修复骨缺损、重建桡腕关节和重建肩关节。移植体行简单内固定加外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多普勒血管超声,其中3例行ECT核素骨扫描,并作关节功能评定。结果:随访3个月~5年,13例均于手术后3个月后达Ⅰ期愈合,其中1例因内固定松动再次手术而愈合。1例肿瘤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切刮与植骨术后愈合;2例畸形愈合行截骨矫形后愈合。关节功能评定:优9例,良3例,差2例。结论:骨肿瘤切除后行骨移植修复骨缺损、重建关节,手术切除彻底,复发率低,植骨愈合可靠,重建后的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异体软骨痂移植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异体软骨痂移植后的生物学过程判断其作为植骨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将1只SD大鼠的双侧股骨干造成闭合骨折,1周时切开获取软骨痂,-196℃冻存2周后移植于5只SD大鼠的左侧胫骨干部分缺损区(此骨缺损模型的成骨活动只表现为膜内化骨的方式),右侧植入异体松质骨作为对照组。将取材标本制成不脱钙切片,经亮绿和藏红T染色。结果 术后1周取材1例,缺损区实验侧和对照侧均未见有软骨组织和骨组织形成。术后2周处死其余4只大鼠,实验侧(3/4)可见有软骨组织和骨组织形成。骨组织内已有髓腔形成,骨组织周围是软骨组织,与宿主骨之间有纤维组织相隔。结论 异体软骨痂移植后未被吸收,可经软骨内化骨的方式产生骨组织,为软骨痂作为植骨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