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笔者于1988年1月~1990年1月,应用自拟方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40例偏头痛,同时应用西药消炎痛、硝苯吡啶治疗偏头痛40例作为对照,结果加味芍药甘草汤组(中药组)取得较好远期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80例病例均选自门诊,其诊断均符合:1.反复发作性头痛。2.头痛偏于一侧。3.头痛性质为搏动性.4.头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面潮红或苍白。5.头痛发作前有眼部  相似文献   

2.
张立平  张洪亮 《光明中医》2011,26(4):773-774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经久不愈,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往往反复发作或两侧交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搏动性疼痛。重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慢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其特征为发作性单侧或由一侧转向另一侧的头痛,伴恶心、呕吐。病因较多,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治疗上多无特效,是一种顽固性疾病。笔者自2002~2007年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偏头痛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妇科性头痛是顽固、反复发作的常见病,近几年来,对38例妇科性头痛患者应用蒙医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8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6~49岁,病程2年~10年不等,大部分妇女均以月经前后、经期或者不规律性头痛,重者恶心、呕吐等,疼痛性质呈搏动性,常以一侧或两侧交替发作;或波及整个头部。部分患者伴有月经不正常、量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一间断性反复发作的、以一侧头痛为特征的搏动性头痛疾病。发作持续4~72 h,15%~20%患者伴有先兆。偏头痛以女性多见,发病高峰是25~55岁,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笔者采用综合针刺疗法治疗偏头痛40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吴茱萸汤治疗偏头痛4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丘首原 《新中医》2000,32(4):50
笔者应用吴茱萸汤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典型偏头痛为发作性搏动性头痛,特异的眼前闪光及视野缺损、羞明等前驱症状,头痛局限于一侧,麦角胺治疗显效。普通型偏头痛为发作性搏动性头痛,头痛局限于一侧或从一侧开始,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在40岁以前发病,家族中有同样的发病史,麦角胺治疗显效。丛集性头痛为头痛在1天内呈丛集性,常自一侧眼眶开始发生,易于夜间发作,头痛程度剧烈,发作时伴有血管--分泌症状。1.2病例选择40例病者均来自门诊,均确诊为偏头痛。其中男16例,女…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头痛是由血管-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疾病.以一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并伴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少数发作前可有视觉、感觉、运动障碍等先兆.[1]笔者自拟清脑解痛汤治疗56例,并与西医药治疗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经久不愈,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往往反复发作或两侧交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搏动性疼痛~([1])。本病以偏头痛最为常见,发病率为3.7%~13.5%,约占所有头痛患者的25%。女性略多于男性,青年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年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9.
<正>偏头痛是指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视幻觉、偏盲等症状。它是一种由原发性颅内血管运动和神经功能调节失常所引起的复发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间歇性反复性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治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医治疗偏头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银玲 《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1):80-80,F0003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它是一种反复发作,呈一侧或两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具有病程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该病属于中医"头痛"、"偏头风"范畴.现将近几年来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