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2019年9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24 h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病人术后恢复,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李雯  王芳 《全科护理》2020,18(16):1977-1978
[目的]探讨术前排尿训练在微血管减压术后留置导尿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病人,术前3 d实行规范化床上排尿训练,选取已经在术前床上成功自行排尿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术后6 h拔除尿管,对照组术后常规24 h拔除尿管,每组60例。观察两组排尿障碍发生例数、病人舒适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病人术后6 h拔除尿管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不增加排尿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林志梅 《全科护理》2013,11(22):2025-2026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放置及拔管技巧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剖宫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拔管,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尿管放置及拔管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留置尿管舒适度、拔除尿管时的疼痛感、拔除尿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留置尿管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拔除尿管时的疼痛感、拔除尿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改良留置尿管的护理及拔管方法,可降低病人的不舒适感及拔管时的疼痛感,同时降低拔管后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后是否需要留置尿管及其影响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男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不留置尿管)和对照组(留置尿管),每组各55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术后尿常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术后膀胱刺激征、尿潴留、血尿、尿道疼痛及伤口愈合等情况,并进行各项护理满意度研究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后不留尿管能显著减低患者泌尿系感染率(10.90%vs.1.80%)、膀胱刺激征(89.10%vs.7.20%)、血尿(16.40%vs.0.00%)、Ⅰ级尿道疼痛(76.50%vs.1.81%)等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不增加患者术后尿潴留的风险率。在护理方面,腹腔镜下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后不留置尿管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尿道护理的满意度,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论全身麻醉下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后不留置尿管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膀胱刺激征、血尿、尿道疼痛等发生率,并且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时机。方法选取60例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于全身麻醉后置入尿管。其中对照组术后24 h 将尿管拔除,观察组则于麻醉恢复期前拔除尿管。记录2组患者拔除尿管时疼痛度及尿路刺激征、尿潴留发生情况、不良并发症、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拔除尿管时疼痛度、尿路刺激征、不良并发症及麻醉恢复期间躁动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尿潴留发生情况无差异。结论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尿管留置时机的正确选择,可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提高了医疗护理安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更能体现微创手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男性留置尿管病人采用温水清洁病人尿道口对泌尿系逆行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男性病人22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采用温水清洁尿道口,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用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比较两组病人泌尿系感染、舒适度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泌尿系感染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对会阴部护理舒适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男性留置尿管的病人采用温水清洁尿道口,不增加尿路感染率,而且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殷维佳 《全科护理》2016,(25):2637-2639
[目的]观察主题式护理套餐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后恶心呕吐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应用前(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和应用后(2016年1月-2016年3月)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术的病人各55例做为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腹腔镜手术病例干预后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术后舒适度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病例干预后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舒适度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主题式护理套餐应用于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护实践之中,能够降低病人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可能性及程度,提高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留置导尿管拔除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留置导尿管的普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在病人有尿意后护士用无菌注射器将尿管气囊的水全部抽吸干净,随后将尿管拔出;实验组在病人有尿意后,护士首先用无菌注射器将尿管气囊的水全部抽出,随后用无菌注射器向水囊回注0.4ml水,最后再将尿管拔出。比较两组病人拔除尿管时的舒适度和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的异常症状。结果:两组病人在拔除尿管时的舒适度及在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出现的异常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普外科术后留置有尿管的病人中,应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可以增加患者拔除尿管时的舒适度,减少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时出现的异常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病人导尿管放置及拔除的最佳方法。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常规组80例,通过改变尿管的放置方法乃拔管方法,观察病人舒适度和拔管后的首次排尿时间及尿路刺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留置尿管的不适感明显降低,拔管后1 h内排尿成功率实验组为25%,而常规拔管方法仅为3.8%,实验组尿路刺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减轻了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病人的不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提高手术病人在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方法对120例普外科手术病人根据留置尿管的时机进行对比研究,分为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前插管组、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插管组;麻醉前插管组均在术前于病房留置尿管,麻醉后插管组均在麻醉起效后3~10min留置尿管。记录病人留置尿管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及麻醉清醒24h内的不适程度。结果麻醉前插管病人术后舒适度比麻醉后插管病人术后舒适度好,麻醉后插管对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结论麻醉前留置尿管,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的舒适度,但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对循环稳定的病人,应考虑麻醉前留置尿管。  相似文献   

11.
张小芸 《全科护理》2021,19(16):2229-2232
目的:探究视频宣教联合阶段性回授法在胆道术后T管引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6月—2018年12收治的胆道术后T管引流病人30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胆道术后T管引流病人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行视频宣教联合阶段性回授法.比较两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ESCA)、自我负担(SPBS)评分、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各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视频宣教联合阶段性回授法可有效提升胆道术后T管引流病人知识掌握度,增强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在减轻自我负担感、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翠婷  尹海鹰  薛毅  韦梅娟 《全科护理》2021,19(28):3985-3987
目的:探讨改良式内瘘术后专用抬肢服在内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病人65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术后采用改良式内瘘抬肢服,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抬肢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疗效满意度、内瘘成熟率及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疗效满意度、内瘘成熟率及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内瘘术后抬肢服能够增加病人满意度,提高内瘘成熟率及病人舒适度,减少内瘘病人术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男性脑肿瘤病人术前留置尿管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男性开颅术后病人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避免因尿管刺激引发躁动,探讨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42例男性脑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全身麻醉前30min留置尿管组(对照组)和全身麻醉后15min留置尿管组(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留置尿管前及留置中生命体征及术后对尿管的耐受性。[结果]两组病人留置前、中生命体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病人术后不适反应明显轻于观察组病人。[结论]男性脑肿瘤手术病人麻醉前30min留置导尿,有利于减少术后诸多不适反应,避免因尿管刺激而引发的并发症,对病人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程淑平  周阿南  戚秀红 《护理研究》2007,21(14):1257-1258
[目的]提高男性开颅术后病人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避免因尿管刺激引发躁动,探讨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42例男性脑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全身麻醉前30min留置尿管组(对照组)和全身麻醉后15min留置尿管组(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留置尿管前及留置中生命体征及术后对尿管的耐受性。[结果]两组病人留置前、中生命体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病人术后不适反应明显轻于观察组病人。[结论]男性脑肿瘤手术病人麻醉前30min留置导尿,有利于减少术后诸多不适反应,避免因尿管刺激而引发的并发症,对病人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出生的80例需PICC置管的新生儿,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个性化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置管时间、出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NIPS、EDIN、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新生儿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缓解疼痛,提高患儿舒适度、生活质量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胆道缝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93例,均予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取石,按手术方式分为一期胆道缝合组43例和T管引流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一期胆道缝合组住院时间短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随访6个月,未见结石复发。结论T管引流并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一期胆道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且避免留置T管时间较长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低体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体温管理的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围术期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病人低体温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病人低体温相关并发症(术中低体温、术中发热、术后寒战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复苏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机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复苏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低体温管理中,规范了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低体温管理流程,有效提高了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体温控制,降低了因低体温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加速病人术后机体恢复,确保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8.
蔡琳琳  伍建辉  林彬 《全科护理》2020,18(22):2833-2836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6月1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采用常规住院护理模式的8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以2018年1月—2018年6月引入日间手术模式的90例病人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实施日间手术模式可缩短病人康复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控制疼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患者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为术后早期安全有效地拔除尿管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将120例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术后拔除尿管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术后48~72 h行尿管夹闭训练后拔除尿管,观察组于术后第1天上午约八九点钟集中做治疗时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尿路刺激症的例数和重新留置尿管的例数,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的频率和依从性,两组患者舒适度的比较以及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观察组发生尿路刺激症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新留置尿管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下床活动的依从性和频率、术后的舒适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晚于观察组。结论肝癌术后第1天上午拔除尿管,可降低尿路刺激症的发生率,减少重置尿管,提高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和频率,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促进肛门早日排气。  相似文献   

20.
李德珍  王丽娜  刘艳  王静  张忠梅 《全科护理》2021,19(20):2752-275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血管造影后病人下肢制动及卧床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5月经股动脉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病人共90例作为对照组,以2019年6月—2019年11月行脑血管造影病人95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结果:两组病人留置尿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不适感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病人康复有积极作用,降低了并发症和不适感的发生率,同时也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