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严瑞  吴伦宽 《贵州医药》2010,34(10):880-88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铁蛋白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CHD)的相关性及其相对危险度。方法搜集绝经后女性CHD患者32例(CHD组),绝经后女性无CHD对照22例(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铁蛋白、血脂各组分、血糖及动脉血压。结果 CUD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铁蛋白分别为(19.12±5.99)μmol/L和(358.16±170.171)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58±1.65)μmol/L,(111.97±73.70)μg/L],(P〈0.01)。同型半胱氨酸及铁蛋白的相对危险度(OR值)大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及高血清铁蛋白均可能是绝经后女性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铁蛋白对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大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梁汉林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04-106
<正>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已被公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冠心病患者不仅存在上述因素,还伴有轻、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rine,Hcy)是一种含硫基氨基酸,具有细胞和基因毒性,众多实验及临床证据表明Hcy与心血管栓塞性疾病密切相关,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1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评定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V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VCI发生率为41.78%。年龄、教育程度、饮酒、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高糖化血红蛋白、心房颤动、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发生VCI有关(P〈0.05),应激性高血糖与无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VCI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糖化血红蛋白(OR=2.394,95%CI:1.546~5.261)、高血压(OR=2.185,95%CI:1.413~4.898)、同型半胱氨酸(OR=1.768,95%CI:1.176~3.651)及超敏C反应蛋白(OR=1.964,95%CI:1.164~3.968)是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应激性高血糖是无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29,95%CI:1.282~3.287,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VCI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急性期检测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VCI的发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发生VCI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41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42例高血压无血管并发症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价高血压脑梗死组与高血压无血管并发症组与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结果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组与高血压无血管并发症组比较,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高,经过统计学处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密切相关,是高血压发生脑梗死的重要因素,给予补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可以减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且治疗方法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及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研究者发现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和高血压存在相关性。我国患者有75%为伴有HCY增高的高血压患者类型,我们把这种伴有HCY增高的高血压称为H型高血压。高血压是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脑卒中高发有可能与高血压病人HCY水平升高有直接关系。本文通过综述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致病机制及近年来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及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探讨其之间的关系.进而为高血压和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观察.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观察项目;同型半胱氨酸测定,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试剂用浙江康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仪器用奥林巴斯5421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012年1~7月住本院神经内科,100例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观察.脑梗死标准按照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全部经头颅CT和MRI确诊.结果 ①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压脑梗死组与低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压脑梗死的同型半胱氨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压脑梗死组与低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压脑梗死组的收缩血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压脑梗死组与低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压脑梗死组的舒张血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在导致脑卒中事件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因此,同时控制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可能进一步地降低脑卒中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症、吸烟史、睡眠质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饮酒、心脏病等因素[1,2]。有研究表示睡眠质量与青年缺血性卒中有重要的相关性。睡眠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生命健康息息  相似文献   

8.
<正>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10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主办的“中国高血压联盟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25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研讨会”上,多位与会专家分享了卒中防治最新进展并强调高血压、血脂异常、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等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和干预危险因素对于降低卒中风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通路上的中间代谢产物,多年来的研究结果已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脑卒中、抑郁、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关.尽管叶酸可以有效降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其在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疾病中可能存在超适应证、超剂量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建议临床在应用叶酸时,应采...  相似文献   

10.
H型高血压是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的75%。H型高血压脑梗死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卒中复发和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的治疗应同时降低血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叶酸、维生素B12及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并可能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本文就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方法 4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他健康指标,对其中男357例,女125例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性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3.29±5.81)μmol/L显著高于女性(9.68±4.71)μmol/L(P〈0.001),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等因素后,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0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男性73.1%高于女性29.6%(P〈0.001),调整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等因素后,男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性别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增高可引起血管的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这一点在近年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大量研究已获证实。糖尿病病人主要并发症就是血管的慢性病变,据统计,糖尿病病人40%伴有高血压,10%伴有脑梗塞,而关于糖尿病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的报道很少。本文对糖尿病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进行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7例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青年卒中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中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77例青年卒中患者中男性61例(79.2%),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显著高于女性患者(t=-2.267,P=0.026);有吸烟史57例(74%),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8,P=0.023);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对照组高(t=-3.998,P=0.000);而对照组高血压病史(χ2=8.113,P=0.004)及糖尿病病史(χ2=7.788,P=0.005)较青年组高,且NHISS评分高于青年组(t=2.589,P=0.011)。结论青年卒中患者中男性居多,且男性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于女性;吸烟史及高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导致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脑卒中发病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以2012年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为基础,选择40岁以上既往已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15例为卒中组,随机抽取该地区该项目中查体的40岁以上非缺血性脑卒中人群315例为对照组,分为香兰镇和永安社区两个亚组。评价三个卒中组与对照组高血压病、心脏病等十项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一般情况。数据输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个卒中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2单因素分析:三个卒中组和对照组十项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有显著性差异(P<0.01)。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组和对照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明显超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香兰镇卒中组与对照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永安社区卒中组与对照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外,颈动脉斑块、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明显超重也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2香兰镇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外,心脏病、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尤为重要;3永安社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外,心脏病、吸烟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叶酸对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的高血压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收集100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并按年龄、性别相匹配收集100例非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以叶酸5毫克/天,共2个月。观察叶酸对还原酶基因突变的高血压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作用。结果应用叶酸前后比较,还原酶基因突变及非基因突变两组,用叶酸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应用叶酸前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P<0.01),但两组之间应用叶酸前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可以明显降低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及无基因突变的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两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降低水平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任古松 《哈尔滨医药》2011,31(2):128+130-128,130
近年来发现一些冠心病患者不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传统的危险因素,但是发现轻、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占一定比例[1].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是反映冠状动脉及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我们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和颈动脉IMT,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叶辉  周向京  田耕  李瑛  黄耀辉 《中国医药》2006,1(10):577-578
目的研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以90例健康对照为对照,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排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等因素,受试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与高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相关性(OR=1.631,95%CI1.0,2.8)。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半个世纪以来,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sis,A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发达国家,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已成为人群中死亡的首要因素。AS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及阳性家族史等,同型半胱氨酸于。1932年由De Vigneaaud发现。近年来,关于同型半胱氨酸与AS的关系受到关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e)]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已成为AS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的新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国鹏 《河北医药》2003,25(3):213-2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CHD)的危险因素如 ,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等已得到大家的公认 ,而且已经进行有效的防治 ,诸如控制高血压、戒烟、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等治疗 ,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病变继续发展。因此大家都在探索新的危险因子 ,以期更好的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目前 ,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危险因子 ,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 1)、Ⅶ因子、纤维蛋白原、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感染等 ,本文就近年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是一种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