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斌 《辽宁医药》2007,22(3):4-6
1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混乱情况分析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理解各异,实极混乱,试归纳如下。(一)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  相似文献   

2.
因为历史原因或各地用药习惯的不同,中药存在着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问题.这使一些名称相近的品种易混淆.品种不同,质量常有差异,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笔者比较了六种常见,且容易出现混淆的药物:南、北五味子,南、北柴胡,南、北五加皮.从这六种药物的来源、性状、成分、显微及理化鉴定、功效等几个方面可以了解其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党参、当归、枸杞子等3种中药,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也是容易生虫的药物。我们根据95%乙醇具有味灼烈,易挥发的性质,用来防止中药生虫,经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该法确有经济、简便、防虫效果明显的优点。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杜娆  袁红  虞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3):1095-1099
目的:探究热毒宁、痰热清、喜炎平3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常用溶媒中的稳定性,以及它们与抗菌药物、电解质类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热毒宁、痰热清、喜炎平3种中药注射剂配置在不同溶媒中,测定其在配置后不同时间内的pH值和电导率;将它们与抗菌药物配伍,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不溶性微粒。结果:3种中药注射剂配置在临床常用溶媒中,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pH值、电导率均出现了较显著的变化;3种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物和电解质药物配伍后均有不同程度沉淀的出现。结论:热毒宁、痰热清、喜炎平3种中药注射剂配置在临床常用溶媒中后应在2 h内使用;它们与抗菌药物和电解质配伍使用存在配伍禁忌,应分开注射或在不同输液间用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  相似文献   

5.
荆波 《中国药店》2003,(3):85-85
传统的中药,由于受气候、土壤、生长环境的影响,同一中药来源地不一样,其化学成分也有明显的区别;就是同一品种的中药,因不同产地、采收季节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化学成分也是区别很大的。 传统的中医药对药物的产地、加工等方法,大多是靠人力来控制的,没有强有力的科学根据和统一标识。这种人为的因素就会很大,就可能让药物的疗效不够确切。 中药图谱化不但对中药及中成药质量有了有效的保证,而且对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世界销售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从事多年的药剂工作实践中,愈来愈感到一些传统的中药煎法存在着弊端和不合理性,并通过总结分析、对比,对其作了改进,使之更方便、优越。现简述如下。1.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中药宜先前:此三类中药质地均较为坚硬、致密,传统认为先煎一段时间可以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笔者曾以同等碎度大小的矿石类(如磁石)、贝壳类(如牡蛎)中药,分别作先煎与不先煎对比试验,将煎出液滤过后蒸干、称重。结果表明,先煎组并不显示优越,这从成分的溶解性能上便很容易理解,因为这二类中药的有效成分均较难溶于水,如牡顺之碳酸钙。…  相似文献   

7.
中药不良反应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安全,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中药不良反应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是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报道逐年增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1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1.1品种误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及流通因素影响,中药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现象存在,且不同地域对同一药物往往有不同的习惯用法。来源不同,其所含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毒性也有差异,用药首先应注意品种的鉴定正确与否,关于木通及其制剂致肾功能衰竭的报导屡见不鲜,其实临床报导中毒的木通名为“关木通”[1],来源于马兜铃科的…  相似文献   

8.
生化药物及中药注射液在医院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许多生化药物及中药注射液与化学药物相比 ,其稳定性较差 ,在贮存期间 ,容易发生失活、降解等反应 ,其有效期较短。有些生化药物及中药注射液与化学药物不同 ,并非单一成分 ,因此 ,在给药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 注意外观及有效  相似文献   

9.
靳婷  高军 《首都医药》2006,13(13):12-14
核心提示:据监测,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中药静脉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死亡病倒。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告,暂停使用和受理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中药静脉注射剂,然而,很多专家呼吁,除被叫停的这7个注射剂之外的多种中药静脉注射剂也存在严重不良反应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且其疗效及药理不明确,临床中应该全部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推广与实施cGEP完善现代中药管理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现代化的核心是完善中药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而cGEP的建立与实施,将衔接GAP、GMP,弥补GAP、GMP难以覆盖的部分,完善中药产业链的标准规范化,推进中药现代化,使其在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上占据更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细菌耐药性危机加剧,人类生活与生产受到严重危害,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逐渐受到重视。国家颁布相关规定约束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弱药物滥用造成的耐药性问题。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作为抑菌药物具有多种优势,可单独作为抗菌药物,亦可联合抗生素减弱细菌耐药性,其作用机制也逐渐得到了阐释。因此,加大对中药抑菌作用的研究,是研发新的抗菌药物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介绍中药抗菌优势,分析中药抑菌作用的研究价值,为中药抑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药源性头痛系指药物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头痛,约占全部头痛患者的5%-10%。药源性头痛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其发生的常见原因如下:血管扩张、良性颅内压增高、无菌性脑膜炎、双硫仑样反应以及过度使用镇痛药。药源性头痛的临床表现,除有头痛症状外,也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血压下降等。常见的致病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组胺H2受体拮杭荆、钙离子拮抗剂及血管扩张剂。药物治疗中出现头痛应注意将其与原发病所致头痛相区别。及时停药和对症处理可缓解药源性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草药品种繁多 ,由于地域辽阔 ,各地用药习惯不同 ,在药物名称上存在着大量一药多名的现象。除正名外 ,中草药一般还有一至数个别名 ,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在中药调剂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医师在处方中使用药物别名的情况 ,如对别名识别不准确 ,常易发生差错。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工作发现 ,中草药别名虽很复杂 ,但其命名都有一定的根据和意义 ,如能对其进行总结再加以综合分析 ,掌握起来便较为容易 ,现将中草药别名产生的几种情况简单归纳分析如下 ,供同仁们参考。1 根据药材形状命名这类药物别名的产生与药物性状特征的特异性有关。如 :丝连…  相似文献   

14.
李庆 《云南医药》2013,(4):338-339
<正>中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药物,也是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中药来源于大自然,无不良反应,很多医师存在此观点。近些年来,随着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制剂品种不断增多,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也日益增多,而随着ADR监测工作的加强,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对我院2012年上报的13例中药制剂ADR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15.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传统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同和日益扩大的国际中药市场的出现,给中药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来自邻国的巨大挑战,这也促使我国中药现代化形动的尽快起步。1机遇中药对某些疑难杂症具有独特的疗效,中医药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突出的特点在于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警惕,随之而来的对天然药物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关注。众所周知,日本是一直坚持应用汉方医药并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国家,汉方药同现代医药一样可享受医…  相似文献   

16.
肝脏含有丰富的药酶系统,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故其容易遭遇药物或毒物的损害而致病,尤其是肝脏有病时更易发生肝损害。本研究显示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抗结核药、中药为最常见药物致肝损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首都医药》2005,12(13):39-41
中药理论认为,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药性,这里所说的“药性”是指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与性能的统称,它包括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升降沉浮、性味归经等。中药治疗就是在阴阳五行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性味归经等药物的特性,发挥其治疗作用,这也是中药与西药的最大区别。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应从这个方面来着手,按照中药本身的自然规律去研究,而不是研究药物的有效成分,以及有效成分单体的提取,这种研究并不能涵概中药的全部功能。现在中药研究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恰恰是探索中药现代研究的新途径,避免按现代西药开发的模式研究开发中药,以西药的研究开发模式研究开发中药违背了中医药辨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中药国际化任重而道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中药国际化。近年来,全球医药正向天然药物回归,天然药物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以15—2O%的速度递增,这为我国中药国际化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药具有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我国天津天士力药业的复方丹参滴丸、上海中药研究所的银杏灵注射液和浙江康莱特药业的康莱特注射液3种中药已经作为治疗药物通过美国FDA临床研究预审,准许进入临床试验,这标志着我国中药产业已经开始在摸索中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19.
在百姓心目中,中药安全无毒,把它做成注射剂,无疑见效又快又保险,是种最理想的制剂,部分医务人员也习惯使用中药注射剂。但是,中药针剂给药途径、药物疗效,安全性等已不同于传统制剂,它是取自中药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在使用时应该重视它是“注射液”,它也容易出现注射液的不良反应。那么,在使用中药注射液的过程中,该如何应对不良反应呢?  相似文献   

20.
肝脏含有丰富的药酶系统,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故其容易遭遇药物或毒物的损害而致病,尤其是肝脏有病时更易发生肝损害.本研究显示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抗结核药、中药为最常见药物致肝损害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