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目的对小儿肺炎的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临床探讨,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2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41例轻症肺炎,41例重症肺炎,另选择同期年龄相仿的4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重症肺炎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明显高于轻症肺炎和健康儿童,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变化对小儿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利于临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对经颅脑CT及临床表现确诊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动态观测。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158例,占85.0%,出血组与梗死组其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心电图的异常类型较多,可以是起博点异常、传导异常、复极异常等,如各类早博、心房颤动、室内传导阻滞、束支阻滞传导、ST-T改变、明显U波、Q-T延长及心肌梗死样改变等。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异常率显著高于脑梗死患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与脑出血、脑梗死的部位、面积密切相关,靠近基底节及丘脑的病变,其心电图发生异常的几率较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大者,其心电图异常率较高,与出血量小者差异有显着性(P<0.05)。脑出血组的心肌酶谱水平较高,显著高于脑梗死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脑出血患者的心肌损伤较重。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多有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此类心电图异常多为可逆性,随着脑卒中病情的控制、好转,其多在短时间内恢复。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2003年3月至2005年8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电图及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及对比,以探讨其发生的机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心肌酶值的变化,近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临床价值的评估,文献报道不尽一致。为进一步探讨脑组织损伤时血清心肌酶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8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急性脑血管病组:均为4年内我院住院患者共88例,男性5 3例,女性35例,年龄4 9~81岁,平均年龄(6 6 .1±7.4 )岁。其中脑梗死组患者4 6例,脑出血组患者4 2例,所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同时参照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24h内行心肌酶谱检测和心电图检查,并对异常者进行动态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108例(71 1%),心肌酶谱异常62例(40 8%),不同性质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5);发生于基底节丘脑、侧脑室旁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脑叶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 01);发生意识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 01);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均异常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P<0 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与脑血管病类型无关,而与脑血管病发生部位明显相关;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异常可以反映脑血管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对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变化和心电图异常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变化和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心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8例窒息新生儿和 3 0例正常新生儿于生后 2 4h内取静脉血检测AST ,CK ,CK -MB ,α -HBDH ,LDH等 ,并作心电图检查。结果 窒息组生后血清AST ,CK ,CK -MB ,α -HBDH ,LDH等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窒息组心电图均有各种异常改变。结论 窒息新生儿通过早期监测血清心肌酶变化和心电图 ,可及早防治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文献报道急性脑血管病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出现心肌酶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心电图(ECG)异常,本文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162例急性脑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与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在人院后测定心肌酶,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动态观察,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心肌酶显著升高(P〈0.01);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98例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占81.7%),主要表现为心室复极异常、心律失常及类心梗样改变。其中以ST—T改变最为常见,异常心电图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心电图死亡率,以室性心律失常及类心梗样改变死亡率最高。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异常提示有心肌损害,常系脑心综合征所致,两者的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中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急性中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急性中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心肌酶及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得到改善。结论检测急性中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动态变化,对于观察临床疗效及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害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了解对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对44例急性CO中毒患者(轻度中毒组17例、中度中毒组9例、重度中毒18例)入院后24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常规描记体表心电图。结果急性轻度CO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中毒患者较轻度中毒患者明显增高(P〈0.05),且中毒程度越重心肌酶越高;急性CO中毒可致心电图出现ST-T和各种心律失常改变。结论急性中、重度CO中毒患者存在心肌损害,中毒程度越深,心肌损害越重;CO中毒可致不同类型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13.
宫内窘迫新生儿心肌酶谱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通过观察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宫内窘迫合并窒息新生儿以及正常新生儿的心肌酶谱变化,用以评估宫内窘迫是否对新生儿心肌有损害.方法 对34例宫内窘迫新生儿、34例窒息新生儿、32例宫内窘迫合并窒息新生儿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宫内窘迫新生儿心肌酶谱的表达水平是乳酸脱氢酶(LDH)(742±146)u/L、á-羟丁酸脱氢酶(HBDH)(539±143)u/L、肌酸激酶(CK)(1 310±489)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74±51)u/L;窒息新生儿LDH(752±146)u/L、HBDH(552±146)u/L、CK(1383±531)u/L、CK-MB(183±63)u/L;宫内窘迫合并窒息新生儿LDH(784±132)u/L、HBDH(581±130)u/L、CK(1551±542)u/L、CK-MB(198±58)u/L,以上三者的心肌酶谱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却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LDH(688±129)u/L、HBDH(469±130)u/L、CK(986±468)u/L、CK-MB(43±17)u/L(P<0.05).结论 新生儿宫内窘迫可导致心肌酶谱升高,对宫内窘迫患儿应该常规检测心肌酶谱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创伤严重程度的多发伤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指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变化及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中心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多发伤患者67例,根据多发伤患者入院创伤危重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标准将其分为轻度多发伤组(20例)、中度多发伤组(26例)及重度多发伤组(21例);并根据MODS标准,将其分为MODS组及非MODS组。比较创伤后第1、2、3天重度多发伤组、中度多发伤组及轻度多发伤组LDH、AST、CK-MB、CK水平。比较创伤后第1、2、3天MODS组及非MODS组LDH、AST、CK-MB、CK水平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LDH、AST、CK-MB、CK与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多发伤患者合并胸腹部位、多发伤患者伴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LDH、AST、CK-MB、CK对多发伤患者伴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结果 重度多发伤组APACHEⅡ评分、MODS例数及MODS评分高于中度多发伤组及轻度多发伤组,中度多发伤组APACHEⅡ评分、MODS例数及MODS评分高于轻度多发伤组(P<0.05)。创伤后第1天、第2天、第3天,重度多发伤组、中度多发伤组、轻度多发伤组LDH、AST、CK-MB、CK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重度多发伤组LDH、AST、CK-MB、CK水平均高于中度多发伤组、轻度多发伤组,中度多发伤组LDH、AST、CK-MB、CK水平均高于轻度多发伤组;MODS组和非MODS组LDH、AST、CK-MB、CK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MODS组LDH、AST、CK-MB、CK水平均高于非MODS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1天、第2天、第3天,LDH、AST、CK-MB、CK水平与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多发伤患者合并胸腹部位呈正相关、多发伤患者伴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均呈正相关(P<0.05)。第1天,多发伤患者伴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ROC曲线显示,LDH、AST、CK-MB、CK对多发伤患者伴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有预测价值(P<0.05)。
结论 血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随多发伤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其与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胸腹部位及发生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呈正相关,且是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中的心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莫宗秋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11,(2):151-152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不典型心电图的特征,以减少漏诊、误诊率,提高对AMI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AMI患者早期不典型心电图资料.结果 8例不典型心电图均见于AMI早期,3例出现ST段弓背样抬高及T波倒置;2例出现右胸导联V1~V3呈前间壁心肌梗死QRS波形;2例出现Qv3~Qv6未达到病理性Q波标准,但Q波的深度和宽度〉下一导联的Q波,即Qv3〉Qv4、Qv5〉Qv6;1例在V4~V6导联的R波起始部有顿挫或切迹〉0.5 mm的负向波.结论 对疑似AMI心电图不典型的患者,必须进行连续心电图动态观察,并进行前后对比,如果有必要再选择合适的附加导联描记,以提高AMI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血清C-反应蛋白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9例ACOP患者血清CRP水平进行测定,并根据中毒的程度及预后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结果①中毒第2dACOP患者血清CRP水平重度中毒组和中度中毒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轻度中毒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毒第2dACOP患者血清CRP水平与预后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结论ACOP患者血清CRP水平与中毒的程度及预后相关,可作为ACOP患者诊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酶活性水平变化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肺炎组)35例,新生儿败血症(败血症组)29例,检测它们在治疗前后的心肌酶活性水平,进行各项值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心肌酶活性水平均高于正常值,败血症组高于肺炎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酶活性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肌酶活性水平对感染损伤反应灵敏,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评价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素含量变化。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了68例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甲状腺素,甲状旁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患者T3、T4、FT3和TSH含量在第1天和第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于第7天恢复正常,死亡患者血清T3含量明显低于存活者(P<0.05),甲状旁腺素水平中毒组与对照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可能是毒鼠强中毒的一个重要表现,T3可作为反映病情程度和评价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意识障碍组和非意识障碍组,各40例;同时选择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于发病7d检测各组血清心肌酶变化。结果:发病7d,脑梗死患者心肌酶高于对照组(P〈0.05),意识障碍患者心肌酶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在脑梗死急性期有助于估计病情、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异常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1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P波的异常(新出现的)与否分为:P波异组95例,P波正常组34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池、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观察12个月再梗死及死亡率。结果,心电图P波异常组三支病变多见,P<0.01;左室射血分数<40%者多见,P<0.01;12个月个时再发心肌梗死率为7.4%,死亡率为4.2%,而P波正常组无再发心肌梗死及死亡病例,结论:心电图P波异常可能为影响心肌梗死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