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议得气与针刺补泻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得气与针刺补泻的关系十分密切,笔者从察得气与否、明补泻时机,辨得气指征、定补泻方法,观得气变化、度补泻剂量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得气与补泻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强调得气是补泻之前提和基础,而补泻则是获得最佳效应的根本保证。只有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适时适度地运用补泻手法,才能达到补虚泻实的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各种针刺补泻手法的分析,结合实验验证,在得气的基础上,针刺补泻操作的关键可能是其作用于躯体的趋势,即向(体)内趋势为主的操作手法为补,向(体)外趋势为主的操作手法为泻。  相似文献   

3.
《灵枢经》载:“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可见,根据辨证选用补泻手法是针灸治病的法则。补虚泻实,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使其“阴平阳秘”,邪去正复,这就是针灸治病的原理。因此,补泻手法是针灸疗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为了体察泻法的临床  相似文献   

4.
针刺补泻是通过针刺调气来达到整体的补虚泻实的目的.因此《内经》补泻不是方法而是治则.《内经》上本无"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和"开阖补泻"."补泻"原本是单一的治则,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由于临证治疗需要具体的行针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言之"术式",便在《内经》中寻得《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待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日泻"和"呼尽内针,"《灵枢·官能》泻为"摇大其孔",补为"推其皮盖其外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热补和凉泻手法的机理。方法:通过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和现代医学来探讨针刺热补产生热感,凉泻产生冷感的机理。结果:合理的选穴,正确的针刺手法,并在得气的基础上配合呼吸补泻和意念导引是针刺热补产生热感,凉泻产生冷感的基础。结论:阳盛则热,阳虚则寒使针刺热补能够产生热感,凉泻能够产生冷感的机理,为针刺热补和凉泻手法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内经》对针刺补泻的记载,以针刺补泻的目的、原则、判断、操作到疗效的思路,勾勒《内经》针刺补泻的完整框架,较翔实反映《内经》针刺补泻的整体风貌。通过研究发现,《内经》针刺补泻以调气为根本目的,以调神为核心内涵;在以补虚泻实为针刺补泻总则的基础上重视先补虚后泻实和据二十五种人不同体质补泻;以脉象虚实,皮肤寒热坚软为判断补泻的依据;记载了迎随补泻等7种补泻手法,为后世补泻手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视神心意的变化和调节;以患者感觉、脉象及皮肤温度的变化为针刺补泻施术后的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内经》中有关得气、气至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内经>以后针灸界对得气和气至大多数已经形成以下的共识:①得气、气至为针刺行施补泻手法的前提,只有在得气的基础上再进行补泻,针刺才会有效.  相似文献   

8.
试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的关系 ,补法为轻刺激 ,泻法为重刺激。但《千金翼方》却明确提出 :“补泻之时 ,以针为之 :重则为补 ,轻则为泻 ;虽有分寸 ,得气即止。”究竟孰轻孰重 ,应从补泻法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1 补轻泻重说  补泻法的早期记载应首推《内经》。《灵枢·官能》说 :“泻必用圆 :切而转之 ,其气乃行 ,疾而徐出 ,邪气乃出 ,伸而迎之 ,摇大其穴 ,气出乃疾。补必用方 :外引其皮 ,令当其门 ,…微旋而徐推之 ,必端以正 ,安以静 ,坚心无解 ,欲微以留 ,气下而疾出之 ,推其皮 ,盖其外门 ,真气乃存。”《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 :…  相似文献   

9.
朱亚强  彭旭明 《中医学报》2021,36(5):968-972
捻转补泻是针刺手法的一种,其流派众多,有以左转、右转分补泻;以性别分补泻;以体位和刺手不同分补泻;以经络循行方向分补泻;以阴阳属性分补泻;以刺激量大小分补泻等。捻转补泻效果受捻转方向、刺激量、针刺穴位等多种因素影响,若拇指向前用力,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法;拇指向后用力,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选取偏补的穴位,补的作用强;以泻为主的穴位,泻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虞逸舒  董雪莲  艾炳蔚 《中医学报》2019,34(11):2450-2453
捻转补泻在二维平面上为迎随的一种演变,在三维层面与提插手法不可分割。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并非矛盾,只是手法作用时机以及所处层面不同。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这两种手法作用的时机以及所处穴位的层面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徐疾补泻往往作用于进针出针的过程中,不需要有得气的先决条件,涉及层面贯穿穴位内外。"徐而疾则实"。徐入是为了慢慢引阳气入内,疾出是防正气随针外泻。提插补泻则是在针刺入穴位之后以得气为基础进行的,"紧感"即是针刺得气的一种感应。提插补泻所处层面为穴位内的进退,重插从卫取气,追阳内交,欲激发人体正气,轻提可防止正气耗散;重提从荣置气,引阴外出,引正气外出抗邪,轻插为防止邪气入内。  相似文献   

11.
《内经》论针刺补泻发挥邱连利甘肃省中医学校(730050)关键词复合手法导气法冷热感中图分类号R245.31补与泻《内经》所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是补泻手法的根本原则。所谓盛,是指邪气旺盛;所谓虚,是指正气衰退。所以,补是补充正气,在于顺其气,或将...  相似文献   

12.
针刺补泻手法究竟是否存在,历来是针灸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就一般情况而言,大致有四种看法。其一:不存在针刺补泻手法。其二:只有泻而无补。其三:只存在轻重两种针刺手法,其中轻刺激是补法,重刺激是泻法。其四:补泻的针刺手法是存在的。鉴于以上四种观点,归根到底就是针刺补泻手法的存在与否。笔者查阅了有关文献。拟从“对补泻与虚实的概念的认识”、“传统补泻手法的立法依  相似文献   

13.
呼,吐气.吸,纳气.息,气息,呼吸.呼吸补泻是在应用针刺手法的同时配合患者呼吸的方法. 呼吸补泻,首载《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吸则内针,无令气忤……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说明呼吸补泻的原则.《素问·调经论》则以吸气时进针为泻,呼气时进针为补.并以"针与气俱内"、"针与气俱出"和"气出针入"、 "气入针出"两种方法来区分针刺补泻作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九、进针后的各种手法进针后,接着就是施行捻运手法。古代手法,名目繁多,但总的来说,它的目的不外补虚泻实。现将几种重要的补泻手法扼要的谈一谈:1.徐疾补泻法:徐是缓慢,疾是迅捷,这种手法是以针刺出入的快慢来分补泻的,进针慢,出针皮外,  相似文献   

15.
针刺手法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广义的针刺手法包括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针刺操作的全过程;狭义的针刺手法是指进针之后到出针之前所采用的各种行针和补泻手法.合理的针刺操作,能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提高疗效.针刺单式补泻手法的基本操作有捻转补泻法、提插补泻法、徐疾补泻法、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开阖补泻法、平补平泻法.  相似文献   

16.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针刺补泻理论首见于《难经·七十八难》。“从卫取气”“从荣置气”的理论实为针刺补泻的方法,目的在于调阴阳、调营卫、调气血及促使得气。其手法核心一是分层操作,体现深浅补泻理论;二是随呼吸进出针刺,达到补泻目的;三是依据营卫流注方向随卫逆营行针,体现营卫补泻内涵;四是注重针刺力度的轻重,达到补气、取气血而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论针刺得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得气”与否与针刺疗效关系甚密 ,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十分重视 ,笔者结合古代针灸文献的论述和自己的临床心得体会 ,就针刺得气及其影响因素作简要的论述。1 对得气的认识  “得气”亦称针感 ,是毫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得气”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吸则内针 ,无令气忤 ,静以久留。无令邪布 ,吸则转针 ,以得气为故。”所言的是当针刺入腧穴后 ,通过施行一定的针刺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对得气感应有了生动描述 :“是谓冥冥 ,莫知其形 ,见其乌乌 ,见其稷…  相似文献   

18.
试论艾灸补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灸补泻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实施虚补实泻的操作手法。自《灵枢经》提出后,后世医家结合临床经验和体会而各有阐发。但现今对艾灸补泻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缺乏深入研究,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浅析孙志教授"泻胃补脾法"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从2型糖尿病病机新认识、刺法理论研究、临床实践等方面,总结孙志教授"泻胃补脾针法"的腧穴配伍、针刺手法,体会其治疗特色,并举案例佐证。[结果]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但其病机与消渴不尽相同,孙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观察发现2型糖尿病发病多见肥胖、消谷善饥并伴见倦怠乏力,概括其病机为"胃强脾弱",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使用补泻手法针刺,调节脾胃功能,泻法针刺中脘、足三里、内庭抑胃控制食欲,补法针刺太白、三阴交、脾俞增强脾的运化,以达泻胃补脾之用,在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孙志教授"泻胃补脾法"为针刺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探索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推拿是以中医基本理论和经络腧穴理论为依据,以补虚泻实、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在治疗上分为温、通、补、泻、汗、和、散、清八法,在临床操作中强调补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运用推拿补泻治疗疾病的记载,《灵枢·刺节真邪》~[1]:"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