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肾移植后原肾肾盂或输尿管肿瘤,不仅一侧发生,常常对侧也先后或同时发生.目的:介绍用腹腔镜先行肾切除,再用电切镜行输尿管周围膀胱袖状切除,然后取下腹部正中切口取出肾并切除下段输尿管治疗原肾肾盂或输尿管肿瘤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技术改进实验,于2004-07/2006-03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完成.对象:选择用腹腔镜和电切镜联合治疗原肾盂或输尿管肿瘤患者8例,女7例,男1例.其中4例为双侧肾盂或输尿管肿瘤,故共行12例次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和袖状膀胱切除手术.方法:取健侧卧位用腹腔镜先行肾切除,体位由侧卧位改为截石位用电切镜做输尿管周围膀胱袖状切除,然后取下腹部正中切口取出肾并切除下段输尿管.术后常规给予膀胱灌注抗肿瘤药物治疗防止肿瘤复发.术后3,6,12个月随访,此后每年1次.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病理报告、术后复发时间、术后无瘤生存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2.5~7h,平均3.8 h;出血量50~1200mL,平均240mL:2例需要输血,分别输血600和1000mL,病理报告:1例为输尿管低分化腺癌;11例为移行细胞癌,1~2级4例,2级4例,3级3例,其中1例突破输尿管浆膜层.突破输尿管浆膜层的肿瘤患者术后6个月肿瘤局部复发,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针对肾移植后原肾盂或输尿管肿瘤,用腹腔镜和电切镜联合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后,取下腹部正中切口取出标本,肿瘤复发率较低,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肾盂癌、6例输尿管上中段移行细胞癌先采用尿道电切镜行患侧输尿管口膀胱黏膜袖套状切除,而后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出血平均80 ml,患者均于术后36~48 h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8~14 d(平均9.4 d),术后随访膀胱局部复发2例。结论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治疗上尿路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实用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治疗肾盂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在肾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输尿管口袖套状切除的技术要点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输尿管口袖套状切除5例。病理类型均为移行细胞癌。结果5例手术均获一次成功,手术时间120-240min,平均150min,术后无并发症,随访3-9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无切口肿瘤种植。结论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输尿管口袖套状切除治疗肾孟癌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等离子电切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治疗肾盂移行细胞癌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肾盂癌术中先采用尿道等离子电切镜针状电极行患侧输尿管口环形切除,而后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结果 4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平均60 mL,患者均术后5 d拔出导尿管,住院时间8~12 d,术后随访膀胱局部复发4例。结论此手术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是肾盂肿瘤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陈策  孙颖浩  许传亮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5):474-475,47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膀胱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对16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术,完整取出切除的肾输尿管标本。术后常规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结果手术时间180~240min;术中出血量80~200mL;术后8d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肾盂癌和输尿管癌是泌尿外科常见恶性肿瘤,随着近年来老龄化趋势,发病率有所增加。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加膀胱袖状切除术是治疗这一疾病的标准术式,但是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疼痛、恢复期长,甚至需要长切口或双切口,而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多以腹腔镜切除肾脏并处理中上段输尿管,再应用开放小切口或者电切的方法进行下段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需重新摆放体位,增添繁琐、另外冲洗液外渗、增加肿瘤种植风险等也是其不足之处。本次研究总结完全腹腔镜行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单切口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上尿路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上尿路肿瘤患者先经尿道电切镜切除患侧膀胱壁段输尿管,再经腰部切口行肾脏及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未发生出血、尿瘘及感染等并发症.在切除的输尿管口部位无肿瘤复发,患侧盆腔、腹膜后未见肿瘤种植.结论 该手术方法简化了手术程序,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的肾输尿管切除术在上尿路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再取腰部一个切口行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评估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结果23例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均顺利完成。电切时间平均5min(3~8min)。术后未发生出血、尿瘘及感染等。平均随访28个月(6~36个月),膀胱镜复查未发现切除的输尿管口部位肿瘤种植。结论该手术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佳。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同时为腹腔镜行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处理膀胱壁段输尿管提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治要点.[方法]对本科10例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加膀胱袖状切除6例,根治性肾切除加输尿管部分切除3例.1例B超引导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者术中发现肾盂肿物,二期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膀胱袖状切除.10例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或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7例、鳞状细胞癌3例.获随访9例,随访时间3~28个月.术后1年内死亡6例,移行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各3例.[结论]对肾结石病史长的患者,需高度警惕肾盂癌的可能.CT检查对明确诊断肾结石合并肾盂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治疗肾盂癌的疗效。方法:应用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术对8例肾盂癌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8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病理检查8例均为肾盂移行细胞癌;术中、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3-2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术行肾盂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与传统开放手术和其他术式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施行17例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其中肾盂癌13例、输尿管癌4例;病灶位于左侧10例、右侧7例。结果 17例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85~160 min,平均(110.26±20.35)min。术中出血量约50~220 mL,平均(142.32±70.26)mL。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1~38个月,未见肿瘤种植转移及膀胱肿瘤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将成为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8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6例输尿管肿瘤患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结果通过超声检查、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CT、输尿管镜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术前诊断符合率为93.8%(15/16)。除1例行快速病理检查证实为息肉外,其余均为输尿管肿瘤。全部肿瘤患者除1例外,均行患侧肾、输尿管全切和膀胱袖状切除。结论多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是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完全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完全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3月-2005年12月对16例肾孟输尿管癌患者行完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男10例,女6例,肾盂癌11例。输尿管癌5例。均因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就诊。经KUB+IVP、CT、BUS、逆行上尿路插管造影及输尿管镜检诊断肾盂或输尿管癌。结果 1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者,手术时间120~200min,平均150mill;术中出血60~120mL,平均70mL;术后住院天数7~10d,平均8d;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诊3~30个月,未见局部肿瘤复发及膀胱内新发肿瘤。结论 完全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方法可行,疗效肯定,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将成为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认识,提高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彩超、泌尿系CT成像(CTurography,CTU)和输尿管镜检等诊断符合率情况,讨论术前检查方法的差异。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治疗,评估治疗后情况,总结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病检结果均为输尿管癌。比较术前彩超、CTU和输尿管镜检等检查结果表明,CTU和输尿管镜检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彩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和输尿管镜检对输尿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期输尿管癌患者尽早手术,术后获得较好的预后。结论对于输尿管肿瘤患者,应联合进行CTU和输尿管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采取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条件许可时,可采用组合腔镜技术。术后规律随访并膀胱灌注腔内化疗,有利于预防输尿管癌术后膀胱癌复发,改善输尿管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9例,均为男性,年龄40~64岁,平均55岁。尿路上皮癌8例,按WHO分级标准,Ⅱ级5例,Ⅲ级3例;腺鳞癌1例。肿瘤多发6例,均为尿路上皮癌,肿瘤最大径1.5~11.0cm。TNM临床分期:T2N0M07例,T3N0M01例,T4N1M01例。结果手术时间210~330min,平均260min。术中出血量200~800ml。输血5例,输血量400~600ml。病理分期:T2aN0M05例,T2bN0M01例,T4aN0M02例,T4N2M01例。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4个月。7例无瘤生存,肾功能良好;2例术后2年死亡(1例腺鳞癌者死于全身转移,1例死于意外事故)。所有病例白天控尿均良好,夜间控尿良好5例,剩余尿量0~50ml。1例术后出现上尿路扩张积液、肾功能不全,为两侧输尿管末端粘连所致,经内镜下粘连松解后积液消退,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年龄〈50岁者,术后6个月有阴茎勃起,服用西地那非片可完成性活动。结论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在治疗泌尿系肿瘤中的作用。方法对行联合脏器切除的9例泌尿系肿瘤患者(包括前列腺肉瘤术后复发1例、前列腺肉瘤术后胃肠道间质瘤转移1例、前列腺肉瘤1例、前列腺癌术后复发1例、宫颈癌术后复发1例、膀胱肉瘤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接受全盆腔脏器切除术,1例为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随访至今,3例健在,平均生存时间26.8(5~64)个月。结论盆腔脏器联合切除可有效地治疗周围脏器受侵犯的泌尿系肿瘤,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患者预后主要与原发肿瘤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放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治疗上尿路肿瘤合并膀胱癌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6月至2009年3月期间收治的8例单侧上尿路肿瘤并浸润性膀胱癌行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尿流改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56岁。术前经膀胱镜、输尿管镜、B超和CT等检查证实为单侧上尿路肿瘤并浸润性膀胱癌,其中4例左肾盂癌和2例右肾盂癌合并膀胱癌,2例为左输尿管癌合并膀胱癌。2例行腹腔镜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回肠膀胱术,平均手术时间47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75ml,均无输血,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d,下床活动时间为4d。6例患者行开放肾输尿管膀胱全切除术,其中4例行回肠膀胱术,另2例行输尿管造口术,平均手术时间366min,平均出血量767ml,平均输血量485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6.7d。8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 7例为尿路上皮癌,上尿路肿瘤分期分级为T2~4N0~1M0G2,膀胱癌为T2~3N0M0G3,另1例为左肾盂鳞癌T4N1M0合并膀胱鳞癌T3N0M0。术后平均随访24.6个月,鳞癌患者术后18个月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余7例患者无瘤生存至今。结论单侧上尿路肿瘤合并膀胱癌可行Ⅰ期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腹腔镜下行该手术是可行及安全的,较开放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1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腹腔镜肾孟癌根治术并总结经验。方法2000年8月"2006年5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19例肾孟癌(含8例手辅式)。其中输尿管末端经尿道切除17例,经手辅切口切除2例。同时期行开放性肾孟癌根治术30例作对照分析。结果腔镜组与开放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P=0.59),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放组(P〈0.01),腔镜组术中、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开放组1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随访1~61个月,腔镜组1例肺部转移,开放组1例出现肺部转移,1例腹膜后局部复发,1例发生膀胱癌。结论后腹腔镜结合电切镜行肾孟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并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有望取代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为单发肿瘤,其余为多发,肿瘤直径0.5~3.5cm。采用经尿道2μm激光手术系统治疗,术后常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定期行膀胱镜检查。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3(8~45)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发生。随访92例,失访4例。平均随访时间13(5~29)个月。11例复发(11.5%)。2例术后尿道狭窄,定期扩张后治愈。结论经尿道2μm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出血量极少,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