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麻风实际上是周围神经病。疾病过程中,甚至完成MDT后,出现的畸残都是神经损伤持续存在的结果。1993年14届国际麻风会议上提到近五年来已开始研究神经损伤的免疫学,应着重于神经损伤的机制和治疗。 麻风菌进入神经的途径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可能通过血行、裸露的神经末梢和淋巴管。麻风菌是唯一能进入神经组织的抗酸菌,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神经损害是麻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导致麻风患者畸残与毁形的主要原因。当前对外周神经损失程度及范围的确定仍旧依靠传导检查、冷热水感知测试和神经触诊等传统检查技术,敏感度差,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麻风外周神经损害的诊断提供了有效工具,本文将综述近年来X线、MRI、超声等先进影像学技术在麻风病外周神经损伤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麻风病的神经病变是导致患者残疾、丧失劳动力而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的关键。为早期预测神经损伤,研发防止或干预神经损伤的药物,本文综述麻风杆菌侵犯人外周神经施万细胞后导致的免疫炎性反应、脱髓鞘与轴损伤等病变的分子机理。另一方面,评述可早期预测神经损伤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麻风神经损伤是引起永久性损害而致畸、致残、丧失劳动力主要原因之一。了解麻风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对发现新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叙述了目前麻风神经损伤的机制和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神经损伤是导致麻风病人持久性畸形的主要原因。可产生于已治和未治病人,甚至发生在已完成抗分枝杆菌治疗的病人。在界线类麻风(BT、BB、BL),神经损伤多发生在逆向反应(RR)。反应是逐渐发生的,经数周,甚至数月而成为不可逆的损伤。偶尔可迅速发生。皮肤损害往往伴有神经损伤,但亦可早于或迟于神经损伤出现。在瘤型麻风(BL、LLs、LLp),反应表现为麻风性结节红斑(ENL),与RR相反,反应为全身性的。在大多数病原体中,感染周围神经(N)是麻风杆菌(ML)的独有特征。周围N感染是麻风的必备条件,但关于N损伤的频率及范围(程度)的详细情况仅最…  相似文献   

6.
麻风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许多研究表明抗神经抗体是导致神经损伤的关键。作者用的抗原来自因踝部癌截肢的65岁妇女,患瘤型麻风22年,BI阴性已5年;以20例麻风患者为研究对象(LL 5,BL 3,BB 1,BT9和TT 2),其中6例有麻风反应(4例Ⅰ型,2例Ⅱ型),年  相似文献   

7.
界线类麻风(BT、BB、BL)发生逆向反应时常常产生永久性神经损害。这种损害的发生可快可慢,有的发生在抗麻风治疗之前,有的发生在抗麻风治疗之后。逆向反应神经损害的机理仍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免疫反应有关。界线类麻风神经对麻风菌抗原产生细胞免疫反应,使炎症细胞侵入神经,神经内血管壁渗透性增加,引起间质水肿、神经组织脱髓、神经内肉芽肿形成、炎症渗出物机化变成纤维组织,神经便产生不可逆的永久性损害。处理逆向反应主要是中止神经损害并促使其恢复正常。强  相似文献   

8.
研究MB麻风在MDT期间发生神经损害的情况及评估泼尼松治疗效果。定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检测并详细填写《麻风患者畸残记录表》;对麻风反应所致的神经损伤亦详细记录;对泼尼松的治疗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每例患者在初治前均有多条神经受累,MDT后神经粗大的例数和条数显著减少(P<0.01)。泼尼松对疼痛性神经炎及无疼痛性神经炎均有良好疗效,但对已发生运动功能障碍者效果有限。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麻风病,以及在MDT期间注重对麻风反应的合理有效处置是防治神经功能发生障碍的主要措施和环节。泼尼松对各类神经炎具有良好疗效,但尚需采取其它综合措施以期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公认麻风菌对周围神经有一定的亲合性。Bhat曾发现感染麻风后4个月就有神经损害,而神经损害正是麻风致残的原因。虽然早期的病人经适当治疗可以防止神经损害,早期的神经损害有些也可复原,但  相似文献   

10.
抗神经抗体在麻风神经损伤的发病学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为了解抗神经抗体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作者用ELISA检测了麻风病人的抗神经微丝蛋白的抗体。在289例中,74(25.6%)例呈阳性;相反阳性者在20例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11.
麻风菌有别于其它病原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嗜神经性,主要是对周围神经。我们调查920例麻风患者,有周围神经损害者高达80%以上,大多是由神经炎引起的。为此,早期发现神经炎,尤其是无痛性神经炎,早期治疗,是预防麻风畸残的重要措施。一、定义麻风菌直接侵犯神经,麻风肉芽肿在神经组织内形成,或神经组织对麻风菌抗原成分的反应所致神经(间质)内的炎症均称为神经炎,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无痛  相似文献   

12.
111例Ⅰ型麻风反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WHO/MDT方案治疗中Ⅰ型麻风反应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11例Ⅰ型麻风反应的发生率、与型别关系、临床表现、反应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 004例麻风患者中出现Ⅰ型反应者111例,占5.54%,其中界线类(BT、BB、BL)麻风占反应病人总数的77.49%.仅有皮损者4例,占3.06%,皮损伴神经损伤者93例,占83.78%,仅神经损伤者14例,占12.61%.疗前、疗中出现反应者102例,占91.89%,MDT疗后1年内出现反应者58例,占52.25%,持续6月左右者69例,占62.16%.结论麻风患者采用MDT治疗的Ⅰ型麻风反应发生率为5.54%,多在疗后1年内初治界线类麻风产生,易引起神经损伤且持续时间长,要及早采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以避免产生畸形.  相似文献   

13.
麻风的周围神经损害可引起畸残。畸残预防(POD)是麻风防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对神经损害要早期发现、适当治疗。类固醇激素治疗麻风反应和神经功能损害(NFI)效果较好。国内也用标准剂量的类固醇激素治疗近期的 NFI,尤其自1991年神经炎的防治得到相当  相似文献   

14.
因麻风血清中抗周围神经(PN)抗原的抗体可引起神经损伤,作者用酶标法和免疫转印技术测定了麻风病人和接触者血清中的抗PN抗体。酶标法检测的结果提示,4.1%的病人、7.7%的瘤型、3.6%的接触者和5.6%的正常对照者抗PN抗体增高.血清抗PN抗体的浓度与细菌指数和麻风神经病变无关。6例病人和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免疫转印实验显示,病人和正常血清的抗原结合类型(主要在100~200KDa范围)极其相似,但麻风血清的染色强度高。被染色的免疫球蛋白有IgM和IgG;IgM的抗原结合类型在150~200KDa范围内,呈多条染色带的IgG的抗原结合类型25KDa至200KDa之间.可见,麻风血清中的抗PN抗体与指示麻风活动性的参数,特别是麻风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5.
纯神经炎麻风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受累为麻风病的重要特征 ,少数病人可仅有神经受累和神经粗大而缺乏皮肤损害 ,此类病人即为纯神经炎麻风。〔1〕由于纯神经炎麻风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及其诊断的复杂性 ,对于纯神经炎麻风的防治一直是个难点 ,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纯神经炎麻风病例的回顾性研究以探讨纯神经炎麻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从而对纯神经炎麻风的诊治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从东台市 1971年以来发现的资料完整的 6 2 5例麻风病人中筛查确定纯神经炎麻风病人 ,要求在初诊时均未进行过抗麻风治疗 ,且在抗麻风治…  相似文献   

16.
麻风杆菌主要侵犯皮肤及周围神经,这已为各国麻风学者所公认。人类麻风是仅有的一种侵犯神经的分枝杆菌的传染病。在细菌性皮肤病中,也只有麻风杆菌喜爱侵犯周围神经。神经受累后发生形态学上的变化及机能障碍。特别是足部因机能障碍使得病人出现畸形及溃疡。麻风溃疡顽固难治,致使一些病人迁延数年至数十年之久,甚至可招致上行感染,发生败血症危及生命,迫使一些患者不得不行截肢治疗,截肢后病人生活  相似文献   

17.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麻风的诊断、预后及监测其病情进展都有重要意义。瘤型及界线类麻风因可以查到大量的麻风杆菌,诊断并不困难,但在结核样型及来定类麻风很难查到麻风杆菌。此外,在其他皮肤病中也出现类似于结核样型麻风组织中的结核样肉芽肿,因此对这型麻风的诊断造成困难。然而如能在结核样型麻风中发现神经损伤,也能将其和其他疾病区别开来,但在这型麻风中由于炎性浸润及肉芽肿性反应使其神经结构常常被掩盖,不易辨认。为了克服上述困难,作者采用了 S100蛋白  相似文献   

18.
麻风可损害周围神经而致残。神经损害可发生于各型麻风,可为慢性或急性。Ⅰ型反应(T_1R)是麻风引起神经损害的主要原因,但至今对促发T_1R的危险因素所知甚少。80年代人们主要强调抗麻风药的作用,对神经损害则重视不够。因此,了解T_1R的流行病学和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尽可能早期诊断及治疗麻风神经受损,对预防畸形极为重要。一般人认为畸形意味着活动性麻风,且有传染性。另外,也因后遗畸形,而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畸形还可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即使患者也许实际上没有身体的残疾,但畸形常常迫使其依赖他人。神经损害表示有或曾有过神经的炎症。  相似文献   

20.
两种治疗方法与麻风神经损害相关性研究王景权①张壤之①皋官蔚①许多研究证实,抗麻风治疗与麻风神经损害相关,但对于联合化疗(MDT)和氨苯砜(DDS)单疗期间神经损害发生率的高低尚不十分清楚。作者以麻风型别相同和麻风病期相差不超过1年作为个体配对条件,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