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产妇阴道分娩体验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分娩体验问卷对206例初产妇进行分娩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初产妇阴道分娩体验得分为(62.15±17.9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文化程度、产后出血量、出院时新生儿喂养方式3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解释初产妇阴道分娩体验54.8%。[结论]初产妇阴道分娩体验感较差,分娩体验感影响因素分析可为医护人员帮助产妇获得正性分娩体验采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最终实现提升产后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吴浪涛  李倩云 《全科护理》2022,20(7):942-945
目的:探讨目标性康复训练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医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115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产后接受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接受目标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情况,干预前后评价测量盆底肌电压和肌力。结果:训练早、中、远期观察组初产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初产妇盆底肌电压和肌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3个月观察组初产妇性生活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6个月观察组初产妇PF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开展目标性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依从性,促进盆底功能及性功能康复,降低PFD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盆底肌力改变及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探讨盆底肌力受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进行产后复查的阴道分娩产妇288例,回顾性分析其产后6周盆底功能检查结果。通过调阅住院病历获取其临床数据,对影响产后盆底肌力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88例产妇中,252例(87.5%)产后出现盆底肌力受损。其中,149例(51.7%)阴道前壁膨出,29例(10.1%)阴道后壁膨出,7例(2.4%)产妇子宫脱垂。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仅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受损相关(P0.05),而产妇年龄、产次、分娩孕周、体质指数、产钳助产、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侧切等产科因素与盆底肌力受损无相关性。结论:妊娠和分娩易导致盆底肌力异常及盆腔脏器脱垂;在各产科因素中,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受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10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初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和护理需求调查问卷》于产后2个月内对初产妇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阴道分娩初产妇发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PFD认知度不够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产后是否有专人指导、产后康复训练频率和产后心理状况是对盆底功能恢复的保护因素;会阴损伤和便秘史是对盆底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年龄是产后PFD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PFD认知水平不够高,除医护人员宣教外,需加强网络、社区和其他宣教,针对发生产后PFD的重要影响因素,采取合理预防和康复措施,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徐海燕 《大医生》2021,(5):19-21
目的 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淄博市张店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7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两组产妇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对比两组产妇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的影响因素及功能恢复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盆底肌肌力异常情况分为对照组(未发生组)80例和观察组(发生组)80例。分析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异常的原因,总结功能恢复对策。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妊娠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进行康复锻炼后的干预总有效率为98.8%,多数产妇后期恢复效果较好。结论: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异常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以产妇分娩方式、妊娠次数为主,会导致产妇盆底肌功能异常,而年龄等影响因素对产妇盆底肌影响较小。经康复锻炼,多数产妇盆底肌功能康复,产妇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心理压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栾林林   《妇幼护理》2022,2(15):3414-3417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与产后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5 月 收治的 78 例阴道分娩初产妇,通过抽签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每组各 39 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性护理,延续组则采取延续性护 理。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总有效率、身体恢复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 延续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及 母乳喂养率高于常规组(P<0.05)。延续组产后排气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盆腔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延续组生 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厚街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情况分为2组:恢复良好组430例,恢复较差组70例。收集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可能的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其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孕前产妇体质量指数(BMI)、新生儿体质量在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孕前产妇BMI(B=0.152 4,95%CI为-2.031 0~2.311 0)、新生儿体质量(B=0.102 6,95%CI为-2.526 9~2.806 9)是初产妇盆底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盆底功能恢复相关因素包括孕前BMI、新生儿体质量,对初产妇应合理开展盆底康复治疗,减少后续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阴道分娩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进行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安排针对性的盆底功能锻炼,比较2组产妇治疗前后的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初产妇足月阴道分娩后尿失禁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后6~8周复诊的经阴道足月分娩的初产妇1211例。同时行尿失禁问卷调查,根据结果分为产后尿失禁组(178例)和非尿失禁组(1033例,对照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产科因素与产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在1211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中,孕期尿失禁的发生率为25.76%(312/1211),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为14.70% (178/1211);产后尿失禁组的年龄、第二产程时长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0);而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孕周、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量、产时BMI、新生儿出生体重、会阴裂伤率、会阴侧切率以及产钳助产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90,0.052,0.592,0.107,0.097,0.916,0.491,0.8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年龄大于35岁(OR=2.219,95%CI:1.124~4.382,P=0.022)以及第二产程大于2小时(OR= 1.660,95%CI:1.018~2.706,P=0.042)是产后UI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尿失禁的发生与年龄及第二产程有关。产后尿失禁发生率高,应加强产妇盆底疾病的预防及重视产后康复训练,尤其是具有高危因素的产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激励式早期护理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激励式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下奶时间、泌乳量、喂养持续时间、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产后下奶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5),每次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 <0. 05),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激励式早期护理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可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与产钳助产对产妇盆底肌功能、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南安市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产妇9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产钳助产组,各45例。两组产妇于产后第2天开始进行Kegel康复训练,连续训练6周后再开展为期3个月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后6周与产后3个月盆底肌电值、盆底肌力、肛提肌受损情况、性生活质量,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产后6周与产后3个月阴道分娩组盆底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及慢肌平均肌电值均高于产钳助产组(P<0.05)。产后6周与产后3个月阴道分娩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高于产钳助产组(P<0.05)。产后6周与产后3个月阴道分娩组肛提肌损伤、肛提肌撕裂及肛提肌裂孔变大率低于产钳助产组(P<0.05)。产后6周阴道分娩组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产钳助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5.56%)较产钳助产组(35.56%)低(P<0.05)。结论:相比于产钳助产,阴道分娩对于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更小,对肛提肌的损伤更轻,更有助于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性生活质量恢复。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对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进行常规产检的孕妇100例,根据孕妇的意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产程时间及产后盆底肌力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阴道顺产41例,剖宫产15例;对照组阴道顺产11例,剖宫产26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分娩结局比较无显性著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盆底肌张力浅Ⅰ、浅Ⅱ、深Ⅰ、深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力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阴道分娩初产妇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加强分娩前的指导和各产程的心理护理等,认为心理护理对于缓解初产妇阴道分娩的紧张和焦虑情绪、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阴道分娩初产妇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加强分娩前的指导和各产程的心理护理等,认为心理护理对于缓解初产妇阴道分娩的紧张和焦虑情绪、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的变化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正常初产妇683例,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303例,阴道分娩组380例。于分娩后6~8周进行复诊,观察2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情况;进行2组盆底肌力检测及盆底肌电图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组压力性尿失禁(3.30%vs17.63%)、盆腔器官脱垂(16.83%vs30.26%)及盆底肌力异常(Oxford评分≤3分,20.46%vs50.79%)的发生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P均<0.05);剖宫产组肌电图活力值、功值均高于阴道分娩组(P均<0.05)。结论近期观察经阴道分娩对盆底组织造成损伤较重,而剖宫产对盆底组织造成损伤较轻,产后盆底肌力发生异常较少,发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系统性生育舞蹈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检索建库至2021年8月15日公开发表的系统性生育舞蹈相关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涉及孕妇1 343例。Meta分析显示,与传统生育保健方式相比,系统性生育舞蹈可有效缩短第一产程时长[MD=-104.29,95%CI(-111.53,-97.06),P<0.001]、第二产程时长[SMD=-0.66,95%CI (-0.82,-0.51),P<0.001]及第三产程时长[MD=1.51,95%CI (1.42,1.60),P<0.001],减轻分娩疼痛[MD=-1.00,95%CI(-1.48,-0.53),P<0.001],提高产妇满意度[SMD=0.88,95%CI (0.60,1.15),P<0.001],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OR=0.22,95%CI(0.09,0.5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以不同方式分娩的初产妇在产后2年内的盆底功能状态。方法 纳入妇科门诊盆底中心就诊的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收集2组初产妇的一般资料,完善盆腔脏器脱垂评分(POP-Q)、盆底肌力和肌电分析,评估患者慢性盆腔痛、排尿排便情况,同时完善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在盆底解剖结构改变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21例初产妇,其中阴道分娩402例,剖宫产119例。阴道分娩组初产妇在阴道前壁POP-Q、子宫POP-Q、Ⅰ类肌力、Ⅱ类肌力以及前静息、Ⅰ类肌电、Ⅱ类肌电、后静息水平均低于剖宫产组初产妇(P均<0.05)。与剖宫产组初产妇比较,阴道分娩组初产妇的SUI者比例较高、I-QOL评分较低(P均<0.05)。2组慢性盆腔痛、排便障碍、性功能障碍、抑郁状态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阴道分娩可能是引起初产妇产后POP以及SUI发病率升高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