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春花  屠德敬  金林红   《护理与康复》2017,16(8):823-826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晚期癌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Ⅰ组40例、观察Ⅱ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包括温水足浴、适当运动以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等;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Ⅰ组加用中药足浴,观察Ⅱ组予中药足浴并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疲乏评估量表和生命质量核心量表评估,比较3组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及程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Ⅰ组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疲乏程度较对照组和观察Ⅰ组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和观察Ⅰ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干预能有效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诱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6月—2011年8月就诊的55例乳腺癌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Piper疲乏量表评估病人有无癌因性疲乏及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应用自制的疲乏相关因素调查表调查分析病人癌因性疲乏的诱因。[结果]乳腺癌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疲乏,且以中度疲乏居多,占41.8%。疲乏诱因以乳腺癌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等)及社会支持、经济状况对病人影响最大,医院环境、医疗服务工作对病人的癌因性疲乏影响最小,病人的心理状况、有无慢性合并症、肿瘤特性等对病人的疲乏影响居中。[结论]对乳腺癌病人的护理应重视预防和减轻各种治疗副反应,同时加强对病人的支持,进而减轻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3.
陈亚梅  王维利  周利华 《护理研究》2012,26(27):2499-250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以及乳腺癌病人生存期的延长,癌因性疲乏的干预越来越受到肿瘤护理人员的重视,而运动干预是缓解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针对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运动干预形式、强度、时间及频率等进行综述,为肿瘤护理人员实施运动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及影响因素的效果。方法12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理干预质控小组中的专职主管护师进行系统化、个体化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状况、抑郁焦虑状况、睡眠状况。结果人院第2天,两组患者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观察组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焦虑状况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目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干预、休息和睡眠干预、社会心理支持、早期有氧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或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70例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即日记干预、食疗干预、运动干预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状况和整体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iper疲乏量表(RPFS)得分和整体生活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RPF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RPFS得分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RPFS得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方法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可消除或缓解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化疗前3个疗程的符合乳腺癌诊断患者110例,于化疗前1~2d、化疗中5~7d、化疗后5-7d3个时间点进行癌因性疲乏的测量。结果 化疗中和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属于中等程度,化疗前、中、后的疲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9,P〈0.01),化疗后5~7d疲乏最重。化疗前、中、后疲乏程度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2.0625,P〈0.01)。影响癌因性疲乏的因素化疗前有医疗方式(t=2.24,P〈0.05)、化疗方案(t=2.18,P〈0.05)和疗程(t=3.59,P〈0.01);化疗后有医疗方式(t=2.53,P〈0.05)和化疗方案(t=2.21,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关注和重视癌因性疲乏,尤其是应加强对化疗中5~7d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关注和指导,使护理干预更有依据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格敏 《全科护理》2011,(8):661-663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简易疲乏量表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表分析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功能状况及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因性疲乏与病人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互相影响,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乳腺癌病人术后化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的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癌因性疲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中文版)及SF-36健康状况量表调查了98例乳腺癌病人门诊化疗期间的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其生活质量状况。结果本组乳腺癌化疗病人存在疲乏的有63例,占64.29%,其中,中至重度疲乏的有39例,占39.80%。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SF-36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共7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正常人群(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疲乏状况总分及癌因性疲乏行为及严重性、情绪和认知、情感3个维度对于除精神健康外的生活质量的7维度有影响(P0.01)。结论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低于正常人群,癌因性疲乏为其化疗期间的常见症状。年龄、癌因性疲乏是导致本组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简易疲乏量表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表分析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功能状况及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因性疲乏与病人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互相影响,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乳腺癌病人术后化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系统化护理干预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目的探讨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癌因性疲乏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医嘱行乳腺癌病人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再进行系统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应用简易疲乏评估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问卷(EORTc-QLQ-C30)和卡氏功能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5d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及功能状况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9893,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的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3.0411,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53、0.90、1.25、0.60、0.63、1.10、0.50,P均>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84、6.98、4.11、6.83、3.02、2.24、2.74,P均<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法优于传统护理方法,指导病人写疲乏日记,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有氧运动,提供药膳饮食,可以消除疲乏或缓解疲乏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从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自主意识清晰、表达清楚且不存在抗癌药物Ⅲ、Ⅳ度毒性反应和其他严重疾病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后癌因性疲乏相关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抑郁、焦虑程度及整体疲乏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化疗前3个疗程的符合乳腺癌诊断患者110例,于化疗前1~2 d、化疗中5~7 d、化疗后5~7 d 3个时间点进行癌因性疲乏的测量.结果 化疗中和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属于中等程度,化疗前、中、后的疲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9,P<0.01),化疗后5~7 d疲乏最重.化疗前、中、后疲乏程度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2.0625,P<0.01).影响癌因性疲乏的因素化疗前有医疗方式(t=2.24,P<0.05)、化疗方案(t=2.18,P<0.05)和疗程(t=3.59,P<0.01);化疗后有医疗方式(t=2.53,P<0.05)和化疗方案(t=2.21,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关注和重视癌因性疲乏,尤其是应加强对化疗中5~7 d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关注和指导,使护理干预更有依据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余喜梅 《中国疗养医学》2021,(11):1185-1189
目的 探讨康复瑜伽操联合情志护理改善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化疗患者118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住院期间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癌因性疲乏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轻度疲乏或无疲乏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或消除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杨萍  丁玥  路潜  于新颖  郑修霞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207-2209
目的调查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随着化疗疗程进展的癌因性疲乏状况。方法应用中文版Piper疲乏修订量表调查70例乳腺癌病人在新辅助化疗前和化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结果本组乳腺癌病人完成新辅助化疗1、2、3个疗程后的RPF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化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新辅助化疗后3个疗程之间的RPF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乳腺癌病人接受新辅助化疗前的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为15.7%,而完成1、2、3个疗程后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分别为82.9%、80%、80%,化疗后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化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新辅助化疗后3个疗程之间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乳腺癌病人多数在新辅助化疗后出现了癌因性疲乏,但化疗后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及发生率并未随着化疗疗程的进展而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存在癌因性疲乏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和教育;干预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运用简易疲乏自评量表比较两组病人疲乏缓解程度.[结果]术后干预两周,干预组病人的疲乏程度较常规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或缓解直肠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17.
杜素芝  杨琳 《护理研究》2009,23(7):1742-174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存在癌因性疲乏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纽和干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和教育;干预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运用简易疲乏自评量表比较两纽病人疲乏缓解程度。[结果]术后干预两周,干预组病人的疲乏程度较常规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或缓解直肠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对大肠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及时制定有效地减轻疲乏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83例大肠癌病人,运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修订版(RPFS-C)分别于病人术前和术后4周~5周来院拟作首次化疗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4周~5周无疲乏的人数比术前显著减少,中度疲乏的人数比术前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前后的整体疲乏得分及行为、情感、感觉、认知与情绪4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病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情况、术前运动习惯、术后的运动习惯、肿瘤类型、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及有无造口对病人术前及术后4周~5周疲乏得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组别病人术后4周~5周整体疲乏得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有大肠癌病人在手术前后均有可能发生癌因性疲乏,手术会加重疲乏程度,且对行为、情感、感觉、认知与情绪4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护理人员应持续正确评估大肠癌病人手术前后的疲乏情况,尽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疲乏,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4例,均为女性。均接受化疗和系统化护理干预,采用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PFS)评价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问卷(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护理干预后患者PFS评分明显下降(P〈0.05),QOL评分明显上升(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助于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缓解乳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放射治疗存在癌因性疲乏症状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Piper疲乏量表的得分配对随机化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6周的有氧运动干预。6周后使用Piper疲乏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周后Piper疲乏量表得分观察组(3.56±0.98)分,对照组(5.42±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Piper疲乏量表得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Piper疲乏量表得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