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月—10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35例病人为研究对象,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恐动症发生情况、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等,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疼痛程度、合并症、抑郁、消极应对是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是发生恐动症的保护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恐动症的一致性指数为0.849,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灵敏度为78.94%,特异度为97.18%。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年龄、疼痛程度、合并症、抑郁、消极应对、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恐动症的发生有影响,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对临床工作者判断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恐动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恐动症水平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TK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估简表、疼痛灾难化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分别在出院前1 d(T1)、出院后1个月(T2)、出院后3个月(T3)、出院后6个月(T4)评估患者恐动症程度,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识别恐动症变化轨迹的潜在类别,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参与调查的271例TKA患者恐动症在出院后半年内呈下降趋势;恐动症变化轨迹可分为高恐动症下降组(C1组,34%)、中等恐动症下降组(C2组,28%)、无恐动症组(C3组,3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无恐动症组为参照变量,年龄≥60~<70岁(OR=2.715,P=0.021,95%CI:1.161~6.351)及≥70岁(OR=3.136,P=0.011,95%CI:1.306~7.530)、高合并症(OR=2.275,P=0.012,95%CI:1.199~4.3...  相似文献   

3.
方密兰  王笑微  倪增良 《浙江临床医学》2022,(8):1225-1226+1229
目的 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恐动症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兰溪市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行THA的患者260例。通过查询病历以及向患者询问等途径收集社会学人口资料,采用恐动症Tampa评分表(TSK)(中文版)了解THA患者术后因疼痛而害怕活动的感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6、12、24、48 h的疼痛程度,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文版)评估THA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THA术后存在恐动症的患者有102例,占比40%。文化程度、疼痛程度、焦虑和抑郁是THA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HA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文化程度低、疼痛程度高、焦虑及抑郁的患者,应尽早做好术后恐动症的评估、预防及干预,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炎的重要方法,可改善患者的疼痛、关节畸形、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术后持续的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关键作用。目前,国内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生理功能的恢复,对TKA术后早期恐动症的报道较少。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TKA术后早期恐动症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我国TKA术后早期恐动症的干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术后恐动症的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对2021年3月—6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相关问卷评估信息。按恐动症评分(TSK)分组,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恐动症发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①恐动症的单因素分析:恐动组年龄(67.17±5.57岁)与非恐动组年龄(64.59±5.85岁)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6)。②恐动症的多因素分析:年龄(OR=1.128, 95%CI: 1.035—1.229, P=0.006)、焦虑抑郁情绪(OR=1.278, 95%CI: 1.128—1.448, P<0.001)是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一般自我效能感(OR=0.873, 95%CI: 0.789—0.967, P=0.009)是恐动症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率较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年龄是术后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自我效能是术后恐动症发生的保护因素。医疗人员应关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措施缓解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自我效能,以使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恐动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分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疼痛数字评分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17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发生率4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272,95%CI=0.100~0.741)、文化程度(OR=0.168,95%CI=0.055~0.514)、疼痛(OR=2.376,95%CI=1.496~3.774)、客观支持(OR=0.220,95%CI=0.094~0.510)、应对自我效能(OR=0.814,95%CI=0.698~0.950)是恐动症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女性、文化程度低、疼痛、客观支持及应对自我效能低更易发生恐动症,医护人员可根据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方案,以改善患者康复结局。  相似文献   

7.
黄洁  陈春丽 《循证护理》2023,(10):1803-1808
就全膝关节置换术恐动症的相关概念、发生机制、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恐动症的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从恐动症的提出、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医护人员预见及控制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恐动症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帮助患者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降低不良预后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谭娅  张玲  魏李芳  颜贵芳  罗秀 《全科护理》2022,(31):4372-4376
介绍恐动症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恐动症的影响因素。指出导致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其中的研究变量及其影响并无定论。建议今后可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来进一步分析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发生恐动症的潜在影响因素,为后续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证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量化康复训练联合疼痛管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量化康复训练和疼痛管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恐动症评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组间×时间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近年来国外报道的全膝关节置换的数量已经快速增加超过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量,然而国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却远比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少,具体原因可能为患者对于全膝关节置换的疗效持不确定的态度。对于其具体疗效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给予确认。
  目的:对经过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鞍山市中心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同时通过跟踪随访,统计记录患者年龄、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肌力、置换前后膝关节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评分以及术后早期CPM应用情况,了解疗效,并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置换后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评分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通过全膝关节置换后的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7.3±5.5,(98.4±7.9)°,治疗前的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45.8±5.7,(66.5±4.3)°,置换后较置换前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评分与置换前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置换前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置换前膝关节活动度、置换后早期CPM应用呈负相关关系(P<0.05)。提示全膝关节置换对骨关节炎患者具有重要的修复价值,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置换前膝关节疼痛评分、置换前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置换前膝关节活动度以及置换后早期CPM应用会影响其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0月—2019年3月的53例为试验组,2018年2月—8月的53例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多学科协作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并在出院日比较两组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疼痛数字评分表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实施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后,试验组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评分、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疼痛数字评分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科学、可靠,能有效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恐动症,缓解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后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有关感染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分析影响全膝关节置换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2例全膝关节置换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男25例,女97例,平均年龄63.1岁(27~82岁),平均随访3.6年.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对性别、年龄、肥胖程度、关节原发病(是否为免疫相关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关节内注射类固醇类消炎药史、假体类型、术中失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发热(> 38 ℃)持续时间、术后1 d血色素13项临床因素与全膝关节置换后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置换后发生感染9例,发生率为7.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与感染相关的因素中手术持续时间长、术后伤口引流量多及术后发热持续状态长者,置换后发生感染的风险分别增加到5.823,10.561,7.757倍(P < 0.05).提示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及术后发热持续状态是预测全膝关节置换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后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有关感染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分析影响全膝关节置换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2例全膝关节置换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男25例,女97例,平均年龄63.1岁(27-82岁),平均随访3.6年。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对性别、年龄、肥胖程度、关节原发病(是否为免疫相关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关节内注射类固醇类消炎药史、假体类型、术中失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发热(〉38℃)持续时间、术后1d血色素13项临床因素与全膝关节置换后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置换后发生感染9例,发生率为7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与感染相关的因素中手术持续时间长、术后伤口引流量多及术后发热持续状态长者,置换后发生感染的风险分别增加到5.823,10.561,7.757倍(P〈0.05)。提示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及术后发热持续状态是预测全膝关节置换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伴恐动心理患者术后早期行功能康复锻炼的体验及效果。方法 将铜陵市立医院骨科收治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有恐动症的9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恐动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恐动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术后恐动原因调查,分析其对早期功能锻炼的体验和感受。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1、3、6个月,观察组的恐动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恐动体验调查显示,疼痛恐惧、对早期锻炼不确定感、压力大及支持系统薄弱是影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恐动症,临床上需在有效恐动评估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医护人员及家庭的支持对减轻患者疼痛的恐惧感及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恐动症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恐动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Braun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全膝关节置换术恐动症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疼痛恐惧(疼痛敏感度增强,将疼痛视作威胁);对早期功能锻炼效果的不确定感(担心关节假体脱落,质疑早期功能锻炼效果,低效型运动状态);压力较大(经济压力、心理压力)以及支持系统薄弱(缺少家庭支持,缺乏专业技术支持,渴望社会支持)。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恐动症患者疼痛较为明显,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且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其运动体验,给予必要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7.
对冷疗法的疗效及冷疗作用方式、温度对冷疗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认为冷疗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国内外文献报道差异较大,在冷疗法的具体操作方式、作用温度及理论依据、冷疗对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冷疗停止指标等问题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18.
战颖  邢星  郑群怡 《护理研究》2012,26(13):1159-1161
对冷疗法的疗效及冷疗作用方式、温度对冷疗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认为冷疗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国内外文献报道差异较大,在冷疗法的具体操作方式、作用温度及理论依据、冷疗对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冷疗停止指标等问题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2月行膝关节置换的41例病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视觉模拟量表(VAS)、状态焦虑问卷(S-A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于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病人术后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病人术后不同时点S-A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S-AI得分与术后各时点VAS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不同职业S-A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I得分与PSSS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焦虑影响因素有社会支持、职业、疼痛强度,护理人员应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