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药物治疗依从性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常规药物治疗,6个月电话随访1次;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12个月内,根据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原因,实施电话随访,共8次(如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服药依从性欠佳则随时予增加随访次数)。比较出院后12个月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再住院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目前,PCI是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它包括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传统的多采用经股动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调脂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瑞杰 《临床荟萃》2005,20(15):844-845
虽然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包括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药物治疗特别是调脂药物仍然是冠心病患者的基础治疗、非接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患者的主要治疗、以及接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患者的主要辅助治疗。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促进了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指南的不断修改,同时调脂药物在治疗冠心病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药物治疗)与研究组(5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再根据研究组患者年龄,将<75岁的38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75岁的20例患者纳入研究B组。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并比较研究A组与研究B组的手术情况、手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GQOL-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B组的手术成功率低于研究A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及手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高于研究A组(P<0.05)。结论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是高龄因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手术成功率、安全性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并行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接受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治疗的5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基线数据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状况...  相似文献   

6.
崔华  叶平 《临床荟萃》2007,22(15):1065-1067
在过去的30年,虽然指南强调理想的药物治疗是稳定型冠心病治疗的基石,但在北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常常被作为稳定型冠心病的患者首选治疗,其目的是使人感觉更好或活得更长久,在美国,仅2004年,就有1亿人接受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其中85%为稳定型冠心病的患者。PCI对于改善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冠心病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狭窄、阻塞或痉挛所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发的心脏病[2]。目前,治疗冠心病的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或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与乐普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9例.A组患者采用乐普支架治疗,B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术后6个月,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冠心病血管重建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预后。方法入选2003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PCI或CABG)存活出院并完成随访的5461例患者,根据有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无危险因素组376例,有危险因素组5085例。记录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随访期间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结果男性占76.9%(4199例),平均年龄(60.0±10.4)岁,平均随访549d。无危险因素患者年龄偏大、BMI低(P<0.000);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血管开口病变、LAD近端、左主干和慢性闭塞病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危险因素组CABG患者多且完全血管重建率高(P=0.002)。随访2年,无事件生存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88%vs.87%,P=0.061)。随访期间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中,无危险因素患者β受体阻滞剂、ACEI和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有危险因素组患者。结论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冠心病血管重建患者,尽管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但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与有危险因素者相同,一旦病变发展到需要做血运重建时,远期预后并不优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而这些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显著不足,提示临床上对于无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应同样重视和加强二级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1例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现交感风暴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在其中有重要治疗作用的艾司洛尔的药物作用机制、临床作用效果、循证医学等进行评价并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在复杂冠心病不同血运重建疗法之间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国药东风总医院收治的被诊断为冠状动脉三支和(或)左主干病变的复杂冠心病患者,共计98例,均接受血运重建治疗,根据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分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CACS检查,计算各血管分支CACS、总CACS、重度狭窄节段CACS,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CABG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总CACS及重度狭窄节段CACS明显高于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仅左主干(LM)CA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测量CACS,可辅助临床决策复杂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方案的选择、术前器械准备以及风险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2.
80例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介入治疗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方式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PCI手术对于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治愈时间明显缩短,且术后效果较明显,风险也较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灯盏花素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灯盏花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50 mg/d)治疗1周,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比较治疗后血液黏稠度、血清纤维蛋白原、动态心电图缺血负荷改善情况及术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前各项血液凝血指标低于对照组(P<0 05);缺血总负荷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出血病例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应用灯盏花素治疗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被广泛应用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且临床疗效已充分肯定,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的报道相对较少.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我们探讨了≥7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择期行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康复路径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再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路径干预。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康复知识得分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冠心病康复知识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饮食治疗知识、药物知识得分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分及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的改善、康复锻炼情况、定期随访执行情况等方面得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运用康复路径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序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常规组(n=310)与观察组(n=313).常规组采用单纯PCI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CABG序贯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近期疗效(术后1个月的SYNTAX评分)、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半年生活质量,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造影剂用量少于常规组,住院时间、总支架长度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SYNTAX评分为(3.5±5.8)分,低于常规组的(24.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SAQ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患者SA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CABG序贯PCI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较好,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同时,还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我科2005~2006年对冠心病患者行介入诊断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STENT)31例,男28例,女3例,年龄42~80(68.7±10.5)岁。PTCA 26例,支架术5例。所有介入治疗均获成功。2护理(1)重视术前教育,对患者进行有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一旦确认患者有行介入诊断及治疗的可能时,就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目的的宣讲,以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宣讲的内容:心脏的解剖及生理.冠心病基本知识及常用的治疗方法,介入性治疗的指征,手术的必要性,疗效,术前术后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临界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治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处于临界值(0.75 ~0.80)时在指导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治疗策略的应用价值.方法 50 例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显示中度冠状动脉病变(狭窄50% ~70%) 并且FFR 处于临界值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 组,n =25) 和药物治疗组(保守组,n =25),平均随访12 个月,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术)和心绞痛情况.结果 PCI 组和保守组MACE 发生率分别为8%(2/25)和12%(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两组均无心源性死亡,PCI 组1 例(4%)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 例(4%)行再次血管重建术;保守组3 例(12%)行再次血管重建术.PCI 组和保守组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16%(4/25)和24%(6/25),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中度冠状动脉病变若FFR 处于临界值(0.75 ~0.80),仍可安全给予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杨清波 《临床荟萃》2013,28(3):339-341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冠心病患病率的不断升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越来越多.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需要同时接受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内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治疗及口服抗凝药以预防支架血栓形成和心房颤动引起的血栓栓塞.全面评估这类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支架血栓形成风险、血栓栓塞风险和抗栓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并选择恰当的抗栓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现将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抗栓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围术期护理的注意事项。方法:对PCI术治疗的22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和一般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予以体位、伤口、抗凝和排尿等护理,同时加强拔除动脉鞘管的护理。结果:所有行PCI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冠状动脉灌注均得到有效改善,但其中4例拔管时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症状,5例出现皮下血肿,3例出现排尿困难,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均治愈。结论:围术期的精心护理是保证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