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文娟  刘美华  刘媛娜 《全科护理》2021,19(12):1593-1597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呼吸机相关性感染(VAP)的危险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6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VAP发生率,按是否发生VAP将患儿分为VAP组、非VAP组,分析患儿发生VAP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260例患儿中22例出现VAP,发生率为8.46%;两组患儿出生体重、插管方式、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早期使用抗生素、头部位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方式、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早期用抗生素、头部位置是影响患儿VAP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VAP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其危险因素,优先选取经口气管插管、减少通气时间及插管次数,合理使用抗生素,抬高头部治疗,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俊  傅丽娟 《上海护理》2009,9(2):15-1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因素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7年1—12月在上海某专科儿童医院监护室内应用机械通气超过48h,且发生VAP的先心病术后患儿5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运用Logistic分析,研究影响先心病术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长时间体外循环、延迟关胸、再插管、选用的营养支持方式和床头抬高措施与先心病术后患儿发生VAP有相关性。结论对存在VAP危险因素的患儿制定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先心病术后患儿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在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机械辅助通气低龄低氧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83例经体外循环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机械辅助通气低龄低氧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2月—2017年6月42例病人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9年1月4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胸部物理治疗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氧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物理治疗在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机械辅助通气低龄低氧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通气,缩短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与术后监护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5-2013-05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76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水平、营养方式、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再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使用镇静剂、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气管切开、血清白蛋白≤30g/L、机械通气时间≥7d,APACHEⅡ评分≥20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应加强营养,尽量避免气管切开,尽早脱机,尽量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杨瑞琴  朱宏瑞  崔岢丰 《全科护理》2022,20(13):1856-1859
目的:调查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医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8例RDS早产儿为调查对象,统计其VAP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RDS早产儿VAP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策略。结果:108例RDS早产儿中有39例发生VAP,发生率为36.11%(39/1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窘迫评分、新生儿窒息情况、新生儿抢救情况、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吸入氧浓度>60%时间、重复插管上机次数是RDS早产儿VAP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抢救、重复插管上机次数>3次、有创机械通气时间>92.06 h、拔管后无创通气时间>67.04 h均为RDS早产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DS早产儿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VAP的风险较高,且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抢救、重复插管上机次数多、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拔管...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NICU机械通气治疗>48 h的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与非VAP组,以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等15个因素为预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总结各危险因素与VAP的相关性。结果 90例机械通气患儿发生VAP 49例,发生率为54.4%。在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反复气管内吸引、留置胃管、再插管、肺透明膜病、营养不良、中枢神经抑制剂及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应用方面,VAP组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反复气管内吸引和再插管,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等措施可降低新生儿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选取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48h患儿180例,符合VAP诊断标准73例作为VAP感染组,VAP未感染组作为时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并对VAP作病原菌分析.结果VAP发生率40.56%.单因素分析表明低体重儿及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5d,肺部原有疾病、有胃内容物吸入、鼻饲、使用胃酸抑制剂/抗酸剂是VAP的危险因素,而机械通气时患儿头部位置抬高>30°及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预防VAP的发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病原学以G-菌为主,但G+菌发生率显著上升,前5位依次为克雷白菌属、铜绿假单胞杆菌、金葡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结论避免VAP的危险因素,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的危险因素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9年3月于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8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分组,分析VAP发病的影响因素。对VAP组患者入组时、机械通气后的第1 d、4 d、7 d血清HMGB1进行检测,比较28 d内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不同时间段HMGB1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MGB1在预测VAP近期死亡中的应用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7 d、白蛋白<34 g/L、氧合指数<400、HMGB1≥50 pg/mL是VAP发病的危险因素(OR=1.62、1.28、2.35、1.76,P<0.05);与28 d内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在机械通气第4 d和机械通气第7 d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第4 d血清HMGB1≥55.16 pg/mL(敏感性92.6%、特异性77.4%)和机械通气第7 d血清HMGB1≥50.28 pg/mL(敏感性70.1%、特异性68.9%)是预测VAP患者近期死亡的理想阈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和0.73。结论机械通气时间≥7 d、白蛋白<34 g/L、氧合指数<400、HMGB1≥50 pg/mL是VAP发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HMGB1在血清中的表达与V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VAP近期死亡的新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发生谵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的患儿32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发生谵妄现状,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结果 谵妄患儿32例,占比9.79%,其中男患儿19例,占比59.38%,女患儿13例,占比40.63%;非谵妄组和谵妄组中年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最低体温、心脏畸形类型、ICU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前有无肺部感染、有无呼吸机并发症、肺动脉压力、有无术后并发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1~3岁)(OR=1.257,P=0.042)、体外循环时间(OR=3.186,P=0.027)、主动脉阻断时间(OR=2.194,P=0.031)、心脏畸形类型(OR=1.213,P<0.001)、ICU平均住院时间(OR=1.178,P<0.001)、机械通气时间(OR=1.136,P=0.028)、术前肺部感染(OR=1.164,P=0.031)、呼吸机并发症(OR=1.035,P=0.029)、术后并发症(OR1.784=,P=0.003)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发生谵妄的几率较高,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心脏畸形类型、ICU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前肺部感染、呼吸机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开颅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开颅术后患者惠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开颅术后的1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8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149例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共有94例发生VAP.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表明先前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6 d、应用制酸剂≥5 d、住ICU时间≥7 d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AP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导致的,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847-849
目的研究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33例PICU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50例和非VAP组283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导致PICU患儿发生VAP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出生体重、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早期使用抗生素、ICU住院时间及吸痰次数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经口插管、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早期使用抗生素及吸痰次数是导致PICU患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口插管、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早期使用抗生素及吸痰次数是导致PICU患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HT5”H〗摘要 目的 明确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影响因素及其病原菌分布情况,为实施针对的干预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择因脑外伤在某院神经外科住院且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138名为分析对象,对影响VAP发生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8例脑外伤患者中发生VAP 52例,发生率为37.68%,共培养出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5株,占72.37%;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60岁、插管前昏迷、机械通气时间≥5 d、存在反流误吸以及血清白蛋白<40 g/L等是脑外伤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每日更换呼吸机过滤器以及每日口腔护理次数≥2次是脑外伤后机械通气患者避免发生VAP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 脑外伤患者VAP的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是其最为主要的病原菌,其危险因素较多,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其中48例发生VAP设为VAP组,另52例为对照组。汇总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VA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性别、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合并高血压、其他并发症等与VAP发生率无相关联系(P0.05);年龄、吸烟、糖尿病、紧急插管、机械通气时间、EICU停留时间与VAP发生率均有联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吸烟、机械通气时间≥7d、紧急插管、合并糖尿病、EICU停留时间均是影响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VAP高危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EICU停留时间等,应对此类患者予以重点关注并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以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分析本院成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病原学特点和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77例患者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VAP 34例,发生率为44.2%,其中早发VAP 11例,晚发VAP 23例.多因素分析表明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时体外循环≥120 min、红细胞输注≥6 u、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Hg、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 d、气管切开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早发VAP与晚发VAP痰培养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034,P=0.030 ),早发VAP痰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9.2%,晚发VAP则以革兰阴性菌及真菌为主,分别占45.5 %及27.3%.结论 严重肺动脉高压、长时间体外循环、红细胞大量输注、术后低氧血症、长时间机械通气及气管切开是心脏瓣膜术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后早发VAP与晚发VAP痰病原菌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程小丽 《全科护理》2021,19(14):1956-1958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为预防病人发生VAP及控制其潜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EICU就诊的135例行机械通气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发生V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135例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 81例,发生率为60.00%.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者VAP风险更高(OR=1.968,P=0.031),应用激素的病人发生VAP的风险更高(OR=1.623,P=0.021),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者发生VAP的风险高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者(OR=3.379,P=0.009),气管不当湿化、切口护理失当、留置胃管者发生VAP风险更高(P<0.05).结论:有吸烟史、患基础疾病、应用激素、气道不当湿化、气管切口护理失当、留置胃管、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的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的风险更高;掌握行机械通气病人的基本情况,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确保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王艳 《全科护理》2021,19(14):1979-1981
目的:了解中重型颅脑外伤手术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现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0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肺部感染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中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人共30例,发生率为23.08%;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型颅脑外伤手术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肺部疾病、气管切开或插管、低蛋白血症、使用H2受体拮抗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分、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7 d、机械通气时间>6 d(P<0.05).结论:部分中重型颅脑外伤手术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且危险因素复杂,应加强临床防控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原菌的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3年10月进行机械通气的210例患者中115例VAP发生情况,相关因素以及病原菌培养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P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的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年龄和原发病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插管次数(OR=2.219,P=0.040)、机械通气时间(OR:5.674,P=0.000)和住院时间(OR=2.014,P=0.030)等,其中机械通气时间与VAP的相关度最大。105例患者中共分离出22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76株(78.22%),革兰阳性菌44株(19.56%),真菌5株(2.22%),前三类主要的病原菌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伯雷菌。结论VAP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年龄和原发病等。引发VAP的病原菌主要有革兰阴性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果检验。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PICU收治的100例行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与非VAP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VAP独立危险因素,建立VAP风险预测模型,并对该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26例(26.00%)机械通气患儿发生VAP,74例(74.00%)患儿未发生VA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7d、GCS评分<8分、使用抑酸剂、使用激素、血清白蛋白<30g/L为PICU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95%CI:0.749~0.970),预测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97.30%,预测准确率为89.18%,表明模型总体准确率较高。结论 本研究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的危险因素基础上,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拟合度和区分能力,且准确度较高,能为预测PICU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风险...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脑病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住院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分析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脑卒中患者148例,发生VAP患者59例,发生率为39.86%。从59例VAP患者送检的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构成比分别为63.01%、28.77%和8.2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机械通气时间>72 h、意识障碍、合并慢阻肺、APACHE-II评分≥15分等因素构成机械通气脑病患者感染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脑病患者VAP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其危险因素明确,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为预防儿童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PICU应用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儿240例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对主要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240例患儿中有92例发生了VAP,发病率为38.3%;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存在原发肺部疾病、插管方式、再插管是引起VAP的危险因素,口腔护理为VAP保护因素.[结论]PICU患儿VAP发病率较高,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存在原发肺部疾病、插管方式、再插管和口腔护理为VAP影响因素;应针对VAP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