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社区居民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评估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发病危险度,为不同风险类型个体或群体实施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5-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顺义区25乡镇(街道)抽取35~59岁常住居民1 882人为研究对象,进行CVD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国人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评估其10年ICVD的发病绝对危险度。采用SPSS 16.0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 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10%者,男性占94.1%,女性占94.3%;发病危险度≥10%者,男性占5.9%,女性占5.7%。男性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水平中位数为2.1%(P25、P75分别为1.1%和5.4%),女性为1.2%(P25、P75分别为0.3%和2.8%)。男女两性ICVD 10年发病危险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0.01)。不同年龄组ICVD10年发病平均危险度除35~39岁组以及40~45岁组女性外,其余各组均高于同年龄组人群10年ICVD平均危险度参考标准。结论北京市顺义区35~59岁人群10年ICVD发病风险较大,提示应积极加强对CVD危险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35~59岁居民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危险因素暴露及分层情况,评估未来10年该人群ICVD事件的发病风险,为ICVD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4-5月采用分层等比例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房山区抽取2357名35~5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简易模型评估该人群未来10年发生ICVD的绝对危险度及平均危险度。结果北京市房山区35~59岁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41.3%、14.7%、52.0%、69.6%、29.5%;居民未来10年ICVD发病绝对危险分级中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的检出率分别为84.8%、11.2%、3.4%、0.6%,不同性别、年龄居民未来10年ICVD发病绝对危险度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房山区35~59岁居民未来10年ICVD发病平均危险度均高于评估方法的参考值,其中男性居民未来10年ICVD的发病平均危险度为(3.02±2.88),高于女性居民的(2.44±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P0.001)。结论北京市房山区35~59岁居民ICVD发病的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未来10年ICVD发生风险较大,应积极控制吸烟、体重、高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做好ICVD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李继杰 《药物与人》2014,(12):342-343
目的:对西安市某企业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风险评估,找出高危人群,提出相应健康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在西安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35~59岁高处作业男性职工,收集整理体检资料,按每五年一个年龄组进行分组,根据“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各个年龄组进行评估.结果:⑴该企业高处作业男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⑵45-49岁三个年龄组10年发生ICVD 绝对危险度平均值均高于其对应年龄组的平均危险度参考值.结论:西安市某企业高处作业男职工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人群,特别是45~59岁年龄组,因此要加强体检后的健康管理和促进,从而降低ICVD发病的危险因素,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奉化市≥35岁农村居民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的10年发病风险,为制定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奉化市随机抽取6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抽取2个村,每个村抽取35~74岁且无ICVD病史的常住居民,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797人,男性303人,占38.02%;女性494人,占61.98%。奉化市≥35岁居民ICVD 10年发病风险得分为6.00,绝对危险为2.90%,其中高危者占9.66%,中危者占26.60%,低危者占63.74%。男性ICVD10年发病高危风险的比例高于女性(P0.01);年龄越大,ICVD 10年发病的绝对危险越高(P0.01);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越高,ICVD 10年发病的绝对危险越低(P0.01)。结论奉化市9.66%的≥35岁农村居民未来10年发生ICVD的可能性≥10%,应重点关注男性、高龄、低文化程度及低收入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社区中年居民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评估未来十年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发病危险度,为进一步改善该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实施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5~59岁常住居民4 879人进行调查,并对该部分人群用"国人ICVD十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简易模型进行ICVD十年发病危险评估。结果在35~59岁人群中,吸烟、体重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暴露率分别为25.48%、18.10%、15.21%、17.34%和5.19%;ICVD十年发病绝对危险度<10%(极低危和低危组),男性为99.04%,女性为99.62%;≥10%(中危和高危以上组),男性为0.94%,女性为0.38%,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VD各主要危险因素发生情况在不同绝对危险度(≥10%和<10%)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不同年龄组发病平均危险度男性低于评估表提出的平均危险度参考标准,而女性则高于评估表参考标准。结论重庆市中年人ICVD发病危险处于较高水平。ICVD评估方法适用于高危人群的筛选,对重庆地区ICVD的群体防治及干预具有指导作用,适合社区基层的推广使用。但在某些指标的衡量上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北京市顺义区中年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为进一步改善该人群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探讨我国自行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5~59岁常住居民1 882人,进行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人群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评估其10年ICVD的发病危险性。结果 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10%(低危)者,男性为714人(94.1%),女性为1 016人(94.3%);发病危险度≥10%(高危)者,男性为45人(5.9%),女性为61人(5.7%)。在高危人群(绝对危险度≥10%)中,收缩压升高、总胆固醇升高、超重/肥胖、糖尿病检出率分别为93.4%、50.9%、90.6%、55.7%,在低危人群(绝对危险度10%)中分别为24.2%、19.0%、73.0%、11.3%,两组人群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北京市顺义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较高,35~59岁人群10年ICVD发病风险较大。国人10年ICVD发病危险评估方法能较准确地检测人群的发病分布情况,有利于对高危人群的简单筛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 "在某单位人群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为该人群心血管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体检的35~59岁人员,进行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评价,分析结果。结果该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体重异常除外)平均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男性高于女性;危险因素暴露率以血脂异常和体重异常为主,男性分别为58.2%、70.3%,女性分别为36.9%、32.0%,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各年龄组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平均水平男性(55~59岁组除外)均低于参考平均危险,女性均高于参考平均危险;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几乎均为极低危(95.3%),无高危和极高危。结论 "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十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 "方法简便,能较准确地反映群体危险度,检出高危个体,为心血管病群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南京市≥3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a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CVD)10年发病风险。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18岁常住居民61 098名作为调查对象。最终纳入年龄≥35岁且无ICVD病史36 079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人ICVD 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评估ICVD发病风险。  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3.8±11.7)岁,其中男性17 681名,占比49.0%,女性18 398名,占比51.0%。人群ICVD 10年发病风险总得分为(5.1±3.7)分,绝对危险度为2.1%(0.8%~5.4%);其中发病风险≥10%比例为12.6%,女性高于男性(15.0% vs 10.1%),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01)。ICDV危险因素≥3的人群比例为23.0%,男性高于女性(31.8% vs 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09.07, P < 0.001)。男女各危险因素评分在总危险因素评分权重最高分别为吸烟(34.8%)和体重异常(32.5%)。  结论  南京市≥35岁人群ICVD 10年发病风险高危人群比例已超过10%。需重点关注老年人、体重异常者、高血压者。男性应加强烟草控制,女性应加强体重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电网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评估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为不同风险类型群体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5—9月在山东电力中心医院体检的35~59岁电网职工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吸烟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指标,采用国人ICVD 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预测ICVD 10年发病危险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研究3 049名电网职工,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层(除BMI外)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的总中位数[1.50%(P25,P75:0.80%,2.90%)]明显高于女性[0.50%(P25,P75:0.30%,0.80%)](P<0.01)。发病绝对危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不同年龄组的绝对危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5~59岁或女性50~59岁人群的绝对危险高于该性别同年龄段人群的平均危险,男性低危组(绝对危险:5%~10%)与中高危组(绝对危险:≥10%)的比例均高于女性(均P<0.01)。结论 男性55~59岁、女性50~59岁人群是ICVD发病的高危人群。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高危人群,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福建省35~7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为人群心血管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在福建省6个县区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通过方便抽样方法,进行体格、实验室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血压、血糖、血脂、吸烟、身高体重、腰围等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在剔除不合格及缺失数据后,共有69 880名筛查对象纳入研究。结果福建省35~7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平均预测得分为(4.98±3.61)分,绝对危险度中位数为2.1(0.5~3.9)。绝对危险度10%以上的高危者占11.4%,其中男性(12.6%)高于女性(10.7%);中危者占41.6%,其中男性(45.2%)高于女性(39.2%);低危者占(47.0%),其中女性(50.2%)高于男性(42.2%);随着年龄增大高危率呈迅速增加趋势;在低收入、低学历、农村人群中高危构成比更大。结论福建省35~75岁人群中有11.4%的人在未来10年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风险超过10%,应关注男性、高龄、低收入、低学历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和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