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与早期死亡、颅内出血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与早期死亡、颅内出血的关系湖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张克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即谓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AL),为急性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综合征。临床上易发生颅内、肺出血,成为急性白血病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本...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防治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lstic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7.7%;最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为呼吸道、口腔及血液;病原茵以G-感染占首位;多因素分析显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肛周疾患、肺部疾患、糖尿病及长时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独立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高的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是医院感染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临床针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控制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有多灶性定位征象。高血压和淀粉样脑血管病为多灶性脑出血的主要病因 ,有关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新的进展。随着颅脑CT的应用 ,更多的急性多灶性脑出血被认识。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阻塞冠状动脉血管是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发病机制。以往血管影像学和病理学研究认为斑块破裂是自发性或继发性因素作用于局部单个冠状动脉斑块,而病理生理学研究认为在炎症。交感神经张力、儿茶酚胺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冠状动脉内可形成多个不稳定性斑块。作者通过血管造影证实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病人存在多发性冠状动脉斑块,并测定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多灶性定位征象,高血压和淀粉样脑血管病为多灶性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关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新的进展,随着颅脑CT的应用,更多的急性多灶性脑出血被认识。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出血大多为单发性,多发性少见。随着CT的广泛应用,急性多灶脑出血(acute multifocal cerebral hemorrhage,AMCH)的诊断率逐渐增高,同时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将我院1998年以来收治的12例AMCH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上皮性卵巢癌病人的预后相关因素及5年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于我院初治的52例上皮性卵巢癌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2例老年病人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42.31%,Ⅰ~Ⅱ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Ⅲ~Ⅳ期病人(P0.05),分别为84.21%、18.18%;手术残留灶1 cm的病人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残留灶≥1 cm的病人(P0.05),分别为56.76%、6.67%;化疗疗程≥6个周期的病人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疗程6个周期的病人(P0.05),分别为50.00%、46.3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分期是老年卵巢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手术分期、残留灶大小、化疗疗程等可影响病人预后,其中手术病理分期是老年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特异基因与染色体核型改变为其分子遗传学特征,FAB分型为AML-M3。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严重出血倾向、发热、骨痛、白细胞异常增高等,病程凶险,早期死亡多因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颅内出血。而通常情况下,该类型白血病浸润组织和器官并不常见,初起合并心脏浸润则更为罕见。现将1例APL初起即合并有心功能不全、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as、P-糖蛋白(P-gp)在急性白血病(AL)的表达及二者在多药耐药(MDR)中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57例初发AL患者治疗前及完全缓解(CR)后Fas、P-gp水平.结果:①Fas在初发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阳性表达率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高,P-gp在AML和ALL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AL患者中,Fas 与P-gp 呈显著负相关;③单因素COX分析:Fas、P-gp过度表达对疗效有影响;多因素COX分析显示:Fas更具判断预后价值.④Fas 组CR率明显高于Fas-组,P-gp 组CR率明显低于P-gp-组.结论:①Fas过度表达可能是AL预后良好的因素;②P-gp为疗效差、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国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相关临床因素及预后。方法:对四大儿童血液病中心2001-2011年收治的儿童ITP并发颅内出血者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ITP患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0.46%。②颅内出血高危因素为急性患儿起病1个月内,慢性患儿病程1年后;并发感染、剧烈运动和外伤;血小板计数小于10×109/L。③并发颅内出血者病死率为11.7%。④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ITP患儿的颅内出血是一种可以通过积极治疗而达到有效治愈的疾病,幸存下来的患儿多数无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炎病人发生心搏骤停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9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290例急性心肌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人入院后心搏骤停发生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心搏骤停组50例,非心搏骤停组240例。比较两组入院后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测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心肌炎心搏骤停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心包积液、收缩压、QRS波低电压、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白细胞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血肌酐升高是急性心肌炎病人发生心搏骤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心肌炎病人发生心搏骤停,可能与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以及血肌酐水平升高等因素相关,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死亡2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统计我所1993年1月至1994年8月期间急性白血病合并颅内出血死亡病例23例,死亡原因为血小板减少,高白细胞血症、DIC和肝损害等,表明早期死亡组主要与高白细胞血症和血小板减少有关,分析了颅内出血与FAB分型,病情缓解与否、化疗、合并感染及贫血的相互关系,得出M3型,化疗,原发病未控制及合并感染是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的结论。探讨了颅内出血的临床先兆表现。  相似文献   

13.
1977年起作者用免疫刺激和抗病毒药物异丙肌甙(Isoprinosine)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共27例。13例为坏死性急性脑炎(NAE)。10例为局灶性或假性局灶性,主要是单侧性脑炎,3例为多灶性和双侧性脑炎伴局限于基底部脑室的水肿和颞-额叶底部或颞-枕-顶叶部坏死性病损。7例 NAE 因疱疹病毒所致。此外14例急性弥散性病毒性脑炎患者有断层诊断的弥漫性或多灶性病变而无固定性 NAE,有不同程度的自发性缓解倾向。5例病情严重,9例病情轻,为淋巴细胞浸润的脑膜脑炎或脑脊液γ球蛋白增高的脑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发生营养不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分为营养支持组(PG-SGA 评分≥9分)和无需营养支持组(PG-SGA 评分< 9分),2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人体测量的各项指标;通过白血病生活质量评估(FACT-Leu)量表计算生活质量总分,将PG-SGA评分和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营养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需营养支持组患者比较,需营养支持组患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体重指数(BMI)、上臂中点周径(MAC)、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各项指标显著降低(t=10.301、6.340、5.845、8.748、6.642、3.040,均P<0.05);PG-SGA评分与生理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白血病特异模块评分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呈负相关(r=-0.197、-0.208、-0.154、-0.280,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危、初治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胃肠道反应是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r=6.044、8.893、4.067、7.110,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56、0.268、2.844,均P<0.05)。结论: 老年急性白血病需营养支持患者比例较高,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相关,应针对危险因素积极给予营养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急性粒细胞性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及长期缓解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单用柔毛霉素,或与阿糖胞苷和硫代鸟嘌呤联用,可使35~50%的病人达到短期完全缓解。单用柔毛霉素作者采用了下述用法:60~80毫克/平方米/日,用药3~5天;初次效果不满意时可重复给药。结果64例病人中35例缓解(54.7%)。儿童患者16例中11例缓解。第一次接受治疗的成年患者43例中24例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与头颈16排螺旋CT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颅脑创伤术后颅内出血病人72例,进行头颈16排螺旋CT检查,观察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CT判定为颅内出血67例,检出率为93.1%;CT表现为颅内高密度影22例,高低混杂密度影50例;病灶周围明显水肿42例,病灶部分增强30例;形态不规则60例,圆形或椭圆形12例;术后立即出血22例,术后超早期出血30例,术后早期出血18例,术后晚期出血2例。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意识障碍、术中出血量、合并高血压、脑室外引流为颅内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结论头颈16排螺旋CT检查能有效反映颅脑损伤病人的早期病情特征,评估预测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利于指导手术治疗,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许多血液学家旨在联系白血病的预后而将急性白血病再分成不同亚型。然而这些分类诊断的正确性需经集体讨论才能确定。英国南威尔士由5名血液学家组成一个小组,采用一个较不复杂的白血病分类,检查了456例诊断为白血病或骨髓瘤病人的血片和骨髓片。开始时,互不商议,提出各自的分类意见;如有不同意见,继经集体讨论以作出最后的诊断。作者们经集体研究,将白血病分为: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其他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又分为6个亚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_2~*)、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_4~*)、急性未分化细胞白血病(M_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以736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肝肾综合征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观察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血液检测指标、肝脏大小及肝衰竭其他常见并发症等因素与肝肾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并探讨肝肾综合征发生情况与患者90天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HBe Ag阴性率、基线CHOL、AFP、凝血酶原活动度、肝左叶长径、肝右叶斜径均显著低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而年龄、血Cr、INR则显著高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P0.01或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真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PTA降低、肝右叶斜径缩小为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高危险因素,与HRS的发生密切相关。HRS的发生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90天的短期预后相关。结论: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真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肝右叶斜径缩小为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的高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预防和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的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2年5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且在治疗后24 h内发生HT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资料以及HT的神经影像学表现。比较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组与无症状颅内出血(a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sICH)组以及梗死灶内HT组和梗死灶外HT组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T类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3例HT患者, 男性40例, 女性23例, 年龄(73.5±8.95)岁;sICH 42例(66.7%), asICH 21例(33.3%)。梗死灶内HT 37例(58.7%)[ECASS分型: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 HI)-1型5例(7.9%), HI-2型6例(9.5%), 脑实质血肿(paren...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DACI)病人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探讨与脑梗死灶的关系。方法对50例DACI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0倒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病人(NDACI)做对比分析。结果DACI组与NDACI组脑CT、MRI检查鞍、多发、腔隙性梗死灶各项指标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脂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与DACI的发生及梗死面积大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