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外阴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检测与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患外阴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HPV)6型和11型的感染情况及PCR方法对尖锐湿疣诊断与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CR方法测定160例尖锐湿疣患病题组织或分泌物中HPV6/11型及HPVl6/18型的感染率。结果 HPV6/11型感染率为95%(152/160),HPVl6/18型感染率为5%(8/160),HPV6/11型 HPVl6/18型混合感染率为1.3%(2/160)。结论 外阴尖锐湿疣患以HPV6型和11型感染为主。PCR方法是一种比较适合临床HPV检测与分型的极为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阴尖锐湿疣患者高危型HPV感染,及早防治宫颈癌。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到我院皮肤性病科接受治疗的患有外阴尖锐湿疣的女性患者106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接受筛查的无尖锐湿疣女性患者116例,避开患者月经期,用取样刷刷取宫颈脱落细胞或疣体上皮细胞,选用广州安必平公司生产的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试剂盒(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检测,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病理科,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结果 CA实验组低危型HPV感染阳性率93.4%。其中重叠高危型HPV(16、18、53、35、58等)感染者为64.1%。筛查组低危型HPV总感染率18.9%,重叠高危型占12.9%,尖锐湿疣组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对尖锐湿疣病患进行临床治疗时,同时对其进行高危型的HPV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能够实现早期预防子宫颈癌的作用,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顾永清  袁红琳 《农垦医学》1999,21(4):243-24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PVDNA诊断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方法应用PCR法对门诊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标本中HPV6.11型进行检测。结果9例病理学检测阳性标本有8例检测出HPV6.11型病毒,20例病理检测阴性标本也有4例检出HPV6.11型病毒。  相似文献   

4.
FQ—PCR检测尖锐湿疣皮损中HPV—DN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及其DNA含量。方法:采用HPV6/11和HPV16/18型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对临床表现典型的CA组织进行FQ-PCR检测。结果:HPV-DNA阳性检出率95.15%,其中HPV6/11型阳性检出率86.4%。HPV6/11含量在10^5~10^9opies,占92.13%。结论:CA主要为HPV6/11感染,皮损中HPV6/11DNA含量检测可以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具有宿主和组织特异性的嗜上皮无包膜双链环状DNA病毒,约8Kb,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转录、翻译。基因型分为低危型(HPV6、11、42、43、81型等)和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2、83型等),各亚型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HPV感染是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等妇科疾病的主  相似文献   

6.
多重PCR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和11/6E6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宫颈癌发病与HPV16、18E6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83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及11/6E6基因。结果:(1)新疆地区36例宫颈癌中HPVE6基因检出率为86.11%(31/36),其中HPV16E6占构成比80.56%(25/31)。(2)山西地区宫颈癌中HPV DNA阳性检出率51.06%(24/47),其中HPV16E6占构成比50.00%(12/24)。(3)两组HPVE6阳性检出率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HPV16E6构成比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宫颈癌发生与HPV感染的关系密切,且新疆地区比山西地区更为密切。两组HPV感染以HPV16为主。  相似文献   

7.
8.
对39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进行HPV基因的多重PCR技术检测及组织切片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病理诊断尖锐湿疣18例,均检出HPV11/6,其中有1例合并HPV16的感染。不典型尖锐湿疣(不具备典型挖空细胞)14例,均检出HPV11/6。假性湿疣17例,2例检出HPV11/6。HPV18均未检出。因此,临床中对于不典型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需用PCR技术来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Real-ti 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T-PCR)方法与传统聚合酶链反应(传统-PCR)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DNA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HPVl6)基因的异同。方法 143例(其中维吾尔族标本65例,汉族标本78例)宫颈病变组织样本,均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处理。样本分为维、汉2组,对所有样本进行DNA提取,后将DNA样本均分为2份。运用传统-PCR和RT-PCR2种方法检测DNA样本中的HPV16基因,比较其检出率的异同。结果 78例汉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DNA样本中,传统-PCR方法和RT-PCR方法对HPV16基因型的检出率分别为51.28%和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78,P〈0.05);65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DNA样本中,传统-PCR方法和RT-PCR方法对HPV16基因型的检出率分别为61.54%和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84,P〈0.05)。结论无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传统-PCR方法对HPV16病毒的检出率均高于RT-PCR方法,因此在临床可以推广简便经济的传统-PCR方法检测高危型HPV16,用于防治宫颈癌。  相似文献   

10.
对39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进行HPV基因的多重PCR技术检测及组织切片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病理诊断尖锐湿疣18例,均检出HPV11/6,其中有1例合并HPV16的感染。不典型尖锐湿疣(不具备典型挖空细胞)14例,均检出HPV11/6。假性湿疣17例,2例检出HPV11/6。HPVI8均未检出。因此,临床中对于不典型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需用PCR技术来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21WAF1及PCNA蛋白在尖锐湿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与尖锐湿疣(CA)中HPV6/1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尖锐湿疣皮损中P21WAF1和PCNA及HPV6/11蛋白的原位表达情况.结果 CA组织中HPV6/11、P21WAF1、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30%、88%,PCNA强阳性表达率为57%.CA组织中HPV6/11、P21WAF1阳性表达率及PCNA强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CA组中PCNA与P21WAF1表达负相关,PCNA与HPV6/11表达呈正相关,HPV与P21WAF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21WAF1表达下调可能与CA的发病机制有关,并受多因素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女性阴道炎患者人乳头瘤病毒6/11型(HPV6/11)的感染情况。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258例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HPV6/11的病毒拷贝数。结果:共检出HPV6/11阳性者94例,阳性率36.43%,拷贝数在10^5以上者78例,占阳性者中82.98%,4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高且病毒复制量均在10^5以上。结论:(1)中老年阴道炎患者就诊晚,感染重。(2)FQ-PCR检测HPV敏感,快速,准确,特别是其定量特点对临床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HPV16、18E6基因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HPV16、18E6基因在喉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喉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30例声带息肉组织及48例喉癌组织。结果 3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6.67%(2/30)有HPV16、18E6基因表达,48例喉癌组织中87.5%(42/48)扩增HPV16E6基因,79.17%(38/48)有HPV18E6基因表达。HPV16、18E6基因与喉癌的临床分型、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HPV16、18E6基因与喉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喉癌恶性转化的关键,预示着喉癌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及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5.
RNA干涉抑制宫颈癌HPV16 E6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RNA干涉(RNAi)技术干扰宫颈癌HPV16 E6基因转录,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了解其特异性抑制HPV16 E6基因的效率。方法设计合成针对HPV16 E6的小干扰RNA(siRNA),借脂质体转染宫颈癌CaSki细胞,通过测定转染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HPV16 E6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了解基因抑制的效率。体内实验中建立子宫颈癌荷瘤裸鼠模型,将E6 siRNA直接注入瘤体,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肿瘤切片HPV16 E6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坏死和细胞的凋亡。结果HPV16 E6siRNA转染细胞后24h、48h、5d和9d时凋亡率分别为7.7%、11.8%、37.4%和12.6%。RT-PCR显示转染后24h、48h、5d和9d HPV16 E6 mRNA量减少了77%、83%、59%和41%。Western blot显示转染后的HPV16 E6蛋白表达在24h、48h、5d明显减少,9d时有所恢复;流式细胞仪HPV16 E6蛋白定量测定结果显示,转染后24h、48h、5d和9d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9.7%、80.4%、71.3%和57.4%。体内实验瘤内注射HPV16 E6 siRNA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HPV16 E6蛋白表达明显受抑,肿瘤组织坏死和细胞凋亡增加,重复给药较单次给药效果更好。结论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表明RNA干涉HPV16 E6基因的效果具有特异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宫颈癌中的蛋白表达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和HPV18E6/E7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浸润性宫颈癌、15例原位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采用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E7和HPV18E6/E7的DNA状况。结果宫颈浸润癌及原位癌组织中的KAI1蛋白表达与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相比明显下调(P<0.05),原位癌与浸润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16E6、E7和HPV18E6/E7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1%、54.3%和12.9%,HPV16E6、E7和HPV18E6/E7感染与宫颈癌中的KAI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宫颈癌中呈下调表达,HPV16E6、E7和HPV18E6/E7感染不影响其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cIAP2及EGFR蛋白表达的关系,分析HPV感染、cIAP2及EGFR蛋白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而探究HPV感染可能致癌发生发展的分子学机制,为临床用药策略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标本49例,用PCR方法检测新鲜标本中HPV16/18 D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16/18-E6蛋白、cIAP2及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取14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PCR及免疫组化检测49例NSCLC中HPV阳性率(42.86%,21/49)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7.14%,1/14) (P<0.05),cIAP2和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5),且cIAP2和EGFR蛋白在NSCLC中表达的成正相关(x2=8.85,P<0.05,r=0.391).HPV16/18阳性NSCLC组,cIAP2和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HPV阴性组(P<0.05).在49例NSCLC中,HPV感染与患者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EGFR蛋白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cIAP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结论 HPV感染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重要的病毒学危险因素之一,与吸烟协同作用促进肺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并可能通过上调EGFR、cIAP2蛋白表达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HPV16/18的关系,以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指导诊断和预后判断。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7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81例宫颈癌中SurvivinmRNA及HPV16/18DNA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的阳性率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中逐渐升高,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组织分化的恶化而更为升高,其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病理类型及肿块类型无关。HPV16/1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中的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rvivinmRNA表达与HPV16/18感染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mRNA在宫颈癌中有异常表达。Survivin的异常表达和HPV16/18感染有关,它可能在HPV的协同作用下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两者联合检测可望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切实可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喉癌组织中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6、E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癌组织中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6、E7蛋白的表达,并初步分析其与喉癌组织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147例喉组织标本,其中喉鳞状细胞癌组织82例,非癌组织39例(声带息肉27例,距肿瘤>1.0 cm的癌周正常组织12例),癌前病变(声带白斑)2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标本中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6、E7蛋白的表达.分析喉鳞癌组织中3种蛋白表达情况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喉鳞癌组织中HPV16蛋白及E6、E7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5或0.01),后者高于非癌组织 (P<0.05或0.01).非癌组织中HPV1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E6、E7蛋白的表达(P<0.05或0.01),而喉癌组织及癌前组织中三者间无显著差异.不同临床分期(Ⅰ~Ⅳ期)及不同病理分级(Ⅰ~Ⅲ级)喉癌组织中HPV16的阳性率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间HPV16 E6、E7蛋白表达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PV16感染后其早期区基因E6、E7的表达可能是诱发喉癌的因素之一,应用免疫学方法抑制E7蛋白的表达对于喉癌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但其预防和治疗作用不应过分夸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