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院脑外科自 1 994~ 2 0 0 1年共收治颅内血肿 40 0余例 ,其中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43例 ,占颅内血肿住院病人的 1 0 % ,现对该 43例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30例 ,女性 1 3例。年龄 3~ 69岁 ,平均 44岁。1 .2 症状与体征 受伤后原发性昏迷 2 8例 (65.1 % ) ,入院时浅昏迷 1 0例 (2 3.3% ) ,中度昏迷 1 0例 (2 3.3% ) ,深昏迷 8例(1 8.6% )。锥体束征单侧 2 0例 (46.5% ) ,双侧 4例 (9.3% ) ,去大脑强直 4例 (9.3% )。迟发血肿伤后最短时间 2小时最长 1 2天 ,发生在伤后 48小时内 33例 (76.…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4年至1997年4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18例,占同期颅脑伤住院病人的3.51%。现就其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39.5(8~72)岁。车祸伤9例,坠落、跌伤、打击伤各3例。着力部位:枕及顶枕7例,颞部6例,顶部3例,额及额顶2例。无原发昏迷3例,昏迷<30分钟6例,持续昏迷9例。颅骨骨折6例。均于24小时内入院。症状体征:入院时按GCS计分≤8分5例,9~12分6例,13~15分7例。头疼9例,呕吐6例,瞳孔不等大3例,病理征( )4例,肌张力增高、去脑强直、偏瘫各3例,脑脊液耳漏2例。CT扫描时间及结果:伤后首次扫描于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4年至2001年共收治颅内血肿400余例,其中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43例,约占颅内血肿住院患者的10.0%,笔者对43例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3~69岁,平均44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6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保守治疗14例,手术治疗42例。存活43例,死亡13例,死亡率232%。结论 颅脑损伤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应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杨和顺  王荆夫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95-1295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即头部外伤后 ,头颅CT首次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 ,经过数小时或数天后 ,再次行头颅CT检查发现血肿 ,或手术清除颅内原有血肿后 ,其它部位再次出现颅内新血肿。本文总结了近年来 ,漳州市医院神经外科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4 8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8例中 ,男 35例 ,女 13例 ;年龄 18~ 30岁30例 ,36~ 5 0岁 12例 ,大于 5 0岁 6例。受伤原因 :车祸伤30例 ,高处坠落伤 18例。入院时GCS评分 :12~ 15分 2 8例 ,9~ 11分 14例 ,≤ 8分 6例 ,平均 12 1分。1 2 临床表现 伤后有原发昏迷者 4 5例…  相似文献   

6.
159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患者159例,兹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志星 《江西医药》2012,47(10):872-873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发生的原因,总结其临床诊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病例42例,采用GOS预后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42例中恢复良好21例,中度伤残12例,重度伤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结论早期发现和治疗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潜存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5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首次CT检查距受伤时间短、伤后凝血机制障碍的减速性损伤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为头痛加剧伴呕吐,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结论 临床动态观察,警惕潜在高危因素及早期临床征象。及时复查CT是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在临床上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出现,一般预后较差.我们总结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9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一般发病规律、临床特点、诊断,救治疗效的分析,为临床作出指导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征象观察的意义.方法对280例老年脑外伤患者,采取(1)严密观察病情;(2)伤后3天不定期常规CT扫描;(3)重点监测高危人群等措施,以了解其临床征象.结果预见性发现迟发性血肿70例,占同期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的25%.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得到及时处理,疗效满意.结论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掌握观察要点是颅内血肿早期发现、进行早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血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如何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治疗、提高疗效。方法 对29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迟发性血肿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25例,其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 手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有多种机理。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尤其首次CT提示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或小出血灶的病例,宜动态复查CT,早诊早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周立平  刘企源  许文辉  蒋震伟  吴达 《江苏医药》2013,39(10):1199-1201
目的 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27例DTIC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减速伤、广泛脑挫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手术、术前低血压、术前凝血功能异常均与迟发颅内血肿密切相关(P<0.05).入院时GCS评分低、多发伤、肺损伤是导致DTICH患者预后差的主要相关原因.结论 对存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相关因素的患者应进行预后判断.早期手术清除出血灶和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治疗DTICH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和分析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3年3月住院治疗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同期住院治疗的1574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113例(7.2%)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因迟发性颅内血肿入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18例(15.9%),中残29例(25.7%),重残25例(22.1%),植物生存17例(15.1%),死亡24例(21.2%)。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有其明确的临床特点和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及早发现、及时手术抢救治疗,能显著改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治疗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并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2009~2011年治疗的2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过治疗按照GCS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其中疗效良好17例,中残6例,重残3例,2例患者死亡。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以脑挫裂伤以及填塞效应消失为主要发病基础,确诊首选头颅CT,治疗首选手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颈椎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的早期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颈椎损伤病例.本组8例颌枕带牵引,78例颅骨牵引,15例早期手术,27例择期手术治疗.结果截瘫Frankel分组:A级36例,无改善、死亡1例;B级18例,改善至C级2例,D级3例,13例无改善;C级9例,均有1~2级改善.20例神经根损伤者均明显改善或痊愈.结论颈椎损伤快捷正确的早期诊治是降低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血肿新生儿86例根据患儿家属自愿的原则而采取的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并比较手术前后脑功能损害和血肿压迫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致残率为4.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8%,致残率为24.4%.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27.89±5.47)d比(69.24±8.35)d,P<0.01],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4.13±1.16)万元比(6.28±1.63)万元,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在凝血功能纠正后应及时手术清除血肿,可有效减轻新生儿黄疸所致的脑功能损害和血肿压迫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创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对41例创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4例,痊愈17例,好转3例,死亡4例;保守治疗17例,痊愈16例,1例属脑疝晚期,家属拒绝治疗出院后死亡。结论创伤后脑内血肿,如果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提高创伤性颅内血肿临床疗效的救治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的措施与疗效,对62例创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采取对照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30例应用西医西药治疗;试验组32例在西药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清开灵或及川芎嗪治疗,治疗28 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为优(P<0.001);病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较少(P<0.05).结论 创伤性颅内血肿如能结合中药救治可提高疗效,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验证,以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激酶冲洗治疗颅内血肿对凝血机制的影响,明确用药剂量及药物在血肿腔内保留时间。方法对33例应用尿激酶治疗颅内血肿的患者进行凝血机制监测,对术前、术中、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差比值(INR)、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酶原含量(FIB)检测值进行分析。并应用统计学处理,明确凝血机制有无变化。结果术中、术后患者凝血机制无明显改变。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结论尿激酶冲洗治疗颅内血肿疗效确切、患者损伤小,负担轻,同时不会破坏患者凝血机制。防止了继发性出血。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6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影响术后继发血肿发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继发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发生率为19.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机、血浆凝血酶时间、颅骨骨折为术后继发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浆凝血酶时间、手术时机、颅骨骨折是影响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康复期间的治疗效果,降低继发颅内血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